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華急先鋒「轉性」?澳大利亞為了利益,風吹兩邊倒

2021-01-15 騰訊網

作者:行之

編輯:清平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討論要在美國封禁由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字節跳動所有的應用程式TikTok,意欲強迫他們把TikTok這個價值約百億美元的軟體出售給美國的企業。在這個關節,一向緊跟著美國這個"老大哥"行動的澳大利亞卻猶豫了。據環球時報報導,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裡森近日表示,沒有證據表明廣受歡迎的短視頻應用TikTok應該被禁用。

澳大利亞與中國相互依存的關係

中澳的經濟在教育、貿易以及食品方面已經有了很深入的合作,一時間沒有辦法分割。中國給澳大利亞帶來了巨大的收入。其中國際教育佔據收入的大頭,根據雪梨電臺記者的採訪,每年中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在留學創造的收入就足有380億澳元,如果跟中國鬧得太僵,中國的留學生就"留不住"了。在食品上,澳大利亞的利益也和中國息息相關,牛肉和大麥大部分都是進口自中國。不論是在澳大利亞售賣中國產品的還是在中國的澳企,他們每分每秒都在創造收益,放棄這方面顯然是不現實的。

在封禁TikTok一事上澳大利亞的態度

TikTok是一個人氣極高的應用程式,內容創者們為這個軟體投稿了大量有趣的短視頻,不得不說給壓力下的人們帶來了放鬆的機會。博主們付出了很多心血,在上面擁有穩定的粉絲數量,一旦封禁TikTok,這些博主們將會失去一大經濟來源。中國近年的發展穩步前進,使美國感覺自己受到"威脅",而TikTok這個風靡美國的軟體正是由中國公司所有的。美國懷疑"中國政府可能會據此得到美國用戶的個人信息",華盛頓的官員沒辦法客觀地看待這個或許某一天可能會"偷"走大量"機密"的程序,又捨不得巨大的利益,於是想要本土的公司去收購它。

美國的盟友澳大利亞,近年來一直處處給中國使絆子,包括之前的中印衝突、南海事件、電網建設審查、疫情問題等等。然而在這次的問題上,恰好碰到他們經濟困難的時候,澳大利亞為了眼前的利益,風吹兩面倒,開始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反覆橫跳了。根據環球時報援引路透社8月5日報導,澳大利亞總統斯科特·莫裡森否認澳大利亞或者其公民的利益受到了損害。在前段時間美澳會議上,澳大利亞方面也表示不會輕易放棄和中國的關係,這次難得一改脾性不跟風川普。

澳大利亞開始思考自身的獨立性

難道這個"反華急先鋒"就此轉性了嗎?也不見得。在印太聯盟問題上澳大利亞還在壓制中國,想要將中國排除在外。只是在疫情當頭,經濟困難的情況下,不得不為自身利益做考慮,不好跟中國方面鬧得太僵。

在美澳的外長、2+2會議上,美國再次提出了南海的問題,想不到被澳大利亞方面拒絕了,看來在危機關頭,澳大利亞首先還是考慮自身的利益和發展。沒有一味的將國家和人民一股腦拴在美國的褲腰帶上。

