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幅鋼筆畫作品震撼萬千唐山人(圖)

2020-12-13 環渤海新聞網

  核心提示

  一支鋼筆、一張紙、一個紙板,對81歲的李洪業來說,這些就是他的寶貝。20多年間,帶著這些寶貝,李洪業走遍唐山,繪製了千餘張鋼筆畫,其中既有唐山的地標性建築,也有自然風光以及生活場景,堪稱唐山城市寫真集。老人說,他要用鋼筆畫這種獨特的方式記錄下震後唐山日新月異的變化,讓更多人感受到新唐山的美。

  20多年繪製千餘幅鋼筆畫

  日前,在本報熱線新聞部辦公室,李洪業向記者展示了他的部分鋼筆畫作品。這些作品裡既有唐山火車站、唐山抗震紀念碑、唐山抗震紀念館等標誌性建築,也有鳳凰山公園、大釗公園等城市公園的秀美風光,還有邱莊水庫、潘家口水庫、桃林口水庫、遷西景忠山等唐山地區著名旅遊景點風景圖及居民小區和市民生活小景等,其內容幾乎囊括了所有關於唐山的地理、風光、人文信息等。其中一些標誌性建築已經拆除或者改建,成為唐山的記憶。

  「剛開始我選擇的都是一些標誌性建築,僅新華道就繪畫了46處,後來眼看著家鄉的變化越來越大,我選擇的題材也越來越廣,我想以我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唐山的發展,希望讓更多人感受到唐山巨大的變化。」李洪業說。採訪時,李洪業特意向記者展示了他的鋼筆畫作品《唐山抗震紀念碑》和《唐山抗震紀念館》,記者看到,前者右下方標註的繪製日期為1996年5月10日,後者的繪製日期為1996年6月8日。

  受父親影響從小喜歡畫畫

  李洪業出生於1935年,今年81歲,原籍灤南。受父親的影響,他從小就喜歡畫畫。「我至今記得小時候貼在牆上的父親用毛筆單線勾勒的牛郎織女畫,以及門框上父親畫的山水畫。」在李洪業眼中,那些用各種顏料勾勒的畫面充滿了神奇的力量,他期待著有一天自己也能畫出那麼美好的作品。

  因為喜愛,從學會拿筆那一天起,畫畫就成了李洪業最大的樂趣,尤其是逢年過節,看著集市上琳琅滿目的年畫,李洪業總要讓父母買回幾幅用來臨摹。他還學會了在走馬燈上畫自己喜歡的圖案,「每次有新的作品拿來炫耀,都要受到親朋好友的表揚,看到同齡小朋友羨慕的眼神,我對畫畫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

  1951年,李洪業考入師範學校,課餘時間始終沒有放棄自學畫畫。

  偶然機會愛上鋼筆畫

  1954年從師範學校畢業後,李洪業曾在秦皇島撫寧第一中學工作過,後考入河北昌黎師範學校並在畢業後留校擔任美術教師。他曾參加過省教育廳教材編寫組中小學教材插圖審閱校對工作,後在我市多家單位工作過,1995年7月從唐山市第四醫院退休。多年間,畫畫始終是李洪業工作之餘的最大愛好,而接觸鋼筆畫則源於199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

  1994年底,李洪業去英國探望女兒,期間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欣賞到了鋼筆畫作品。鋼筆畫粗細均勻、自然流暢的線條,清晰明朗的畫面效果讓李洪業著迷,他當場臨摹了一幅,感覺很有意思。也就是從那時起,李洪業開始嘗試用鋼筆寫生,短短幾個月時間,他便完成了100幅寫生習作。回國後,李洪業用鋼筆寫生的興趣依然未減。

