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故事 [ 中藥龍骨與甲骨文 ]

2021-02-12 宏五學堂

中藥龍骨與甲骨文

中華民族是崇尚龍的民族。中藥中與「龍」字有關的有龍骨、地龍、龍眼肉等等。甲骨文的發現即與中藥龍骨有關。

甲骨文是甲文和骨文的簡稱。甲文多刻在龜的腹甲上,少數刻在龜的背甲上;骨文主要刻在牛胛骨和鹿頭骨上——二者合稱龜甲獸骨文字。甲骨文反映了商代的歷史,這種文字埋藏在地下3000多年,直到19世紀末才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

那是在清朝末年,有一位名叫王懿榮的人是一位金石學家,他同時也愛好考古。當時他擔任國子監祭酒(古之國子監相當於國立大學,祭酒的職位與校長相當)。1899年的一天,王懿榮患瘧疾,就叫他的學生趙軍去抓藥。趙軍來到離國子監最近的大藥鋪,裡面要等二個小時才能配抓,就轉身出了藥鋪,步行三裡多路,來到路西一家小藥鋪,抓齊了藥,很快返回國子監。

王懿榮是個細心的人,煎藥前他打開中藥包對著處方一味味查看,驀然發現其中一塊已經打碎的「龍骨」片有些花紋,他認為這是古代人有意刻畫上去的,應當是一種文字符號即古篆文,就問趙軍:「你在什麼地方抓的藥?」趙軍忙回答:「我在離國子監三裡外的小藥鋪抓的,處方與中藥不對?」王懿榮見趙軍領會錯了,又說:「藥沒有抓錯,你過來看看,這中藥龍骨上有古文字。」趙軍過去一看,龍骨上果然有古文字,高興地說:「先生,這可是個重大發現!」「是,是!」二人都歡快地笑了。王懿榮接著又說:「咱們快去那個中藥鋪看看還有沒有帶字的龍骨。」

他們步行來到那家中藥鋪,抓藥的夥計見顧客來了忙迎上去。趙軍說:「我們要再買些龍骨。」抓藥夥計問:「要多少?我們這裡多著呢!」抓藥夥計在盛龍骨的藥鬥抓了一大把,王懿榮看了看,裡邊竟有30多塊帶字的,心中十分高興,說:「你們藥鋪裡的龍骨,我們全買了。」夥計不敢怠慢,忙進藥庫把所有的龍骨裝了一口袋,賣給了他們。後來,王懿榮又到處打聽這種龍骨的來歷,最終他得知是從河南安陽西北五裡地的小屯村農民那裡買來的,而此處原來是商代國都所在地。龍骨由此而成為發現甲骨文的重要契機,甲骨文從此才開始被世人所重視。到目前為止,在近20萬片甲骨中,可認識的字。


龍  骨

【出處】
出自1.《本經》。
2.《吳普本草》:龍骨,色青白者善。
3.《雷公炮炙論》:龍骨,剡州生者、倉州太原者上,其骨細文廣者是雌,骨粗文狹者是雄,骨五色者上,白色者中,黑色者次,黃色者稍得,經落不淨之處不用。
4.《別錄》:龍骨,生晉地川谷及太山巖水岸土穴中。採無時。
5.陶弘景:龍骨,今多出益州梁州間,巴中亦有,骨欲得脊脛,作白地錦文,舐之著舌者良,齒小強,猶有齒形,角強而實
【拼音名】Lónɡ Gǔ

【來源】
藥材基源: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骨胳的化石。

【炮製】
1.龍骨:刷淨泥土,打碎。
2.煅龍骨:取刷淨的龍骨,在無煙的爐火上或坩堝內煅紅透,取出,放涼,碾碎。
3.《綱目》:近世方法,但煅赤為粉,亦有生用者。《事林廣記》云:用酒浸一宿,焙乾研粉,水飛三度用,如急用,以酒煮焙乾。或雲,凡入藥須水飛過曬乾,每斤用黑豆一鬥,蒸一伏時,曬乾用,否則著人腸胃,晚年作熱也。

