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圖圖爸爸
8月那會兒,貝貝就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了,而貝貝的媽媽,也一直都在給貝貝物色合適的幼兒園,畢竟幼兒園將會伴隨貝貝度過多年的時間,幼兒園的優質性是必須要考慮的。
不枉媽媽的苦心尋找,終於在自家附近選擇了一所較為優質的園區,不但硬體設備十分的完善,並且口碑還很好,裡面的幼教以及工作人員都是有資質有經驗的「老手」了。
不但能夠將寶寶的身體照顧的十分周到,並且還經常會和家長溝通,一起對有心理問題的寶寶進行心理矯正,可以說是一所良心幼兒園。
找到幼兒園的這件事,自然不能夠自己一個人樂呵,於是,一天,媽媽就帶著貝貝出門了。
貝貝在和媽媽出門的時候,以為和往常一樣是準備到廣場上玩。
但是這次,貝貝發現媽媽帶自己走的路線不一樣了,不過貝貝並沒有表示什麼疑問,而是覺得可能是媽媽想要帶自己到另外一個新地方去玩吧。
隨後,媽媽就帶著貝貝來到了那家幼兒園的外面,媽媽還沒有說話,貝貝就十分好奇的看向了幼兒園的裡面。
貝貝一時間被幼兒園裡面的情況驚呆了,這裡簡直就是一個遊樂場啊,裡面滑梯、蹺蹺板什麼的應有盡有,並且牆上卡通的圖案讓貝貝覺得, 這個地方十分的親切,讓自己十分的感興趣,所以,貝貝就主動的問媽媽,自己可不可以進去玩。
其實媽媽的目的,本就是帶貝貝來適應幼兒園的,於是就答應了貝貝的要求,而貝貝得到媽媽的肯定,也是十分的興奮,似乎得到了什麼寶藏似的。
那會兒其實正是假期,幼兒園並沒有正式的開課,但是因為處於招生期,有專門的引導老師在幼兒園值班,為的就是讓過來諮詢的家長,能夠詳細的參觀幼兒園。
貝貝順利的進入到幼兒園之後,非常興奮的東看看西看看,引導老師帶著貝貝和媽媽,到幼兒園的不同區域都進行了參觀,並且詳細的介紹了園區的一些情況。在整個的參觀過程中,媽媽都特別注意貝貝的情況,結果發現,貝貝十分喜歡這裡。
當引導老師介紹完畢之後,媽媽就告訴貝貝,再過一段時間,會有很多和貝貝一樣的小朋友要來這裡吃飯、睡覺、學習,並且和貝貝一起玩耍,貝貝也能交到很多的好朋友,那麼貝貝願不願意在媽媽上班的時候,每天都到這裡來和小朋友們一起,而媽媽下班的時候接貝貝回家呢?
貝貝對於媽媽的提問,只是簡短的猶豫了一下之後,就表示了肯定,因為貝貝覺得,這裡簡直是自己夢想中的樂園,有吃有喝,還有很多人陪自己玩,玩累了媽媽下班就會接自己回家,多好的事情啊。
果不其然,在開園的那一天,貝貝第一次上學的時候並沒有出現任何的牴觸或不適感,甚至還有強烈的主動性,在和媽媽分別的時候也沒有絲毫的留戀,因為貝貝之後,在晚上媽媽下班的時候,自己就能夠再見到媽媽了。
《讀與寫(教師)》中提到:幼兒園是幼兒從家庭生活走向社會生活的第一步,也是開始培養幼兒生活能力、學習能力的地方。
幼兒園是一個陌生的環境,對幼兒來說,幼兒出現各種不適應的現象是正常的,家長、教師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兒童儘快適應新的環境。
家長、教師,充分準備好幼兒入園前準備工作,是幼兒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基本保障,也是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
那麼,在寶寶入園之前,家長們都應該如何做好入園準備,才能夠讓寶寶很好的接受幼兒園生活呢?
幼兒園對於寶寶來說,其實是一個比較陌生的環境,並且裡面基本上也都是對寶寶來說十分陌生的人。
在這樣雙重陌生的環境下,寶寶難免會產生一些恐懼感,導致寶寶不願意上幼兒園。
但是,要是讓寶寶提前熟悉園區,就會大大減少寶寶的不適應性,甚至還會激發寶寶主動性。
因為寶寶可能會出現「主人公心理」,也就是寶寶會以自己了解園區的情況為自豪點,幫助其他小朋友更好的適應園區,其實這種情況就是大人口中的「逞能」,不過寶寶的這種特性,卻恰好能夠讓寶寶自己對幼兒園的適應程度以及個人能力得到提升,並不是一件壞事。
由於對於園區較為熟悉,寶寶心中的環境陌生感就會減輕很多,從而不易產生牴觸情緒,能夠更好的接受幼兒園這種環境。
當然,在開園的時候,可能會有很多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寶寶會對這種情況產生陌生感嗎?
