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發揮教育在新發展格局中的戰略作用

2020-12-11 人大新聞網

「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基點是什麼?」在近日舉辦的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2020學術年會上,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會長、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閔維方教授的發問,引發與會專家、學者深入思考。

「總書記在最近幾次重要國際會議上反覆強調這個『戰略基點』,」閔維方說,「這個戰略基點就是堅持擴大內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關鍵是增加消費,擴大內需。馬克思早就指出,『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產』。」本屆年會的主題報告,從不同視角詮釋了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理解。

教育在新發展格局中起重要作用

找到這個戰略基點,是為了找準教育要發揮的作用。「我們要理解教育在新發展格局中的戰略作用,就必須理解教育在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上的作用。」閔維方說。

按閔維方分析,教育擴大內需的作用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我國消費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收入分配結構不合理,收入差距過大。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促進教育公平、普遍提高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質量,是改善收入分配結構、縮小基尼係數、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有效措施之一。中等收入群體擴大,才能增加消費內需。二是教育可以加快我國城鎮化進程,城鎮化是擴大消費的重要動力。三是我國消費率低同人們消費觀念陳舊密切相關。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消費觀念,刺激消費需求,提高消費層次,優化消費結構等,從而拉動經濟增長。四是我國儲蓄率高而消費率低,需要分析深層原因。相關研究顯示,居民儲蓄的重要動機之一是子女教育。特別是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達到1萬美元,居民對多樣化優質教育的需求在持續增長。

現在有人提出減少國民教育開支佔國民收入的比重,為其他領域的消費增長留出更多空間。「這是一種『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的飲鴆止渴的短期行為。」閔維方說。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球教授提出,中國在「十四五」時期必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且要為2035年發展為中等發達國家奠定良好制度基礎,提供人才保障。巴西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原因是高等教育沒有承擔起巴西發展為發達國家所需的人才儲備,另外還有創新能力不足、制度安排缺乏激勵等原因。

「中國的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吳曉求說,「在中國奔向中等發達國家的進程中,高等教育也承擔著重要使命。高校教師要在師德師風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培養有擔當精神、有創新精神、有國際視野,思想解放,嚮往未來的時代新人。」

任何改革與發展都可能存在風險,要高度重視統籌發展與安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劉益東研究員對防範現代社會科技重大風險等發出警告,呼籲提高風險防控意識和防控能力。

彰顯制度優勢提升治理效能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建議》對「十四五」時期和未來更長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提出多方位要求。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秘書長、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張力研究員概要回顧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教育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初步展示了全國各級各類教育毛入學(園)率、在校生規模、教育經費等數據,重點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教育事業取得的新的歷史性成就。張力認為,《建議》立足於「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著眼於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確定了「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目標任務和政策導向,主要包括:堅持立德樹人,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形成更大合力;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築牢教育體系基礎;適應新發展格局,深度參與創新發展;著力補齊短板,創新規範服務業態;搭建全民終身學習平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關於教育領域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充分體現了善用規劃紅利、彰顯制度優勢、提升治理效能的顯著特點。」張力說。

在新發展起點上,要注意總結教育改革和發展經驗。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執行會長、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原司長孫霄兵提出,《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十年來取得了預期成就,為教育進一步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新的時期,教育改革深化推進,要進一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要更加注重以人民為中心,推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更加注重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要更加注重以服務高質量發展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教育;要更加注重推進教育對外開放法治化進程,堅定不移以開放促改革。

展望未來,高質量教育體系正在形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國家數位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楊宗凱教授這樣闡釋高質量教育的特點:差異化教學,通過對學習過程的分析支撐教師差異化教學;個性化學習,實現大數據支撐下的個性化自適應學習;精細化管理,實現教育管理決策的科學化;數據驅動,改變教育的基本科研範式;智能化服務,實現大數據驅動下的智能教育服務。

《建議》提出,發揮在線教育優勢,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韓民研究員認為,當前,要完善終身學習體系的目標和任務,增強教育體系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進教育協調發展;加快完善終身學習制度體系,出臺終身學習促進法等;加快終身學習立交橋建設;建立健全與終身學習體系相適應的教育治理體系。

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滿生研究員近來研究發現,受疫情和貿易戰影響,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各領域均遇到不同程度的難題,中國留學市場面臨嚴重挑戰。美國國務院數據顯示,2020年4月到9月之間,美國共向中國學生發放了808份籤證,去年同期為90410份。牛津大學全球高等教育中心預測,受疫情影響,全球國際學生流動規模要到2025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印發。「這清晰地表明了態度,就是形勢再嚴峻,我們都要堅持擴大開放。」周滿生說。

《建議》提出,「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為教育對外開放事業指明了方向。

教育對外開放有利於促進中外人文交流。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楊曉春說,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對加強和改進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提出新要求,教育對外開放是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在其中發揮著先導性、基礎性、廣泛性作用。

「我們要通過教育對外開放,深化人文交流,促進文明互鑑,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服務『一帶一路』倡議貢獻力量。」教育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司二級巡視員方慶朝說。

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教育在其中,責無旁貸。

(原文刊發於《中國教育報》2020年12月03日第6版。)

原文連結:

