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爬直接走的寶寶,智力有問題嗎?美國兒科學會給出正確答案

2020-12-14 凝媽悟語

文|凝媽

「三躺,六坐,八爬叉,十個月上打扎扎。」

這是民間流行的諺語,意思是說寶寶的大運動不能跨越,會依次經過這幾個階段。3個月會翻身、六個月會坐、八個月會爬、十個月會站。

運動是一切智能發育的基礎,如果哪個孩子的大運動發展不好,就會被人們認為智力有問題。每到一個時間節點,如果寶寶沒有學會相應的大運動,媽媽們會特別擔心。

寶媽 @柚子媽咪 說:我家寶寶12個月了,一直沒有學會爬行,只會在地上匍匐前進,現在都已經會站,拉開走的架勢了,還是不會爬。聽一些育兒專家說,爬行和大腦發育有關,學不會爬行的寶寶,是智力低下嗎?

只要孩子和標準不同、和別的孩子不同,就被認為太特別。那不會爬直接走的孩子,是智力有問題嗎?今天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01學不會爬行的寶寶智力低下嗎?美國兒科學會這樣說

《美國兒科學會》中提到:少數孩子從來不會爬。不過他們會用其他辦法移動自己,比如屁股坐在地上向前蹭或者肚皮貼著地面滑動。只要孩子能學會協調每一側的身體,而且同時使用手臂和腿,那就不需要過度擔心。重要的是他現在可以自己探索周圍的世界,不斷強化身體,為走路做準備。

從這裡可以看出,如果寶寶不會像其他孩子一樣手膝爬行、四肢爬行,只要能用自己的方式移動身體,身體的協調性好、手腳並用、喜歡探索周圍的事物,就屬於正常。如果寶寶一動不動,那就要諮詢兒科醫生了。看看是身體結構有問題,還是大腦有問題。

像這樣不會爬行的孩子其實有很多,許多網友說了自己的經歷,摘幾個來看看:

@書生:我家孩子當年就爬不動,因為太胖,沒有任何其他毛病。@成光:我們都是匍匐前進到走路,之後又反過來再四柱式爬的。@嗯啊:我兒子就沒爬過直接走路,現在快九歲了,身體特別好,很少生病,人也很聰明。@花草:不一定,有些寶寶就不會爬,直接走路我女兒就不會爬直接走路的,現在四歲了,什麼都知道的!@決然:我侄子十四了,從小一步沒爬過,現在都不知道怎麼爬,但是人家每次考試年級組前十名(一千多人)。@不乖:我家寶寶也不會爬,跟大猩猩一樣撅屁股趴著走,剛好一周歲,會慢慢走路 還會叫爸爸,媽媽,姐姐,妹妹,不要,鴿子。@夜色:我家侄子六歲了,玩那種爬行遊戲還不太會,嬰兒的時候就不會爬,但是他數學學得很好。我都沒他6,記憶力超好。看了美國兒科學會的解釋,以及網友的經歷,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02要認識到爬行的重要性

美國費城人類智力潛能開發研究所所長葛蘭·道門醫生說 : 「 若只用四個字來說明怎樣才能開發你孩子的智力潛能,那就是:讓他 (她 )們爬 」 。

美國醫生在治療腦性癱瘓病人的過程中發現,爬行越多,學習能力越強。

有調查發現,閱讀困難的孩子,絕大多數是在小時候缺乏爬行訓練。

孩子在爬行時,頭和頸部抬起來,胸部、腹部抬高,胳膊和腿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可以鍛鍊四肢肌肉。

爬行時會消耗大量熱量,可以促進消化、增進食慾,增強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

爬行可以減少脂肪堆積,防止虛胖。

從小沒有爬行過的孩子,在長大後有些問題比較明顯,有很多網友也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

