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針對中國,澳大利亞為何甘當美國「急先鋒」?

2020-12-15 視閣國際

在二戰結束後,英美之間籤署了多項秘密協議,在這些協議之下催生了多國監聽組織UKUSA,也就是五眼聯盟的前身。不過,在之後,英國和美國帶頭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共同籤署了電子間諜網絡協議,就是希望以後這五個國家之間,可以進行情報分享以及合作攔截敵國情報。

作為五眼聯盟之一的澳大利亞,最近活動非常活躍,緊跟美國腳步,處處針對中國。甚至,就連澳大利亞人自己都承認,澳大利亞就像是美國的「附屬國」。

那麼,澳大利亞為什麼願意被利用,甘當美國「急先鋒」呢?

在很多學者眼中,澳大利亞的精英階層都是很推崇美澳聯盟,而且這也被澳大利亞人視為了「政治正確」。

可能有人會疑惑了,澳大利亞不是一個大英國協國家麼?為什麼要看美國臉色行事?其實這就要提起澳大利亞和美國有很多共同點了。

比如,澳大利亞和美國都是大航海發現的產物,而且兩國曾經都是英國的殖民地。畢竟是在美國獨立之後,英國才決定在澳大利亞流放犯人,所以兩個國家都是以白人為主要優勢群體,而且語言也都是英語。

除此之外,兩個國家的民眾在價值觀、思維方式上也很接近。加上現在執政的自由黨,在政策上偏向美國,就連澳大利亞的政客們都認為:如果澳大利亞擺脫了美國,會面臨非常嚴重的後果。

在澳大利亞的上流社會和白人階級,與美國結盟是一種政治正確。如果一個政治家想要出人頭地,那他必須要有美國的支持,如果沒有美國支持,想坐穩總統之位都是一件難事。

而澳大利亞之所以聽從美國指揮,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美國能夠給澳大利亞足夠的「安全感」。

澳大利亞人都是外來的歐洲人,所以他們很擔心會有入侵者來將他們趕走。在二戰時期,日本就曾經發動軍事侵略,這也給澳大利亞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陰影。所以,在1951年澳大利亞就趕緊和美國、紐西蘭籤訂了安全條約,這也讓澳大利亞消除了安全顧慮。

而且,澳大利亞也很有野心,想要在南太建立地區霸權,可是自己的軍事實力上又拿不出手,就只能靠著美國狐假虎威。

從歷史上來看,美國發動或主導的每一場戰爭中,都有澳大利亞的影子,就比如說韓戰、越南戰爭以及海灣戰爭。這都是在向美國靠攏並示好的表現。

在軍事部署上,美國其實已經將澳大利亞納入「統治範圍」和戰爭計劃之中了。

除了軍事和政治,就連澳大利亞的經濟都掌控在美國手中,第29任總統特恩布爾之所以會下臺,就是因為他頒布的政策得罪了美國人的利益。在澳大利亞,有很多工廠、礦山甚至是農場的背後老闆,都是美國人。而且,美國還控制了澳大利亞的學術圈。在2013年之後,美國就一直在向澳大利亞高校派出不少老師。同樣,澳大利亞的媒體背後,也有美國的影子。

不過,很多澳大利亞政客也明白,美國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將澳大利亞當做盟友,甚至連夥伴的關係都算不上,在關係上也從來沒有平等過。可澳大利亞的防務政策,一直就是「和強大的朋友結盟」。

很多澳大利亞政客也認為,應該看清美國的面目,不應該再去當美國的爪牙。

在俄「東方新觀察」網的報導中指出:澳大利亞為了當美國的忠實小弟,甘願損壞自己的國家利益。而且,澳大利亞國內有一群美國利益遊說者,所以想要改變現狀,並不會那麼容易。

