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思維和判斷力和爬行有關?七大遊戲方式,讓寶寶愛上爬行

2020-12-25 IF枕邊育兒

和表妹一家帶寶寶去公園玩,兩家孩子在前面跑,又是撿葉子,又是找蒲公英。表妹推著已經一歲的二女兒嘰喳感嘆道:「不知道嘰喳啥時候,才能像哥哥姐姐這樣滿地亂跑啊。」

「孩子說走就走了,很快的!」我安慰她。「不過你也要多給她機會走走,這段就很平啊,可以讓孩子下車走走。」

「你們不知道,這孩子一摔跤就直挺挺的倒下去,不會趴啊!摔幾次就不敢走了。」我只敢在家裡軟墊子上讓她練走路。

「那她不會爬嗎?」我問,寶寶在學走路時難免會摔跤,但一般寶寶都會雙手著地,變成爬行姿勢而避免直接「臉著地。」

表妹嘆口氣,說也奇怪,這孩子天生懶似的,都說三翻六坐九爬爬,這孩子根本不爬,她奶奶說會不會爬沒所謂,反正以後也會走。

我告訴表妹,嘰喳的狀況可能是由於「感統失調」,不僅對行走的路面和障礙缺少判斷,也沒辦法用保持身體平衡。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就是「缺失的爬行」。

爬行帶來認識世界的全新方式

《發展心理學》指出:自我位移的實現,對嬰兒的認知和心理社會方面的發展具有驚人的作用。

在兒童心理學中,有個非常經典的實驗叫視崖實驗,在地面上畫出或搭建一個「視覺懸崖」,看小嬰兒是不是敢爬過去,用以測試孩子的「深度知覺」。而在BBC紀錄片《嬰兒的異想世界》中,研究者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爬行的孩子,比剛開始學習爬行的孩子,擁有更強的思維和判斷力。

這是因為寶寶在爬行中,不但需要使肢體協調,運用力量讓自己移動。更需要在移動過程中判斷物體的遠近、空間的深度等。對於寶寶這就像從看2D電影,到戴上3D眼鏡玩遊戲一樣。

我的寶寶學爬時,經常喜歡從各種大大小小的縫隙裡穿過,有的時候他會順利的通過,而大部分時候,他會卡住,然後退出來。通過這種判斷-行動-復盤-再行動的循環,他視覺、前庭覺等深度感知能力,得以迅速發展。而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爬行時間過短,或根本不爬行,影響的也不僅僅是孩子體態和協調能力,更可能會影響到娃日後的學習能力。

影響寶寶爬行的三大因素

如果寶寶,像表妹家的小嘰喳一樣根本不愛爬,或者採用錯誤的方式爬行。爸爸媽媽最好從下面幾個方面來檢視問題,排除影響寶寶爬行的因素。

因素一:寶寶自身情況

對於月齡很大卻不會爬的孩子,肌肉力量不足,身體協調性欠佳外,有些寶寶還受到早期「先天反射」未被抑制的影響,如「迷路反射」(即寶寶在俯趴時手腳不落地)未被抑制寶寶無法開啟爬行姿態。但只要寶寶肢體發展良好,就可以通過訓練教會寶寶爬行。

因素二: 所處爬行環境

社會文化學者認為,對於孩子自由活動秉持不同態度的文化環境,也對孩子動作的發展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如果孩子突然不願意再爬,就要檢視家中的環境是否安全、寬敞、有趣,並適宜寶寶爬行。一位閨蜜的寶寶就在10個月左右搬新家後突然不愛爬了,最後她發現是因為新家的地板上比舊公寓的硬,於是調低了溫度,給娃穿上了厚褲子。

因素三:父母的觀念

爬行對於孩子來講,是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喜歡什麼就可以爬著去拿。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他聽到的都是,別動,放下,別摸。就會覺得世界充滿了危險,變得膽怯不敢再去爬。

要想寶寶爬的好,首先寶爸寶媽要意識到,爬是寶寶學習的方式,應該像鼓勵孩子閱讀一樣,鼓勵爬行。

七大遊戲方式讓寶寶愛上爬行

哈佛教育學院現任院長Kathleen MaCartney認為,在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即便是訓練孩子的大運動能力,也可以和認知思維訓練結合起來。

寶寶早教班上曾經有位媽媽向老師諮詢,寶寶不喜歡爬,但是根據老師給的方式訓練後,娃更不愛爬了,甚至還在媽媽拿起他的手時哭鬧掙扎。其實越是刻意訓練,越是可能引起寶寶牴觸。不如把爬行訓練融入好玩的遊戲,讓寶寶愛上爬爬。