@妹伢:我小時候不會爬,智力肯定是沒問題,但是我閱讀真的不行,看一段話,一邊看一邊了解其中的意思,肯定理解不了的。至少看兩遍,第一遍只看字,第二遍再想其中的意思。@金子:二寶九個月不會爬,訓練中。大寶沒有爬,11個月會走路,現在身體協調能力差,踢毽子,託排球都不及格,愁死我了!@chris:我家小孩小時候也沒有爬過,智力發育肯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手腳的協調能力確實是有一點點影響,跳舞方面完全不行。@樣樣:我表弟就是小時候坐了就會站,沒有爬過。長大很聰明考一類大學,但是體育方面好像不行,蠻少運動。從網友的經歷來看,從小不會爬的孩子,智力沒有影響,但是閱讀能力、身體協調性方面會存在問題。一般來說,不會爬的孩子常常會出現感統失調問題,容易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多動。

03有意識引導寶寶學會爬行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爬行雖然不一定影響智力,但是對寶寶至關重要。還是要想辦法讓寶寶爬。如果開始不會爬,到後期也要讓寶寶補上。

在讓寶寶學爬之前,要搞清楚不會爬的原因。寶寶之所以不會爬,大概和這些因素有關係:

體重比較大:寶寶無法自己支撐身體,爬起來太費力, 沒有成功的成就感,所以就懶得爬了。現在營養太好,很多孩子會被體重限制。穿的比較多:如果寶寶在8個月左右,正好遇上寒冷的季節,穿衣服太多,行動不靈活,爬行會讓寶寶感到吃力。沒有機會爬行:現在的孩子太少,成人太愛孩子,以至於總是抱著孩子,擔心孩子磕碰,很少讓孩子趴著、爬行,孩子體驗太少、肌肉力量不夠,學爬就會困難。早產的影響:寶寶如果是早產,初期的大運動會比足月的寶寶發展得晚一些,身體機能要差一些。因為寶寶在子宮內的時間短,先天有些不足,更需要加強練習。85%的寶寶在7個月多月開始俯臥著打轉,在9月開始爬行。如果寶寶到了這個階段,還沒有行動的意思,要對照上面的原因進行自查,提供合適的條件讓寶寶爬行。

1、提供合適的場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給孩子提供合適的場地,讓孩子在開闊的地方爬行。

床上:如果床鋪不是很軟,可以讓寶寶在上面爬行,稍微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寶寶的膝蓋會感覺很舒服。

