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爬行你了解多少?這四個爬行條件知道嗎?

2020-12-23 三清心理感悟

身邊有不少剛當媽媽的朋友,會來問一些寶寶發育的問題。問題各種各樣,有關於寶寶輔食的、睡眠的、情緒的,但是最多的還是關於爬和走這兩方面。

經常被問到,10個月的寶寶還不會爬怎麼辦?寶寶不會手膝爬要緊嗎?學走路之前一定要學會爬行嗎?

或者該怎麼鍛鍊寶寶的爬行呢?寶寶爬行是順其自然的嗎?

結合朋友的各種問題以及自己的經驗,寫一篇關於爬行的文章。

如果您剛好有這方面的困擾,可以看一看。

01 爬行的好處

眾所周知,爬行是寶寶行走的基礎,大多數寶寶是學會爬之後,再慢慢學會走路。

爬行對寶寶也有很多好處,比如:

鍛鍊核心肌肉,而核心肌肉是所有大運動的基礎;

鍛鍊身體的協調性,尤其是雙側協調方面,手和腳的協調;

鍛鍊大腦的發育,讓寶寶在爬行的狀態中思考自己往哪裡爬行;

還有一些心理上的,比如增強自信心,自己可以爬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等等。

但我也看到過很多寶寶一周歲了甚至會走路了,也沒有學會爬。

雖然爬行並不是寶寶成長的必經之路,但是對寶寶來說,學會爬行比不會爬行要好。

02 人們都說七坐八爬,那麼到了八個月,寶寶就會爬了嗎?

當然不是,寶寶學會任何一個技能,都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不是到了一個時間就自然而然會這個技能。

事實上,寶寶的爬行從出生後便可以慢慢開始鍛鍊起來了。

在寶寶出生後,大多數時間他們是睡著的,醒來的時間也都是躺著的狀態居多。

這時,家長們可以定個時間,讓寶寶趴一會,時間2分鐘或者5分鐘。

這個過程,叫做tummy time ,目的是讓寶寶適應趴著狀態以及換一個視角看周圍的環境。

趴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和寶寶說說話,或者拿著小玩具逗他們玩。

要是寶寶哼唧或者不喜歡趴的狀態時,家長可以抱起來,不必強求一定要趴滿5分鐘,一切視寶寶的狀態而定。

慢慢的,寶寶趴的時間久了,他就會用手把自己的上半身撐起來。

通常這時候,寶寶是仰頭的狀態。

這期間,寶寶的手臂力量也得到了鍛鍊。

在這期間,要是寶寶的手臂力量還不夠使他自己撐起來,家長可以把毛巾或者其他布料,疊在寶寶的胸前,給寶寶一點支撐。

寶寶把自己撐起來之後,便會慢慢的往前蹭,這個時候,大多是腹部著地,雙腿毫無章法的亂蹬,一段時間後,就會開始翻身。

下一步便開始慢慢的爬行前進。

03 7-9個月是寶寶爬行發育的敏感期

但不是說,寶寶到7個月了,就會爬了或者要學會爬了。

爬行有前提,寶寶要坐的好。

那怎麼是做的好呢?一般有兩個條件:

1.可以獨立坐,不需要家長或者物體支撐;

2.坐的時候,寶寶的背是直的,不是彎曲的;

