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外的新機會?「加立小鎮」通過深度試用切入導購電商領域

2020-12-19 36氪

據艾媒數據統計,隨著傳統電商平臺人口紅利消失和消費需求升級,預計2019年中國導購用戶規模將達到3.45億人。導購路徑主要包括短視頻購物連結、視頻網站貼片廣告連結、社交媒體返利活動和內容導購平臺等。

36氪近期接觸的項目「加立小鎮」選擇通過深度試用+社交關係鏈,向品牌方的線上旗艦店或線下實體店提供流量服務。平臺功能包括深度試用、全平臺比價、多維度商品評價等。「加立小鎮」於2018年末啟動,2019年3月第一版產品上線公測,截止2020年4月,全平臺下載用戶量超1400萬,日均增長率6.5%,平均獲客成本1.07元/人。

在「加立小鎮」創始人兼CEO賀德祥看來,電商平臺和品牌面臨的獲客難題到了臨界點:獲客渠道集中,品牌選擇空間小;傳統渠道獲客成本極高;獲得的流量不夠精準,品牌面臨「有流量,無客戶」的問題;達成二次傳播難。再從消費者角度看:大數據過度推薦,決策難度增加;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差別影響購物體驗;虛假種草難以辨別。

為品牌導流前,平臺如何獲取用戶?

導購平臺獲客的核心是幫助用戶「省錢省時」,其中以「返利網」為代表的平臺通過整合電商平臺促銷信息,精選特價產品吸引用戶;以「值得買」為代表的平臺通過集合商品評價和討論輔助用戶決策。

「加立小鎮」的獲客核心在於「先試後買」,試用方式以0元試用為主,還包括全返試用、成本試用和助力試用幾種。年輕群體同時注重購物體驗和性價比,對工具產品接受程度高。平臺目前的用戶以90後和95後群體為主,其中95後佔比42.4%,90後佔比23.5%,女性佔比71.6%;用戶覆蓋31個省及直轄市、264個市、921個縣和319所高校,平臺還未進行大範圍宣傳,新增用戶主要來自口碑傳播和裂變。

試用商品以體驗式產品為主,主要覆蓋美妝、個護、3C、居家、母嬰、美食六大品類。經過一年多的運營,目前平臺參與品牌已超2000個,知名品牌包括藍月亮、上海家化、卡姿蘭、拉麵說、海爾、VIVO、洽洽、東阿阿膠等。平臺試用商品超10萬個,日均增長率10.4%。

除體驗型消費品外,平臺還提供服務型試用,品牌方通過平臺向標籤用戶派發試用券、抵扣券等,用戶通過LBS就近選擇門店完成引導,目前平臺已引入酒店、餐飲、民宿、景點、電影院、洗衣、洗車等類目合作。

(圖片來自加立小鎮官網)

如何留住用戶,提高轉化率?

「加立小鎮」目前的收入主要來自品牌方及第三方的廣告投放和佣金,2020年目標營收一億元。用戶進入平臺後,如何提高用戶忠誠度,提高轉化率是導購平臺面臨的核心問題。「加立小鎮」的解決方案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依靠算法,千人千面:用戶在「加立小鎮」看到的試用商品、店鋪信息和品牌官方帳號其實「千人千面」,推送內容基於團隊自己研發的一套算法,和自身用戶標籤一致。賀德祥解釋說:「買了水杯的用戶,討厭看見水杯的再推薦,但他們需要的可能是咖啡、奶茶或者是一把勺子。推送剛開始可能還不夠精準,但隨著用戶數據的增加和算法的成熟,人貨匹配度將越來越高。」試用之外是低價策略:部分試用品絕對數量有限,針對沒搶到試用資格的用戶,平臺通過低價策略提高用戶留存和轉化率。低價主要通過幾個步驟實現:用戶在平臺可以看到商品在各大平臺的價格情況,合作商家為平臺用戶設置專屬優惠券,「加立小鎮」也將CPS收入直接補貼給用戶。另外,「加立小鎮」還計劃上線全網數據可視化功能,為用戶提供商品全網月銷量、半年銷量、年銷量、好評率、優惠程度、推薦指數等數據。自驅機制:除了試用和購買,平臺通過一系列培訓和一整套激勵辦法培養部分用戶成長為KOC,加立小鎮旗下自有MCN將其分三個層級:顏習社、體驗家、達人團。實現品牌方、用戶、KOC在平臺的自驅型閉環。為減少品牌和KOC私下交易造成的虛假種草現象,平臺設置有內容和收益審核制度,用戶在沒有真實體驗產品之前,無法發布試用報告。團隊方面,創始人兼CEO賀德祥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是資深媒體人和連續創業者;其他成員曾就職於英特爾、淘寶、今日頭條等公司。「加立小鎮」曾於2019年2月獲得1850萬元天使輪融資,目前將進行Pre-A輪融資。

