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力的逐漸強大,美國將中國視為對其霸權的挑戰,在國際事務中處處打壓中國,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亞積極追隨美國,成了美國反華的急先鋒和馬前卒,竭盡全力為美國的反華搖旗吶喊、擂鼓助威,活脫脫的一個跳梁小丑的模樣。
其實,二戰以來,澳大利亞歷屆政府,就視「美澳同盟」為其對外戰略的基石,戰後美國發動的對外爭中,幾乎都有澳大利亞軍隊的影子。
澳大利亞軍隊,參與了對伊拉克、阿富汗等國的軍事佔領,前段時間被爆澳大利亞軍隊對阿富汗平民開槍射擊,特別是割喉兩名阿富汗未成年人,極其殘酷和喪盡天良之事,被澳大利亞媒體披露以後,引發了全球愛好和平民眾的義憤填膺。
澳大利亞,在涉港涉臺涉藏涉疆等事務中,幹涉中國的內政,並惡毒攻擊中國;在南海事務中,明顯地選邊站隊,跟隨美國進行所謂的「航行自由」;參與美日印的海軍聯合軍演,企圖形成在海上對中國的包圍圈;宣布中終止與華為的合作,禁止中國5G技術;公開叫囂就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應對情況展開所謂的獨立調查等。
國土面積高達將近770萬平方公裡,人口卻只有區區2000餘萬的澳大利亞,憑藉中國對資源的龐大需求,大量採購其煤炭、鐵礦石、羊毛、牛肉、龍蝦、奶製品、葡萄酒等,不斷助推澳大利亞國內的GDP,支撐澳大利亞成為全球唯一未陷入衰退的發達國家。
澳大利亞,在經濟上,與中國打得火熱;卻在政治和國防領域,與美國結成盟國,時不時地公然噁心中國,讓中國許多民眾認為澳大利亞就是個白眼狼,讓兩國政府和民間以往的熱絡關係,漸漸地就冷卻下來了,拜澳大利亞唯美國馬首是瞻政客的反華所致。
對華關係上,澳大利亞政客上躥下跳,極力刺激中國,據此來取悅美國,想在世面前顯示與美國的特殊盟友關係,其實,美國對澳大利亞的重視,顯然比不上澳大利亞對美國的期待。可以說美澳兩國,雙方對彼此關係的認知,客觀上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自冷戰結束,美國可謂一超獨強,是鶴立雞群般地存在,對外政策全以美國利益為重,鮮有顧及盟國利益的,貿易戰照打,關稅照提,保護費照收。
美國的眼中,與澳大利亞並不存在所謂的「特殊盟友」關係,英國、日本甚至韓國,在美國心目中的分量,都要遠超澳大利亞。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迅速崛起,美國需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多個領域,用來牽制中國,因此,澳大利亞的價值,在美國人心目中,才似乎重要起來了。
因此,莫裡森政府對美國的俯首帖耳,在讓華盛頓滿意的同時,卻讓中國朝野上下憤慨。中美競爭,在今後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內,是個大趨勢,澳大利亞隨美國的指揮棒起舞,折損的實際上是這個國家的實際利益。
現在,中國已經減少了處處挑戰我們底線的澳大利亞的大麥等農產品的採購,卻加大了從美國這個澳大利亞緊隨的大哥手中採購大麥、大豆等農產品,讓澳大利亞的政客在風中凜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