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2月16日訊(記者 王雅茜)12月14日,美團單車及電單車團隊發布公告,「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將停止服務和運營」,「摩拜橙」徹底被「美團黃」取代。今天,魯網記者在濟南多個共享單車停放點走訪發現,路邊不時出現哈羅、美團和青桔單車,「摩拜橙」已經在濟南徹底消失了。
再見了,摩拜單車 「美團黃」徹底取代「摩拜橙」
12月14日,美團單車及電單車團隊發布公告稱,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將於當日23點59分停止服務和運營,即日起用戶可選擇使用原摩拜帳號登錄美團App,原摩拜帳號中的餘額、騎行卡套餐等相關權益仍可在美團App內繼續使用。
魯網記者發現,目前從蘋果和安卓應用商店現在已無法搜索到摩拜App,摩拜單車小程序也已經無法正常使用,點開之後只剩下一封停服通知顯示:摩拜單車服務已全面接入美團,並更名為「美團單車」。
其實早在2018年4月4日,美團宣布已全資收購摩拜。到2020年12月14日晚23時59分才全部停止摩拜運營,說明美團已經完成了對摩拜單車的接管置換工作。企查查APP顯示,10月22日,摩拜創始人胡瑋煒退出廣州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李洋接任法定代表人、董事。廣州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註冊資本500萬元人民幣,該公司由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美團王興為實際控制人。
目前,摩拜單車已經全部置換為「美團黃」的新款單車,而「摩拜橙」也已經成為歷史。
風靡一時 摩拜單車曾在濟南「一車難求」
在摩拜單車進入濟南前,外地一些城市早已開始運營,共享單車對於不少濟南市民來說還是新鮮事物,可以說當時市民對摩拜單車在濟南的投放充滿了期待。
2017年1月25日,11000輛摩拜單車被投放在濟南街頭,主要集中在公共運輸樞紐附近、大型商業網點周邊、交通流量較大的道路和50條禁停道路上。作為濟南首家經過管理部門註冊批准進入的單車企業,這一身橙色的單車,迅速「點燃」了市民的騎車熱情,一時間,「掃碼騎車」成為一種時尚潮流。
摩拜在濟南運行首個月後,當時其濟南負責人張翔透露,共有328萬人次參與騎行,總行程680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170圈。「一輛單車一天之內最多被騎行了52次,單次最長時間是270分鐘,最遠行程是50公裡。」
在濟南落地半年左右,摩拜單車進入鼎盛時期,濟南城區人口370多萬,守著摩拜1.1萬輛單車,在用車高峰期,摩拜單車在濟南稱得上「一車難求」。摩拜單車一度成為共享單車的代名詞,即使後來在OFO、哈羅等共享單車入局後,不少市民在尋找共享單車騎行的時候,仍然會有說「找個摩拜」的習慣。
時下,摩拜單車在濟南市場即將進入第五個年頭時,被更名「美團黃」,摩拜單車成為了市民記憶中的一抹「橙色」。
共享單車市場重新洗牌 哈羅、美團、青桔三足鼎立
「美團黃」單車早在2019年就已現身濟南街頭。當時用戶只能使用美團APP掃碼用車,如使用摩拜APP來掃碼新款美團「小黃車」,則會彈出提示信息:點我去美團APP開鎖。
如今,濟南的街頭已沒有了摩拜單車的蹤跡。16日,記者在濟南街頭走訪多個共享單車停放點發現,「美團黃」和青桔和「哈羅藍」已成為濟南共享單車停放點的主色調。目前,濟南共享單車市場上也僅剩下阿里系的哈羅、美團、滴滴推出的青桔。
據界面新聞,10月23日,青桔單車全天總訂單量達到2300萬,美團單車、哈羅當天訂單總量分別為1700萬單和1900萬單。時間追溯到2018年,哈羅單車執行總裁李開逐對外表示,哈羅單車的市場份額已經接近50%,4月哈羅單車的日訂單量達到2000萬單,位列行業第一名。
從全國來看,隨著OFO的黯淡收場以及摩拜的退出,阿里、美團和滴滴成為共享單車市場背後的三大巨頭,國內共享單車行業經歷了這次資本「洗牌」,僅剩下哈羅、美團、青桔三家勝出,雖然洗牌告一段落,但激烈的排位賽仍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