其實,在參觀、熟悉園區的時候,必然會和一些園區的幼教有接觸和語言交流,甚至有時候碰巧會接觸到同一時間來參觀園區的其他小朋友,而他們之間就可能會形成一種強烈的熟悉感。
這種熟悉感其實在沒有開學的時候,體現的並不明顯,但是當開學之後,滿幼兒園都是陌生人,卻突然有這麼幾個和自己曾經相識的人,寶寶就會產生特別強烈的熟悉感。
而這種熟悉感將會將寶寶內心對陌生人的恐懼感降到最低,讓寶寶去忽視那些陌生的感覺,而更加關注這種熟悉的感覺。
在這樣的心理影響下,寶寶自然也不易因為陌生人太多而產生負面情緒。
有些寶寶雖然說已經熟悉過園區了,但是卻還是對幼兒園產生了一些牴觸,這極有可能就是因為寶寶出於對陌生人的牴觸而造成的。
前面我們也說了,寶寶在參觀園區的時候,就會接觸到園區的教職工,為什麼入園之後,還會因為陌生人的問題而牴觸幼兒園呢?
這一點,主要就是寶寶的交際能力。寶寶雖說已經認識園區的教職工,但如果寶寶本身的交際能力不強,無法從熟悉的人身上得到安全感,那麼「提前認識」並不能夠給寶寶帶來什麼較大的積極影響。
所以,在做寶寶的入園準備時,如果發現寶寶的性格較為內向,不願意主動和別人說話,甚至經常害羞,那麼就需要多多鼓勵寶寶去和同齡的小朋友玩耍,以增加寶寶的交際能力,讓寶寶在入園之後能夠順利的和別人交朋友,而不至於經常一個人悶悶不樂。
寶寶在入園的時候,肯定需要知道一些和時間相關的問題,比如自己要在這裡待多久,什麼時候回家等等。而在為寶寶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信任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很多家長說自己家的孩子「粘、不懂事、不講道理」,其實大多數這樣的孩子都是因為家長「說謊」造成的,家長常常給寶寶開「空頭支票」,讓自己在寶寶心中絲毫無信任可言,從而寶寶才會對家長所做的保證等持有嚴重懷疑的態度,才會出現那種「不懂事」的情況。
而這樣的情況,對於寶寶入園是十分不利的,因為寶寶不相信家長說的話,一切都將以「自己以為」的答案為準,如果寶寶認為家長「不要」自己了,那將會讓入園變得非常困難。
所以,家長在平時的時候,就需要在寶寶心中建立一個值得信任的印象,對待孩子要做到理解、尊重、公平,讓孩子對家長持以絕對的信服。
幼兒園裡面的生活和家裡不一樣,在家裡的時候,是幾個家長圍著一個孩子轉,當寶寶有什麼生活上的技能缺陷時,家長就會馬上為寶寶解決。
而在幼兒園裡面的時候,卻完全相反了,幼教和生活老師一般只有兩三個,但是小寶寶卻往往有幾十個,這樣的情況就可能會導致幼教和生活老師出現「照顧不周」的情況。
為了避免自己的寶寶在幼兒園中處於弱勢,或是需要經常被照顧等等,就需要讓寶寶提前學會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就比如穿衣服、穿鞋子等等。
這樣不僅僅是減輕了幼兒園工作人員的負擔,更是讓寶寶快樂生活的基本條件,寶寶會的越多,就能夠在別的小朋友面前表現的越多,自然就會產生更強的自信和自豪感。
而如果寶寶入園之後什麼都需要老師照顧,那麼寶寶就可能會出現一些自卑感等等。並且寶寶什麼都不會,也會嚴重影響寶寶在幼兒園的學習進度。
幼兒園不同於家裡,在家裡什麼東西都是自己家的,並不會和別人產生什麼利益糾紛。但是在幼兒園不同,幼兒園是一個公共區域,寶寶們的東西可能都需要放在同一個地方。
所以,這時候家長就需要讓寶寶明白,什麼是私有物品,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如何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物品等等。
既不能夠讓寶寶成為一個「散財童子」,也不能夠讓寶寶成為一個「吝嗇鬼」,而是要讓寶寶成為一個能夠正確理解私有、共同、他人概念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