1、爬前期「熱身」遊戲

在大人看起來,爬是很簡單的事請。但是對於寶寶而言,開始爬行首先要用雙手撐起自己的身體。為了讓寶寶體驗這樣的感覺,爸爸媽媽可以找一個大一點的軟球。讓寶寶趴在球上,輔助寶寶用手撐地。可以用「蛋殼式」擁抱,帶著寶寶一起往前滾動,如果寶寶表現出害怕,可以下次再來。

2、伸手拿東西

如何鼓勵寶寶從坐到爬,有人建議給孩子一些色彩鮮豔的玩具,有人建議用聲光電來吸引寶寶注意。其實最了解孩子的還是家長,但是能讓大多數寶寶啟動的還是好吃的。

把小餅乾或者溶豆先給娃吃一顆,然後擺在寶寶伸手可以夠到的地方,鼓勵他去自己拿。第二顆放的再遠一點,引導寶寶做出爬行的姿態。

3、借力移動,體驗爬行

在剛開娃開始學習爬行的時候,小肚子貼著地面,腳指蹬著地,看起來很用力,卻沒辦法前進。脾氣急一點的寶寶氣的哇哇大哭。爸爸媽媽可以讓娃橫趴在自己肚子上,在寶寶的前方放個小玩具,然後用手掌抵住娃的腳後跟,給他一個向前的力,翻過媽媽山去那玩具。

4、更新寶寶的爬行環境

等寶寶開始自己移動,如果環境沒有那麼開闊,可供探索的玩意兒又很少。為了保持娃的爬行性質,最好定期給孩子更新一下爬行環境。這就像是手機遊戲的版本更新一樣。

你可以往地丟幾個軟墊子,也可以用紙箱子創造出一些新的空間,讓娃探索。或者是乾脆自己也在地面上活動,做孩子的人肉障礙物,寶寶會超喜歡的。

5、追逐玩具

有的娃喜歡自己探索,有的孩子卻熱衷「你跑我追」。我的寶寶在爬行中,最熱愛的一件事情就是追逐一個會唱歌的小馬。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家裡的貓咪點點就成了他的新玩具。其實娃去追蹤東西,本身就是一種「深度知覺」訓練。回力小汽車、爬行的小玩具,上發條的小跳蛙都是這個階段不錯的玩具。

6、集體爬行

像我們大人喜歡叫上小閨蜜去健身房健身一樣,寶寶也需要一種爬行的氛圍。即便到了現在,如果身邊有小寶寶在爬,我家寶寶也會毫不猶豫的加入「爬行大軍」。約上孩子同齡的媽媽一起玩耍、或參加早教中心舉辦的爬行大賽,都能幫助那些不怎麼愛爬的孩子提起興趣。

如果實在沒有精力,爸爸媽媽也可以陪寶寶,重溫一下爬行的快樂,總之一起爬更有趣。

7、加入故事性和趣味性

其實即便孩子走路已經很順暢,保持一定的「爬行運動」對孩子的肢體協調、大腦發育和脊椎健康都大有好處。這個時候,帶有故事性和趣味性的爬行遊戲,會讓娃更樂於爬行

我們家每到周末就經常會拿出寶寶的「隧道」,給娃帶上火車頭帽子,假裝是輛小火車,「翻山鑽洞」的給爸爸和我運送貨物。

枕邊育兒寄語:

爬行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但是由於現代生活的侷促和其他種種原因,孩子可能會不願意爬、不會爬。而遊戲也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枯燥的爬行訓練孩子不願意配合,就試試用好玩的遊戲,帶著孩子享受爬行的感覺吧!你家孩子多大會爬的?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所謂「感統訓練」,是給孩子提供開放的環境,讓孩子自由玩耍