地上:準備一塊大的爬行墊,讓寶寶在地上爬行。現在的爬行墊帶有一定彈性、多大尺寸都有,選用很方便。

樓梯上:當寶寶在平地上會爬行以後,可以讓寶寶到樓梯上爬行,更具有挑戰性,進一步鍛鍊寶寶的爬行能力。

2、讓爬行變得有趣

讓寶寶感到有趣,他才會願意去做一件事。寶寶開始爬行的時候,有畏難情緒,就需要逗引寶寶爬行。

提供一個寶寶喜歡的玩具:在寶寶的前方拿一個搖鈴,搖動搖鈴,發出悅耳的聲音,寶寶因為想要搖鈴而先前爬行。給寶寶準備一個爬行玩具,讓寶寶和玩具一起爬行,也很有趣。

和寶寶捉迷藏:寶寶喜歡捉迷藏,大人可以故意藏在一個床單下面,叫出寶寶的名字,寶寶想找大人,也會努力移動身體。

讓寶寶鑽隧道:寶寶也喜歡刺激,可以用紙箱搭建一個隧道,或者將地墊捲成筒狀,讓寶寶從這些隧道中鑽過去,寶寶會特別開心。

3、提供助力

寶寶在開始學爬的時候,會出現倒著爬的情況,這是因為大腦發育還不完善、臂力不夠、方向感不強,只是一種暫時現象,不必擔心。

想讓寶寶向前爬行,就要給寶寶提供助力,幫助他前進。用雙手抵住寶寶的腳丫,恰如給他一個支點,寶寶就開始向前爬了。

4、做好保護措施

寶寶沒有安全意識,在爬行時容易發生危險,所以要做好保護措施。

清理乾淨爬行場地,不能留有尖銳的、硬質的障礙物。如果前方有牆壁、有家具,要做好隔離措施。

如果寶寶在床上爬行,周圍安裝防護欄,防止跌落。如果是硬質床頭,要做好防護。

在寶寶爬行時,要有人大人陪伴左右,隨時保護寶寶的安全。

04結語

不會爬就會走的孩子不在少數,雖然爬行能促進大腦發育,但是不代表學不會爬就是智力低下。不過,不會爬的孩子,在身體協調性方面往往存在問題,媽媽們還是要重視寶寶的爬行,給予及時引導。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學不會「爬行」的寶寶,是智力有問題嗎?聽聽美國兒科學會怎麼說
    每到一個時間節點,如果寶寶沒有學會相應的大運動,媽媽們會特別擔心。寶媽 @柚子媽咪 說:我家寶寶12個月了,一直沒有學會爬行,只會在地上匍匐前進,現在都已經會站,拉開走的架勢了,還是不會爬。聽一些育兒專家說,爬行和大腦發育有關,學不會爬行的寶寶,是智力低下嗎?
  • 不會爬行的寶寶,智力有問題嗎?看看美國兒科學會給出的答案
    當同月齡的孩子都能去參加爬行比賽了,我家兒子還趴在地上不會挪動,其實,這種情況也著實讓我擔心了很長時間。都說孩子的運動能力和智商發育有著很大的關聯,那麼不會爬行的孩子,智力方面是有問題嗎?今天,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來看看爬行和智商的聯繫吧!
  • 先爬再走的孩子,比不爬就走的孩子聰明?美國兒科學會這樣說
    先爬再走的小孩子,比不爬就走的孩子更聰明?有的寶媽看到孩子還未爬就直接走,會莫名的驚喜,覺得自家寶寶雖然沒有經過爬行,但可以「超前發揮」,不由的讚嘆寶寶聰明。還有些家長認為先走不爬的孩子因為經常摔倒,看起來肢體不協調,所以覺得不會爬就學走路的孩子,大腦發育有問題?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 寶寶不會爬就直接會走,是不是好事?兒科醫生告訴你真相
    自從有了芽芽以後,芽芽媽身邊常接觸和交流的人群就以孕媽和新手父母為主了,自然我們聊天的特點就是這三句話全都離不開寶貝的話題,然而,隨著這麼廣泛的交流,還真被芽芽媽發現了個很奇怪的狀況。我們通常認為的嬰幼兒成長,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老話常說的「三翻六坐八爬」、「十月站、周歲走、二歲跑、三歲獨足跳」等等。
  • 寶寶學不會「爬行」,說明智力低下?美國兒科學會:能「動」就行
    可是令囡囡媽沒有想到的是,到了寶寶該會爬行的時候,小傢伙卻「消極怠工」了。看到別人家的寶寶8個月就可以爬行了,可是自家寶寶卻總也學不會,囡囡媽有些著急了,「都說爬得好的孩子前庭發育好,囡囡一直不會爬會不會是智力有問題?」「如果錯過了爬行期,孩子直接會走路了,這是不是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育?」想到這些問題,囡囡媽便覺得擔憂極了,生怕女兒身上有一絲一毫的「不正常」。
