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記憶中的泗陽大橋
是什麼樣子的?
在畫家張巖的筆下
泗陽大橋是這樣的
↓↓↓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Loaded: 0%
Progress: 0%
Stream Type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Chapters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captions settings, opens captions settings dialogcaptions off, selectedThis is a modal window.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一幅幅惟妙惟肖的作品
都是張巖用鋼筆畫出來的
拿起畫筆,就沒捨得放下
張巖今年57歲,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泗陽人,曾在原泗陽縣商業局做過宣傳工作,也考取過原淮陰市商業學校美術系學習繪畫,後來被分配到泗陽縣糖果廠負責設計,後離崗創業,開辦美術輔導班 ……
這些年裡,他的每一份工作都與繪畫息息相關。" 我從11歲開始拿起畫筆,就沒捨得放下,"張巖說。
張巖回憶,在他小時候,小人書十分流行,但是因為手裡沒錢,大多數小人書靠從其他小夥伴那裡借閱。在閱讀的過程中,張巖被小人書裡的繪畫吸引住了,並且不由自由地照著畫了起來。
憑藉著愛好和耐心,張巖在不斷練習和嘗試中,臨摹出來的小人書畫稿,得到小夥伴們的認可,這也增加了他繼續畫畫的信心。張巖說,當時家裡有三面牆,基本上被他畫的畫貼滿了。
繪畫泗陽,找到創作方向
水墨畫、素描、油彩畫……張巖都有涉足,從2008年開始,他嘗試鋼筆畫,起初只是把鋼筆畫當做一種打磨技藝的手段。這些年來,張巖一有空就會到泗陽大橋、愛園公園去寫生,選好景後,觀察、勾勒、細描......站在那裡作畫,有時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
愛園公園 2017年作品
愛園公園 2018年作品
愛園公園 2019年作品
愛園公園 2019年作品
「愛園公園是我畫的最多的地方,我經常來這裡,以前公園裡的樹木都比較低矮,雜亂無章,現在的愛園公園增加了許多新樹種,樹木比以前高大,我就用手中的畫筆記錄愛園公園的變化,」張巖說。
隨著泗陽的快速發展,張巖繪畫的景點越來越多,從泗陽大橋、愛園公園,到後來的生態公園、市民廣場、楊樹博物館……最難能可貴的是,一個地方,張巖會畫很多次,在一次又一次的「再畫」中,感受美好的變化。
從最初的不經意,到現在用手中的畫筆來記錄家鄉的變化。對於張巖而言,不僅找到了豐富的靈感,更找到了創作方向。
不改初心,記錄筆尖美好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張巖拿著筆和畫本,走進泗陽各個角落、各個地標,泗水閣、奧林匹克生態公園、老人、小孩......一切都描繪在了他一冊冊畫本上。
現在算起來,張巖12年來已經畫了15本寫生集,創作了3000多幅鋼筆畫,有彩色的,有黑白的,色彩變換和線條流動中,描繪著美好生活的畫卷。張巖說,「雖已近花甲,但我不改初心,繼續畫下去,因為我相信流淌在筆尖的美好生活,就是我和大家追求的小康生活。」
說了那麼多
快跟小編一起來欣賞
張巖的鋼筆畫作品吧
感受他眼中的小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