【性味】甘澀;平;無毒

【歸經】心;肝;腎;大腸經

【功能主治】鎮驚安神;平肝潛陽;固澀;收斂。主驚癇癲狂;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頭暈目眩;自汗盜汗;遺精遺尿;崩漏帶下;久瀉久痢;潰瘍久不收口及溼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有溼熱、實邪者忌服。

【各家論述】
1.《註解傷寒論》:龍骨、牡蠣、鉛丹,收斂神氣而鎮驚。
2.《綱目》:益腎鎮驚,止陰瘧,收溼氣,脫肛,生肌斂瘡。澀可去脫,故成氏雲龍骨能收斂浮越之正氣,固大腸而鎮驚。又主帶脈為病。
3.《本草經疏》:龍骨味澀而主收斂,凡洩痢腸闢及女子漏下崩中,溺血等症,皆血熱積滯為患,法當通利疏洩,不可使用止澀之劑,恐積滯瘀血在內反能為害也。惟久病虛脫者,不在所忌。
4.《本草述》:龍骨可以療陰陽乖離之病。如陰之不能守其陽,或為驚悸,為狂癇,為譫妄,為自汗盜汗。如陽之不能固其陰,或為久洩,為淋,為便數,為齒衄、溺血,便血,為赤白濁,為女子崩中帶下,為脫肛。或陰不為陽守,陽亦不為陰固,為多夢洩精,為中風危篤,種種所患,如斯類者,鹹得藉此以為關捩子,而治以應證之劑。
5.《本經逢原》:澀可以去脫,龍骨入肝斂魂,收斂浮越之氣。其治咳逆,洩利膿血,女子漏下,取澀以固上下氣血也。其性雖澀,而能入肝破結。症瘕堅結,皆肝經之血積也;小兒熱氣驚癇,亦肝經之病,為牛黃以協濟之,其祛邪伐肝之力尤捷。其性收陽中之陰,專走足厥陰經,兼入手足少陰,治多夢紛壇,多寐洩精,衄血吐血,胎漏腸風,益腎鎮心,為收斂精氣要藥。有客邪,則兼表藥用之。又主帶脈為病,故崩帶不止,腹滿,腰溶溶若坐水中,止澀藥中加用之。止陰瘧,收溼氣,治休息痢,久痢脫肛,生肌斂瘡皆用之。但收斂太過,非久痢虛脫者,切勿妄投;火盛失精者誤用,多致溺赤澀痛,精愈不能收攝矣。
6.《本草經百種錄》:龍骨最粘澀,能收斂正氣,凡心神耗散,腸胃滑脫之疾,皆能已之。且斂正氣而不斂邪氣,所以仲景於傷寒之邪氣未盡者亦用之。
7.《本草求真》:龍骨功與牡蠣相同,但牡蠣鹹澀入腎,有軟堅化痰清熱之功,此屬甘澀入肝,有收斂止脫鎮驚安魄之妙,如徐之才所謂澀可止脫,龍骨牡蠣之屬。白地錦紋,舐之粘舌者佳。
8.《本草經讀》:驚癇顛痙,皆肝氣上逆,挾痰而歸迸入心,龍骨能斂火安神,逐痰降逆,故為驚癇顛痙之聖藥。痰,水也,隨火而生,龍骨能引逆上之火、泛濫之水,而歸其宅,若與牡蠣同用,為治痰之神品。今人只知其澀以止脫,何其淺也。
9.《醫學衷中參西錄》:龍骨,質最粘澀,具有翕收之力,故能收斂元氣,鎮安精神,固澀滑脫。凡心中怔忡、多汗淋漓、吐血衄血、二便下血、遺精白濁、大便滑洩、小便不禁、女子崩帶,皆能治之。其性尤善利痰,治肺中痰飲咳嗽,咳逆上氣。其味微辛,收斂之中仍有開通之力,故《本經》謂其主瀉痢膿血,女子漏下,而又主症瘕堅結也。徐(大椿)氏議論極精微,所謂斂正氣而不斂邪氣,外感未盡亦可用之者,若仲景之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諸方是也,愚於傷寒、溫病,熱實脈虛,心中怔忡,精神騷擾者,恆龍骨與萸肉、生石膏並用。龍骨既能入氣海以固元氣,更能入肝經以防其疏洩元氣,且能入肝斂戢肝木,愚於忽然中風、肢體不遂之證,其脈甚弦硬者,知系肝火肝風內動,恆用龍骨同牡蠣加於所服藥中以斂戢之,至脈象柔和,其病自愈。愚用龍骨約皆生用,惟治女子血崩,或將漏產,至極危時,恆用煅者,取其澀力稍勝,以收一時之功也。
10.《本經》:主咳逆,洩痢膿血,女子漏下,症瘕堅結,小兒熱氣驚癇。
11.《別錄》:療心腹煩滿,四肢痿枯,汗出,夜臥自驚,恚怒,伏氣在心下不得喘息,腸癰內疽,陰蝕,止汗,縮小便,尿血,養精神,定魂魄,安五藏。白尤骨療夢寐洩精,小便洩精。
12.《藥性論》:逐邪氣,安心神,止冷痢及下膿血,女子崩中帶下,止夢洩精,夢交,治尿血,虛而多夢紛紜加而用之。
13.《日華子本草》:健脾,澀腸胃,止瀉痢,渴疾,懷孕漏胎,腸風下血,崩中帶下,鼻洪,吐血,止汗。
14.《珍珠囊》:固大腸脫。


