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現傳統手工爆米花 引發市民甜蜜回憶

2020-12-20 河池網

  羅城訊 1月12日,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城區老街一條巷道內,小覃師傅正用老式爆米花機製作爆米花,引來不少群眾駐足觀看和購買。入冬以來,覃師傅用老手藝製作的爆米花,受到當地許多群眾的熱捧。
  
  30來歲的小覃師傅告訴筆者,這套老式的爆米花機是他叔叔30多年前使用過的,已閒置在家多年。為了把這門傳統的手藝傳承下去,兩年前,他開始對這套老式的爆米花機進行檢查和維修。修好後,他就開著車、載著這套爆米花機,走村串巷為人們製作爆米花。
  
  「由於這個機子操作有難度,一袋只賣10元錢,工作一天,搞得全身都是灰,所以現在很多人都不願來學這門技術,也許再過段時間,這手藝就後繼無人了。」小覃師傅有些傷感地說道。
  
  隨著「嘭」的一聲開爐巨響,瞬間冒起的白煙和空氣中瀰漫的那股濃濃的爆米花香,勾起了不少旁觀者尤其是30歲以上人們一種兒時的甜蜜回憶。
  
  「現在買的就是童年的回憶,小時候,只要聽到街頭的爆米花聲,就會跑過來買幾袋,這種傳統爆米花的香氣是現在任何食物也無法取代的。」正在買爆米花的一位中年婦女說,她還邀請小覃師傅到她的老家去製作爆米花。
  
