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原崇—日本傳說中20世紀末最後的美少年

2020-12-25 日本私塾大輝教育

提起日本的盛世美顏,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想到柏原崇吧!柏原崇被稱為亞洲神顏之一,傳說中20世紀末最後的美少年。

憂鬱的眼,英氣的眉,溫柔的人說的就是柏原崇。人們經常誇讚混血兒長得漂亮,大多是因為他們輪廓清晰五官周正卻不過於凌厲。柏原崇不是混血兒但他確實這種相貌的代表。

喜歡柏原崇,是從情書開始的,《情書》的故事內容並不複雜,人物也不多。概括起來就是,英年早逝的藤井樹的未婚妻渡邊博子,出於對未婚夫的思念,往藤井樹國中時代的家寄了一封信,而這封信卻意外寄到了藤井樹國中暗戀對象,另一個同名同姓的女「藤井樹」的手中。電影以博子和女「樹」之間的信件展開敘事,向觀眾娓娓道來一段塵封已久的青澀往事。柏原崇在其中的出場鏡頭不多,臺詞更是寥寥,卻成為了電影史上令人驚豔的「醬油黨」。撇嘴,挑眉,回眸,幾乎他出現的每一幀都令人心醉神迷。「世紀末美少年」的顏值,加上美而不自知的氣質,共同塑造了一個影史上近乎難以超越的「少年」形象。

《情書》這張窗簾下的美顏真的秒殺到了我,見到柏原崇情書經典窗簾邊的鏡頭,感覺就是初戀的樣子啊!

開門的這一幕也很經典

《情書》裡柏原崇出場不多,但每一幕都很驚豔啊!

1995年,當時只有18歲的柏原崇,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演藝圈新人,演技還很青澀,但是一顰一笑間透露出的少年感,完美的吻合了巖井想要呈現的少年「藤井樹」身上的那種平凡卻令人震驚的美。巖井在《情書》幕後聲訪中透露,柏原崇是一個可靠的、成熟的新人,「像一個大哥哥一樣「, 「幫助我很多」,兩個藤井樹的回憶場景設定在夏天,而拍攝時北海道已是零下,自行車棚那一場,為防止哈出的熱氣影響拍攝,柏原崇嘴裡含著冰堅持了下來,敬業之心可見一斑。唯有努力將自我與角色融為一體的決心,得以成就經典的「藤井樹」一角,在二十年過後的今天依然帶給人們感動與震撼。

