6年前,北大碩士畢業後選擇創業賣米粉,被董明珠批評,如今怎樣

2020-09-17 花開半夏春已逝

決定你是什麼的,不是你擁有的能力,而是你的選擇. ——楊瀾

前言

選擇,在人生中無處不在。無論是生活,還是愛情,更是因選擇的不一而多姿多彩。但是,在你選擇的過程中,由於人的社會性屬性,卻總會遭到一些或者善意的,或者譏諷性的建議。畢竟人性的缺點在於更喜歡注重於表象,喜歡以成敗論英雄。

一如,今年的湖南考生留守女孩鍾芳蓉,在考取了676分的高分之後,她選擇了就讀北京大學考古系,而這件事也是引起了轟動。網友更是分裂成了兩派,一派是支持她為了夢想,選擇考古系的勇氣;另一派則是反對她就讀於考古系——這個「前景並不明朗」的專業。

但對於自己的選擇,或許正如鍾芳蓉在接受採訪時所說:做出這個決定,她只用了幾分鐘。至於原因,則是因為小時候就對歷史有興趣。簡單、明了,這就是她對未來生活、未來方向的選擇。


而這樣的故事也是不勝枚舉。5年前,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不惜「拋棄」了北京大學金融學碩士這樣的金字招牌,更是面對早已功成名就的前輩董明珠「沒有好好利用自己的知識去成就一番事業」的批評,卻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賣米粉,這樣一份行當。

那麼五年過去了,這個有著別樣選擇的小夥子如今怎樣了呢?他用了五年,取得了成功。而在他別樣的選擇以及成功的背後,這也體現了選擇不一的魅力所在。

北大碩士卻賣起了米粉

這個小夥子叫張天一。1990年,他出生於湖南常德,作為一名90後他有著明顯的90後特點,追求個性、叛逆、獨立,這些標籤讓他性格上極有主見的同時,也讓他付出了代價。2008年,高考中他以奇葩的文言體作文怒砍0分,而這也讓他與北大擦肩而過,不過他仍進入了北京外國語大學。


而在進入大學之後,他也並未「消停」。在保證學習的同時,從學生會到演講,從賣菜到開飯店,他都從事過。而在大學畢業之際,他更是果斷拒絕了學校的保研名額,選擇了報考北大的碩士。

張天一,更是以第一的成績成功考入北京大學法學院。在法學院期間,張天一也依舊是「光彩連連」。不僅拿到了北大的演講十佳,北京大學生演講比賽冠軍;還在寫作方面表現出色,在《青年文摘》等雜誌、新浪等平臺發表了一系列優秀的文章,清秀的文筆,也讓他成為了《潮聲》的主筆,可以說無疑他是成功的。

但就在這種成功的處境中,2014年張天一從北大法學院獲得了金融碩士學位。金融學,是一個前途似錦的行業,更不用說北京大學這塊金字招牌,如果按照我們平常人的選擇,肯定會進入企業,拿起高薪。畢竟,這更穩定,成長性似乎也更佳。


但是張天一卻做出了驚人的決定,24歲的他與同學湊齊10萬元,在北京開起了一家名為「伏牛堂」的米粉店,主要經營自己老家湖南常德的米粉。北京大學的金融學碩士不去選擇更好的企業,卻選擇去賣米粉——這種沒有學歷要求的行當,其背後的爭議性可想而知。

張天一也迅速的成為了輿論焦點,一眾的企業家選擇站出來批評張天一的這種選擇。不過張天一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自己主動「曝光」,寫了一篇《北大法律碩士畢業生辭職賣米粉》的文章,文章一出,效果更是爆炸,廣為流傳。

而脾氣直率的企業家董明珠便在了解此事後,曾在《中國青年說》表示「張天一作為北大碩士畢業生,應該利用專業去做事業,不是去賣米粉。」但是對於這些批評,也正如張天一的文章裡所說一樣,他要選擇以法律人的思維去做餐飲,去選擇遵從自己的內心的理想,堅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於是,張天一堅持了下來。雖然只是一個小餐館,但他嚴格的把關質量,控制好品類、標準、口味。對於常德米粉這樣的一個地域性的米粉,在嘗過了數個常德米粉店的口味之後,經過了無數次的調味料配比之後,他也進行了標準化配方的調配。

而在這種嚴謹的標準化背後,外加上張天一善於使用自媒體,也讓他在短期內獲得了關注。不走尋常路的他,僅僅用了不足一年便獲得了2700萬的A輪融資。此後,2016年他推出了盒裝米粉,並迅速成為爆款。在不斷的從各類電視節目中亮相背後,是他個人的影響力不斷增加,從參加商業領袖論壇再到創業新星、90後10大影響力人物,他榮譽加身。而他的「伏牛堂」米粉店也不斷的發展,慢慢的增長到了20多家,短短的時間內,他便功成名就。


小結

2018年,伏牛堂更名為霸蠻。在湖南人的用詞中,這是一個死磕不服輸的詞語,而這個詞語也更像是張天一的性格一般,更像是他的選擇一般。

從一名北大的碩士,卻敢冒大不韙去選擇開店賣米粉,我們不得不說張天一的選擇著實另類。

但就是這樣的另類背後,就是這條「不走尋常路」的選擇背後,卻也是張天一對自己認識的篤定,是對自己努力的認可。每一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選擇,而是非對錯,真的是別人的批評能夠決定的嗎?

