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11個月大,還不會爬行?爬行的三個階段,給寶寶不一樣的引導

2020-12-20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有一句順口溜:「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立」,這是寶寶在大動作方面的發展情況,也就是說,在寶寶8月大的時候,就能夠爬行。

但是家裡寶寶到底什麼時候會爬行,還要看寶寶具體的情況:有的寶寶在6個月大的時候,就會爬了;但是有的寶寶在9個月大的時候,依舊不會爬。

寶寶在6—9月份的時候,會進入到爬行敏感期,在這個階段寶寶願意吸收並且去實踐關於「爬行」的知識和技巧。

我們都知道,在敏感期教孩子相關的能力,對孩子的成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這個階段內,讓寶寶多爬一段時間,對寶寶的成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不過呢,還有的寶寶剛會爬沒多久,就被要求著學習走路,父母著急的心態,反而會起到「拔苗助長」的作用,看起來孩子學走路比較早,對未來的發展反而會有副作用。

有人說「寶寶越爬越聰明」,這樣的說法其實是有道理的:

爬行對寶寶來說,是一場大型的全身運動,需要手腳、身體並用,用四肢支撐身體,已達到爬行移動的目的。寶寶需要調整身體的協調性、靈活性和平衡能力,還會動用觸覺來感受和探索。

在這個過程中,寶寶需要大腦、小腦的密切配合,這樣可以豐富寶寶大腦、小腦的連接,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

讓寶寶多爬行,除了能促進智力發育之外,還有就是爬行能刺激精細動作和精細肌肉的發育,為以後手部的精細動作的發展,做了鋪墊作用。

父母不用太著急讓孩子學習走路,這時候寶寶腿部的發展也還沒有達到能夠支撐寶寶整個人的能力,這樣會使得寶寶腿部骨骼生長產生負面影響。

上面我們也提到了,寶寶6—9月的時候,是寶寶爬行的最佳時期,但是寶寶就是學不會爬行,寶媽又該怎麼辦呢?

說到這個,我們要先來看看寶寶爬行的三個發展階段:

匍匐爬行

出現在寶寶5、6月大的時候,這時候,寶寶的四肢還不足以讓他支撐起自己的身體,所以用腹部作為支撐點向左右或前後爬行。

在這個階段,這時候寶媽不要著急讓孩子手膝爬行,而是加強孩子的匍匐爬行:

√寶寶平躺,寶媽坐在對面,讓寶寶拉著寶媽的手指坐起來,鍛鍊寶寶胳膊的力量;

√寶媽握著寶寶的左腿、右臂,當移動寶寶右臂的同時移動左腿,讓寶寶有向前的感受,讓寶寶的協調性被動調起來。

√給寶寶面前放顏色鮮豔的玩具,促進寶寶爬行。

手膝爬行

通常寶寶在匍匐爬行一段時間後,在8月左右,會自然而然的學會手膝爬行。

但是有比較大的寶寶,卻不能非常自然的從匍匐爬行過度到手膝爬行,這時候就需要父母去幫助寶寶去過度到手膝爬行。

√用浴巾託著寶寶的小肚子,讓寶寶借著力抬起身體,讓寶寶嘗試著用四肢支撐起身體,練習爬行。

√父母做出手膝爬行的姿勢,讓寶寶模仿著父母來做,誰都不能小看寶寶的模仿能力哦!

不過呢,如果寶寶月齡還小,那他匍匐爬行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寶寶的四肢還不足夠去支撐手膝爬行,父母也不要太著急的去矯正。

手腳爬行

在經過手膝爬行之後,寶寶會領悟到手腳爬行,這是一個比較難的爬行方式。

這時候寶寶能從手腳爬行改變姿勢成坐姿,寶寶爬行的更得心應手,更快速。

如果寶寶還沒有這種爬行姿勢,可能是寶寶身體還沒有達到要求,寶媽可以再等等。

通常寶寶是在這三種爬行方式中替換著來的,而不是總用一種爬行方式來探索這個世界,所以父母不用非常嚴格的控制非要怎樣爬不可。

不過呢,有的寶寶就是到9月的時候,仍舊不會爬行,寶爸寶媽也非常著急:別的寶寶都會,咋我家的就不會呢?