相關焦點

  • 緊隨美國處處針對中國,澳大利亞為何要「自毀前程」?
    崛起中國作者:滕飛崛起中國編輯:淺夢近期,新冠疫情和港區國安法等熱點問題讓澳大利亞空前活躍起來,這段時間以來,他一直四處跟隨美國與中國作對。可實際上,若中美真的陷入戰略競爭,澳大利亞作為美方附庸國,也很難保全自己利益。澳大利亞何以至此?讓很多人不解的是,澳大利亞同時也是一個獨立且發達的國家,為什麼卻寧願緊隨美國處處針對中國,澳大利亞為何要「自毀前程」?
  • 澳大利亞為何成為了南海對峙中國的急先鋒?
    6月4日,《澳大利亞人報》中文版撰文,稱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化部署非常快速,以至於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已經無法改變現狀,南海對澳大利亞來說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航道,關係其重要的安全利益,這就決定了即使沒有美國,澳大利亞也需要獨立開展自由航行行動。在剛剛舉行的香格裡拉對話上,澳大利亞防長佩恩暗示中國在南海霸凌其他國家,違背了國際法原則。
  • 澳大利亞:認為與美國關係特殊,充當美國反華急先鋒
    隨著國力的逐漸強大,美國將中國視為對其霸權的挑戰,在國際事務中處處打壓中國,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亞積極追隨美國,成了美國反華的急先鋒和馬前卒,竭盡全力為美國的反華搖旗吶喊、擂鼓助威,活脫脫的一個跳梁小丑的模樣。
  • 處處與中國作對,澳大利亞為何甘做美國「附庸」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李風向 王瀟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 柳玉鵬 丁雨晴】近期,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涉港國安立法等「熱點」,「五眼聯盟」之一的澳大利亞顯得很活躍,總是跟著美國,處處與中國作對。更早之前,澳大利亞就像美國的「跟班」,在南海問題上顯示強硬,參與對華為的打壓……澳大利亞人自己承認,澳就是美國的「附庸國」。
  • 反華急先鋒「轉性」?澳大利亞為了利益,風吹兩邊倒
    中國給澳大利亞帶來了巨大的收入。其中國際教育佔據收入的大頭,根據雪梨電臺記者的採訪,每年中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在留學創造的收入就足有380億澳元,如果跟中國鬧得太僵,中國的留學生就"留不住"了。在食品上,澳大利亞的利益也和中國息息相關,牛肉和大麥大部分都是進口自中國。不論是在澳大利亞售賣中國產品的還是在中國的澳企,他們每分每秒都在創造收益,放棄這方面顯然是不現實的。
  • 澳大利亞為何成為反華急先鋒?一個神秘機構浮出水面…
    按照常理,澳洲就算不討好中國,至少也應該以禮相待。為何現在卻成了反華急先鋒?毛主席曾說,「我想了十天十夜,都想不通為什麼印度要打我們。」臭名昭著的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每年還有一筆穩定的收入,那就是來自美國國務院的秘密資助。澳洲已經捲入了美國對抗中國的漩渦。最近幾年,「修昔底德陷阱」已經成為了各國媒體廣泛提到的名詞。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當一個新興的崛起國不斷壯大,往往會引起守成國的緊張和警惕,雙方之間往往會爆發戰爭。
  • 為何建議別去澳大利亞旅遊?華春瑩回應並反問這句話
    有澳大利亞記者問,中方建議不要前往澳大利亞旅遊,有什麼證據?為什麼單獨選擇了澳大利亞?華春瑩表示,中方有關部門發布赴澳旅行提醒,當然有充分的事實論據。其實仔細關注一下澳大利亞媒體自己的報導,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澳國內針對中國、華人乃至亞裔的歧視現象層出不窮,澳媒體上有大量報導。
  • 處處針對我國的美國,為何卻將大豆低價賣我們?真正目的不言而喻
    其中就包括大豆,而就在近期,我國還進了一批低價的大豆,而賣給我們的卻是美國。那麼處處針對我國的美國,為何卻將大豆低價賣我們?真正目的不言而喻,那就是想要我國在糧食上實現依賴美國狀態。要知道我國和美國的關係一直以來都不算友好,可以說美國一直都在處處針對我國。
  • 75年來,中國為何處處被美國針對?
    中美關係變化9月3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75周年,美國與中國從盟友,經歷美蘇冷戰,又到貿易夥伴,如今又變成美國心中的戰略對手,中美關係在不斷變化中。自新中國成立起,美國和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就對中國進行封鎖和禁運,直到中美建交迎來蜜月期。
  • 賺足了華人的錢,還處處針對中國,澳大利亞為啥敵意這麼大?
    中國的崛起引來了西方大國的忌憚,前有美國,後有澳大利亞,從川普上臺以後,澳大利亞就緊隨其後,接二連三地叫囂中國。 前段時間,澳大利亞的自由黨籍參議員,莫蘭接受媒體的採訪,言語十分具有挑釁的意味,莫蘭表示,中澳之間的貿易爭端有可能會升級為軍事衝突。
  • 澳大利亞稱中國發旅遊警告「缺乏事實根據」,結果連澳媒都不買帳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導,澳大利亞副總理麥可·麥考馬克6日表示,澳境內「從未爆發一波針對中國人的暴力事件」,中方的聲明是基於「錯誤信息」,「中國人民知道澳大利亞是一個值得來訪的偉大國家」。
  • 澳大利亞知道錯了?罕見對中國態度大變,同時,美國卻收驚天噩耗