相關焦點

  • 老羅之後李誕入局,抖音直播帶貨的獨門「奇招」
    這其實不是李誕第一次接觸直播帶貨。八月底,李誕作為抖音「特邀帶貨員」出現在了羅永浩的直播間裡,賣貨的同時,「真香 cp」的段子和包袱也是一個接一個,直接把直播變成了一場嗨爆了的脫口秀。期間羅永浩問李誕,「帶貨感覺怎麼樣?」。標誌性的哈哈哈大笑之後,李誕表示「太好玩了,比做脫口秀開心多了」。
  • 深度解析: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
    深度解析: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 當下,直播帶貨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消費場景。
  • 加立小鎮賀德祥:一個優秀的品牌本身應是其領域最大的KOL
    「加立小鎮」創始人賀德祥認為,「絕對增量幾乎沒有了,更多應該是在存量中尋找增量並提升獲取流量及使用流量的效率」。將試用作為核心邏輯,實際上是迎合新人群種草邏輯的變化,將強制信息輸送轉化為依靠口碑自發圈層裂變,以此獲取更加精準且相對粘性強的流量。試用從不是個新鮮事物,談到與天貓小黑盒等電商平臺的試用板塊以及映兔、琳琅試用等試用平臺的區別,賀德祥表示加立小鎮與其存在底層邏輯的不同。
  • 深度解讀:直播帶貨中「人貨場」到底是什麼意思?
    因為淘寶直播李佳琦薇婭,快手的辛巴,抖音羅永浩等少數頭部帶貨主播的爆紅,外界看來直播賣貨已經一片「紅海」。疫情期間,很多行業都出現了銷路受阻的情況,越來越多的商家也把電商直播看做作自家產品銷售的標配。不過,面對抖音、淘寶直播這些渠道的快手崛起和新一波流量紅利,想要布局直播帶貨的傳統商家們卻不得要領。
  • 直播帶貨爆火公式詳解:這2個數據又關鍵又難實現
    二、什麼是直播的底層邏輯?我們部門之前主要做QQ群,去年開始做的是微信群。後來我發現,如果把社群中的邏輯抽離出來看,其實跟今天的主題直播帶貨有一定的相似性。一場成功的直播和一個穩定活躍的優質群非常像。三、什麼是直播的爆火法則?接下來,我們聊聊在直播帶貨過程中可以複製的3個爆火法則。
  • 直播電商的未來是啥?這7個結論或能讓你冷靜點!(峰瑞資本超深度研文)
    2、由於具有團購的典型特點:深度折扣、大批量、衝動性購買,目前直播電商的主流表現形式可以視作「有聲有色的聚划算」。而這類直播電商要做到頭部,需要「有供應鏈能力的流量王」,否則主播或其他中間服務提供方的價值,就會受到來自用戶與平臺兩端的擠壓。3、直播電商最後會成為多數平臺的通用功能,而只是少數人的商業模式。
  • GMCA召開在即,抖音小紅書蘑菇街等將共話直播電商
    大會以「增量2021」為主題,將從大數據角度專業解讀移動增長和直播電商領域未來趨勢,連結新觀點新智慧,助力移動網際網路人從用戶增長和變現生存角度探尋破局方法,發掘直播帶貨新趨勢,捕獲流量增長紅利,預計參會人員將達到3000人。
  • 「港真靚貨」公益直播首秀在即 明星上陣力薦香港好貨
