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圖書館吳廷燮寫本《明實錄》:罕見珍本 極具價值

2021-03-05 圖書館報

作為擁有110年歷史的瀋陽市圖書館,現有古籍10萬冊,古籍善本書133部3038冊。其中1部入選《國家級珍貴古籍名錄》,53部入選《遼寧省珍貴古籍名錄》。清末民初吳廷燮寫本《明實錄》,為明代史料長編,是國內尚存的唯一一部較完整的鈔本,為瀋陽市圖書館的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明實錄》之《洪武別錄》

《明實錄》,一部明代官修的編年體歷朝史書,書中所記自明太祖朱元璋起,到明思宗朱由檢結束,共計明朝16代皇帝的歷史。

這種「實錄」體,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隋書·經籍志》著錄有《梁武帝實錄》《梁元帝實錄》等。從唐代開始,每一位新君繼位,都詔令史官根據前一皇帝的起居注、時政記、日錄等,重新加以匯總,編成前一皇帝的編年大事記。此例一開,歷代相沿,代代都有實錄。但唐至元的實錄都已亡佚,所存者只有唐韓愈撰的《順宗實錄》,共5卷,保存在《韓昌黎文集》中。實錄是介於記注和撰述之間的著作,由於取材至繁,因此,新王朝都把前一朝代的實錄,妥善保管,以備修史。

因明史多取材於實錄,所以《明實錄》在明代史壇上佔據了「國史」的重要地位。明代《實錄》規禁極嚴,吳晗在其《讀史札記》中考校道:「實錄纂修完成後,謄錄正副二本,其底稿則於擇日進呈前,史官會同司禮監官於太液池旁椒園焚毀,以示禁密。」臺灣版《明實錄·序》中也記有:「廷臣非預纂修,不得寓目。」「新帝登極後,即召修實錄」。其正本藏於石室金匱之皇史宬,副本則藏於內閣。足見,那時的實錄是密不示人的,因而也就沒有刻本。

到了萬曆以後,始有傳寫流布。因此,近代藏書家視鈔本為珍本,而且其版本情況十分複雜,且多為殘卷。傳世重要版本主要有館本(國立北平圖書館本)、曬藍本、臺本、抱本(抱經樓本)、蘇本、梁本、廣方言本等。1962年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孟真、黃彰健等人以國內許多鈔本及美國、日本微卷進行校勘明實錄費時三十年,刊出了《校印明實錄》一書。黃彰健在序中說:「史語所校勘明實錄,所據本子不可說少,但仍然有些本子無法借校。據我所知,在國內,遼寧省立圖書館藏有吳廷燮送的太宗英宗穆宗實錄……」序中提到的遼寧省立圖書館就是瀋陽市圖書館於1929年至1931年間的曾用名。

吳廷燮寫本《明實錄》(以下簡稱吳本《明實錄》),是鈔本《明實錄》卷帙完整的一部,全書總計42函256冊。記錄了從元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到明崇禎十七年(1644)近三百年明朝的歷史。


吳廷燮(1865-1947),字向之,又字次夔,晚年號景牧。祖藉江蘇江寧,生於山西榆次,歷史學家。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中甲午科順天鄉試舉人,由謄錄敘通判。光緒二十七年(1901)調署太原府同知。次年應山西巡撫趙爾巽之邀,出任太原府知府。光緒三十年(1904)隨趙入京師政務處。次年補巡警部警政司郎中。後歷任巡警部右參議兼憲政編查館編輯、度支部參議、內閣法制院參議、署副使兼弼德院參議。民國元年(1912)任袁世凱大總統府秘書。民國三年(1914)任北京政府政事堂主計局局長,並被清史館館長趙爾巽聘為清史館總纂。民國五年(1916)政事堂改國務院,主計局改統計局,吳廷燮任統計局局長。民國十七年(1928),北京政府解散,統計局隨之結束,吳廷燮被閻錫山聘為顧問。後應張學良之邀,赴瀋陽萃升書院,主講史學。又受聘為奉天通志館總纂。吳先生對明清兩代的歷史造詣頗深,是史表專家,輯錄歷代方鎮年表十餘種,也很重視地方史志的研究,參加過《奉天通志》《江蘇通志》《河南通志》等書的修纂。吳廷燮在中國史學領域頗有建樹,尤其對明清兩代的歷史更是造詣很深。曾任中華民國總理的靳雲鵬稱道吳的學識:「京師士大夫,欲求朝章國故之學,言必向之吳君,……而國家考定大制度,倚君尤重,君職院局,餘是以知君深。」