  要用鋼筆畫記錄震後唐山變化

  1995年,李洪業退休後,開始專注於用鋼筆來描繪唐山的一座座標誌性建築。

  1996年,適逢唐山大地震20周年,李洪業開始用他的鋼筆繪畫唐山。「唐山大地震對所有唐山人來說都是難以忘卻的記憶,所以我最先選擇描繪的就是唐山抗震紀念碑,隨後又畫了唐山抗震紀念館,還有唐山礦冶學院(現華北理工大學)地震遺址。」李洪業告訴記者,他的最初作品完成後,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一致肯定,這也成為他之後20年繪畫的動力。

  「戶外繪畫得選擇天氣,冬天太冷,春夏秋季天氣好的日子,每天6點我就騎車趕到現場,選擇好能體現出筆下建築之美的立足點,然後一畫就是兩三個小時,等到晨練的人多了,太陽的光線足了,我也就不得不停下當天的工作了。」李洪業說,就是在這樣的執著堅持中,他開始有計劃、按步驟地選擇繪畫唐山的標誌性建築, 20多年時間,進入他鋼筆畫裡的建築越來越多,範圍也越來越廣。「今年是抗震40周年,我想以我的方式讓更多人看到唐山這麼多年的變化,這也是我想把畫作展示給大家的原因。」李洪業說。

  今年世園會在我市舉辦,李洪業又開始用鋼筆繪畫世園。「世園會的美景凝聚了唐山人民的智慧,我一定要把它記錄下來。」老人告訴記者,從5月12日至今,他已經完成了《世園會一號門東側風光》和《唐山市規劃展覽館》的鋼筆畫。「雖然由於身體原因,我外出的次數比以前少了,但我一定會堅持下去,我希望有一天能將這些鋼筆畫編輯成冊,送給唐山檔案館,給唐山留下永久紀念。」李洪業說。

