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號段投放,通過這份工作學到挺多的,但每次想到還是一身浩然正氣衝得我上頭:假!」,提起上一份工作,張楠仍直言反感。
「客戶在選擇投放時,基本不會考慮是否符合產品調性,熱門即百搭,選好了號,發好了內容,就開始刷數據,有時品牌也會默許這種行為,以至於雙方都不會太難堪」,KOL們虛偽的數據世界讓張楠逐漸對自己的工作價值產生懷疑,毅然決然選擇辭職。
網際網路經濟下的造神傳說和市場「流量為王」的原則 ,讓品牌方或主動或被動成為「流量階下囚」。誠然,追求流量的行為本身沒有錯,但「廣撒網」帶來的高流量並不意味著高關注,高關注也難言會轉化為商業回報。
與高昂的流量成本相比,投放報告上動則10W+、100w+數據並未帶來精準流量。當流量格局日趨集中,獲取增量變得越來越困難,「吃不起」的流量讓品牌有苦難言。
成熟的網際網路經濟還存在流量紅利嗎?
「加立小鎮」創始人賀德祥認為,「絕對增量幾乎沒有了,更多應該是在存量中尋找增量並提升獲取流量及使用流量的效率」。
在與賀德祥先生的深度對話中,我們發現,定位深度試用融合平臺的加立小鎮,其本質是推動市場從「流量思維」向「用戶思維」轉變,對破解品牌的流量困局極具啟發性。除此之外,這家企業在用戶價值、企業生命力等維度的認知,與我們接觸到那些追求「長期主義」的優秀創業企業有著強烈共鳴,特此與行業投資人及創業者進行分享。
談到加立小鎮成立的契機,創始人賀德祥表示主要源於兩個趨勢和兩個變化。
兩個趨勢:
大消費存在大機會,核心在於消費的深度挖掘以及精細化效率的提升。無論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符合標籤群體的產品/服務都將存在廣闊市場。DTC品牌備受熱捧,通過縮短觸達通道、實現心理共振等方式,增強品牌與消費者直接溝通與交流的能力是大勢所趨。兩個變化:
以完美日記、鍾薛高為代表新品牌的崛起,印證著品牌迭代與獲客邏輯已發生顯著變化。新人群成為市場消費主力,不再盲目相信品牌與權威的信息輸送,也不願坍塌人設獲取少許利益,自我判斷成為左右新一代消費者的關鍵。「成立之初,加立小鎮的邏輯並未完全跑通」,賀德祥坦言。歷經兩次關鍵迭代後,加立小鎮從初期「純內容」模式「轉型為如今」試用為主」的模式,在品牌發起試用、用戶申請試用及用戶圈層裂變過程中,形成去中心化的自驅閉環。
第一次迭代:從「純內容」轉向「內容+試用」
「我們做了一段時間,發現這種模式最大的問題是難以形成閉環。」賀德祥說。2019年10月之前,加立小鎮一直專注於「純內容」模式的打造。在項目運行過程中,團隊逐漸意識到:如果只是單純的做內容,加立小鎮值得想像的空間就太小了。
商業化變現是每個產品乃至公司都無法繞過的問題。當「內容崛起」論調四起,由此切入看似市場廣闊,但想跨過行業增長瓶頸去賺錢並不是個容易的生意。畢竟即便是最早將「種草」發展為一種商業模式的小紅書,依然面臨平衡用戶體驗與合理變現的兩難困境。
第二次迭代:從「內容+試用」轉向「試用+內容」
加立小鎮為什麼選擇從「以內容為主」轉型為「以試用為主」?