家長也可以觀察一下,寶寶要是在自己快要倒下的時候,能夠自己幫自己一把,比如用手撐一下地,那麼他的上肢力量可以支撐他爬行了。

04 寶寶爬行條件很重要

很多家長在苦惱為什麼寶寶還不會爬的時候,其實他們忽略了一個情況:沒有給寶寶創造爬行的條件。

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寶寶衣服穿的很多

由於是早教老師,常常會看見家長帶著寶寶來上課時候,穿的很厚實,尤其是冬天。

即使到了開了空調的室內,家長也不願意讓寶寶脫下衣服。

這樣一來,即使寶寶想要在地上爬,因為厚重的衣服,使他沒有力量前進。

2、爬行的地方選擇錯誤

一般寶寶開始爬的時候,家長由於怕寶寶有危險等原因,不太敢把寶寶放在很硬的地上,大多數在放在床上或者較軟的地毯上。

但對於要學爬行的寶寶而言,把他放在硬的表面上,更方便寶寶借力向前進,軟的表面反而會陷下去,沒有力氣的寶寶會呆在原地動彈不得。

這裡,我比較推薦乾淨、素雅的地墊,切記不要那種很花、內容很多的地墊。

3、害怕寶寶磕碰

我見過一位小朋友,20個月了,照道理說應該是自己可以獨立行走了,但是由於奶奶過度的保護,使她很害怕自己走路,一定要大人牽著她走。

後來了解到,是因為之前摔倒過幾次,奶奶心疼她,不再讓她一個人走,寶寶自己也在奶奶的潛移默化下,害怕自己走路。

寶寶練習爬行也是一樣的,肯定會磕碰到這裡那裡,作為養育者,我們有責任不讓寶寶接觸到危險的物品,但是也要適當的放手,讓寶寶自己探索。

4、著急讓寶寶站立或者學走路

當寶寶學會站立或者走路時,他看到的視角是之前從未看到過的,所以會很新奇,要是再讓他繼續趴著,他會感到厭煩,因為這個視角的「風景」他已經看夠了。

這也是我常常建議家長們讓寶寶多爬爬的原因,學會走路之後很難有機會繼續爬行,但爬行的好處有很多,所以一定要守護住這段寶寶享受爬行的時光,不要著急讓寶寶學走路。

我一直認為,沒有一百分的育兒經驗,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不一樣的,家長們不必苛求寶寶守住每個階段的裡程碑,只要寶寶沒有什麼大的問題,那就讓他自由的生長吧~~~