  記者 梁贊英

相關焦點

  • 南開大學黃鎮煌老師新鋼筆畫作品展
    10南開大學黃鎮煌鋼筆畫精品展;主辦單位:南開大學藝術設計系、天津市創意產業協會、保利(天津)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承辦單位:天津創意產業協會、保利雲禧、漾樣文化2019∕09 作品《夏雨》榮獲「慶祝建國70周年中國(分水)新鋼筆畫優秀作品展」金獎;主辦單位:中國制筆協會、中國鋼筆畫聯盟、桐廬縣分水鎮人民政府、杭州市制筆行業協會
  • 震撼!他用3000幅鋼筆畫,畫出泗陽12年美好變遷
    一幅幅惟妙惟肖的作品都是張巖用鋼筆畫出來的拿起畫筆,就沒捨得放下張巖今年57歲,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泗陽人,曾在原泗陽縣商業局做過宣傳工作,也考取過原淮陰市商業學校美術系學習繪畫,後來被分配到泗陽縣糖果廠負責設計,後離崗創業
  • 楊玉堂 中國寫實鋼筆畫畫家 1——1990年
    雖然當時不能確定鋼筆畫的性質,但纖細的線條所構成的畫面,仍能讓我心中對自然的感懷得以釋放。在此之前曾畫過很多「鋼筆畫」,可愉悅的感覺從沒有象《冬日》這樣使我陶醉,我似乎隱約感受到「希望」的呼喚……這幅作品是我較早時期創作的。由於當時受到傳統因素的影響,在處理手法上一直沒擺脫「舊」的模式。
  • 幸福原創畫吧十一月第五期畫友部分鋼筆畫作品分享
    :民居作者:SYH手繪類別:鋼筆畫作品:外國民居作者:SYH手繪類別:鋼筆淡彩作品:山水小品作者:徐豔霞類別:鋼筆畫練習作品:巜古村系列》作者:章金豪(安徽)類別:鋼筆畫作品:《中國精神》之》《王進喜》作者:胡金明(海東青)類別:鋼筆畫
  • 朱永平新鋼筆畫作品欣賞
    朱永平先生朱永平,1961年生,浙江浦江人,民盟盟員。2018年《秋.白樺林》入選「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第三屆全國新鋼筆畫學術展」。由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委會承辦。在讀者、文匯報發表過新鋼筆畫。2017巜透出雲層的雪域》紀念中國鋼筆畫聯盟成立10周年暨首屆新鋼筆畫網絡展獲銀獎。由中國鋼筆畫聯盟承辦。
  • 3000多幅鋼筆畫,見證家鄉巨變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源於街頭陌生人一句話,宿遷大叔堅持創作12年 3000多幅鋼筆畫>  從12年前開始,張巖用一支鋼筆,把家鄉宿遷市泗陽縣的城市變化、著名建築一筆一畫地臨摹下來,繪製成了3000多幅鋼筆畫。
  • 知黑守白 勾勒寧靜 鋼筆畫裡訴說的情懷
    在蘭州這座城市,有一群因鋼筆畫結緣的人,用一幅幅畫卷傳達出他們對生活對美的理解和追求。2020年春季,他們創作了百餘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作品。近日,蘭州市鋼筆畫協會會長、甘肅政法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何軍接受記者採訪,聊聊他眼中的鋼筆畫。
  • 高校教師100幅鋼筆畫記錄武漢戰疫
    【高校教師100幅鋼筆畫記錄武漢戰疫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教師陳華文創作的100幅鋼筆素描,生動再現了武漢戰疫的100個瞬間。自1月下旬以來,陳華文參加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身邊的人在疫情防控中默默奉獻,發生了很多感人故事,他萌生了用鋼筆畫稿記錄武漢戰疫的想法。他在網上查閱各種相關圖片,將學校疫情防控報導中的圖片作為創作的源泉。
  • 鋼筆畫長卷《兩岸半屏山》啟動創作 打造兩岸文化風貌精作
    今天下午,反映海峽兩岸文化風貌的鋼筆畫長卷《兩岸半屏山》創作啟動儀式舉行。儀式現場發布了在未來一年半內創作鋼筆畫長卷《兩岸半屏山》的計劃。這一作品由溫州市鹿城美術家協會主席侯傳芳領銜創作,將以溫州洞頭半屏山和臺灣高雄半屏山為題材,用10幅高1米2、長2米的鋼筆畫巨幅長卷,展現兩岸文化特點和地理特色。這一精品鋼筆畫長卷的創作涉及寫生、書法等多方面內容。
  • 113幅鋼筆畫,溯源時光裡的老瀏陽