追著孩子餵飯不可取,自主進食訓練要抓住關鍵期

抓住專注力訓練的3個「黃金期」,提升學習效率,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相關焦點

  • 3個遊戲做引導,快樂爬行更聰明
    而在4-6個月,寶寶則會出現"對稱性頸部張力反射"就是當他是跪姿時,頭會抬起,手臂會伸直,雙腿彎曲。這個反射是為了孩子爬行做準備。當孩子學習爬行的時候,這兩種反射就會被反覆用到。如果直接跳過爬行階段。孩子的反射沒有被充分利用,寶寶就會出現「反射殘存」的情況。寶寶就會躁動不安,這種情況長久下去,很容易造成注意力缺失,對他日後的學習和認知產生影響。
  • 值得收藏:爬行的好處,不能錯過的嬰幼兒爬行期 必須了解並行動
    「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周會走」這是寶寶大動作發展的一個過程。7個月的時候是寶寶練習爬行發展的關鍵期。在嬰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每個月都有突出明顯的變化,在練習爬行的這個時期,孩子開始出現爬行的動作,並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爬行,剛開始的時候比較吃力,有的孩子不往前反而會往後撤,,但我們要給予孩子持續的訓練。
  • 嬰幼兒時期寶寶爬行的重要性,家長們都了解嗎?
    其實在寶寶的嬰幼兒時期,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行為都是有意義的。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階段。只是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寶寶的這個行為對於他發展的重要性。所以就錯過了在這個階段寶寶發展的關鍵時期。今天早幼教筆記要和家長們來談談寶寶爬行的重要性。仔細觀察家長們就會發現,其實很多的寶寶剛學習爬行的時候,都是先往後爬,這是寶寶爬行的必經階段。這個時候需要家長們對寶寶進行耐心的引導,寶寶很快就可以學會正確的爬行啦!可是有些家長們認為寶寶爬行,既不雅觀,又不衛生,所以不讓寶寶爬,其實爬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必須要經歷的階段,是寶寶一種極好的全身運動。
  • 嬰兒爬行七大好處
    1.寶寶可以透過新的方式與你連結當寶寶爬行穿越房間時,他正在尋求照顧者的指導 透過媽媽的臉部表情和手勢所發送的任何信號,例如搖頭表示「立即停止!」,或是微笑的話語鼓勵他繼續前進,這些指導可以令寶寶安心。
  • 「爬行敏感期」的寶寶不願爬行怎麼辦
    周末陪朋友聽了個講座,是有關孩子爬行方面的。這位育兒人士說:「如果你不讓你的孩子學會爬行,那麼他的智商發育就會落後於會爬行的寶寶,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學習......"
  • 這幾個月是寶寶練習爬行的關鍵期,怎樣訓練寶寶爬行?
    俗話說寶寶「三翻六坐八爬爬」,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7-9個月的寶寶已開始發展丟、扔物品等大肢體動作的能力,寶寶也開始熱衷於爬行,媽媽們應儘量抓緊這段時間教寶寶學爬一般而言,寶寶在8個月左右時就可學會自然地爬行,在學習爬行的初期幾乎都是採用手腳並用的爬行方式,之後會用胳膊肘往前匐前進,而且腹部貼在地面,爬行速度十分緩慢,在
  • 秋冬不利於寶寶爬行?會與不會日後顯差距,錯過爬行後悔可來不及
    這是因為寶寶在爬行時,必須要用雙臂撐起身體,並協調四肢前後挪動。爬行的動作可以提升肌肉張力和關節韌帶的鬆緊度,寶寶的肩膀和髖關節會在行進中承受重力得到鍛鍊。因此,直接跳過爬行學走路的寶寶,可能會出現肌肉張力較低的情況,寶寶學攀爬也較慢。
  • 給寶寶選爬行墊發現思維短板原來是這樣?
    寶寶還沒開始學爬的時候,寶媽就已經開始買爬行墊了。為了買到合適的爬行墊,寶媽也算做足了功課。把幾個專門買寶寶用品的品牌都對比一下。發現有直接捲起來的,一米八乘兩米那種大墊子,這種收納起來太佔地方。還有一種拼接的泡沫墊,有多種尺寸可以選,但是拼起來和拆開都麻煩。
  • 如何訓練寶寶爬?這些爬行小方法助力寶寶爬行
    促進視覺發育,沒有爬行和沒有充足爬行的寶寶以後出現近視、弱視等視覺問題的機率比爬行充足的孩子高几十倍!充足的爬行對於寶寶的體型和體格影響極大。每天2~3小時的爬行,能夠讓脊椎、背部肌肉得到這一輩子幾乎90%的鍛鍊量。所以說充分爬行有助於鍛鍊寶寶頸部、背部和軀幹的肌肉。
  • 爬行有益 社區辦寶寶爬行比賽