這時候父母要看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這幾點有沒有做:

√給寶寶做示範,讓寶寶模仿爬行。

√通過有趣的遊戲,讓寶寶來練習爬行。

×經常抱寶寶,或害怕寶寶爬出床外,不給寶寶爬行機會。

×沒有給寶寶更好的爬行環境,比如說衣服太厚、床墊太軟等。

×認為走比爬更重要,對寶寶爬行不重視。

寶寶學會爬行,對寶寶的好處多多,但是有的寶媽表示,寶寶已經9個多月了,甚至都快1歲了,還不會爬,而且一趴著就開始哭。

如果是這種情況,父母就要回想一下,在寶寶3個月的時候,是否可以趴著抬頭。

在寶寶3個月左右會形成頸椎生理彎曲,會出現頸椎活動,如果這個階段寶寶趴著抬頭沒有問題,那麼可能趴著對寶寶來說不太適應,這時候寶媽可以用一些遊戲來讓寶寶熟悉爬行的姿勢,忽略掉趴著的不適感:

√上面提到的,讓寶寶去夠顏色鮮豔的玩具;

√用紙箱或其他東西搭建出類似遊樂場山洞的通道,讓寶寶願意去爬行;

√父母可以做出爬行的姿態,表現出比賽、開心的樣子,讓寶寶願意去探索;

√跟其他寶寶一起爬行、玩耍;

當然了,讓寶寶喜歡上爬行,願意去探索的方法還有很多,這只是幾個例子。

爬行對孩子的身體協調性、平衡性、耐性、探索能力都有一定的影響,如果寶寶真的錯過了爬行敏感期,在1—6歲內,可以通過加強身體鍛鍊,或者體育項目、舞蹈等,來彌補敏感期內缺失的。