相關焦點

  • 甲骨文究竟是誰發現的?
    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商朝後半期甲骨文,是在清朝末年才發現的。最初是小屯村的農民在耕種季節翻耕土地時,翻耕出一些甲骨來。但是在封建地主壓迫剝削下生活的小屯村農民,不但沒有文化,就連穿衣吃飯都成問題。因此,他們將在農田中發現的甲骨文當作傳統的「龍骨」來治療破傷,管它叫「刀尖藥」。
  • 一劑中藥引發了重大歷史發現,改寫了中國漢字的發展史
    1899年秋,清朝任國子監祭酒的王懿榮得了瘧疾,派人到菜市口達仁堂買了一劑中藥。無意中,王懿榮看到其中一味叫龍骨的中藥上面刻畫著一些符號。在這種據說是幾十萬年前的骨頭上怎麼會有人刻畫的符號呢?王懿榮仔細端詳龍骨,覺得這些符號很像古代文字,但既不是大篆,也不是小篆。
  • 《山海經》中的中藥有哪些類別?其記載的「龍骨」確實存在!
    《山海經》中的中藥有哪些類別?其記載的「龍骨」確實存在!《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說:「有靈山,巫鹹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愛在。」可見此書的興趣之一是醫藥。有礦物類的:如《中山經》記載一種名叫「龍骨」的藥又東二十裡,日金星之山,多天嬰,其狀如龍骨,可以已痤。」《說文》:「痤,小腫也。」可見「痤」即痤瘡,可發生在臉部胸部、背部等地方。「龍骨」是一種藥材,是古代哺乳動物如犀、鹿、牛、象等的化石。
  • 古法煎中藥的正確方法
    加水要適當: 煎中藥要加水,加水量以5-10倍為佳,吸水量多的中藥加水多點,少的少加點;水太多,煎的時間長,太少容易幹;在煎藥時,第一次加水以水面高出中藥3-5公分為佳,可用刀鏟將藥壓下去估算;第二次以高出3公分為宜。
  • 中藥煎煮術語 讓你更好的煎煮中藥
    如今中醫越來越受大家的歡迎,喝中藥是一個調理疾病的好方法,說到中藥,那麼就必然會談到中藥煎煮。在煎煮中藥的時候會聽到很多的中醫術語,比如先煎,後下,烊化等,那麼這些中藥煎煮術語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尋醫問藥中醫為大家介紹一下常見的中藥煎煮術語的含義!
  • 中藥命名背後的故事
    本草賦名亦是中醫藥文化精華的一部分,或言其性,或言其形,或言其產地,表達了每一味中藥的獨特內涵。 中藥的種類數以千計,加上紛繁複雜的異名別稱,想必中藥名能以數萬計。如此繁雜的中藥名,並不是無跡可尋,形態、色澤、產地、性能,再加以文化的薰染、滲透,中藥命名呈現多元化姿態。
  • 龍骨被當作藥物食用,它真身是一種化石,有一種神奇的效果?
    被作為中藥使用的龍骨,是一種古生物骨骼化石在隨後的研究中,藉助於金石學基礎,王懿榮判斷這些「龍骨」上的痕跡屬於一種早期文字,並將其命名為「甲骨文」,還初步推測它們起源於商代,從此開啟了漫長的文字研究歷程。
  • 別犯中藥和西藥的配伍禁忌