    古蹟在消失,生命也敲響了警鐘,79歲身患肺癌的瀏陽人沈博愛,對自己也像是對大家,一字一頓地說出這句話。    歷時數年,像是一場賽跑,他跑遍了瀏陽,趕在諸多古蹟消失之前,用鋼筆畫下三百多幅畫,其中113幅集結成冊,編成《蹉跎坡舊畫》出版,忠實記錄了老瀏陽縣境內古井、古橋、古牆、古民居、古街老巷等16類即將進入歷史的風物與建築印記。
  • 日本畫家耗時3年,畫了幅鋼筆畫,放大10倍後,網友:3天都看不完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很多我們所見不到的地方,每天都上演著一些令人讚嘆的故事,比如在日本,便出現了一個神奇的畫家,此人用自己優秀的畫工和超於常人的耐心,歷時三年畫出了一幅畫。最為有趣的並不是這個畫的平時狀態,而是其放大狀態,知道事情來龍去脈的人不禁會感嘆道:三天都看不完。
  • 《唯美手工彩色千紙鶴》神行太保-協助拍攝
    千紙鶴來源於日本,開始時只為了紙折千隻鶴祈禱得病的人早日病癒,後來也有祈禱某事情的成功而摺疊千紙鶴。千紙鶴,是代表你對被送的人的祝願,每隻千紙鶴承載一點祝願,最終成為一個願望。千紙鶴有著美麗的傳說和文化底蘊,成為人們的感情寄託。
  • 幸福原創畫吧十二月第一期畫友部分鋼筆畫作品分享
    >作品:水仙花作者:徐豔霞類別:鋼筆畫練習作品:街邊小景作者:張力類別:鋼筆寫生作品:《馬克思》作者:胡金明(海東青)類別:鋼筆畫作品:《石榴》作者:Coco類別:線描(臨摹)作品:酉陽龍潭老街、八卦井作者:李洪冰類別
  • 幸福原創畫吧十二月第二期畫友部分鋼筆畫作品分享
    我們把群友的作品分為兩部分發布,第一部分命名為鋼筆畫,其實裡面包含有素描和黑白作品。作者:南方以南類別:鋼筆畫作品:風景作者:蓮類別:中性筆作品 :父親作者 :趙靜類別 :素描作者:德龍類別:鋼筆畫作品:歐式建築作者:孫曉平類別:鋼筆淡彩作者:李大嘴類別:鋼筆線描作者:秋楓
  • 極品鋼筆畫,細膩得讓人窒息,瓜友表示:個個是大神! - 藝考查查
    中國寫實鋼筆畫實力派畫家,寫實鋼筆畫倡導和推介人之一,其作品和技法在業內被廣為傳播和借鑑。2008年進入美國「藝術復興中心」 ,2009年任第十一屆中日韓友好城市交流大會「文化形象大使」 ,同年入編中國《2010藝術家圖典》併入駐「國際藝術家在線目錄」 ,2011年進入中國網絡美術館個人藝術中心,現居澳大利亞。出版有《精細鋼筆畫技法解析》等專著。
  • 日本畫家寫實鋼筆畫,精密如3D
    興亡史說起畫家,停留在我腦海中的便是齊白石、徐悲鴻;齊老的《蝦》和悲鴻《八駿圖》。然而,昨天無意中看到了一本現實主義當代畫家的畫冊,瞬間就震撼到了我的心。都說一個畫家的作品,會反映畫家的內心世界和對生活的領悟。這幅絢麗的日本傳統建築,以櫻花樹為載體,名稱叫《興亡史》!每一層的古建築都有不同的建築風格和色彩,看起來頗有我國的唐朝建築風格。
  • 70多歲老人鋼筆畫,太棒了
    >從2016年開始在百度貼吧陸續發布 十五個月裡畫好了二十六幅鋼筆畫作品 雖已古稀,老人依舊在追逐他的夢想 《小女孩》54.6 cm ×39.5 cm(共畫110小時) 這個作品是他這些作品中用時最久的 人物的塑造更需要時間
  • 湖南「80後」青年手繪130張《西遊記》人物鋼筆畫
    【解說】湖南株洲「80後」小夥匡仙鵬耗時半年,將1986年版電視劇《西遊記》中重要人物以及經典場景用鋼筆畫的形式還原於宣紙上,整套作品共計130張,涵蓋了劇中所有重要角色。他說,能以這樣的方式紀念陪伴自己成長的中國「超級英雄」,感到很幸運。  【解說】匡仙鵬是一名就職於湖南株洲鐵路幹線上的普通職工,喜好用鋼筆畫畫。
  • 一幅鋼筆畫背後的故事:從重慶到大別山 跨越千裡的「營養」
    相關報導:重慶市民手繪鋼筆畫致敬白衣「戰士」 :「晚上外孫睡著了就畫,畫到凌晨一兩點」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6日9時10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一幅畫背後,是一個動人的故事。今(6)日,重慶畫者陳永康給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來了一幅手繪鋼筆畫,畫中主角是他的老朋友,馳援湖北孝感的醫師柯琳秋,聽他用細膩的筆觸,將她的故事娓娓道來。
  • 他手繪《西遊記》人物鋼筆畫致敬經典,獲六小齡童鼎力相助
    耗時10個月,手繪130副《西遊記》人物鋼筆畫「86版《西遊記》承載了我們一代人的童年記憶,我從小就很著迷。」匡仙鵬從小就喜歡看《西遊記》、《射鵰英雄傳》等作品,一直有個夢想,要把自己喜愛的這些人物用美術的形式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