1978年初,國家文物局在南京召開了全國古籍善本書總目編輯工作,根據會議精神,成立了「全國古籍善本書總目編輯領導小組」,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善本書普查工作。瀋陽市圖書館館員在古籍清理和鑑別善本書的過程中,發現了吳本《明實錄》。

當時從事古舊籍管理工作的瀋陽市圖書館館員楊書元,就他的發現,向曾經從事古舊籍貫管理的老館員詢問《明實錄》的來源,回答說是從京師圖書館(現國家圖書館前身)抄來。僅憑這一句話,尚不能成為寫本《明實錄》的終極定論。

當時,瀋陽市圖書館因館舍面積狹小,古舊籍圖書分藏於瀋陽故宮的文朔閣與瀋陽歌舞團的小排練廳中的臨時存藏點,兩處距位於中街的館舍都有一定的距離。為了查清《明實錄》的來源,楊書元不辭辛苦,每天多次往返本館與藏書處。功夫不負有心人,其後從館藏古籍圖書中發現了民國十九年出版的本館館刊一冊,名為《遼寧省立圖書館館刊第一卷》。在專著一欄中,有時任館長卞鴻儒的一篇《館藏寫本明實錄提要》,其開篇寫道:「民國十八年歲末,江寧吳向之先生廷燮,舊藏寫本《明實錄》三十九函,二百四十四冊(實為四十二函,二百五十六冊)捐贈遼寧省立圖書館。」

為了獲得更多的關於吳廷燮具體捐贈情況,楊書元又先後查閱了《中國叢書輯錄》《清史稿》《奉天通志》《萃升叢刊》等書,收集了吳廷燮大部分著述,最後又查到了《國使館館刊》,在此看到了吳廷燮著的《景牧自定年譜》。在此,他寫道:「民國十七年,張漢卿司令廷卞充萃升書院主講。」藉此證明,1928年吳廷燮不僅來到了東北,還對東北產生了深厚的情感,這為1929年贈書之事奠定了基礎。藉上述兩點,本可以證明其真偽,但楊書元又對全部寫本進行了核對,在第2冊裡發現有吳廷燮撰傳序文一篇。此外在鉛印本《宣德別錄》前,還有「江寧吳廷燮輯」的署名。

1980年,一位名叫楊文軒的讀者到瀋陽市圖書館查閱《萃升叢刊》,在與其交談中得知,民國時,楊文軒曾就讀於瀋陽萃升書院,並且是吳廷燮的學生。這一次邂逅,使楊書元對吳本《明實錄》又多了一個佐證。經楊文軒辨識,《明實錄》中有幾冊是吳親筆所錄。吳的書法字體特殊,比較容易識別。這也是確認《明實錄》鈔本是吳廷燮秘藏珍本的佐證之一。

就吳廷燮捐贈一事,卞鴻儒在《館藏寫本明實錄提要》一文的最後寫道,「此書得歸本館,系金君靜庵之介紹,而王公維宙、翟公熙人亦予以相當之贊助,最後張司令長官慨贈鈔費以促其成。」

吳廷燮捐贈的初衷是:「吾老矣,向從前抄此書,頗費鉤稽,子孫尚難世守,懼逐散佚,豈非虛擲精神乎!」而後又說:「吾以此書捐贈於遼寧圖書館,非惟書能永保,且為東來留一紀念計,無有善於此者」。