    中藥和西藥在臨床上聯合應用非常普遍,中西藥物間也存在著配伍禁忌,因此要高度重視。現就中藥與西藥抗生素間的配伍禁忌舉例如下。含有機酸的中藥:如五味子、金銀花、山茱萸、女貞子、烏梅、白芍、山楂、枳實、木瓜、陳皮等。⑴忌與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配伍,因這類中藥經體內代謝後均能使尿液酸性增強,使這些抗生素的抗菌效力減弱。
  • 中藥煎煮前為何不要清洗
    很多人在煎中藥時喜歡將中藥洗一下,認為這樣比較乾淨衛生。而中醫師們一般建議中藥不要清洗。具體原因有3點。①水洗可使藥材的水溶性成分丟失由於不少藥材中含有糖和苷類,可溶解於水中,經水洗後將會丟失一部分有效成分,導致藥效降低。
  • 【文史知識】劉鶚和中國第一部甲骨文字典《鐵雲藏龜》
    略通醫術的王懿榮,吃藥時每味藥材都要親自查看,當他查看抓回來的藥時,突然發現,一味叫「龍骨」的中藥上面,有一些他從未見過的奇異劃痕,而且他發現這些劃痕不像是隨手刮削的痕跡,倒極像是一種有序的編排。這麼細小的骨頭上,怎麼會有刻痕呢?這引起了他極大的好奇。見多識廣的王懿榮意識到,一定是遇到寶貝了。那麼什麼是「龍骨」呢?它真是龍的骨頭嗎?
  • 哪些中藥不能與抗生素同用
    隨著中西醫結合工作的深入開展,其在臨床中所起到的治療優勢愈來愈被患者認同,中西藥並用因此也更加廣泛,為促進中西藥合理應用,現介紹一下不宜和抗生素同時服用的五類中藥地榆、石榴花、山楂、烏梅、兒茶、金櫻子、五倍子、大黃、訶子、虎枝、仙鶴草等,不宜與四環素類、紅黴素、克林黴素等同時服用。
  • 中藥名稱大全
    中國是一個以中藥治病的文明古國,有的上千年的中醫藥文化和以中藥來調理治病的歷史,最早期的李時珍,那麼中國的中藥名稱有多少種,有一些什麼樣的中藥名稱,在此為大家收集了中國中醫中藥名稱大全。想了解中醫中藥的朋友來看看吧。
  • 誰是甲骨文的最早發現者
    發現與購藏  關於王懿榮與甲骨文的發現,有一個流傳廣泛的傳說。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王懿榮因患瘧疾,在北京菜市口的達仁堂藥店抓了幾副中藥。在翻檢藥物時,他發現其中有一味叫「龍骨」的中藥上有人工契刻的符號,頗類篆文。王是金石學家,素精於文字考訂,故判斷這是尚不為世人所知的上古文字材料。於是再派人到達仁堂去,將該店所存「龍骨」全部檢選一通,又得有字者若干,「細為考訂,始知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則確在篆籀之前」(王懿榮之子王漢章語)。
  • 煎中藥用礦泉水煎藥好嗎正確煎中藥有3個步驟
    煎中藥用礦泉水煎藥好嗎?水質同樣會對中藥的藥效產生影響。對煎藥用水,歷代名醫均有嚴格要求,如李時珍將煎藥用水就分為雨水、露水、雪水等五種,這些水都是天然的蒸餾水,比普通的泉水、河水、井水的硬度小,更純淨,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藥物有效成分的影響。