柏原崇真的是美少年,時隔許多年,依然可以承包著大部分人的青春。

相關焦點

  • 「世紀末的美少年」柏原崇:顏值與氣質並存的聖潔感
    柏原崇被譽為「世紀末的美少年」,他的出道是因為一個大家都比較耳熟的故事:親戚 無意間把他的照片拿去參加junonsuperboy的比賽,結果一不小心就進複賽了,但青 春期的柏原崇有點害羞,並不想去,是他母親說只要你去比賽就帶你吃東京最美味的拉 面,就為了東京最美味的拉麵,柏原崇去參加了複賽,走入大眾視線。
  • 柏原崇:時光依舊,你仍是我心目中的美少年
    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chang欣說娛樂),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柏原崇:時光依舊,你仍是我心目中的美少年。20多年前一部《情書》讓世人記住了那個卻在全片中加起來不過短短20多分鐘的柏原崇。這位被譽為世紀末的美少年,天生自帶一種憂鬱的氣息,卻有給人十足的少年感,矛與盾的結合讓他無時無刻不散發著魅力,清冷的臉龐、清澈的眼神給人就像是北海道的雪那樣,乾淨、純潔不帶一絲汙垢。藤井樹可以說成就了他,但卻沒有限制他,如果說《情書》讓他被大眾熟知,那《一吻定情》則讓他火遍全亞洲。
  • 被稱「第一美少年」,柏原崇也不及他,最終潦倒成流浪漢模樣
    1971年,他在盧奇諾·維斯康蒂執導的劇情片《魂斷威尼斯》中所展現的驚世之美,因此而一舉成名,使他在電影史上永生。他贏得了「第一美少年」的稱號,但也為他埋下一生的悲劇:「如今我已快接近50歲了,每個人仍想透過我看出『最美的少年』。而事實是我成了世界上『最老的少年』。」
  • 為什麼日本有那麼多「千年一遇」美少年?
    被日本網友評價為「世紀末美少年」的柏原崇與剛剛在《3年A班:從現在起,大家都是人質》中有出色表演的菅田將暉都曾參加過這一比賽。柏原崇獲得了第六屆的優勝,而菅田將暉入圍了最終十三名。上:柏原崇《白線流》下:菅田將暉《3年A班:從現在起,大家都是人質》2018年,被稱為「無性別美少年」的井手上漠進入決賽,獲得大眾廣泛關注。因為單從照片來看,他更像是一位美少女,可以說是重新定義了美少年的容貌。日本大型經紀公司的傑尼斯事務所也有如道枝駿佑這樣的新生力量,被日媒評價為「千年一遇」美少年,預言會是下一個柏原崇。
  • 內田有紀和柏原崇10年地下情曝光,江直樹和杉菜在一起了
    柏原崇不少人都知道,是「日本20世紀末最後一位美少年」。1上世紀90年代,內田有紀是紅到發紫的超一線女星,整整影響了日本一代人。行走的荷爾蒙小慄旬,在最近的作品《人間失格》中飾演太宰治,是一個讓女人著迷甚至願意為他失去生命的愛無能。
  • 柏原崇·小池徹平·三浦翔平 | 美少年偶像選秀還得看日本
    而這種美少年選拔賽其實(我個人覺得)也是日本的顏值比較高特別是從比賽中走出諸多超級大明星的『JUNON SUPER BOY大賽』1988年就開始的這個賽事出了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美少年(上)世紀末的美少年柏原崇和永遠不會老的小池徹平
  • 日本第一美少年柏原崇,零緋聞卻成天被爆離婚只因長得太好看
    之前海豹君安利過一位霓虹女星——內田有紀,沒錯,就是那個世紀末最後一個美少年柏原崇的女盆友!一篇下來很多報友表示還沒看夠,想多看一些這樣的高顏值明星CP!Hyde臉型線條偏柔和,五官精美且混血感很強(別誤會他是土生土長日本人),更是輕鬆Hold住各種二次元造型毫不費力,很多漫畫人物就是以Hyde為原型的。玩轉雌雄兩界的Hyde長發可以美顏驚人,短髮又霸氣凌厲。看到他的造型,海豹君突然開始理解殺馬特為什麼會火了……在他精緻的五官中,尤其是那雙眼睛,比戴美瞳還要好看!
  • 廣末涼子:世紀末最後的美少女
    比之同時代那些或甜如蜜糖、或叛逆到底的日本銀幕少女,她總是更像一個跳脫出性別邊際的高校少年。長相干淨到近乎透明,性格又帶點裝不出來的肆意灑脫,隔著二十年照樣令人不自覺地心頭一顫。Voicer從廣末涼子的40年人生裡,截取10個你或許依然記憶猶新的「心動瞬間」,這個夏天,讓我們一起重溫她在世紀末橫空出世的那股神奇和感動。
  • 泰劇《假偶天成》顏值攻像不像「泰版柏原崇」!
