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脫貧故事|羅庭華:​感恩與幸福相伴 奮鬥不停歇

2020-12-23 澎湃新聞

我的脫貧故事|羅庭華:​感恩與幸福相伴 奮鬥不停歇

2020-12-20 2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我叫羅庭華,原居住在水田鎮董農村新寨組,以前的日子很艱苦。我們一家人居住在交通不方便的新寨組,家裡沒有交通工具時,每次到城裡就得花費1個多小時。我也沒有文化,手裡也沒有什麼技術,全家就靠務農維持生計。家裡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處處覺得難。

2013年底, 我被識別進入建檔立卡戶,脫貧攻堅的春風吹進我們村,水通、電通,通組路還修到了家門口,在村幹部和幫扶幹部的幫助下,享受了國家低保,還有產業扶貧養殖生產發展補助,給我釐清了發展思路,生活也就寬鬆起來。

父親羅安光在世期間,生病開銷大,但合醫給我們解決了大部分問題,感恩感動。現在,我在村裡公益性援助崗位每月有400元收入,護林員工資每月有800元收入,妻子羅文喬也是公益性崗位固定收入,鎮村幫扶我發展散養雞200隻,收入也較穩定。家裡家電家具齊全,生活環境大幅改善,我們一家住起來既舒心又安心。最讓我們開心的是,我的孩子從中學起,就得到國家教育政策的幫助,從2014年到2018年,年年享受教育助學金。現在,孩子馬上就大學畢業了,我們的生活也越過越好,全家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幸福生活是靠奮鬥出來的。能有現在的好日子,全靠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如今,我們家成功的摘掉了窮帽子、搭上了好政策、過上了好日子,在往後的生活中,我們將不忘黨恩,繼續靠自己的雙手努力奮鬥,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來源 | 水田鎮供稿 全媒體記者 姚益整理