心懷感激的卞鴻儒館長,特別於1930年1月15日在《大亞畫報》刊登鳴謝啟事一則。為酬謝吳廷燮捐贈圖書一事,卞館長於當年的3月19日在瀋陽著名的明湖春大飯店宴請吳廷燮,還特別邀請了當時的遼寧省教育廳廳長吳仲賢、省政府秘書長金毓黻、東北大學副校長汪兆藩作陪。對於吳廷燮捐贈寫本《明實錄》,東北人之所以十分看重,還是因為它的版本價值所在。

吳廷燮寫本《明實錄》,除《宣德別錄》(於民國六年付梓,前有同年沁水賈耕序)系以鉛印本補配外,皆系鈔本,朱絲欄,行款、版式不一,多為十行,行十九字,四周單邊,白口,單魚尾。明代十六朝各有專錄,皆抄自清內閣明清檔案,並經吳廷燮本人嚴格校勘,是一部近於內閣原本的罕見珍本。因抄錄時略有節刪,所以個別改題「別錄」。其中《英宗實錄》七函四十八冊,內有四函二十八冊為棉紙楷鈔,當為汲古閣本,彌足珍貴(註:汲古閣本是以二十八宿為次第,藍格,每半頁十一行,行二十字,四周單邊,白口,無魚尾)。吳本《明實錄》是現存鈔本《明實錄》中卷帙較為完整的一部,它記錄了有明一代各朝之史實故事,朝章國計,具有一定的文獻價值和史料價值,是研究明史不可或缺的版本。

為了保護這部鎮館之寶,瀋陽市圖書館從上至下,傾盡全力,設專庫及副研究館員級的專職人員進行研究與日常修護。

保護,是為了更好的承傳。從2018年開始,瀋陽市圖書館對這部吳本《明實錄》全部進行了無接觸式的掃描。目前,吳本《明實錄》已掃描完成,正處於核校之中,不久的將來,這部瀋陽市圖書館鎮館之寶,會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讀者面前。CL

