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結束後,英美之間籤署了多項秘密協議,在這些協議之下催生了多國監聽組織UKUSA,也就是五眼聯盟的前身。不過,在之後,英國和美國帶頭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共同籤署了電子間諜網絡協議,就是希望以後這五個國家之間,可以進行情報分享以及合作攔截敵國情報。
作為五眼聯盟之一的澳大利亞,最近活動非常活躍,緊跟美國腳步,處處針對中國。甚至,就連澳大利亞人自己都承認,澳大利亞就像是美國的「附屬國」。
那麼,澳大利亞為什麼願意被利用,甘當美國「急先鋒」呢?
在很多學者眼中,澳大利亞的精英階層都是很推崇美澳聯盟,而且這也被澳大利亞人視為了「政治正確」。
可能有人會疑惑了,澳大利亞不是一個大英國協國家麼?為什麼要看美國臉色行事?其實這就要提起澳大利亞和美國有很多共同點了。
比如,澳大利亞和美國都是大航海發現的產物,而且兩國曾經都是英國的殖民地。畢竟是在美國獨立之後,英國才決定在澳大利亞流放犯人,所以兩個國家都是以白人為主要優勢群體,而且語言也都是英語。
除此之外,兩個國家的民眾在價值觀、思維方式上也很接近。加上現在執政的自由黨,在政策上偏向美國,就連澳大利亞的政客們都認為:如果澳大利亞擺脫了美國,會面臨非常嚴重的後果。
在澳大利亞的上流社會和白人階級,與美國結盟是一種政治正確。如果一個政治家想要出人頭地,那他必須要有美國的支持,如果沒有美國支持,想坐穩總統之位都是一件難事。
而澳大利亞之所以聽從美國指揮,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美國能夠給澳大利亞足夠的「安全感」。
澳大利亞人都是外來的歐洲人,所以他們很擔心會有入侵者來將他們趕走。在二戰時期,日本就曾經發動軍事侵略,這也給澳大利亞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陰影。所以,在1951年澳大利亞就趕緊和美國、紐西蘭籤訂了安全條約,這也讓澳大利亞消除了安全顧慮。
而且,澳大利亞也很有野心,想要在南太建立地區霸權,可是自己的軍事實力上又拿不出手,就只能靠著美國狐假虎威。
從歷史上來看,美國發動或主導的每一場戰爭中,都有澳大利亞的影子,就比如說韓戰、越南戰爭以及海灣戰爭。這都是在向美國靠攏並示好的表現。
在軍事部署上,美國其實已經將澳大利亞納入「統治範圍」和戰爭計劃之中了。
除了軍事和政治,就連澳大利亞的經濟都掌控在美國手中,第29任總統特恩布爾之所以會下臺,就是因為他頒布的政策得罪了美國人的利益。在澳大利亞,有很多工廠、礦山甚至是農場的背後老闆,都是美國人。而且,美國還控制了澳大利亞的學術圈。在2013年之後,美國就一直在向澳大利亞高校派出不少老師。同樣,澳大利亞的媒體背後,也有美國的影子。
不過,很多澳大利亞政客也明白,美國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將澳大利亞當做盟友,甚至連夥伴的關係都算不上,在關係上也從來沒有平等過。可澳大利亞的防務政策,一直就是「和強大的朋友結盟」。
很多澳大利亞政客也認為,應該看清美國的面目,不應該再去當美國的爪牙。
在俄「東方新觀察」網的報導中指出:澳大利亞為了當美國的忠實小弟,甘願損壞自己的國家利益。而且,澳大利亞國內有一群美國利益遊說者,所以想要改變現狀,並不會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