相關焦點

  • 寶寶爬行的5個好處,家長了解嗎?
    這正如很多家長急於訓練寶寶學習走路,若孩子總愛在地上爬家長還著急。因為父母們有一個誤區:我的孩子還沒爬就會走了是聰明的表現。其實過早的訓練嬰幼兒走路是沒必要的,且我們更不能越過、錯過孩子的爬行關鍵期,因為爬行對寶寶來說是受益一生的運動。
  • 解析寶寶爬行的5種姿勢(四)
    你知道最常見五種寶寶爬行姿勢什麼樣子嗎?不同的爬行姿勢透露出寶寶不同的性格和身體狀況,媽媽們一定要抓住這一點給寶寶正確的引導啊!你知道最常見五種寶寶爬行姿勢什麼樣子嗎?寶寶爬行姿勢之匍匐爬寶寶爬的時候總是用一邊爬,總是右邊的手和腳用力,感覺像是用右腿爬行來帶動另一條腿,肚子緊貼在地上,有如『解放軍匍匐過草地』。
  • 寶寶爬行主要的5種姿勢(四)
    你知道最常見五種寶寶爬行姿勢什麼樣子嗎?不同的爬行姿勢透露出寶寶不同的性格和身體狀況,媽媽們一定要抓住這一點給寶寶正確的引導啊!你知道最常見五種寶寶爬行姿勢什麼樣子嗎?寶寶爬行姿勢之匍匐爬寶寶爬的時候總是用一邊爬,總是右邊的手和腳用力,感覺像是用右腿爬行來帶動另一條腿,肚子緊貼在地上,有如『解放軍匍匐過草地』。
  • 寶寶爬行這麼重要?這五大好處了解一下
    爬行,是嬰兒時期的一項特殊身體活動,是介於「坐」和「走」之間的一種活動形式。在嬰兒成長發育過程中,我們常常用「三翻、六坐、七八爬、十二走」這一俗語,來衡量寶寶的發育是否正常。它指的是寶寶通常3個月左右學會翻身、6個月可以坐起、7~8個月開始嘗試爬行,最後12個月能夠獨自站立和行走。
  • 「爬行敏感期」的寶寶不願爬行怎麼辦
    周末陪朋友聽了個講座,是有關孩子爬行方面的。這位育兒人士說:「如果你不讓你的孩子學會爬行,那麼他的智商發育就會落後於會爬行的寶寶,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學習......"
  • 這幾個月是寶寶練習爬行的關鍵期,怎樣訓練寶寶爬行?
    俗話說寶寶「三翻六坐八爬爬」,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7-9個月的寶寶已開始發展丟、扔物品等大肢體動作的能力,寶寶也開始熱衷於爬行,媽媽們應儘量抓緊這段時間教寶寶學爬一般而言,寶寶在8個月左右時就可學會自然地爬行,在學習爬行的初期幾乎都是採用手腳並用的爬行方式,之後會用胳膊肘往前匐前進,而且腹部貼在地面,爬行速度十分緩慢,在
  • 爬行對寶寶的五個好處,有助於寶寶健康成長
    成年人看起來很簡單的爬行動作,對寶寶來說確是個複雜的過程,因此有人說會爬行且爬得快的寶寶長大後更聰明。那麼爬行究竟對寶寶成長都有什麼好處呢?好處一:有助於寶寶的身體發育寶寶學會走路前,爬行是他必須經歷的階段。對寶寶來說,不僅可以通過爬行來尋找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且爬行是寶寶最重要的運動方式之一。寶寶在爬行時需要調動諸多肌肉組織,這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十分有益的。
  • babycare爬行墊安全寶寶的第一次爬行!
    自從寶寶降生,挑選安全、舒適、性價比高的嬰兒用品的重擔就壓在了寶媽們身上,每一個寶寶使用的產品都層層把關,不敢有一絲懈怠。可最近央視曝光含有甲醯胺(又叫氨基甲醛)材料的致癌爬行墊,對孩子成長健康會造成巨大損害,這著實讓寶媽們捏了一把汗。  那麼嬰兒爬行墊該如何挑選呢?
  • 寶寶爬行很重要!這些好處你知道嗎?
    許多家長都在用「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來衡量寶寶的健康發育,但是有很多的家長都對寶寶的「坐」和「走」很重視,對寶寶會不會爬幾乎沒有關注。甚至對於寶寶會爬的時候,還一直怕磕著碰著,弄髒了衣服等,從而不願意讓寶寶去爬。其實這樣是不對的,爬行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其實很有益。
  • 爬行對寶寶來說重要嗎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爬行對寶寶來說非常重要的,當然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成長軌跡,個體也存在差異的,更建議寶寶多爬行。大多數寶寶的成長都是由爬行慢慢過渡到站起來,再到學走路的。爬行時需要四肢協調,對腿部的肌肉也是鍛鍊, 如果不爬就學會走,寶寶在走路時協調性差,很容易摔跤。寶寶爬的時間越長,他的平衡感和協調性就越好,在學習走路的時候就越省力。因此建議家長應該多鼓勵寶寶爬,創造各種有利條件,讓寶寶學爬。寶寶不會爬可能是什麼原因?1.剝奪了寶寶學爬的機會。