相關焦點

  • 【致禮松井15周年】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的瀋陽市圖書館
    瀋陽市圖書館 我國近代史上最早的公共圖書館之一 1953年定名為瀋陽市圖書館。 1998年以來,瀋陽市圖書館在歷次的文化部評估中均被定級為一級館。 2005年6月1日,位於瀋陽市青年大街205號的瀋陽市圖書館新館建成開放。新館佔地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
  • 《復旦大學圖書館藏古籍稿抄珍本》出版
    復旦大學出版社與圖書館通力合作推出的新學術項目《復旦大學圖書館藏古籍稿抄珍本》第一輯,日前在上海首發。該項目計劃將復旦大學圖書館所藏珍稀稿本、抄本111種共計36000餘頁,分為兩輯予以影印出版,本次發布的為第一輯,共收入58種。
  • 國圖將展出單紙140釐米長隋代寫本《大般涅槃經》
    【原標題】民間珍貴典籍展出 單紙140釐米長敦煌遺書罕見 隋代寫本《大般涅槃經》局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7月10日,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將舉辦「冊府千華——民間珍貴典籍收藏展」。
  • 序跋 《武漢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珍本古籍叢刊》總序
    武漢大學圖書館館藏古籍約20萬冊,其中善本800餘種,1.4萬冊,有300多種古籍收入《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有66種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武漢大學圖書館館藏1600餘種地方志、400餘種家譜,均為有特色的地方文獻資源。2009年,武漢大學圖書館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 2016新書推薦 《明實錄》(附校勘記)
    史學研究基本用書《明實錄
  • 西華大學圖書館:《中華再造善本》收盡孤本、珍本
    走進西華大學圖書館的大門,剛踏上高高的臺階,迎面就是一個黑底金字的匾額,上有遒勁的三個大字「圖書館」,匾額右邊有一列金色的小字「九八叟馬識途題」。西華大學圖書館館長呂先競說,這是馬識途先生在98歲高壽時,專門為西華大學圖書館新館落成而題的詞。
  • 比較視野下的寫本編目:在編目中該如何描述寫本
    此次會議聚集了來自寫本學各分領域的三十餘位學者,討論範圍涵蓋西歐中世紀和近代早期寫本、中國早期和中古寫本、古希伯來語寫本、古希臘語寫本、衣索比亞寫本、加許尼文寫本、沙希地語寫本、泰米爾語寫本、阿拉伯語寫本等來自不同文化傳統的寫本,和近二十種已投入使用的寫本資料庫,以及描述寫本的前沿技術手段。
  • 【南開明史學第41期】專題研究|孫衛國:《明實錄》與《李朝實錄》之比較研究
    儘管我國學者對《明實錄》多有研究成果,韓(朝)、日學者已經對《李朝實錄》作過較細緻的研究,但卻缺乏對二者的比較分析。《明實錄》與《李朝實錄》,具有史籍性質和纂修時代的可比性,許多問題在對比中才能加深認識。本文擬從兩部實錄編修原則、保管收藏、體例題材、史料價值等方面略加比較,以分析其異同。無論是明朝還是朝鮮王朝,實錄纂修都是朝廷的大事,需要安排一定的組織程序。
  • 佛教寫本文化:中亞、東亞佛教寫本的製作與保存
    上世紀早期,敦煌藏經洞的發現開闢了東亞、中亞佛教寫本研究這一全新領域。來自日本、韓國、印度以及中亞地區的寫本,為學者們考察佛教文獻和宗教知識的傳播提供了豐富材料,也促使他們在更廣闊的地理範圍內,從長時段的視角重審佛教寫本的製作和保存。
  • 女子在瀋陽市圖書館光腳丫踩書,曬腳也曬出素質問題!
    今天,在瀋陽市圖書館閱覽室裡,一位年輕女孩的不文明舉動被抓拍,愛書者將照片曬到網上怒斥:「太沒素質!」今日上午,瀋陽市民呂女士發微博稱,瀋陽市圖書館少兒區進來一位20歲左右的女子,「她隨意取了一本書架上的兒童圖書放到地上當腳墊,是不是太不文明了?」
  • 楊焄|唐寫本《文心雕龍》殘卷的披露、傳播和疑雲
    餘所稱敦本者,即此書也」,再次採摭唐寫本的部分內容來勘訂黃注本的疏漏。彥和一書傳誦於人世者殆遍,然未有如此卷之完善者也」,充分肯定了殘卷的校勘價值。他在題記中還撮述了自己的校訂經過:「去年冬,餘既假友人容君校本臨寫一過,以其有遺漏也,復假原影片重勘之,其見於《御覽》者亦附著焉。」雖然語焉不詳,沒有具體說明照片的來源,但顯然與鈴木虎雄並不相同,也並不了解鈴木對此已有研究。
  • 國內外知名學者梳理歸納出「寫本」的四個觀點