  • 先爬後走與不爬就走,哪種寶寶更聰明?三方面比較一目了然
    儘管未學爬先學走不能說明寶寶發育有問題,但先爬後走是人類身體發育的規律,爬行對寶寶的好處,是先學走的寶寶體會不到的。這可把小悠嚇了一跳,怎麼寶寶沒學爬先學走了?不過一旁的奶奶卻樂開花:「我大孫子居然沒爬就會走了,這長大不得是神童嗎?」小悠心裡卻犯了嘀咕:「都說爬行需要用到手腳協調,直接跳過這步,別是寶寶有什麼毛病吧?」
  • 不會爬的寶寶智力有問題?兒科專家提出反對,家長不必過分擔心
    &34;,很多寶寶在八個月的時候就已經會爬,我們經常說,讓孩子多爬行有助於寶寶的感統發展,還有的育兒專家指出,孩子最好能夠爬滿500個小時。但是有的寶媽發現,自己家孩子從來沒有爬過,好像跳過了這段時間就已經會走了。
  • 先爬後走的寶寶,比不爬就走的寶寶更聰明?真相實際是這樣的
    俗話說「七坐八爬周會走」,這是寶寶正常生理髮育規律。爬行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重要階段,也是大運動發育中非常重要的必經階段,愛學習的老母親們也早已了解,甚至有「孩子會爬才聰明」的觀念。有一些寶寶就很晚才會爬,甚至不會爬。當遇到自家寶寶沒有經歷爬行階段,媽媽們就開始擔憂了,是不是寶寶不夠聰明嗎?「爬行」對寶寶至關重要爬行動作由最初的爬行反射,經過抬頭、翻身、打滾、匍行等中間環節,最終發展成真正的爬行,每一次學習與實踐都是對大腦積極性的調動與激發。
  • 寶寶總是學不會「爬行」,真的就是孩子智力有問題嗎?
    只要和別的孩子不一樣,就會被認為是特別的沒有經歷過爬就會走的孩子,智力真的有問題嗎?不會爬的寶寶智力低下嗎?如果寶寶不會爬,也不會想辦法移動自己,那就要諮詢兒科醫生了,看看到底是身體發育的問題,還是大腦發育的問題。其實有很多孩子都是沒有經過爬就會走的,但是這些孩子並沒有什麼異樣。
  • 8個月的寶寶還不會爬,是不是智力有問題?
    最近,小袋鼠的閨蜜就因為寶寶8個月還不會爬,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以至於關心則亂,聽人說8月寶寶還不會爬可能是「智力問題」,當天立馬就掛了醫院神經科的號…… 爬行對於嬰兒發育肯定是有重要意義,老話說,2抬4翻6會坐,7滾8爬周會走。因此,很多媽媽就跟小袋鼠閨蜜一樣,發現到了月份寶寶還不會爬時,總是倍感焦慮。 可是,爬早爬晚真的影響很大嗎?不會爬是不是寶寶大腦發育遲緩?今天我們一起來嘮一嘮~寶寶多大開始爬行?
  • 闢謠,10個月寶寶不會爬,是因為智力偏低嗎?訓練爬行分三步走
    很多寶媽都讚嘆:寶寶真厲害,10個月就要走了。這位寶媽也自豪地說:「說來奇怪,我家寶寶不愛爬,直接就要走路了。」我建議她:「別太著急讓孩子走,多爬爬對孩子有好處。」一部分家長會像群裡的媽媽一樣覺得驚喜,而另一部分寶媽卻意識到這是個問題,擔心孩子不會爬是智力原因。那麼,孩子不會爬行就能走路,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和智力有關嗎?下面我就來聊聊寶寶學爬那些事。
  • 寶寶不會爬,需要關心嗎?真相居然是這樣
    二.爬得晚≠走得晚部分家長認為寶寶爬得晚走得就晚,其實走和爬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雖然爬的行為為寶寶的走路提供了鍛鍊契機,但是不會爬行的寶寶也有別的鍛鍊方式,所以寶媽們不用擔心。美國兒科學會提出,即便寶寶不會爬行,也能通過其它的方式挪動自己,探索周圍世界,鍛鍊身體肌肉。
  • 先爬後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有何不同?將來3方面差距明顯