(本文為廣角快報原創,圖片素材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部分參考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認為與美國關係特殊,充當美國反華急先鋒
    隨著國力的逐漸強大,美國將中國視為對其霸權的挑戰,在國際事務中處處打壓中國,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亞積極追隨美國,成了美國反華的急先鋒和馬前卒,竭盡全力為美國的反華搖旗吶喊、擂鼓助威,活脫脫的一個跳梁小丑的模樣。
  • 澳大利亞為何成為反華急先鋒?一個神秘機構浮出水面…
    為何現在卻成了反華急先鋒?毛主席曾說,「我想了十天十夜,都想不通為什麼印度要打我們。」而現在,無數中國人想破腦袋也想不通,為什麼澳大利亞要挑釁我們?撥開層層迷霧,一個神秘機構漸漸浮出水面……1澳大利亞對中國的撕咬,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今年新冠疫情暴發之後,澳洲「磨刀霍霍向中國」。
  • 反華「急先鋒」奧布萊恩給臺灣出餿主意
    反華「急先鋒」奧布萊恩給臺灣出餿主意[環球網報導]反華「急先鋒」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又在臺灣問題上說三道四了。綜合路透社和法新社消息,奧布萊恩在當地時間16日舉行的一個線上論壇聲稱,雖然中國(大陸)目前可能還沒有準備好「入侵」臺灣,但臺灣需要加強自身(防禦),以應對未來的攻擊,或者任何通過禁運等非軍事手段孤立臺灣的企圖。
  • 起底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 (國際觀察)披著學術外衣的反華「急先鋒」——起底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新華社記者澳大利亞輿論界最近常常出現一些污衊、敵視中國的言論。雪梨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院院長詹姆斯·勞倫斯森曾批評澳大利亞媒體未經核實就採信喬斯克的說法,「這是澳大利亞媒體先下結論再找證據的最新例子」。最近,該機構又炮製了多項反華言論,包括中國有關部門通過數以千計的組織收集情報、中國在防控新冠疫情過程中未及時公開信息並缺乏合作精神、澳大利亞應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等。
  • 澳拿「高超」項目叫板中國,專家:急當美反華急先鋒,第一個挨打
    中澳貿易摩擦、澳大利亞特種兵虐囚等一系列激烈交鋒,讓中澳關係陷入了歷史冰點。莫裡森當局的"作死"行為,讓澳大利亞企業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但是部分澳大利亞政客卻不肯低頭認錯,一條道走到黑。當地時間11月30日,澳大利亞參議員、"一國黨"創始人兼領導人寶林-韓森通過社交媒體,攻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並呼籲澳大利亞民眾在即將來臨的聖誕節,抵制中國商品,但是隨即遭到了澳大利亞媒體的打臉。目前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國,澳大利亞經濟發展非常依賴中國。
  • 澳大利亞駐美大使剛強硬表態,看來準備在反華的道路上走到黑
    自2018年美國主動挑起對華「貿易戰」以來,澳大利亞一直是美國最堅定的支持者,處處和中國作對。9月22日,澳大利亞駐美國大使阿瑟·西諾迪諾斯(Arthur Sinodinos)通過媒體強硬放話,宣稱澳政府已經準備好承受同中國對抗的經濟代價。這番言論絕對不是阿瑟本人心血來潮,表明澳政府準備在反華道路上走到黑。
  • 澳大利亞為何成為了南海對峙中國的急先鋒?
    6月4日,《澳大利亞人報》中文版撰文,稱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化部署非常快速,以至於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已經無法改變現狀,南海對澳大利亞來說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航道,關係其重要的安全利益,這就決定了即使沒有美國,澳大利亞也需要獨立開展自由航行行動。在剛剛舉行的香格裡拉對話上,澳大利亞防長佩恩暗示中國在南海霸凌其他國家,違背了國際法原則。
  • 澳大利亞一機構再被曝出猛料,美國也難逃干係!趙立堅:自取其辱
    中澳建交40多年來的歷史證明,一個健康、穩定發展的中澳關係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然而,一些澳大利亞機構卻屢屢「販賣」謊言,炮製反華「黑料」,惡意毒化中澳關係,破壞兩國互信基礎。至於這背後原因,無非就是為討好背後的「金主」。近日,熱衷於抹黑中國的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與外國「金主」進行裙帶勾連的猛料遭曝光。
  • UZI就是顆「牆頭草」,被問香鍋卡薩誰最強,他風吹兩邊倒!
    RNG戰隊對於喜歡電競的小夥伴們來說也是已經都非常熟悉,這是一個大家都非常喜歡的戰隊,在裡面有很多遊戲頂端的人才,他們不斷為了自己的電競夢想加油,展現自己的光芒,畢竟電競選手光輝歲月只有這麼幾年的時間,不加油很容易留下遺憾。
  • 國際銳評丨屢屢表演「人來瘋」,澳大利亞政客患上了反華「狂想症」