  據了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種傳統爆米花非常普遍。傳統手工爆米花的製作,是將玉米、糯米等倒入棗型的爆米花轉爐,然後放在柴爐或煤爐上加熱,兩三分鐘後,當轉爐內的壓力達到一定數值時,便用專用套筒打開爆米花轉爐蓋,隨著「嘭」的一聲巨響,熱氣騰騰的爆米花便加工完畢。如今,傳統的爆米花加工過程在城市裡已十分少見,這門傳統工藝正面臨失傳。(廖光福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街頭炒爆米花 勾起兒時回憶
    炒熟膨脹後的爆米花從白色濃煙中飛濺而出。傳統的炒爆米花手藝引來人們圍觀。12月26日,在廣安區石筍鎮街頭,不少居民和孩子圍在一起看師傅炒爆米花。一口特製的黑色鋼罐,放在煤灶上搖滾加熱到一定溫度後,再放進圓形的竹籠中,師傅一隻腳踩在罐上,再用鐵棍一撬,鋼罐瞬間發出「砰」的一聲巨響,在白色的濃煙中,炒熟膨脹後的爆米花飛濺而出。這種獨特的炒爆米花方式勾起了不少人兒時的回憶。
  • 「原創」爆米花,兒時的甜蜜回憶
    隨著「嘭」的一聲開爐巨響,瞬間冒起的白煙和空氣中瀰漫的那股濃濃的爆米花香,勾起了不少旁觀者尤其是40歲以上人們一種兒時的甜蜜回憶。「現在買的就是童年的回憶,小時候,只要聽到街頭的爆米花聲,就會跑過來買幾袋,這種傳統爆米花的香氣是現在任何食物也無法取代的。」正在買爆米花的一位中年婦女說。
  • 街頭老式的爆米花機,一臺黑乎乎的機器,傳統爆米花手藝或將消失
    童年時代有著很多對零食小吃的美好記憶,可以說,我們美好的童年回憶,有一半都是零食小吃。大街上小吃攤的美味小吃,讓人回憶無窮,至今懷念。雖然家長都說路邊攤很髒不衛生,但還是阻止不了我們這些吃貨們的嘴。要說到最好吃的零食小吃,每個人心中有一款是不可替代的。在我心中,爆米花是最好吃的。
  • 原創:生活經歷:街頭蹦爆米花喚起我童年的回憶
    原創:生活經歷:街頭蹦爆米花喚起我童年的回憶昨天上班路上,我聞到了一股久違的爆米花的味道,那香氣撲鼻,我循著香味望去,街頭果然有一家蹦苞米花的。這是一種最古老的方式,用古老的蹦爆米花機器嘣出的爆米花,和現在的微波爐蹦出來的爆米花有所差別。這個情形把我帶到了我的童年,那個時候,蹦爆米花的滿大街比比皆是,小孩們也是很喜歡吃爆米花的。
  • 實拍夏邑街頭炸「爆米花」,滿滿的回憶
    隨著「砰」一聲爆響,爆米花如萬花筒一般爆炸,頓時傳來陣陣噴香,這熟悉的場景勾起了多少人的回憶!有些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能留在回憶裡,比如以上的炸爆米花情景,那幾乎是夏邑人都無法忘懷的記憶。在夏邑的街頭,爆米花師傅帶著的工具,有爆米機、小風箱、大麻袋等,正在熱火朝天的忙碌著······倒入一定的大米,擰緊鐵罐,師傅轉動著鐵罐,爐子裡面的火呼呼作響,包圍了著整個鐵罐子,不一會兒,一鍋熱騰騰的爆米花出爐了。
  • 爆米花大叔火了 來看看最原始的方法崩爆米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網友壺提提和貴州爆米花大叔。貴州爆米花大叔。紅網時刻12月9日訊(記者 楊滋 視頻 李建新)最近,網友壺提提在某平臺上發布了她與一個貴州的爆米花大叔的視頻後,受到眾人喜歡,引發了一股找爆米花大叔拍視頻的風潮。一瞬間將傳統爆米花這個快消失的技藝又推到人們面前,又勾起了大家對兒時圍著爐子看炸爆米花的甜蜜回憶。
  • [每日新聞報]傳統技藝:手工爆米花 出爐瞬間爆炸
    [每日新聞報]傳統技藝:手工爆米花 出爐瞬間爆炸 傳統技藝:手工爆米花,出爐瞬間爆炸。
  • 流動「年畫」喚醒濃濃鄉愁,炸爆米花亮相江蘇泗洪城區街頭!
    快過年了,為了營造春節氛圍,喚醒濃濃鄉愁,2020年1月12日,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城區花園口一新穎的爆米花攤點,吸引眾多市民和小朋友。近日,泗洪縣當地組織爆米花組織爆米花、糖葫蘆、等傳統工藝項目,在城區主要街道設立流動攤點服務市民。
  • 永城街頭|尋味·爆米花
    有的甚至無需吆喝,一聲獨特的響聲,便是對孩子們最好的呼喚,只見孩子們飛奔而來,爭搶著炸爆米花的場景好不熱鬧,然而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傳統炸爆米花的熟悉場景越來越少見。 、和睦,那時候吃上爆米花,別提有多高興了。
  • 怎樣做傳統爆米花