你只要堅持自己,在不斷積澱自己的知識的同時努力的奮鬥,其實選擇不同也是一種追求真我的過程。而不去選擇「千人一面」,這本身就是一種大智慧。

正如張天一所說:&34;不去隨波逐流,堅持本我,這樣的人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相關焦點

  • 6年前北大碩士跑去賣米粉,被董明珠怒批,如今他怎樣了
    小時候好好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考上重點中學,中學時好好學習是為了考上重點大學,大學時好好學習是為了更高的學位,有了高學位之後是為了找到一份面子裡子都有的好工作,這就是我們前20多年的所有過程,但凡是總有例外,一位北大的法學碩士畢業之後,卻選擇跑去賣米粉。
  • 6年了,被董明珠怒斥書白讀,跑去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如今怎樣了
    名校畢業,按常理自然應該在各個領域裡做出出色成績,成為頂尖人才。父母把孩子送上大學,是希望他將來在自己的專業上有所作為,特別是上了北大清華這樣高校的孩子,但就有人不按套路出牌,不顧家人反對,毅然選擇了起早貪黑地賣米粉,真的是把父母氣得不得了。
  • 北大碩士畢業後賣米粉,被董明珠怒斥「書白讀」,如今怎麼樣了?
    從小很多人的夢想都是考入清華北大,認為考入清華北大的人都是精英,一定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很多人都對考入清華北大的精英抱有很大的期待,認為他們畢業後應該找一份"體面"的工作。但是有個"非同尋常"的北大碩士,選擇了"不一樣"的人生道路,他就是張天一。
  • 6年前,北大碩士自主創業賣米粉,連董明珠都氣憤指責,如今咋樣
    但並不是所有進入北京大學的孩子,都有著做科研的想法,他們在畢業後,也有可能走上普通的崗位,和自己的「北大高材生」身份形成鮮明差距。 之前曾有一篇關於北大畢業生的報導,故事的主角名叫張天一,是北京大學的一名碩士。
  • 6年前,北大碩士自主創業賣米粉,連董明珠都氣憤指責,如今咋樣
    但並不是所有進入北京大學的孩子,都有著做科研的想法,他們在畢業後,也有可能走上普通的崗位,和自己的「北大高材生」身份形成鮮明差距。之前曾有一篇關於北大畢業生的報導,故事的主角名叫張天一,是北京大學的一名碩士。
  • 6年了,那個畢業後賣米粉的北大碩士,曾被董明珠怒斥,如今怎樣
    然而,有這樣一位特立獨行的北大碩士,他不但沒走人們普遍認可的道路,反而做了一件讓父母都無法理解的事情——賣米粉。他就是張天一。選擇賣米粉也不是他一時頭腦發熱的決定,米粉是當地的特色食物,他自己就對從小吃到大的米粉很有感情,打算開一家米粉店。
  • 5年前被董明珠怒斥,跑去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如今過得怎樣?
    90後青年創業者2014年,年輕的張天一在北大以金融碩士的學位畢業,但是他沒有像一般的北大畢業生一樣,投身自己的專業研究,或是進入高薪企業工作,而是跑去開起了米粉店。這件事發生後,引起了不少的轟動。許多人無法理解,一個北大碩士,有著如此大的學歷優勢,為什麼要跑去做這種沒有任何要求的工作。包括格力集團的董事長董明珠也對張天一的行為進行了批判。在5年前的一期《中國青年說》中,董明珠怒斥張天一的行為,並訓斥他沒有好好利用自己的知識去成就一番事業,卻去賣米粉,這是對國家教育資源的一種浪費。
  • 5年前被董明珠斥責,跑去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張天一,如今怎麼樣?
    大家都以為從一所好的大學畢業就應該去做些像樣的工作,可人的生命真的要跟著大多數人走嗎?實際上也不一定非得跟著大家走,有一部分人就毅然放棄了高學歷者得到的機會,去做一些在普通人看來不符合自己學歷的工作。比方說陸步軒,一個北大畢業的才子,卻拿起刀子賣肉,但其實效果還不錯。
  • 北大碩士創業賣米粉,董明珠怒斥書白讀了,如今他怎樣?
    而今天要講述的是一位在北大畢業的碩士高材生,他創業賣米粉,董明珠還怒斥他書白讀了,如今他怎麼樣?張天一於1990年出生,高中畢業考上了北京大學的法學院,在北大就讀期間他還擔任過法學院研究生會的秘書長,還在代表北大參加大學生演講時獲得過金獎,妥妥的一位學霸。
  • 他是北大碩士,卻跑去賣米粉,曾被董明珠質疑,如今怎麼樣了?
    不過北大有一位法律系碩士高材生,卻放棄了專業領域,選擇創業賣米粉,這讓很多人不理解。在一次節目中,這位高材生說出自己的創業經歷,董明珠就對他提出質疑,覺得這是對教育資源和人才的浪費,他的想法並不成熟,建議他關掉米粉店。不過他當場拒絕了,他想要堅持自己的事業,那麼如今的他怎麼樣了呢?這位高材生名叫張天一,勤奮努力的他順利進入北大攻讀法律系碩士。
  • 他是北大碩士跑去賣米粉,6年前曾被董明珠怒批,如今過得如何?
    ▲張天一2014年,張天一完成了他在北大的金融碩士學習,卻並未從事專業研究領域,或者是選擇到大企業工作,讓眾人意料不到的是,他選擇創業,當米粉店的老闆。大家都對他的選擇表示不解,北大碩士是很高的學歷條件,有很大的就業優勢,卻偏偏要選擇自己創業,成為米粉店的老闆。6年前,曾經在有一期的《中國青年說》裡,董明珠批判了張天一的行為,認為他浪費了國家的教育資源,張天一對此只是平靜地回復道,對自己的選擇不會輕言放棄。
  • 北大的碩士,畢業後賣米粉,曾被董明珠批判,今有二十多家分店
