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10個月寶寶不會爬,是因為智力偏低嗎?訓練爬行分三步走

2020-09-15 IF枕邊育兒

文|全文共1898字,閱讀時間約3.5分鐘

最近粉絲群有位媽媽發來一段小視頻,她家10個月的小嬰兒,抓著茶几邊緣站起來,已經試探著要走了。

很多寶媽都讚嘆:寶寶真厲害,10個月就要走了。

這位寶媽也自豪地說:「說來奇怪,我家寶寶不愛爬,直接就要走路了。」

我建議她:「別太著急讓孩子走,多爬爬對孩子有好處。」

在嬰兒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爬行是一個重要過程,然而,有些孩子卻遲遲不能夠爬行,直接越過爬行學會了走路。一部分家長會像群裡的媽媽一樣覺得驚喜,而另一部分寶媽卻意識到這是個問題,擔心孩子不會爬是智力原因。

那麼,孩子不會爬行就能走路,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和智力有關嗎?下面我就來聊聊寶寶學爬那些事。

寶寶不會爬和智力有關嗎?

醫學研究表明,肢體運動是由大腦支配並調節的,爬行這項運動與孩子的運動能力、肢體協調水平和平衡能力息息相關。

有次我帶二寶去上早教課,同班有一位媽媽焦慮地對我說,「寶寶到了該爬的年齡,卻一直不肯像別的孩子一樣去爬,只是安靜地坐著玩玩具,如果夠不著,就滾著去。」

這位媽媽擔心是寶寶的大腦發育出了問題。相信很多寶媽也遇到了這樣的困惑,這裡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丹,雖然常言道:「三翻六坐九爬爬」,但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發育的規律。

有的孩子爬的早一點,有的孩子晚一點。這只能說明運動協調能力的差異,卻沒有證據表示是大腦發育出了問題。寶爸寶媽無須過度擔心。

寶寶愛爬更聰明

雖說不會爬並不能說明孩子智力有問題,也不代表如果孩子不爬,我們就任由他直接從坐過渡到走。嬰兒之所以存在一個爬行階段,是有其必要性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爬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吧。

第一,爬行促進大腦發育

嬰兒的大腦發育過程中,需要刺激來促進其發展。爬行時,寶寶活動四肢,協調四肢運動,刺激大腦的運動神經中樞。除此之外,爬行還能促進小腦的活動,加強大腦和小腦的相互聯繫和配合,鍛鍊小腦的平衡能力

大寶的爬行階段,老公要把家裡所有的「障礙物」都去掉,給他一個寬闊的爬行空間。但是我卻阻止了,因為爬行的魅力正在於此,在不同材質的地面上爬行,繞過障礙物等這些行為,都會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第2, 爬行可以擴大孩子的視聽範圍。

研究表明,嬰兒爬行的時間越長,其自主性、能動性就越高,對空間位置的感知能力越強,思維也更靈活。

能夠移動自己的身體,對於小嬰兒來說,是裡程碑式的飛躍。他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者,而是這個世界的主動探索者。在這個過程中,記憶力、觀察力、意志力都會得到發展。在爬行過程中,思考自己要去哪裡,調動身體達成目的,還以鍛鍊寶寶的思維能力。

第三,爬行可以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

爬行行為可以刺激語言中樞,有利於孩子語言學習天賦的培養。在爬行過程中,父母通過語言指示孩子的行為,長期下來孩子就能知道什麼樣的語言在傳遞什麼樣的指令。比如說,當二寶爬行到衛生間門口時,我會說「寶寶,別過去。」反覆多次後,二寶就能了解「別過去」這句話可能意味著危險,這成了他學習語言的開端。

幫寶寶訓練爬行分三步走

那麼如果寶寶像我在早教中心遇到的那位媽媽的孩子一樣,根本不願意爬行,也無法掌握爬行的技巧該怎麼辦呢?研究表明,嬰兒期爬行缺失是可以通過後期爬行練習來彌補的,可以提高孩子關節和軀幹的穩定性和協調性。如何進行爬行訓練呢?