  • 甲骨文研究領域的四大學者
    甲骨文是一種古老的文字,因其契刻在龜甲、獸骨上而得名。甲骨文出現在商朝,是目前能夠看到得最早的文字之一。甲骨文的發現有一段傳奇,北京的金石學者王懿榮看病,在中藥鋪買來一味叫做「龍骨」的藥材,發現上面竟然有文字。由此,學術界展開了對甲骨文的研究工作。
  • 中藥別名:從黃芩的5個叫法,尋找那些藏在中藥背後的故事
    我們都知道,幾乎每一種中藥,都有多個別名。什麼是別名?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有多個名字。或者說,多個名字指代的都是同一種事物。中藥的名字也是如此。據信,某一味中藥,最多的別名可能多達20個以上。這就為我們更好地認識、掌握中藥帶來了很多不便。但是我們也應該承認,正是在那些形形色色的別名裡,其背後剛好隱藏了很多的故事。甚至某種程度上說,這些別名,也折射了它們本身固有的某種特色。
  • 中藥煎煮時間越長越好嗎
    作者:寶寶知道 @懂得愛自己中藥煎煮是否時間越長,有效成分就越多?專家表示,煎煮時間應視藥物種類和疾病性質而定,並非越長越好。一般中藥首煎從沸騰起計算約需半小時,第二煎則可略長10分鐘。煎藥次數以2次或3次為宜。
  • 中藥偏方,這樣就能生男孩
    對於想生男孩的朋友來說,這樣幾貼容易生男孩的中藥偏方,也許對您有用。一起來看看吧。 方劑組成 黨參、六汗、淮山、澤瀉、茯苓、牡丹皮、山茉楰、正規版膠等各兩錢;北耆、天冬、知母、麥冬、炒扁豆、黍附、大金櫻、五彩龍骨等各三錢;以及五味子八分、熟地四錢、生地四錢。
  • 了解中藥,熱愛中藥,用好中藥!
    本屆民族中藥專業論壇,由福建省中藥材產業協會主辦,福建松輝醫藥有限公司、泉州福惠藥業有限公司、福建歸真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承辦,泉州市中醫藥學會協辦。論壇主題為『因為了解,所以熱愛』,旨在弘揚國藥,健康民生,讓全球華人了解民族中藥、熱愛民族中藥、用好民族中藥!據組委會介紹,論壇計劃每年一屆,每屆主題不同。
  • 男人失眠吃什麼中藥好?
    失眠吃什麼中藥好中醫講,失眠是由於情志、飲食內傷,或病後及年邁,稟賦不足,心虛膽怯等,引起心神失養或心神不安,從而導致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徵的一類病症。以下幾種中藥可以有效治療失眠:4、龍骨取龍骨,用水煎後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適合有心神不安、潮熱盜汗、夢遺遺精、心悸等陰虛陽亢症狀的失眠患者服用。5、首烏藤取首烏藤,用水煎後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適合有多夢、多汗、肢體關節疼痛等症狀的失眠患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