    有不少寶媽被寶寶「還不會爬就先走」的問題所困擾,這是因為她們聽說,寶寶不會爬就先走,寶寶長大問題多,不僅會影響智力發育,還會影響視力發育,這讓很多家長擔心起來,畢竟有不少很多家長是相信三翻六坐八爬的說法。眼看孩子到了月齡,還還沒學會爬,家長心裡難免會著急起來。
  • 8個月寶寶不會爬要不要緊?如何訓練寶寶爬?
    很多家長對於寶寶發育經常處於一種焦慮狀態,常有人問:「十個月還不會爬,要不要去看醫生?」「寶寶八個月了還不會爬,是不是發育遲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寶寶爬這個事。每個寶寶的體質和發育水平都不一樣,大動作發育有快有慢,精細動作也有擅長和不擅長。「八個月不會爬,一周歲不會走」並不代表著孩子的智力和體格就比別的寶寶差。所以不要動不動就懷疑寶寶是不是哪有什麼問題,正確的引導才是寶爸寶媽該做的!
  • 孩子不會爬行是因為「笨」嗎?育兒專家:家長或有責任
    因此寶寶一到了該學爬的時候,有的家長就開始心急了:「孩子一直學不會爬,是因為他腦子笨嗎?這會不會影響他將來學走路啊?」最近開始扶著欄杆要學著站了,爺爺奶奶說反正學會走路就行了,不會爬也不要緊。可我總覺得這樣是不是對孩子不好?學會爬行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在家長們分享的事例裡,不會爬行的孩子們有學不會的、有不願意的、還有越過爬直接走的。
  • 寶寶1歲不會走,老公懷疑有問題,婆婆直接一巴掌:你1歲還不會爬
    寶寶1歲還不會走,老公懷疑有問題,婆婆直接一巴掌:你1歲還不會爬寶寶學會說話走路的年齡大都相差無幾,當然也有例外,有些寶寶天生學走路就比較早,我見過8個月的能扶著牆走,也有1歲多還不會自己站起來的。最近樓上鄰居就遇到了這個問題,說孩子1歲零2個月了,現在都不會自己站起來,他們家老公說「不會是有什麼問題吧」,結果她婆婆上去就是一巴掌「你當時1歲還不會爬呢」!
  • 先爬後走的寶寶,和不爬就走寶寶有什麼區別?將來3個差距很明顯
    小寶寶的發育是有規律的。常規來說,寶寶每一個行為的掌握都是跟身體發育匹配的。當然也有小寶寶並不是按常理出牌,就好比八個月左右學會爬,一歲左右開始走路,一些小寶寶在這個順序上顛倒了,他們會直接跳過爬行這一步,學著蹣跚學步。等到會走了才學會坐地爬行。
  • 寶寶不會爬直接走,這三個危害家長需謹記,「揠苗助長」不可取
    >寶寶從坐到爬再到走路,難道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嗎?寶寶不會爬直接會走了家裡長輩還說「早走早聰明」,所以就直接讓寶寶練習走路,省略了爬行這個步驟。同事忙問陽光,「你家孩子走得穩嗎?你要知道不爬就會走的寶寶都走得不穩當」。
  • 寶寶不會爬就直接會走,是不是好事?爸媽們需要了解真相
    文/銀花今天,有位粉絲媽媽私信我:「有人說寶寶會爬更聰明,可是我家寶寶怎麼教都不會爬,剛11個月零10天,就已經會走了,這對寶寶會有影響嗎?」今天,銀花就對寶寶不會爬就直接會走這個問題來談一談我的經驗和看法。孩子的生長發育有一般規律,一般都會經歷「三翻六坐八爬,周會走」的階段,但是個體發育具有差異性,如果你家寶寶腿部力量強,平衡力很好,也是有可能會跳過爬行而直接走的,所以不會爬行直接會走,也是OK的。
  • 四個月的寶寶還不會翻身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引導寶寶翻身有妙招!
    有一句老話,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是什麼意思呢?3個月,寶寶應該會翻身,6個月,寶寶應該會坐了,7個月寶寶可以滾,8個月呢?就會爬了。要知道爬對寶寶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在什麼情況下應該注意到寶寶是否出了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