相關焦點

  • 8個月的寶寶喜歡站著走卻不會爬行,該怎麼引導?
    我姐的兒子現在八個月了,前幾天她在我們家族群裡發了一張「寶寶站起來」的照片,還感嘆了一下說:兒子八個月了怎麼還不會爬?我一個朋友的兒子比我姐的孩子小一個星期,也說不爬,最近老是喜歡站起來扶著東西學走路。
  • 「爬行敏感期」的寶寶不願爬行怎麼辦
    周末陪朋友聽了個講座,是有關孩子爬行方面的。這位育兒人士說:「如果你不讓你的孩子學會爬行,那麼他的智商發育就會落後於會爬行的寶寶,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學習......"
  • 孩子1歲還不會爬?創造這三個條件,寶寶「爬行」問題輕鬆解決
    1歲還不會爬,原因是什麼?據調查顯示:在對105名寶寶的調查中,42%的寶寶在8-10個月的時候學會爬行;33%的寶寶在8個月之前會爬;在10-12個月和12-14個月會爬的寶寶分別佔11%、8%,而一直都不會的佔6%。
  • 寶寶「爬行感知期」需要父母引導和重視,度過爬行期重要性要了解
    父母對於孩子的爬行訓練和引導一定要有足夠重視。這對於孩子的成長能夠起到非常大的幫助作用。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學會爬行是成長到一定階段能夠自然學會的動作,不需要父母的參與。這種說法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加優秀就需要適當的進行引導了。
  • 寶寶8月還不會爬行,寶媽需要重視了
    當寶寶8個月還不會爬行的時候就需要注意了,因為早期早期的爬行對於培養寶寶平衡感和手眼協調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寶寶在八九個月的時候就會開始爬行了,可是越來越多的家長卻發現自己的孩子甚至會走了都還不會爬。
  • 娃9個月還不會爬?3個原因很關鍵,用對方法助寶寶爬行一臂之力
    眼看著孫女已經快9個月了,周阿姨卻發現一個問題,別的孩子現在早就學會爬了,但是自己的孫女卻還是遲遲學不會爬,周阿姨生怕孩子的身體出問題。每次親戚來家裡都會提這件事,周阿姨和家人也都特別心急,想著是不是孩子身體有什麼毛病,就趕緊抽時間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去了醫院醫生檢查後,告訴周阿姨他們說孩子沒問題,多幫助孩子練習爬行就好了。
  • 寶寶大動作發育,引導爬行站立和走路的方法
    升高的媽媽,或許不會介意,但下降的媽媽就接受不了了,她們常常問我:「我家寶寶6月齡之前,吃得好,長得快,和鄰居家的孩子差別不大,但為什麼6個月後,和隔壁家的孩子差距越來越大,身長曲線還從50%以上掉到了 25%曲線了呢? 這時,我常常會細細問了寶寶的精神、疾病、飲食情況,評估寶寶的生長曲線,必要時還會計爸媽媽的身高,傳身長百分位。
  • 闢謠,10個月寶寶不會爬,是因為智力偏低嗎?訓練爬行分三步走
    很多寶媽都讚嘆:寶寶真厲害,10個月就要走了。這位寶媽也自豪地說:「說來奇怪,我家寶寶不愛爬,直接就要走路了。」我建議她:「別太著急讓孩子走,多爬爬對孩子有好處。」一部分家長會像群裡的媽媽一樣覺得驚喜,而另一部分寶媽卻意識到這是個問題,擔心孩子不會爬是智力原因。那麼,孩子不會爬行就能走路,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和智力有關嗎?下面我就來聊聊寶寶學爬那些事。
  • 寶寶不會爬行怎麼辦?如何訓練?幾個小妙招,讓寶寶爬起來
    「鄰居家寶寶8個月就會爬了,我家寶寶10個月了還不會爬,孩子的智商發育會不會落後於會爬行的寶寶呀?聽說寶寶多爬會更聰明,但我家寶寶就是不爬,親們,怎麼辦?」昨晚在我們的媽媽群裡一位新媽媽顯得很焦慮。關於寶寶爬行這事,媽媽們不要和別人家的寶寶作比較。一比較,內心就很容易生焦慮。
  • 寶寶學會爬行好處多多,家長如何才能訓練寶寶的爬行能力?
    閨蜜小劉,兒子十個月了,小傢伙很聰明,有時候抓住爸爸的衣角就可以站起來,甚至還試探著要抬腳走路,婆婆誇寶寶真厲害,10個月就要走路了。但小劉高興不起來,因為她聽說,寶寶如果不會爬行,而直接會走路的話,可能是智力低的表現。於是整天憂心忡忡的,擔心寶寶智商有問題。
  • 寶寶爬行你了解多少?這四個爬行條件知道嗎?
    身邊有不少剛當媽媽的朋友,會來問一些寶寶發育的問題。問題各種各樣,有關於寶寶輔食的、睡眠的、情緒的,但是最多的還是關於爬和走這兩方面。經常被問到,10個月的寶寶還不會爬怎麼辦?寶寶不會手膝爬要緊嗎?學走路之前一定要學會爬行嗎?或者該怎麼鍛鍊寶寶的爬行呢?寶寶爬行是順其自然的嗎?