    ,頻頻向中國發難,甚至為了向主子邀功,表演得比美國政客還賣力。結果,他被澳大利亞反華勢力扣上「通中」的帽子,遭到「政治迫害」。一些中國駐澳媒體記者也居然被「誅連」,光天化日之下被澳警方騷擾。這類令人瞠目的怪事發生在自詡為「多元社會」的澳大利亞,真是令人髮指!
  • 處處針對中國,澳大利亞為何甘當美國「急先鋒」?
    那麼,澳大利亞為什麼願意被利用,甘當美國「急先鋒」呢?在很多學者眼中,澳大利亞的精英階層都是很推崇美澳聯盟,而且這也被澳大利亞人視為了「政治正確」。可能有人會疑惑了,澳大利亞不是一個大英國協國家麼?為什麼要看美國臉色行事?其實這就要提起澳大利亞和美國有很多共同點了。
  •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臭名昭著的「牽線木偶」!
    據澳方人士披露,這個機構長期接受來自美國政府和軍火商的經費支持,熱衷於炮製和炒作各種反華議題,意識形態色彩非常濃厚,實際上是反華勢力的「急先鋒」,其學術信譽受到嚴重質疑。炒作涉疆問題 炮製大量不實「報告」據美國「灰色地帶」網站報導,2012年以來,ASPI逐漸成為誹謗造謠中國的「急先鋒」,大肆散播「中國威脅論」,就涉疆等問題炮製大量不實的「研究報告」。
  • 澳大利亞涉華「陰謀論」製造者
    還有個別澳媒披露所謂「五眼聯盟」情報文件,稱新冠病毒可能源於武漢病毒研究所,隨後就被其他媒體指出這份文件來源存疑,澳大利亞政府和官員都對這份文件提出質疑。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撰文直斥「這完全是關於美國的總統政治」——「所謂的情報檔案被洩露給默多克在澳大利亞的媒體,再由同屬默多克的媒體轉售給美國的政治聽眾,看上去就是為了支持川普和蓬佩奧的說法。
  • 環球網評:美澳抹黑中國的「反華謊言鏈」拙劣可笑
    他們深信「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是真理」,近年來多次打著人權幌子,援引一些反華學者和智庫的虛假研究報告,就涉疆等問題向中國發難。細查這些學者和智庫的背景,不難發現美澳政治勢力的蹤影。事實上,美澳政客聯手一些反華學者和智庫,打造了一條完整的「反華謊言鏈」。
  • 世界觀丨澳大利亞:悲哀的笑話 (上)
    世界觀丨澳大利亞:悲哀的笑話 (上)  近年來,澳大利亞在「五眼聯盟」中充當急先鋒,不斷對中國進行惡意攻擊,中澳關係降至冰點。  在政治、科技、安全、意識形態等領域,澳大利亞一次次向中國尋釁滋事:率先禁止華為5G技術,最早通過明顯針對中國的所謂「反外國幹預法」,借香港國安法頻繁炒作反華議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是充當借「疫」生非的「反華急先鋒」.......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澳大利亞在政治上極盡能事攻擊中國的同時,卻還指望在經濟上分享中國市場的巨大紅利。
  • 莫裡森討好美國反華,澳民間自發成立組織,開啟「自救模式」
    據觀察者網7月6日報導,澳大利亞政府這段時間以來,反華行動已經魔怔,幾乎患上了對華迫害妄想症,為了討好美國,爭做「反華急先鋒」。從4月份到現在,至少有400起反華事件發生在澳大利亞。
  • 世界觀丨澳大利亞:悲哀的笑話(上)
    近年來,澳大利亞在「五眼聯盟」中充當急先鋒,不斷對中國進行惡意攻擊,中澳關係降至冰點。在政治、科技、安全、意識形態等領域,澳大利亞一次次向中國尋釁滋事:率先禁止華為5G技術,最早通過明顯針對中國的所謂「反外國幹預法」,借香港國安法頻繁炒作反華議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是充當借「疫」生非的「反華急先鋒」.......
  • 港媒:警惕澳大利亞的反華敘事
    香港《南華早報》12月19日文章,原題:為什麼澳大利亞的反華言論贏得話語戰——要怪英語 有關中澳貿易衝突的文章很多,其中語言問題卻沒得到應有的關注。顯然,澳大利亞在英語世界中贏得了話語權,它將中國描繪成不透明、蔑視法治、訴諸網絡攻擊的國家。(西方)輿論對中國的好感度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中方的觀點和聲明經常被翻譯得不夠得當。聲明的英文版本有時顯得沉悶、粗糙,導致中方的觀點常常難以打動人。而澳總理莫裡森和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針對中國的(反華)言論得到澳國內支持。
  • 「反華」可以有多「努力」?被這家澳大利亞智庫驚到了
    這篇報告的作者是一個叫周安瀾(Alex Joske)的年輕人,曾是反華學者克萊夫·漢密爾頓(Clive Hamilton)寫作臭名昭著的《無聲入侵:中國在澳大利亞的影響力》一書時的研究員。憑藉《異國採花,中華釀蜜》這篇報告,他很快成為了澳大利亞「中國研究」領域炙手可熱的人物,儘管報告充滿了偏見,內容也完全談不上「嚴謹、準確、資料詳實」,但作者卻賺足了眼球。
  • 反華「急先鋒」奧布萊恩口出狂言,指責中國幹預美國大選
    反華「急先鋒」奧布萊恩口出狂言,指責中國幹預美國大選隨著美國大選的臨近,美國政客抹黑中國的手段可謂層出不窮。前有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公開發表反華演說,後有美國國家反間諜與安全中心領頭人埃維尼納「指責」中國和俄羅斯幹預美國大選,現在又有白宮官員公開向中國潑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