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囡囡是個很可愛的小傢伙,活潑好動的她總是會被大人們誇讚聰明。小傢伙三個月的時候會翻身,6個月的時候會獨坐,7個月的時候便能夠靈活地翻滾了,看起來小傢伙每個階段的大動作發育都很不錯。可是令囡囡媽沒有想到的是,到了寶寶該會爬行的時候,小傢伙卻「消極怠工」了。
看到別人家的寶寶8個月就可以爬行了,可是自家寶寶卻總也學不會,囡囡媽有些著急了,「都說爬得好的孩子前庭發育好,囡囡一直不會爬會不會是智力有問題?」「如果錯過了爬行期,孩子直接會走路了,這是不是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育?」想到這些問題,囡囡媽便覺得擔憂極了,生怕女兒身上有一絲一毫的「不正常」。
關於寶寶不會爬行的問題,相信很多寶媽都會有類似的困擾,那麼究竟在爬行大動作的學習上有些吃力的寶寶是不是真的就如寶媽們所擔憂的那樣智力低下呢?
事實上,美國兒科學會對於這個問題進行過詳細的闡述。專家們認為,有部分孩子從來都不會爬行,但是他們會通過其他的方式來移動身體。只要孩子們可以協調好每一側的身體,並且能夠手腿並用,那麼孩子的發育就沒有大問題。
也就是說,寶寶不會爬和智力水平低並無絕對的關係,寶寶們能「動」就行了!
1.促進身體發育
寶寶在爬行的時候身體各部位的肌肉會被充分地調動起來,比如說腿部肌肉、手臂肌肉、頸部肌肉等等,通過爬行運動的鍛鍊,寶寶的肌肉生長得到促進,進而身體發育會更加有保證。
2.有助於協調能力鍛鍊
在大人眼中爬行運動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對於寶寶而言,爬行的動作卻是需要一定的身體協調基礎的,只有手臂、腿部甚至是全身都能夠協調配合時,寶寶的身體才能夠完成向前的爬行運動。所以寶寶爬行的時候,身體的協調性也在隨之增強。
3.有助於滿足探索與滿足
在爬行的時候,寶寶的視野會有所不同,他們的視線範圍內充滿了更多的環境刺激,在這些刺激中,寶寶的探索欲得到了釋放和滿足。在孩子的大腦智力尚且處於發育之中時,這種探索欲的滿足也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4. 有助於增強食慾
爬行的過程中,寶寶身體內的能量得到大量的消耗,這就會使得寶寶的食慾大增,並且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避免了積食的發生,適當的爬行運動讓孩子更加精力充沛,顯然這對於寶寶的成長來說是很有好處的。
由此可見,爬行是孩子成長發育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大動作,所以家長們應該在恰當的時間對此進行幹預,讓孩子們掌握爬行的技巧,從中獲得更多鍛鍊的機會和成長的樂趣。
1.營造適宜爬行的「場地」
在寶寶學習爬行的時候,寬闊的場地會讓寶寶們更加容易「施展」身體,寶媽們儘量不要讓寶寶的爬行環境中有太多的障礙物,尤其是一些質地堅硬的物品更加應該避開,因為這不僅增加了寶寶爬行的難度,也增加了寶寶學習爬行時的危險係數。
2.增加爬行學習的「趣味性」
單純的爬行學習很容易讓寶寶覺得枯燥,所以家長們不妨在爬行學習中增加一些趣味性,比如說設置有趣的遊戲內容,比如說拿孩子喜歡的玩具吸引,總之,讓孩子覺得有趣的內容設置會更能夠調動寶寶的學習的積極性。
3.適當地進行「輔助」
在進行爬行引導的時候,家長們可以適當地給予孩子助力,這樣不僅可以減輕爬行的難度,還可以讓寶寶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另外,家長的助力也是孩子爬行安全的保障,有家長陪伴在一旁,寶寶會更開心。
在對孩子進行爬行練習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抱有耐心,不要操之過急。另外即便孩子學不會爬行,但只要能夠做到身體移動,保持動作協調,並且有一定的探索欲,那麼家長們也不必過分擔憂。不過,如果孩子並沒有移動的需求,整天一動不動的話,那麼家長還是有必要帶孩子進行下一步的身體檢查。
大家對於孩子的爬行學習有哪些經驗分享呢?
育兒,有我為您保駕護航。關注我,做更好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