[中國教育報]發揮教育在新發展格局中的戰略作用

相關焦點

  • 發揮教育在新發展格局中的戰略作用-中國教育新聞網
    「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基點是什麼?」在近日舉辦的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2020學術年會上,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會長、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閔維方教授的發問,引發與會專家、學者深入思考。「總書記在最近幾次重要國際會議上反覆強調這個『戰略基點』,」閔維方說,「這個戰略基點就是堅持擴大內需。」
  • 胡向東:新發展格局下國家教育考試的定位與發展 ——「十四五」國家教育考試發展戰略的思考
    在新發展格局中:在教育層次和空間分布上,藉助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教育考試可以作為政策工具發揮其合理配置資源的功能,將教育資源進行公平、高效、合理、及時的分配與輸送,助力教育資源的區域合理布局,彌合教育發展中區域間的不均衡;在教育公平的實質內涵意義上,教育考試作為個人潛能合理開發的保證機制,通過介入教育起點、過程和結果的全程,確保學生不論所處區位、身份地位、資本佔有如何,都可以擁有相同的教育獲得機會和人力資本增值空間
  • [中國教育報]陶文昭、溫祖俊:新發展理念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指引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新發展理念,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基礎上形成的,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指引。
  • 三峽集團雷鳴山: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戰略支撐作用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三峽集團將深刻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意圖和實踐要求,在找準定位中把握新機遇、在積極投入中展現新作為、在主動服務中作出新貢獻,奮力實施清潔能源和長江生態環保「兩翼齊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堅決當好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
  •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國企帶動作用
    在此背景下,國有企業應充分發揮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堅持不懈深化改革,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在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進程中起到帶動作用。  第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
  • 知與行|發揮消協組織作用 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促進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這對擴大消費、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優化消費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級消協組織應積極適應新形勢,認真履行職能,持續推進消費環境改善,激發消費潛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智慧和力量。
  • 專家觀點 I 關成華:立足新發展格局,凸現教育服務產業戰略價值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院長、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未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關成華教授在主論壇發布《中國教育服務產業發展報告2020》。報告由關成華教授擔任主編,匯聚了來自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和北京師範大學等多所高校院所的研究力量。
  • 財政部部長劉昆: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 推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摘要 【財政部黨組書記、部長劉昆: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 推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財政部部長劉昆在撰文中指出,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
  • 國家發改委趙辰昕:企業要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關鍵作用
    文丨《中國企業家》記者 崔鵬編輯丨周春林圖片來源丨中企圖庫12月6日,由《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2020(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在北京舉行。在活動現場,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表示,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必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健康持久的內生動能。
  • 充分發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清晰地表明,勞動教育已經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正式納入了整個國民教育體系。這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戰略安排,必將對新時代教育發展以及整個社會人才培養全要素過程產生長久而深遠的影響。
  • 新時代區域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維度
    堅持區域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思維《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為新時代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確定了施工路線。區域職業教育發展規劃必須準確把握核心要義,確立四個方面的戰略思維。一是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把黨對職業教育的全面領導落實落小落細,把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教育科研支撐驅動引領教育改革發展 - 《中國教育報》電子版...
    一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指引下,教育科研戰線認真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切實增強了新時代教育科研工作的價值認同,深化了新時代教育科研工作的使命擔當,對《意見》中提出的教育科研「對教育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驅動和引領作用」的定位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 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
    我們必須保持戰略定力、樹立辯證思維、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善於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之間多方面、深層次的聯動關係,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新發展理念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思想指引。理念是行動的先導。
  • 構建研究生思政教育互動新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 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中國教育新聞網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工程,教育必須全面發揮好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率先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三是在教育功能上發揮好服務、支撐和引領作用。「小邏輯」服從「大邏輯」,教育自身發展要服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要把教育作為新發展格局中的優先要素和內生變量,放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謀劃,放到新一輪產業和技術革命中思考。
  • 發揮高校在高質量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為做好新時代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科技創新的陣地、文化傳承的高地,承擔著培養億萬有素質的普通勞動者、培養更多創新人才和高素質人才的重大使命,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支撐引領作用。
  • 劉川生:實現教育高質量更公平發展 需教育工作者提高站位提升格局
    新華網北京12月11日電日前,以「創新、互聯、參與」為主題的第十一屆新華網教育論壇「2020·CIP教育創新大會」在京成功舉辦。在高等教育分論壇現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北京師範大學原黨委書記劉川生代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表致辭。
  • 發揮教育培訓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
    您認為人才培養在其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楊國中:現代金融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回顧工商銀行30多年發展歷程,正是人才和教育催生的變革性力量,推動全行實現從國家專業銀行到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再到國際公眾持股公司的一步步跨越。
  • 【媒體視點】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中國重燃總經理助理、上海公司總經理孫賓表示,將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肩負起重型燃機發展的歷史重任,建好試驗基地,提升燃機試驗能力。上海市社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權衡表示,上海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最重要的還是發揮好中心城市作用和戰略連結作用。可以把五個新城的功能定位到空間布局,尤其是把新城與中心城區的交通基礎設施作為工作抓手。
  • 《中國教育報》重磅盤點:向上!2020中國教育發展觀察|回望
    我們完成了義務教育有保障任務,基本解決了控輟保學問題,為根治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作出了突出貢獻;在疫情防控中,青年一代衝鋒陷陣,用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的行動證明了自己是值得信賴、可堪重任的一代,是民族的希望與未來。有人認為,2020年可能是世界格局分水嶺的一年。就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深遠影響而論,我們確實是回不到2020年以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