    北大的碩士,畢業後賣米粉,曾被董明珠批判,今有二十多家分店什麼才是成功呢,什麼樣的人才是成功者呢,也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很多人覺得,高考就是人生中的一次很重要轉折點,這個機會能夠被自己把握的話,那麼自己就能夠變得更好,自己的人生也會走向巔峰
  • 當年的高考狀元畢業後在賣米粉,後被董明珠罵的張天一,如今怎樣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個例外,他就是當年高考的傳奇人物——張天一,他畢業於北京大學,原本前途光明的他畢業以後卻選擇了賣米粉,還被董明珠罵白讀書,那麼他現在怎麼樣了呢?高考的時候他也考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北大本科畢業後,他又成功考上了法學的研究生。大家都以為畢業後他會從事律師的工作,但是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他竟然選擇了賣米粉,就連他父母都不能理解身為一名高材生他為什麼要做出這種選擇。
  • 還記得畢業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嗎?被董明珠怒斥書白讀,現狀如何?
    北大清華這兩座高等學府是多少學子心中夢寐以求,心之所向的地方,在大眾的眼裡,只有進入了頂級學府才能實現自我人生價值。考上了這些學校,幾乎就等於看到了未來的一片前程似錦。名校畢業,按常理自然應該在各個領域裡做出出色成績,成為頂尖人才。但偏偏就有那麼一部分人不按照常理出牌,北大畢業去賣豬肉,賣米粉的大有人在。
  • 當年被董明珠批白讀書,跑去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如今現狀如何
    在讀書中所鍛鍊的思考能力能夠讓孩子在人生的分岔路口中做出更好的選擇。對於這樣的學校的畢業生,無論是普通人看或是在用人單位中都是十分&34;的,更別說是北京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了。,沒想到他決定和朋友一起創業開米粉店。
  • 北大碩士賣米粉,董明珠怒斥其白讀書:賣空調和賣米粉「沒區別」
    北大碩士賣米粉,董明珠怒斥其白讀書:賣空調和賣米粉「沒區別」有一個北大碩士名叫張天一,其實,很多人應該都認識,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不僅有著超越絕大多數人的學歷,還有著很多人無法比擬的成就。作為北大的碩士高材生,張天一活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 北大碩士賣米粉,校長助陣年入兩億,這是高等教育的「跑題」?
    六年前,北京大學碩士張天一畢業後自主擇業賣起了湖南米粉,曾經被董明珠批評是浪費國家教育資源。北大校長周其鳳親自為張天一站臺引發社會關注,助陣張天一的米粉店一夜躥紅,目前張天一年入兩億被視為有出息、成功人士、行業黑馬!
  • 還記得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嗎?被董明珠怒斥書白讀,如今他怎麼樣了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很多人的觀念中,能夠考試清華北大的都是具有足夠才能的人,而這類人在畢業後就應該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為國家作出貢獻。然而張天一卻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張天一是北大的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系。在畢業之後,他沒有選擇從事與法律相關的工作,而是選擇了賣米粉。這個決定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在一檔綜藝節目中還被格裡的老總董明珠對於他這一行為卻表示不理解,更怒斥他書白讀了,簡直是浪費人才。
  • 那個北大畢業賣米粉的男生,曾被董明珠說書白讀了,如今還好嗎?
    引言在大多數人的眼裡,那些名牌學校畢業的大學生們,是國家明天的希望。從小在他們身上投入時間和金錢,是為了有一天能夠實現他們的價值,為社會做貢獻,為國家扛起一片天。所以很多的名校畢業生,都會繼續攻讀碩士、博士等。
  • 北京大學張天一:畢業後賣米粉,如今現狀怎麼樣
    那麼一直活在我們生活中的那些&34;,那些&34;的高材生,他們如今都怎樣了呢?還記得北大畢業的張天一麼?原本,他的前程就應該這樣一帆風順,畢業後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律師。但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畢業後的他會選擇去賣米粉,連張天一的父母都表示不解。面對外界種種的質疑和不解,各種文章報導也是漫天飛舞,張天一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開了一家米粉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