    乘電商直播大潮,助香港經濟復甦。「港真靚貨」——「香港萬家電商計劃」首次大型公益直播活動,將於國慶中秋雙節前夕9月28日晚黃金時段在「抖音」短視頻平臺隆重開幕和正式直播。  直播專場將以「港風、港味、港潮——濃濃港味」為主題,打造在線新舞臺,由香港藝人惠英紅、容祖兒和行業頭部經理人霍汶希傾情主播,並與香港名家大師、青年才俊、新晉網紅一道,深度展示香港特色文化、生活和創意,傾情推介香港優質品牌和產品。
  • 2020:體育直播帶貨元年
    體育直播帶貨,什麼更重要? 「直播帶貨」這一營銷方式,起初來自電商世界,這一發展源頭也決定著當下線上營銷的遊戲規則。 因此,相比較線下,電商的優勢在帶貨中不斷被放大,尤其是在疫情當下。 不過,直播帶貨並不意味著適合所有品牌。作為售價不菲的高端品牌,始祖鳥粉絲似乎對李佳琦並不買帳,在那場直播後出現了「專業品牌向帶貨渠道屈服,營銷匠人向流量大V叩首」的聲音。換句話說,帶貨強如李佳琦,也沒有逃出明星形象與品牌之間隱形的枷鎖。
  • 網紅直播帶貨能走多遠?
    得益於電視臺的信用背書,導購們面對的受眾可能覆蓋面是非常廣的,但是廣泛的受眾因為缺乏互動性也基本上永遠不可能成為導購們自己的粉絲,而網紅直播帶貨卻或多或少可以做到這一點。根據2019尼爾森社交電商深度研究消費者調研數據顯示,82%線上購物用戶有非計劃性消費行為,其中61%用戶的非計劃性購物源於周圍好友推薦,其次是朋友圈產品連結,通過社交裂變產生非計劃性購買。「周圍好友推薦」的信任背書與在自下而上的快手這類短視頻平臺上的網紅有異曲同工之妙。
  • 究竟什麼是直播帶貨?直播帶貨是怎麼賺錢的呢?
    2020年受疫情影響,很多實體商家紛紛把戰場轉向線上,選擇跟網際網路合作用直播帶貨的形式在線上銷售產品,那麼沒有電商經驗的我們應該怎麼才能做好線上銷售,怎麼才能依靠直播帶貨帶動市場經濟呢?第一:直播帶貨就是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採用直播的形式對商品進行線上的展示,諮詢答疑,導購銷售的新型服務模式,具體形式可以由店鋪自己開通直播間或由職業主播集合進行推介,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和親和力,高度提升了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 董明珠PK羅永浩,企業大佬直播帶貨的終極意義只是帶貨?
    老羅「半價」賣貨,奔著靠銷量和佣金還債,而董明珠則是在探索,企業家如何利用直播電商和線下實體經濟結合打連環拳。 長期來看,企業大佬直播的價值不只是流量營銷和帶貨,零售行業一直在探討的重構人、貨、場,才是終極命題。
  • 馬化騰首次聊「私域流量」,真香!
    但與此同時,那些過去已經在私域流量沉澱了一定數量用戶的企業,則可以快速反應,採取措施,比如通過社群、小程序,做專場秒殺、直播帶貨等。官方主要給到了關於「小程序商城」、「官方導購」和「超級社群」的方法論。這 3 個模塊,是經過實踐和打磨的,並且可複製、可規模化、可持續。具體怎麼做,我們來看看。1)小程序商城2019 年,小程序交易總額超過 8000 億。
  • 關於直播帶貨,我有10條不同的思考
    直播帶貨在2020年迎來了熱潮,本文筆者結合熱點分享了自己關於直播帶貨的10條思考,包括帶貨本質、品牌如何更好地進軍直播以及直播帶貨究竟是「品」還是「效」等等。分享給對直播帶貨感興趣的童鞋,相信對你會很有幫助!