  • 這幾個月是寶寶練習爬行的關鍵期,怎樣訓練寶寶爬行?
    俗話說寶寶「三翻六坐八爬爬」,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7-9個月的寶寶已開始發展丟、扔物品等大肢體動作的能力,寶寶也開始熱衷於爬行,媽媽們應儘量抓緊這段時間教寶寶學爬一般而言,寶寶在8個月左右時就可學會自然地爬行,在學習爬行的初期幾乎都是採用手腳並用的爬行方式,之後會用胳膊肘往前匐前進,而且腹部貼在地面,爬行速度十分緩慢,在
  • 寶寶8個月大還不會爬?家長4步引導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俗話說,「七坐八爬」,意思是寶寶大概在7個月的時候就可以自主坐立,等到8個月就可以學習爬行了。「爬行」在嬰兒動作發育中十分重要,爬行是寶寶學會行走的基礎,同時還能促進寶寶全身動作的協調發展。一般來說,寶寶在6個月的時候,就掌握了一定的爬行技巧,7-8個月的時候已經基本學會爬行了。但有些家長可能會發現,自家寶寶8個月了還不會爬,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我家孩子怎麼還不會爬?如果你正為寶寶爬行而焦慮,請看這裡!
    殊不知爬行不僅是寶寶運動生涯的裡程碑,還是培養寶寶各方面能力的重要一環。閨蜜今天打來電話,講寶寶已經11個月了,各方面都很好,就是不會爬,她在家裡各種引導,孩子撅著屁股匍匐前進,也不會倒騰四肢向前爬行。因為經常跟我切磋育兒經驗,同時崇尚科學帶娃,所以閨蜜非常清楚爬行對於寶寶的重要性。
  • 學不會「爬行」的寶寶,是智力有問題嗎?聽聽美國兒科學會怎麼說
    文|凝媽「三躺,六坐,八爬叉,十個月上打扎扎。」這是民間流行的諺語,意思是說寶寶的大運動不能跨越,會依次經過這幾個階段。3個月會翻身、六個月會坐、八個月會爬、十個月會站。每到一個時間節點,如果寶寶沒有學會相應的大運動,媽媽們會特別擔心。寶媽 @柚子媽咪 說:我家寶寶12個月了,一直沒有學會爬行,只會在地上匍匐前進,現在都已經會站,拉開走的架勢了,還是不會爬。聽一些育兒專家說,爬行和大腦發育有關,學不會爬行的寶寶,是智力低下嗎?
  • 寶寶爬行的5個好處,家長了解嗎?
    爬行促進身體發育。爬行是人這一生最早出現的綜合使用身體各部位的運動,對人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嬰兒出生後6個月開始就出現爬行現象,且在白天寶寶更喜歡到處爬,因此會消耗較多能量,爬行會促進腸 胃蠕動和消 化吸收,嬰兒能吃得香睡得好身體當然能發育得好。
  • 爬行對寶寶的五個好處,有助於寶寶健康成長
    成年人看起來很簡單的爬行動作,對寶寶來說確是個複雜的過程,因此有人說會爬行且爬得快的寶寶長大後更聰明。那麼爬行究竟對寶寶成長都有什麼好處呢?好處一:有助於寶寶的身體發育寶寶學會走路前,爬行是他必須經歷的階段。對寶寶來說,不僅可以通過爬行來尋找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且爬行是寶寶最重要的運動方式之一。寶寶在爬行時需要調動諸多肌肉組織,這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十分有益的。
  • 寶寶爬行的好處及訓練方法
    下面,歸納了8點訓練寶寶爬行的好處:1、能提高寶寶的活動能力爬除了能鍛鍊寶寶全身大肌肉活動的力量和四肢活動的協調性、靈活性外,還有助於視聽覺、空間位置感覺、平衡感覺的發育,促進身體的協調;還可使血液循環流暢,並且促進肌肉、骨骼的生長發育,能從整體上提高寶寶活動的能力。
  • 寶寶現三個信號,暗示他可以開始學習爬行了,對大腦發育有好處
    因此,當孩子別同齡人學會爬行的時間晚時,有些家長就會很著急。有位朋友發來私信說,她的的寶寶8個多月了還不會爬行,但是她姐姐家的孩子六個多月就會爬了,她很著急,想著自家寶寶8個月了卻還沒學會,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就這個事例來對孩子的發育規律進行一下分析。
  • 寶寶爬行好處多,千萬別怕磕碰
    一個朋友的寶寶11個月就能獨立行走,另一個更牛,9個多月就能大步大步走了,兩個朋友天天在朋友圈是各種曬,羨慕的媽媽還不少,還有媽媽在網上取經,朋友竟然回覆說從寶寶6個月會獨坐後,就慢慢訓練寶寶站立,到7個多月不用扶就能獨站了,沒有在地上爬來爬去,所以每天都乾乾淨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