    不同類型的寫本如何被不同讀者閱讀和接受?它們又是如何為了回應不同期待而生產出來的?如何處理文本性和抄本學之間的張力?當看到獨立寫本上的文本時,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確定它們就是傳世文獻?」4月6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古代文本文化國際研究中心舉辦的「寫本及其物質性」學術會議上,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柯馬丁教授提出的一連串問題成為這次中外對話的主題。
  • 江西省圖書館迎建館100周年 展出《宋應星四種》存世孤本等古籍
    12月8日,江西省圖書館迎來建館100周年。 劉佔昆 攝中新網南昌12月8日電 (記者 劉佔昆 吳鵬泉)從南昌百花洲畔的一座小樓到贛江之濱的巍巍廣廈,江西省圖書館8日迎來建館100周年。劉佔昆 攝江西省圖書館創辦於1920年,一百年來,六遷館址、三建館舍,新館位於贛江之濱,建築面積9.6萬平方米。江西省圖書館現有館藏文獻402萬冊(件),數字資源251TB,是江西省規模最大、藏書最多、體系最完備的綜合性公共圖書館。展出的明泥金寫本《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用紙為罕見之瓷青紙,以泥金書之,雖歷數百年,猶燦爛奪目。
  • 瀋陽教育發展新裡程碑:瀋陽市中科實驗學校啟幕
    新學校亮相,城市東部教育迎來新起點近些年,瀋陽新建教育資源並不少見,每次也總能引發人們的熱議,但像瀋陽市中科實驗學校這樣的市場關注度卻是極為罕見,體現出了極具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對於開發企業而言,樓盤所能擁有的資源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房產價值的根基所在,尤其是教育資源,更是購房者最關注的配套,對房產價格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 黑香菱極具民族風,封銀沙最罕見
    黑香菱極具民族風,封銀沙最罕見。1. 黑香菱極具民族風黑香菱是仙境中的仙子,因為參與曼多拉和辛靈仙子之間的決戰被誤傷,導致身上留下傷痕,沒有人想要得到她,和封銀沙相識之後,兩人的經歷相似,於是互相依靠,互相扶持,黑香菱的打扮很有民族風,頭上帶著美麗的帽子,很漂亮大方。2.
  • 那些留學生心裡最美的圖書館!霍格沃茲就在身邊
    Pitts的女士,她一生持續不斷地為圖書館捐贈,為了紀念她和她的父親,圖書館在1974年更名為皮茨。目前皮茨神學圖書館每年還在增加7000冊的藏書,更別提架上還有超過12萬的珍本書籍。圖書館的設計極具藝術感,穹頂有特殊設計的吊燈,拱形的天窗,復古的拱門,甚至還有煙囪。費舍爾美術館中有許多藝術、城市規劃和建築類的文獻書籍。
  • 噓……悄悄告訴你世界名校圖書館的那些秘密
    學生只需動動手指,就可以拿到150萬藏書中的任何一本,效率極高,真是方便極了!這個造價高達4億美元的圖書館果然讓人耳目一新。由於捐贈的資金只能建樓不能買書,一位名叫昌西·布魯斯特·廷克(Chauncey Brewster Tinker)的耶魯教授主動號召歷屆校友捐出個人收藏的古籍和珍本,為新建的圖書館增光添彩。校友們一呼即應,紛紛行動起來,在其中就有人拿出了後來成為鎮館之寶的《谷登堡聖經》。截至1958年,耶魯大學收藏的珍本、善本及手稿高達十三萬冊,原來的斯特林紀念圖書館已經不能容納日益增多的藏書。
  • 青海火流星或創紀錄,專家稱極具科研價值
    青海火流星或創紀錄,專家稱極具科研價值 2020-12-25 1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洋蔥是健康守護神 極具藥用價值和保健功效
    原標題:洋蔥是健康守護神 極具藥用價值和保健功效   洋蔥,又名「蔥頭」、「玉蔥」,是最常見的蔬菜之一。它屬百合科,二、三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食洋蔥,極有益人體健康,更是老年「健康守護神」。洋蔥的食用部分是其鱗莖(蔥頭)。
  • 「暨南大學圖書館·廣東報業圖書館」揭牌
    南都記者 陳輝 攝    南都訊 記者賀蓓 通訊員李賓 陳文舉 10月26日,暨南大學圖書館舉行建館100周年慶典暨「雙一流」背景下的智慧圖書館建設研討會。會上還舉行了「暨南大學圖書館·廣東報業圖書館」揭牌儀式、「暨南大學漢語方言學文獻資料中心」揭牌儀式、《暨南大學圖書館藏珍貴古籍圖錄》與《中國古籍珍本叢刊·暨南大學圖書館卷》首發式及智慧圖書館平臺上線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