    關於我為什麼說泰星Bright是泰版柏原崇!特意拼了幾張,哈哈哈哈哈!我今天一查資料才知道,Bright竟然是中泰美三國混血兒!難怪長得這麼優異!但是老阿姨心目中最帥的美少年還是我家柏原崇。哈哈哈哈相比起泰國柏原崇,本尊的五官親和力要強一些,看著沒有攻擊性。Bright的五官更凸顯,看起來更有力量。
  • 道枝駿佑出道就走紅,被贊「翻版柏原崇」笑容溫暖
    道枝駿佑出道就走紅,被贊「翻版柏原崇」笑容溫暖不知道大家對於自己的初戀會有什麼樣的幻想?小編個人就比較偏向白嫩乾淨的日系美少年,柏原崇應該就是小編的初戀男神了,眼神動作都能夠燃起少女心,當然現在也有一名日本男星,因為清新的氣質和外形被網友們稱讚為翻版柏原崇。笑容非常的溫暖而且亮眼。看到他笑起來的時候,就會感覺整個人都是暖暖的。
  • 撩彎無數女孩,和日本第一美少年戀愛10年,這個姐姐太帥!
    被稱為「神仙愛情」和「現實偶像劇」的這對就是有日本世界末美男之稱的柏原崇,和女神內田有紀。這對相隔兩歲的姐弟戀,不知道讓多少少男少女心碎遍地,因為這倆人真的太甜了!當天柏原崇驅車帶著內田有紀外出吃飯,被目睹在車裡有說有笑,而後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二人共度晚餐,還前往附近的星巴克買了點喝的,最後一起回到愛巢,看上去已經是恩愛夫妻的相處模式了。而昨天,日媒又報導稱,內田有紀在拍戲的時候,柏原崇在現場一直陪伴著,這是什麼偶像劇現場呀!
  • 王一博戴眼鏡像柏原崇,肖戰古裝臉像霍建華,誰更勝一籌?
    看他總能想起年輕時候的柏原崇 雖然不及柏原崇那麼帥 但是我覺得是除年輕吳彥祖以外 最像美少年的且不娘的鮮肉。不要噴我 有人說於朦朧像柏原崇 我覺得不像 於朦朧太柔了。柏原崇雖然美但是不女氣 眼睛裡總帶著一點說不出的感覺 ,這一點王一博像。俊眉修眼,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身材保持的不錯,都是行走的衣架,這又為外貌加了很多分。
  • 道枝駿佑,日本「千年一遇美少年」,女裝更絕了
    日本甚至用「千年一遇的美少年」來形容他,說他是下一個柏原崇。道枝駿佑出生於2002年,今年才17歲,因為因為英文名叫Michi,所以內地網友都叫他米七。道枝是日本浪花男子團體的成員之一,隸屬于吉尼斯事務所。
  • 來自日本最帥的6位男星:山下智久僅排第4,第一帥得令人不知所措
    6.坂口健太郎,1991年7月11日出身於日本東京,日本演員、模特 。坂口健太郎面容清淡,單眼皮,有著美好的側臉和喉結線條、身材均勻清瘦、笑起來眼睛呈一條線,作為"鹽顏男子"的代表躋身"男神"之列獲得高人氣。
  • 她曾飾演的杉菜甩沈月一條街,靠短髮紅遍日本
    她曾飾演的杉菜甩沈月一條街,靠短髮紅遍日本《流星花園》可以說是非常經典的偶像劇了,並且各種翻拍版本非常之多,女主杉菜和道明寺的愛情故事可以說是知道的人非常多的了,這不,最近又有新版本的《流星花園》播出了,飾演女主杉菜的是新晉小花沈月。
  • 日本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仿造的中國瓷器
    1、日本20世紀初仿造的中國龍泉瓷   日本在上個世紀20年代仿製宋元時期龍泉青瓷是最優良的,給大家看看日本19世紀仿製的南宋龍泉,確實很有點味道。此件仿品是日本陶瓷仿古名家加藤所為,加藤生於1879 年,去世於1962年,他精心仿製的中國南宋龍泉瓷器一度讓西方一些收藏家打眼,他自20年代以來的很多作品現在作為現代藝術品上拍,拍價也不菲。其兒子也是日本一位很有造詣的中國古瓷仿製大師。他們對中國古陶瓷的傳承和領悟,確實讓我們刮目相看。(此文本人最先發古美術論壇,圖片由日本朋友提供)
  • 20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日本「教室崩壞」年代,現實版熱血高校
    在20世紀90年代及21世紀初,大學一直備受指責,認為它們無法教年輕人批判性地思考,無法引導他們適應不斷變動的全球化環境。其實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這種批評就一直不絕於耳,然而到21世紀初,在人口因素與政策因素的相互影響下,各大學的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21世紀伊始,大學適齡學生的人數便持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