「我十分認同張小龍老師的觀點,一個無需去做經營,但仍會自發產生裂變的產品才是好產品。」
中國從不缺乏「燒錢打天下」的創業故事,通過瘋狂提供補貼、培養用戶佔便宜習慣的方式來做產品。無可厚非,的確有一些產品在某方面解決了用戶痛點,但從商業角度來看,這種扭曲價值觀下產生的產品,在瘋狂補貼後還能不能活下去是存疑的。
「我們絕不會用燒錢的方式獲取用戶」,在加立小鎮團隊看來,好產品是能夠形成閉環的,而以「內容邏輯」為核心無法真正實現用戶自驅。
2020年4月,加立小鎮經歷了第二次轉型。如果將首次迭代定義為突破瓶頸的一次嘗試,那麼從「內容+試用」向「試用+內容」的迭代可謂「質」的轉變。
將試用作為核心邏輯,實際上是迎合新人群種草邏輯的變化,將強制信息輸送轉化為依靠口碑自發圈層裂變,以此獲取更加精準且相對粘性強的流量。
試用從不是個新鮮事物,談到與天貓小黑盒等電商平臺的試用板塊以及映兔、琳琅試用等試用平臺的區別,賀德祥表示加立小鎮與其存在底層邏輯的不同。
以天貓小黑盒為代表的電商平臺試用板塊,實際上開拓了品牌銷售新品的專屬渠道,上線三年來,天貓小黑盒拿下幾乎超六成的新品首發。但這類試用板塊本質是對平臺內流量二次分配,對品牌方的賦能局限在新品階段。
映兔、琳琅試用屬於真正意義上專注於試用的平臺,在品牌爭奪流量高地的時代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從其定位來看,這類試用平臺本質是以內容分發、商品刷單為切口,覆蓋品牌獲取流量的單一環節,仍是傳統的「流量思維」。
相比之下,加立小鎮其核心邏輯在於以深度試用為工具,打通品牌和用戶間關鍵數據,為品牌構建具有深社交關係鏈屬性的口碑體系和私域流量池,本質上是從「流量思維」向「用戶思維」的轉變。
當消費者行為愈發難以琢磨,決策過程愈加複雜,想要獲取真正的用戶而非虛高的流量也變得越來越困難。從這個角度來看,深度試用作為實現品牌精準獲取用戶的工具,無疑是整個流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如何實現深度試用?加立小鎮從品牌發起、用戶參與以及後續裂變等階段進行了全鏈路布局。
發起階段-品牌方通過發起產品試用吸引用戶,平臺基於商品流邏輯將產品與用戶進行精準匹配。
參與階段-觸達用戶參與試用,用戶通過點讚、評論、拉新等相對簡單的互動行為提高中籤率,平臺依據站內關注、微信或者通訊錄判定其社交關係鏈;平臺對試用中籤數據完全公開透明,最大化用戶信任度。
裂變階段-試用用戶發布報告並內置產品連結,平臺通過後臺判定觸達其社交關係鏈,實現圈層裂變;對於多次發布優質內容的素人,平臺將賦予其帶貨權限,以CPS分傭形式為其內容二次裂變奠定基礎。
除了產品深度試用的主線,加立小鎮還在平臺內設置了的小鎮專屬優惠券,為」時間敏感,價格非敏感「型用戶付費購買提供入口。與此同時,平臺通過設置「僅試用者可發布報告」的規則提升測評可信度,並對平臺補貼及產品全網數據指數可視化處理增加用戶信任度,助推完成最終商業轉化。
近年來,我們見證了諸多DTC新品牌的崛起,不僅在短時間內成功打響自身影響力,甚至還分割了部分成熟品牌的市場,諸多巨頭品牌亦紛紛通過收購等形式向DTC發起衝擊。
毫無疑問,作為能夠與消費者有效溝通的新興業務模式,DTC正備受關注。
儘管無數品牌費盡心思想做到直面消費者,但真正依靠品牌自身能觸達並最終實現轉化的寥寥無幾。
消費品牌需要儘可能去了解消費者看起來是個顯而易見的道理,但無論從操作層面或效益層面來說,能夠帶著這個意識且系統化地去運作都並不是件易事。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網紅主播有很好的傳播或帶貨效果,反倒是最了解產品優勢特點的品牌自己卻達不到這種效果,但一個優秀的品牌,本身應該是所在領域最大的KOL。」