  • 直播電商深度報告:直播電商爆發,是集體狂歡還是格局重塑
    而直播電商除了即時互 動性外,還具有通過視頻信息實現的充分展示性,使得部分非標的、服務屬性較強的商 品或服務可以強化線上交易、驅動線上線下融合,逐漸成為非常重要的場景展示「工具」。加大直播帶貨推廣力度,2019 年淘寶直播獨立 APP 上線,騰訊直播推出電商功能,小 紅書、拼多多等也開啟加速布局直播電商,基於此網紅帶貨成為 2019 年重要的商品推 廣和銷售通道。
  • 南方觀察丨廣州從化副區長「上線」帶貨,直播電商「攪動」鄉村新脈動
    抓緊「線下批發、線上零售」的經營模式,接下來會藉助「直播帶貨」的走紅契機,多平臺發展直播電商,並和專業主播以及直播機構進行合作,把線上銷售部分做大做強。不僅是企業主動作為,從化區的領導、區鎮幹部紛紛走到前臺,直播「帶貨」優質農產品。
  • 小程序電商啟示錄:雙 11 硝煙下的「世外桃源」
    「小程序搜神記」的第二期,我們要聊的是從小程序切入的社交電商。為此,極客公園採訪了個兩個最具代表性的電商小程序——社交電商的機會在哪?他們的經驗將給出答案。社交電商的 AB 面在已有的小程序中,電商類的變現路徑最為明晰通暢的。他們從一開始就聚集了大量玩家,成為了避開淘寶和京東最好的方式。
  • 2018年淘寶直播平臺帶貨超千億元 直播「洗牌」電商
    原標題:直播「洗牌」電商文 | Pro 夢悅直播行業「秀場退、電商進」。2018 年淘寶直播平臺帶貨超過 1000 億元,同比增速近400%,81位主播年入超過一億元人民幣。淘寶內容生態資深總監聞仲曾表示,未來三年,淘寶直播將帶動5000億規模的成交。淘系之外,快手、抖音、YY、京東、洋碼頭、蘑菇街、唯品會···從內容平臺到電商平臺,每家都想藉助直播的勢能,為自己帶來新增長。直播真實直接、互動性強,再加上腳本套路對用戶的刺激,帶貨效果遠超短視頻。
  • IIWeekly|直播賣貨「下沉」,和李佳琦們搶生意的人出現了
    直播賣貨「下沉」,外賣、商超商家齊上陣和李佳琦們搶生意的人出現了,在疫情推動下,直播帶貨正在發生新鮮改變。3 月 3 日,淘榜單發布的 2 月「機會」報告顯示,2 月份淘寶直播商家獲得的訂單總量,平均每周都以 20% 的速度增長,成交金額比去年翻倍。整個 2 月,淘寶新增了 100 萬位「新老闆」,新開直播的商家數環比增長 719%。
  • 起底電商直播:3分鐘怎麼賣掉10萬件貨?直播「翻車」要不要擔責
    白領王今通過電商直播買過各種產品,總體感受都不錯,而且她覺得通過直播購買要比直接通過網店購買便宜,「哪怕價格一致,在直播期間購買也有贈品,這也算是優惠。」他認為,電商直播能受到消費者追捧,主播的個人魅力很重要,但產品和價格更重要,「從產品看,電商直播的產品和『八箭八星』『勞詩丹頓』不一樣。業內交易量靠前的直播間的產品大多由品牌直銷,所以產品與品牌的線上官方旗艦店或線下實體店完全一致。但當年『侯總』的『八箭八星』『勞詩丹頓』是電視直銷企業的『組貨』產品,是電視導購的專供品,與其他渠道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