    當前,世界局勢風雲變幻,除了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外,局勢日益明朗的美國總統大選也對國際形勢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多家美媒集體宣布川普「敗選」這一消息後,很多和川普政府合作過的國家,對華態度也發生了轉變。此前作為「反華急先鋒」的澳大利亞,更是罕見對中國態度大變。
  • 澳拿「高超」項目叫板中國,專家:急當美反華急先鋒,第一個挨打
    當地時間11月30日,澳大利亞參議員、"一國黨"創始人兼領導人寶林-韓森通過社交媒體,攻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並呼籲澳大利亞民眾在即將來臨的聖誕節,抵制中國商品,但是隨即遭到了澳大利亞媒體的打臉。目前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國,澳大利亞經濟發展非常依賴中國。
  • 澳前駐聯合國官員質問「為何針對中國」?
    (原標題:澳前駐聯合國官員質問「為何針對中國」?)可以預見的是,澳大利亞的政客和媒體會表現出歇斯底裡的狂熱,美國和英國公開站隊澳大利亞足以說明,澳大利亞的主權實際上已經被背後操控。文章摘編如下:與中國發生爭端,澳大利亞一定會輸,不管我們對此有再多批評聲音也不能改變事實。必須改變衝動的強硬外交政策轉而冷靜面對事實,澳大利亞需要思考的是,為什麼會與中國產生摩擦?
  • 澳又非議中國南海問題,相隔甚遠澳大利亞為何總是給中國搞事?
    可以說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國家,為何澳大利亞這些年越加的針對中國搞事?--最近澳大利亞把反對中國南海主權的問題提交到了聯合過去了。澳大利亞的位置澳大利亞利亞的地理位置,澳大利亞在中南南海那一頭,南海最遠的曾母暗沙群島過去就是加裡曼丹島,再過去就是印度尼西亞,再接著就到了澳大利亞。
  • 鮑勃·卡爾:為何澳大利亞對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如此出言不遜?
    為何澳大利亞對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如此出言不遜? 時任澳大利亞國防部秘書丹尼斯·理察森(Dennis Richardson)當時曾明確表示,這宗交易不會對國家安全造成任何影響。不過美國人的指責還是讓澳大利亞政府覺得,要想消除美國人的疑慮就必須撇清與中國的任何關係。 與此前在達爾文港問題上的態度完全不同,5月12日,丹尼斯·理察森在發表退休演講時表示:「中國針對我國的情報活動非常活躍」。
  • 「小肚雞腸」美國,為何頻頻針對中國?
    NCC報導截圖據觀察者網12月3日報導,美國竟然禁止從新疆進口棉花製品,並在海關公布暫扣新疆棉花產品入境美國口岸來打壓新疆的棉花產業,大家都知道中美關係惡劣的變化,自古以來美國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打壓中國,不論是政治上還是科技上,都處處針對中國,從去年開始就有一些外國的媒體對我國新疆棉花開始打壓和攻擊的輿論,更像是蓄謀已久為了打擊中國而引出來輿論攻擊就為「中傷」中國,試圖抹黑中國。
  • 美國處處針對中國,為何還借那麼多錢給美國?今天看來相當明智
    1944年,在美國布雷頓森林建立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首次奠定了美元在世界的地位。在整個的美蘇冷戰期間,這個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對於美國制裁蘇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在1971年這個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宣告了結束,建立了新的牙買加體系,但是美元的地位並沒有因此而削弱。
  • 國內學生留學澳大利亞竟然發展到無人問津,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受此影響,至少澳洲已經有至少7所大學直接跌出了「世界前100所大學」名單;這些澳大利亞老牌名校一旦失去中國生源後,只能自降招生標準以招收足夠的學生,但由此所引發的國際競爭力衰弱影響是持續性的;照這樣下去,恐怕澳大利亞的教育行業將會一蹶不振,進而導致更多的行業內人失業!突如其來的沉重打擊讓澳大利亞政府有些猝不及防,為了避免繼續再遭到更大的損失,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不得不跳出來服軟。
  • 起底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 (國際觀察)披著學術外衣的反華「急先鋒」——起底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新華社記者澳大利亞輿論界最近常常出現一些污衊、敵視中國的言論。仔細查找這些言論的來源就能發現,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是一個主要源頭。該機構近年來屢次炮製針對中國的不實言論,其偏頗立場與其背後複雜的資金來源有很大關聯。「餵料」媒體搞汙名化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成立於2001年,這個位於首都坎培拉的智庫近年來通過當地媒體影響著澳大利亞公眾對中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