加立小鎮以深度試用形式,覆蓋從產品研發、新品上市到成熟銷售三個階段,根本目的在於幫助品牌提升流量獲取效率的同時,搭建起品牌深度觸達消費者的橋梁。
「作為一個深度試用平臺,您認為加立小鎮對品牌的存在價值在於?」
賀德祥從六個方面給出了答案。
首先,試用這一形式本身對品牌的價值無需贅述。以試用形式獲得基礎種子用戶,對品牌來說路徑最短、成本最低的手段,也是檢驗產品用戶接受度的最好方法;
第二,精準匹配。通過平臺的標籤匹配,品牌獲得的用戶更精準,減少流量浪費和獲客成本支出;
第三,疊加效應。在試用用戶社交關係鏈的加持下,品牌能夠在口碑沉澱、 圈層裂變的過程中獲得顯著的疊加效應;
第四,激活轉化。通過試用得出的全網數據指數和試用推薦指數以及真實口碑,能夠有效解決困擾品牌的消費者決策「臨門一腳」問題;
第五,私域流量池構建。去中心化模式以及自驅閉環,使得用戶對平臺接受度較高且相對粘性強,為品牌方構建私域流量池、實施DTC互動交流奠定基礎;
第六,精細化運營。平臺前後端所有數據均可視化,品牌方可依照自身實際業務需求及成本要求選擇不同付費模塊,實現精細化運營。
想要成為連接品牌與用戶的橋梁,意味著既需要有足夠的品牌資源吸引用戶,也需要一定規模的精準流量輸送品牌方,這就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而不只是做平臺那麼簡單。
至今,加立小鎮已積累了諸如小米、聯想、京東等4000+優質品牌資源,且其用戶裂變及粘性方面表現優越,裂變指數(單件商品:試用申領人數:裂變人次)達到1: 37 :3.73。2020年7月,加立小鎮商業模式更是引起《哈佛商業評論》關注,受邀參加年度拉姆·查蘭管理實踐創新評選。
短短一年半時間,加立小鎮能夠得到眾多一線品牌的認可,成為發展最快的深度試用平臺,除卻需求使然,與其兩點基因也分不開:
一是用戶視角。
做深度試用平臺,幾乎必然要站在品牌角度去思考問題。但賀德祥認為,光有品牌方的視角還不夠。
「過去設計產品會不自覺的站在品牌或平臺角度去思考問題,我們也犯過這種錯誤,畢竟人不是神,後期我們學習了很多平臺,真正站在用戶側進行改進,而迭代後的數據也給到我們很好的反饋——產品最終還是要獲得用戶認可。」
說到用戶需求,賀德祥如數家珍,因為每一次迭代都是扎紮實實從一線實踐積累下來的。「我有個習慣,每星期都會隨機給70個用戶打電話,了解他們留在加立小鎮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建議,最不能忍受的是什麼,因此才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
二是產品價值觀。
「很多人都只看見我們目前營收有限,但不去深思我們為什麼沒有去大規模做營收。」,賀德祥說。
在加立小鎮發展前期,團隊一直秉持比較克制的態度,沒有特別激進地去成長,直到邏輯徹底跑通,形成足以自驅的閉環,團隊才著手去進行規模的擴張。
「我從來不認為,網際網路產品模式上的創新可以稱作創新。」,在賀德祥看來,加立小鎮深度試用的模式一定程度上不能構成壁壘,產品的底層邏輯、團隊的執行力以及人才建設才是產品真正的核心壁壘。
回到標題的問題,如何成為基石級別的平臺?
產生價值且足夠穩健。
中國的創業故事,不乏廟堂之高,亦有江湖之遠。有人願意相信「唯快不破」的傳奇,也有人認定「厚積薄發」的真理。但無可否認的是,商業世界瞬息萬變,「活得久」始終是終極要義。
在平臺越來越不被看好、流量越來越貴的背景下,巧妙的切入方式和足夠成熟的產品價值觀是加立小鎮邁向基石級別平臺的重要一步。
從0到1的過程或許很難,但一旦從時間和體量上佔據先發優勢,加立小鎮要等待只是一個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