    你還記得嗎,小的時候每當逢年過節的,在街頭或巷尾總有做爆米花的,如何掌握溫度,時間,壓力才能做出爆米花呢?下面就說一下傳統爆米花的做法。 首先把做爆米花的鍋用布擦乾淨,然後把玉米放入,也可以是大米或小米等,只不過要求的時間和壓力不同,以下就以玉米為例。如下圖。
  • 文玩:爆米花走紅的背後原因
    那時可不是從電影院買的,而是街頭巷尾,找專門做爆米花的商販買的他們那裡有一個,黑黑的鐵疙瘩,裡面盛上一茶缸玉米粒或大米,再加上少量的糖,少量的水,再架到火上烤,邊轉邊烤不到10分鐘,隨著嘣的一聲,爆米花就出爐了李師傅今年48了,從2012年開始做爆米花,早上從8點出門,幹到下午7點回家
  • 有一種傳統爆米花,那是70,80後農村人的回憶,那種感覺無法替代
    隨著時代的前進,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很多傳統的工具都在慢慢減少,直至消失殆盡。有一種工具在70後80後的記憶裡總是無法忘懷,它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樂趣,創造了農村版的小零食,它就是傳統爆米花機。傳統爆米花機是由機頭螺杆、大彎頭、小彎頭、機蓋、加力管/杆、開口銷和搖手組成,另外為了能夠架於爐火之上,還需要前後兩個支架。
  • 土雞蛋和義烏紅糖做的手工蛋卷,色澤金黃,酥脆香甜
    除了能買玩具,還有不少街頭現做的小零食,麻花、蛋卷、爆米花...... 長大以後,街頭的老師傅們漸漸沒了蹤影,工廠流水線走出來的蛋卷,再也吃不出那份香甜酥脆。 直到前幾天,吃到這款手工紅糖蛋卷。
  • 鄭州街頭老式爆米花機爆炸 傷者嘴唇幾乎被炸掉
    可這帶給大家香甜回憶和味道的老行當,有時也暗藏危險。昨天,在鄭州街頭,一臺爆米花機在操作時滾筒往外冒白煙,操作人在取下滾筒時,爆米花機突然發出巨響,將操作人炸傷。經醫生檢查,爆炸碎片將其上頜擊傷,上嘴唇幾乎被炸掉。老式爆米花機由此帶來的安全問題引發市民熱議。
  • 香甜爆米花,不少人的喜愛,甜蜜的味道,喜歡是真的
    香甜爆米花不少人的喜愛,甜蜜的味道喜歡是真的。在生活中有著很多零食給大家特別的追捧,比如說爆米花在平時的生活之中不少的人也都是特別的喜歡。面對著爆米花很多人都說真的是忘不掉也是超級的喜歡那。在看電影或者是做一些其他事情的時候來上一桶爆米花可以說真的是無比的享受。
  • 疫情期間,在家消磨時間做爆米花,酥脆香甜,滿滿的兒時回憶
    現在到了冬季,不管是市場上還是趕大集也都能買到爆米花,現在市場上的爆米花多種多樣,顏色也五顏六色,比我們小時候品種多花樣多。但是感覺卻沒有從前那般喜慶和高興了。爆米花滿滿的兒時回憶,吃過前3的是阿姨,全吃過的是奶奶!
  • 冬日街頭老式崩爆米花帶給我兒時的記憶
    不知道有多久沒有見過崩爆米花呢?現在的爆米花工藝都改良了。很少見到以前爆米花四濺煙霧繚繞的場景了,走在街頭突然聽見砰的一聲,瞬間勾起了我的回憶,那砰的一聲響,空氣中迷滿了爆米花的香味,也是我們小時候最高興的瞬間。收到盆裡的爆米花,拌上熬製好的糖稀,香甜脆的爆米花就算做好了。
  • 面孔|墨鏡大爺和他的爆米花人生
    最近在抖音上,美女和爆米花大爺合拍的視頻很是火爆,很多人跟風去和爆米花合拍。在咱們益陽,有一位戴著墨鏡打爆米花的大爺,也因此走紅了。他的爆米花有三種,大米的、糯米的、玉米的,裡面除了一點糖精,其他什麼都沒放,吃的就是一個天然的味道。新出爐的爆米花熱騰騰、香噴噴,路過的男女老少都會忍不住誘惑買上一包。
  • 「不見蹤影」的4種純手工小吃,圖4是民間藝術,現在還覺得新奇
    「不見蹤影」的4種純手工小吃,圖4是民間藝術,現在還覺得新奇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在吃的方面也越來越好,現在的零食種類也越來越多,小孩子們是很幸福的,我們小的時候零食種類很少,最常見的就是一些街頭的手工小吃,也算是一種民間藝術
  • 童年回憶!老手藝展示傳統爆米花:震天響、香瀰漫,80後的回憶
    中國老式爆米花機是一種古老的爆米花機器,爆米花的那「嘭」的一聲巨響,是許多中國人童年的有趣記憶,老式火爐、葫蘆形壓力鍋、麻袋。這種老式爆米花機還登上了美國探索頻道知名科普節目《流言終結者》,隨後,這段視頻在微上博瘋狂轉發,不少網友表示,終於知道生玉米是如何變成爆米花的了,現在很難看到這樣的場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