版式 | 李樹玉

編校 | 屠淑榮

烏當區融媒體中心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原標題:《我的脫貧故事|羅庭華:​感恩與幸福相伴 奮鬥不停歇》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自力更生摘「窮帽」 致富路上不停歇┃遵義市播州...
    正在林子下面悠閒覓食的雞群見我的到來,撲著翅膀爭先向我飛奔而來,爭搶我給它們散撒的食料。望著這些可愛的雞群,我無比欣喜,心懷感激,是它們讓我摘掉了貧困帽子,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叫徐貴生,是遵義市播州區泮水鎮喻河村的建檔立卡脫貧戶。我家有6口人,一個是身患肢體殘疾的母親,兩個女兒和一個正上大學的兒子,以及我的妻子。
  • 脫貧故事繪·自強篇|「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
    頸椎受損,頭部支撐困難,她就靠在牆上;右腿使不上勁,她就靠在柱子上。日復一日,她的雙手布滿傷疤、繭子。(三)李耀梅的掃帚用料講究,由高粱、芨芨草和醉馬草做成。為找到最好的醉馬草,每逢假期,她就帶著女兒到兩百公裡外的六盤山上進行採集。有時,母女倆一待就是一個月。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老管的脫貧故事:「只有奮鬥才能贏得尊重」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老管的脫貧故事:「只有奮鬥才能贏得尊重」 2020-04-29 0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偉力——那些脫貧攻堅中的奮鬥故事
    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偉力——那些脫貧攻堅中的奮鬥故事  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題: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偉力——那些脫貧攻堅中的奮鬥故事  新華社記者謝銳佳、王長山、吉哲鵬、謝佼  「脫貧不能等靠要,齊心摘下貧困帽」「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出路」「擼起袖子加油幹,脫貧致富當模範」……行走在天南海北,深山海島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是新生活奮鬥的起點丨德江縣長豐鄉黨委書記...
    轉眼,我在長豐鄉脫貧攻堅戰場上戰鬥五載有餘,記得2015年8月到長豐鄉工作時,96平方公裡地域被三條河流切割、溝壑縱橫、土地分散貧瘠,基礎設施落後、無一條硬化路,群眾收入渠道單一、只靠外出務工,受教育程度低、各種問題突出。從那時起,我心裡暗暗告誡自己,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不能耽誤,絕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人民的重託。
  • 「決勝脫貧·奮鬥有我」南鄭區喜神九年制學校解亮:一抹微笑暖人心...
    編者按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的關鍵之年,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激發廣大幹部群眾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熱情,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脫貧辦、團區委、區婦聯、南鄭農商銀行聯合舉辦了南鄭農商銀行杯「決勝脫貧·奮鬥有我」主題演講比賽
  • 青平:脫貧摘帽是接續奮鬥新起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12月3日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 我的脫貧攻堅故事:忠孝難兩全,盡職履責不留憾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脫貧攻堅「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動員大會精神,更好地總結、推廣先進典型和做法,講好扶貧故事,激發廣大群眾幹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奪取荔波脫貧攻堅戰的最後勝利。即日起,荔波縣委宣傳部和縣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我的脫貧攻堅故事》系列報導,邀請一線扶貧幹部為您講述和分享扶貧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和感人至深的扶貧故事。
  • 【新時代我奮鬥我幸福】新時代沂蒙扶貧「六姐妹」之王洋:扶貧路上...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  大眾網自今日起至7月1日開設《新時代 我奮鬥 我幸福》專欄,發掘和記錄那些在新時代為美好生活而努力奮鬥的人們,通過他們的奮鬥故事,奮鬥歷程展示新時代奮鬥者的新風貌、新作為,展示山東努力走在前列、由大到強、全面求強的奮鬥過程,展示山東在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中各行各業湧現出的感人事跡。
  • 「決勝脫貧·奮鬥有我」共青團漢中市南鄭區委:讓青春之花在脫貧...
    編者按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的關鍵之年,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激發廣大幹部群眾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熱情,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脫貧辦、團區委、區婦聯、南鄭農商銀行聯合舉辦了南鄭農商銀行杯「決勝脫貧·奮鬥有我」主題演講比賽
  • 《幸福裡的故事》李晨王曉晨演繹青年奮鬥故事
    從已更新的內容來看,無論是一心想通過高考改變命運、不放棄與命運抗爭的陳瓦兒,還是李牆緊跟改革開放的潮流下海工作,撈到人生第一桶金……《幸福裡的故事》圍繞著奮鬥的主題展開,跨越不同時代把青年群體的生活故事與成長故事漸次打開。  劇集在講述不同年輕人的奮鬥故事和情感成長外,也為展現北京時代變遷留足了描摹空間。
  • 藉助幫扶,養殖山羊脫了貧 | 我的脫貧故事
    藉助幫扶,養殖山羊脫了貧 | 我的脫貧故事 2021-01-16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小夫妻在奮鬥中締結幸福
    從打工到自己創業,他們的愛情故事和奮鬥歷程被身邊親友贊為佳話。他們致力於把西雙版納的翡翠、保山龍陵縣的黃龍玉、文山麻慄坡縣的祖母綠、昭通金沙江奇石等玉石文化傳播發揚走出雲南,在奮鬥中締結幸福,成為當下年輕人學習的榜樣。
  • 英文學院: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三下鄉
    我們先對黑廟村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我們了解到黑廟村如今已經全方面的脫貧,村民的收入正在逐步提高,目前工廠和新的生產基地是發展的重點。我們調研需要詢問採訪很多村民,才能得到很準確的數據,幸好去年我在這方面已經鍛鍊過了,和村民交談已經不是問題,我能夠幫助我的隊員這讓我很開心。同時我也意識到,平日裡一定要多嘗試,敢於挑戰,不要逃避,該來的總會來的,如果能夠大膽嘗試學會一些新的知識和技巧,就是十分寶貴的。
  • 從「脫貧路」向著「幸福路」跨越
    原標題:從「脫貧路」向著「幸福路」跨越   12月8日,國新辦在昆明舉行雲南脫貧攻堅情況
  • 我的脫貧故事丨陳仕剛:醫療幫幫助我們減輕負擔,生活越來越幸福
    我的脫貧故事丨陳仕剛:醫療幫幫助我們減輕負擔,生活越來越幸福 2020-12-09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6年奮鬥不息 創辦農家樂開啟幸福門
    從2004年開始這個不屈不撓的晉西北漢子打工、跑運輸、當司機、開飯店……奮鬥不息、追夢前行,致力於用自己和家人勤勞的雙手打拼幸福生活,特別是在寧武縣推出「旅遊+」的精準脫貧大思路,以蘆芽山景區為依託,著力打造旅遊脫貧富民產業以來,張躍俊搶抓機遇帶頭發展特色旅遊產業,在漚泥灣村開辦第一家名為「山裡紅」的農家樂。
  • 【365百姓故事匯】今天的「全面小康 奮鬥有我」有你講述
    【365百姓故事匯】今天的「全面小康 奮鬥有我」有你講述 2020-12-10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詩書相伴,幸福快樂
    詩書相伴,幸福快樂原創 吳國才 清風徐來 歲月留香 助力成長 5月31日詩書相伴,幸福快樂(吳國才 桐城市孔城初中)讀《簡·愛》,你會情不自禁地被簡愛的真誠、善良、純樸、倔強、不懈追求的精神所感動,又為她終於執著地追求到自己的幸福而慶幸。讀《約翰·克利斯朵夫》,你會不由自主地為主人公的命運而揪心,同時又為他的堅強不屈、永不放棄的精神而振奮,感到自己體內也閃動著一個不屈的奮鬥的靈魂。只要讀書,總有收穫。正如前人所言:「開卷有益」。
  • 「我的扶貧故事」在扶貧路上的幸福教育者|水城縣比德鎮比德小學...
    我是農村的孩子,我的家鄉比德鎮民族組地處偏遠,山高路陡,自然環境惡劣,正是因為脫貧攻堅不落一村一戶一人的精準脫貧攻堅戰,才使得馬路修到家門口、水管飲水到食堂、舊屋換成亮新居,實現「兩不愁,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