首先,要給孩子創造一個爬行的環境。

小寶寶對能引起聲音和視覺感受的物品更感興趣,因此寶爸寶媽們可以給準備一個比較空曠的區域,放一些玩具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並且鼓勵他們自己來拿喜歡的玩具。

Tips:在訓練寶寶爬行時,爸爸媽媽還要注意讓孩子穿上舒適方便爬行的衣物,並且注意爬行的區域是否有危險的物品,比如桌角等尖銳區域。以免碰傷寶寶,打擊爬行熱情

其次,引導孩子進行爬行。

如果寶寶只是盯著玩具,仍然沒用進一步動作的話,爸爸媽媽就可以給孩子一個示範,爬行過去拿玩具。孩子會模仿父母的動作,會去嘗試著像父母一樣爬過去拿玩具。我們還可以給爬行增加一些趣味性,比如說與孩子競爭著過去拿玩具,鍛鍊孩子的速度和敏捷度。

最後,必要時糾正寶寶爬行姿勢

孩子爬行的姿勢因人而異,有的是先匍匐爬行再到手膝爬行,有的還會倒退爬行。當孩子姿勢錯誤時,父母及時為孩子提供適當的指導糾正他的爬行姿勢。

在練習上肢時,需要幫助孩子調換雙臂和雙肩的重心,保證孩子的身體的重心的轉換。從身體的左邊調換到身體右邊,再從右邊調換到左邊,經過反覆多次訓練,寶寶就能有效完成爬行動作。

枕邊育兒寄語:

爬行對於嬰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階段,但如果寶寶暫時不會爬,爸爸媽媽也不用太過焦慮。行動始於興趣,讓孩子真正地感受到自己移動的快樂,由衷地喜歡爬行,才是爸爸媽媽應該做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謝謝】

相關連結一:

相關連結二:

相關連結三:

相關焦點

  • 寶寶不會爬行怎麼辦?如何訓練?幾個小妙招,讓寶寶爬起來
    「鄰居家寶寶8個月就會爬了,我家寶寶10個月了還不會爬,孩子的智商發育會不會落後於會爬行的寶寶呀?聽說寶寶多爬會更聰明,但我家寶寶就是不爬,親們,怎麼辦?」昨晚在我們的媽媽群裡一位新媽媽顯得很焦慮。關於寶寶爬行這事,媽媽們不要和別人家的寶寶作比較。一比較,內心就很容易生焦慮。
  • 8個月的寶寶還不會爬,是不是智力有問題?
    最近,小袋鼠的閨蜜就因為寶寶8個月還不會爬,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以至於關心則亂,聽人說8月寶寶還不會爬可能是「智力問題」,當天立馬就掛了醫院神經科的號…… 爬行對於嬰兒發育肯定是有重要意義,老話說,2抬4翻6會坐,7滾8爬周會走。因此,很多媽媽就跟小袋鼠閨蜜一樣,發現到了月份寶寶還不會爬時,總是倍感焦慮。 可是,爬早爬晚真的影響很大嗎?不會爬是不是寶寶大腦發育遲緩?今天我們一起來嘮一嘮~寶寶多大開始爬行?
  • 學不會「爬行」的寶寶,是智力有問題嗎?聽聽美國兒科學會怎麼說
    這是民間流行的諺語,意思是說寶寶的大運動不能跨越,會依次經過這幾個階段。3個月會翻身、六個月會坐、八個月會爬、十個月會站。每到一個時間節點,如果寶寶沒有學會相應的大運動,媽媽們會特別擔心。寶媽 @柚子媽咪 說:我家寶寶12個月了,一直沒有學會爬行,只會在地上匍匐前進,現在都已經會站,拉開走的架勢了,還是不會爬。聽一些育兒專家說,爬行和大腦發育有關,學不會爬行的寶寶,是智力低下嗎?
  • 不會爬直接走的寶寶,智力有問題嗎?美國兒科學會給出正確答案
    這是民間流行的諺語,意思是說寶寶的大運動不能跨越,會依次經過這幾個階段。3個月會翻身、六個月會坐、八個月會爬、十個月會站。運動是一切智能發育的基礎,如果哪個孩子的大運動發展不好,就會被人們認為智力有問題。每到一個時間節點,如果寶寶沒有學會相應的大運動,媽媽們會特別擔心。
  • 為站立、學步打基礎的爬行訓練,寶寶不願爬怎麼辦?
    寶寶學走路前,喜歡在地上爬呀爬,加上夏天快來了天氣炎熱,不少家長都會給寶寶買個爬行墊,讓寶寶在上面自由爬滾。但是有媽媽惆悵了,為什麼別人家的寶寶爬得好歡快的,我家寶寶怎麼就「死活」不願爬?合適的爬行訓練可以促進嬰兒大腦的發育,開發兒童的智力潛能。
  • 8個月寶寶不會爬要不要緊?如何訓練寶寶爬?
    很多家長對於寶寶發育經常處於一種焦慮狀態,常有人問:「十個月還不會爬,要不要去看醫生?」「寶寶八個月了還不會爬,是不是發育遲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寶寶爬這個事。每個寶寶的體質和發育水平都不一樣,大動作發育有快有慢,精細動作也有擅長和不擅長。「八個月不會爬,一周歲不會走」並不代表著孩子的智力和體格就比別的寶寶差。所以不要動不動就懷疑寶寶是不是哪有什麼問題,正確的引導才是寶爸寶媽該做的!
  • 寶寶總是學不會「爬行」,真的就是孩子智力有問題嗎?
    「三翻、六坐、七八爬」這句話就是用來形容孩子的運動規律的,會依次經歷這幾個階段:3個月能翻身;6個月能自己坐;7、8個月的時候能爬。只要和別的孩子不一樣,就會被認為是特別的沒有經歷過爬就會走的孩子,智力真的有問題嗎?
  • 不會爬的寶寶智力有問題?兒科專家提出反對,家長不必過分擔心
    &34;,很多寶寶在八個月的時候就已經會爬,我們經常說,讓孩子多爬行有助於寶寶的感統發展,還有的育兒專家指出,孩子最好能夠爬滿500個小時。但是有的寶媽發現,自己家孩子從來沒有爬過,好像跳過了這段時間就已經會走了。
  • 你知道怎樣讓寶寶學爬嗎?訓練寶寶學爬應分三步走!
    每個寶寶在學會走路之前,都會要先學會爬行!爬行不僅能幫助寶寶鍛鍊四肢靈活性、協調性、平衡性和靈敏度,還可以增強寶寶的肌肉力量,並促進大腦發育,可謂好處多多。那麼作為新手父母的你知道怎樣讓寶寶學爬行嗎?那麼今天就和櫻桃君一起去看看訓練寶寶學爬行的方法!
  • 如何訓練寶寶爬?這些爬行小方法助力寶寶爬行
    三翻六坐八爬周會走,別小看了這幾個動作,這是寶寶動作發育的裡程碑,如果發育良好,寶寶在這幾個關鍵的月齡,就會相應地會這些動作。爬是幾個動作中的關鍵一環,對於爬,家長們了解嗎?「爬行」有啥好處爬對於寶寶的好處很多!
  • 寶寶管家說:寶寶不會爬?你訓練過了嗎?
    爬行並不是寶寶必須掌握的技能,有的寶寶會出現不會爬行,直接跨越到站立和行走階段。正常情況下,寶寶在3個月左右學會翻身,6個月左右可以坐著,8個月左右時爬行。孩子會不會爬行,跟父母的引導也有很大關係,需要父母按照寶寶的特點,耐心教導。