  • 寶寶學會爬行好處多多,家長如何才能訓練寶寶的爬行能力?
    閨蜜小劉,兒子十個月了,小傢伙很聰明,有時候抓住爸爸的衣角就可以站起來,甚至還試探著要抬腳走路,婆婆誇寶寶真厲害,10個月就要走路了。但小劉高興不起來,因為她聽說,寶寶如果不會爬行,而直接會走路的話,可能是智力低的表現。於是整天憂心忡忡的,擔心寶寶智商有問題。
  • 關於寶寶爬行的有意思的知識
    前幾天寫現在地板硬了,是否需要穿鞋的文章後,有好多讀者在後臺提問關於孩子爬行的問題。哈哈,那就逐個回答下吧。目 錄孩子現在8月齡,還不會爬,正常嗎?那我孩子現在1歲了,不會爬,能走幾步了,有問題嗎?我家寶寶爬的不標準,有問題嗎?是不是都是先匍匐,後手膝,最後熊爬?
  • 寶寶「爬行感知期」需要父母引導和重視,度過爬行期重要性要了解
    一般來說在寶寶到達三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可以學會翻身了,這也是他們能夠開始爬行的第一階段。如果父母覺得翻身和寶寶的爬行沒有任何關係就大錯特錯了。2)1-4個月的寶寶的表現寶寶在這階段可以根據自己的情緒做出各種不同的反應,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寶寶經常做出一些不同的動作。
  • 如何訓練寶寶爬?這些爬行小方法助力寶寶爬行
    三翻六坐八爬周會走,別小看了這幾個動作,這是寶寶動作發育的裡程碑,如果發育良好,寶寶在這幾個關鍵的月齡,就會相應地會這些動作。爬是幾個動作中的關鍵一環,對於爬,家長們了解嗎?每天2~3小時的爬行,能夠讓脊椎、背部肌肉得到這一輩子幾乎90%的鍛鍊量。所以說充分爬行有助於鍛鍊寶寶頸部、背部和軀幹的肌肉。
  • 爬行有益 社區辦寶寶爬行比賽
    11月16日上午,在晨輝社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家長及小朋友近40餘人參加寶寶爬行活動。促進兒童協調性的爬行活動,受到了居民的歡迎。寶寶爬行活動熱鬧非常  11月16日上午10點,比賽正式開始,小朋友們分編成四組,分成六輪決出男女冠軍。「我們家寶寶第一次來參加爬行比賽。」八個月的球球是比賽中年齡最小的寶寶,媽媽表示,帶寶貝來參加比賽是為了讓他感受小朋友在一起的熱鬧氛圍,鍛鍊寶寶身體協調能力。
  • 學不會「爬行」的寶寶,是智力有問題嗎?聽聽美國兒科學會怎麼說
    這是民間流行的諺語,意思是說寶寶的大運動不能跨越,會依次經過這幾個階段。3個月會翻身、六個月會坐、八個月會爬、十個月會站。每到一個時間節點,如果寶寶沒有學會相應的大運動,媽媽們會特別擔心。寶媽 @柚子媽咪 說:我家寶寶12個月了,一直沒有學會爬行,只會在地上匍匐前進,現在都已經會站,拉開走的架勢了,還是不會爬。聽一些育兒專家說,爬行和大腦發育有關,學不會爬行的寶寶,是智力低下嗎?
  • 寶寶11個月大,還不會爬行?爬行的三個階段,給寶寶不一樣的引導
    文|福林媽咪有一句順口溜:「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立」,這是寶寶在大動作方面的發展情況,也就是說,在寶寶8月大的時候,就能夠爬行。但是家裡寶寶到底什麼時候會爬行,還要看寶寶具體的情況:有的寶寶在6個月大的時候,就會爬了;但是有的寶寶在9個月大的時候,依舊不會爬。寶寶在6—9月份的時候,會進入到爬行敏感期,在這個階段寶寶願意吸收並且去實踐關於「爬行」的知識和技巧。
  • 解析寶寶爬行的5種姿勢(二)
    你知道最常見五種寶寶爬行姿勢什麼樣子嗎?不同的爬行姿勢透露出寶寶不同的性格和身體狀況,媽媽們一定要抓住這一點給寶寶正確的引導啊!你知道最常見五種寶寶爬行姿勢什麼樣子嗎?寶寶爬行姿勢之匍匐爬寶寶爬的時候總是用一邊爬,總是右邊的手和腳用力,感覺像是用右腿爬行來帶動另一條腿,肚子緊貼在地上,有如『解放軍匍匐過草地』。
  • 嬰幼兒思維和判斷力和爬行有關?七大遊戲方式,讓寶寶愛上爬行
    和表妹一家帶寶寶去公園玩,兩家孩子在前面跑,又是撿葉子,又是找蒲公英。表妹推著已經一歲的二女兒嘰喳感嘆道:「不知道嘰喳啥時候,才能像哥哥姐姐這樣滿地亂跑啊。」「孩子說走就走了,很快的!」我安慰她。「不過你也要多給她機會走走,這段就很平啊,可以讓孩子下車走走。」
  • 寶寶多大才會爬?爬行黃金期,這些訓練方法要知道
    「鄰居姐姐的兒子6個多月就會爬了,你再看你這個乾女兒連動都懶得動的樣子,平時翻個身就是超大的運動量了。」閨蜜吐槽到。其實,孩子在學爬的時候也有「黃金期」,家長們要注意這3個時間,才能讓寶寶越爬越聰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