    11月16日上午,在晨輝社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家長及小朋友近40餘人參加寶寶爬行活動。促進兒童協調性的爬行活動,受到了居民的歡迎。寶寶爬行活動熱鬧非常  11月16日上午10點,比賽正式開始,小朋友們分編成四組,分成六輪決出男女冠軍。「我們家寶寶第一次來參加爬行比賽。」八個月的球球是比賽中年齡最小的寶寶,媽媽表示,帶寶貝來參加比賽是為了讓他感受小朋友在一起的熱鬧氛圍,鍛鍊寶寶身體協調能力。
  • 你家寶寶會爬了嗎?爬行對孩子成長的好處,家長要重視起來
    另外,寶寶們爬行的姿勢也需要特別關注。這是因為爬行的姿勢與幼兒肢體發育有關,不能因為學習「爬」這一動作,影響了孩子的發育,反而因小失大了。而爬行可以滿足孩子的觸覺、視覺、聽覺等,不斷增加認知,提高孩子對於外界的感知,豐富其大腦思維,有助於寶寶們心智和潛力的開發。三、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爬行?
  • 寶寶爬行好處多!這份乾貨滿滿的爬行遊戲攻略可以一直用到6歲
    我們經常會聽老人說「三翻六坐七滾八爬」,當有些寶寶到了8個月還不會爬時,很多家長就會陷入焦慮。而有些家長也會產生疑惑,我家寶寶沒經過爬直接就會走了,這樣到底好不好呢?爬行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對寶寶的身心成長和智力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這個環節是不可或缺的。爬行究竟有什麼好處呢?寶寶不會爬,我們要怎麼引導呢?
  • 一個多月的寶寶適合做哪些運動?運動能力訓練分為兩大類
    如撥浪鼓等,剛開始可先用玩具,輕輕地觸碰寶寶小手的第一二指關節。讓寶寶感覺不同的物體,在小手完全展開後,把玩具柄放進小手中,使寶寶緊握。除了讓寶寶觸摸和抓握帶柄的玩具外,媽媽可以把自己的手指放進寶寶手心,寶寶會無意識地抓住。
  • 別讓寶寶錯過爬行
    我們常常說寶寶「七坐八爬」,意識就是寶寶七個月要坐,8個月能爬,這是老祖宗總結的經驗,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時也暗示了寶寶生長發育有規律的可循,先會坐後會爬。了解寶寶坐和爬的規律,能更好地幫助寶寶成長和發育。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有的寶寶沒有爬直接學會了走,走其實是一個比爬還要複雜的動作,寶寶先於爬就會學走,也說明寶寶心智動作發育並未落後,但這不能代替爬的作用。
  • 寶寶11個月大,還不會爬行?爬行的三個階段,給寶寶不一樣的引導
    但是家裡寶寶到底什麼時候會爬行,還要看寶寶具體的情況:有的寶寶在6個月大的時候,就會爬了;但是有的寶寶在9個月大的時候,依舊不會爬。寶寶在6—9月份的時候,會進入到爬行敏感期,在這個階段寶寶願意吸收並且去實踐關於「爬行」的知識和技巧。
  • 寶寶「爬行感知期」需要父母引導和重視,度過爬行期重要性要了解
    並且父母一定要注意,在對孩子進行引導的時候不同的階段所採取的方式一定是不一樣的,如果採取同樣的方法那麼起到的效果就會相對較差,這也起不到我們想要的鍛鍊效果。一般來說在寶寶到達三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可以學會翻身了,這也是他們能夠開始爬行的第一階段。如果父母覺得翻身和寶寶的爬行沒有任何關係就大錯特錯了。
  • 寶寶爬行比賽歡樂多
    □小遠    8月31日上午,持續兩個月的第二屆「寶寶向前衝」爬行活動在鄭州聖瑪婦產醫院展開了總決賽,鄭州0~3歲各路萌寶貝們將「賽場」變成了「遊樂場」。而最終斬獲各年齡段冠亞季軍的寶貝們更是獲得了聖瑪婦產醫院提供的豐厚獎品。
  • 這場爬行比賽的主角是小萌寶
    「我愛玩具書」寶寶閱讀爬行比賽在廣少圖舉行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 黃韻箏報導:4月2日是國際兒童圖書日。當天,一場萌態十足的「我愛玩具書」寶寶閱讀爬行比賽在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童趣館舉行。這場專屬6-18個月寶寶的爬行比賽留下了無數的歡樂。
  • 寶寶爬行的5個好處,家長了解嗎?
    這正如很多家長急於訓練寶寶學習走路,若孩子總愛在地上爬家長還著急。因為父母們有一個誤區:我的孩子還沒爬就會走了是聰明的表現。其實過早的訓練嬰幼兒走路是沒必要的,且我們更不能越過、錯過孩子的爬行關鍵期,因為爬行對寶寶來說是受益一生的運動。
  • babycare爬行墊安全寶寶的第一次爬行!
    自從寶寶降生,挑選安全、舒適、性價比高的嬰兒用品的重擔就壓在了寶媽們身上,每一個寶寶使用的產品都層層把關,不敢有一絲懈怠。可最近央視曝光含有甲醯胺(又叫氨基甲醛)材料的致癌爬行墊,對孩子成長健康會造成巨大損害,這著實讓寶媽們捏了一把汗。  那麼嬰兒爬行墊該如何挑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