  • 寶寶學會爬行好處多多,家長如何才能訓練寶寶的爬行能力?
    閨蜜小劉,兒子十個月了,小傢伙很聰明,有時候抓住爸爸的衣角就可以站起來,甚至還試探著要抬腳走路,婆婆誇寶寶真厲害,10個月就要走路了。但小劉高興不起來,因為她聽說,寶寶如果不會爬行,而直接會走路的話,可能是智力低的表現。於是整天憂心忡忡的,擔心寶寶智商有問題。
  • 不會爬行的寶寶,智力有問題嗎?看看美國兒科學會給出的答案
    俗語講「三躺,六坐,八爬叉,十個月上打扎扎」,意思就是說孩子3月齡前要多躺著,6月齡就可以坐著,8月齡的時候就要會爬行,10月齡的時候就要慢慢學習站立了。這是民間給孩子總結的運動發育規律。大運動,作為孩子成長的一項基本技能,它的發展可以直觀的反應出孩子的發育水平。孩子每成長到一個時間點,都應該要掌握應該掌握的技能。如果孩子的成長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家長們可是要擔心了。
  • 學不會「爬行」的寶寶,是智力低的表現嗎?我們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一、不會爬行的寶寶就是智商低嗎? 首先,我們需要確定的就是不會爬的寶寶智力沒有問題。只要給予足夠的機會,寶寶就可以做到爬行,如果您的孩子不會爬行,也不用太憂愁,因為只要我們的寶寶看起來沒什麼異常狀況,就不用擔心,因為爬行只會影響孩子的平衡力! 二、為什麼要鼓勵孩子們多爬呢?
  • 我家孩子10個月了還不會爬,該怎麼辦?
    「我家寶寶10個月了,還是不會爬,把他放床上他也不會自己爬。」媽媽著急的說「這樣的話,觀察孩子有沒有爬的動作,比如翻身啊,做一些類似想要爬的小舉動。」大賽爸爸問「我平時有注意觀察我寶寶,他很少做一些爬的小動作,躺床上也不翻身。
  • 寶寶多大才會爬?爬行黃金期,這些訓練方法要知道
    父母用手掌抵住孩子的小腳丫,並且鼓勵他們往前蹬,每天進行1到2次,訓練時間是循序漸進的。這項訓練可以增強孩子腿部的力量,為寶寶日後爬行做準備。7~9個月:手、膝並用7~9月是孩子學爬的「黃金期」,大部分的寶寶會在這個時間段學會爬,但是他們的速度和穩定性還是有一些欠缺。
  • 寶寶只會挪,不會用手腳爬行,是不是有問題,會不會影響智力?
    「爬行訓練」最初是治療小兒腦性癱瘓的一種方法,不知不覺在全世界掀起了「讓寶寶爬行」的熱潮,有無數育兒專家和媽媽對此情有獨鍾。雖然,大腦皮層運動區嚴重受損的寶寶、大腦發育不全的寶寶,確實很難完成爬行動作,但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認為不會爬行影響今後的智力發育。
  • 寶寶11個月大,還不會爬行?爬行的三個階段,給寶寶不一樣的引導
    文|福林媽咪有一句順口溜:「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立」,這是寶寶在大動作方面的發展情況,也就是說,在寶寶8月大的時候,就能夠爬行。但是家裡寶寶到底什麼時候會爬行,還要看寶寶具體的情況:有的寶寶在6個月大的時候,就會爬了;但是有的寶寶在9個月大的時候,依舊不會爬。寶寶在6—9月份的時候,會進入到爬行敏感期,在這個階段寶寶願意吸收並且去實踐關於「爬行」的知識和技巧。
  • 寶寶爬夠500小時了嗎?爬行不足會導致感統失調,寶寶爬行別忽視
    還有的媽媽說,看著寶寶在地上爬來爬去,感覺可真髒,夏天衣服穿得少,腿上、手上經常被石頭硌到,弄得紅一塊青一塊的,看著很心疼。於是,就早早把寶寶放進了學步車裡,有意識地訓練他行走,寶寶沒有像別的寶寶那樣爬很長時間就會走路了。爬行是寶寶運動生涯中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 孩子1歲還不會爬?創造這三個條件,寶寶「爬行」問題輕鬆解決
    執筆:長安編輯:長安定稿:歐陽比文老一輩人總是說「三翻六坐八爬爬」,其實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大多數的寶寶在7-9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有爬行的意識。對於寶寶的爬行訓練,相信每一位寶媽都很關注,那爬行訓練到底應該怎麼做呢?各位看官,一起見分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