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爬好處多?3個遊戲做引導,快樂爬行更聰明

2021-01-10 IF枕邊育兒

文|全文共1819字,閱讀時間約3.5分鐘

前陣子收到了一封有趣的粉絲私信,一位媽媽詢問為什麼自己家孩子一直不會爬。回答好問題,又跟她溝通了帶孩子爬行的注意事項。

但是這幾天這位媽媽又發來私信,告訴我:他們家的寶寶已經直接「跳級」從爬到走了,這爬行訓練,是不是就不要進行了?

在幫助媽媽們解決0-1歲寶寶成長的問題時,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個案:孩子從坐直接過渡到走,根本。

一些長輩會認為這是因為孩子聰明學的快,有的人認為這是孩子營養充足體能發展好。但實際上,這樣的現象並不值得高興。

爬行是嬰兒成長中重要的階段,其影響不僅在於身體發展,更會影響認知發展。爸爸媽媽需要重視起來,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如何幫助寶寶爬的多、爬的好。

為什麼有的寶寶不爬就走

兒童運動研究者Emmi Piker博士指出:自由活動的孩子,應該先是學會爬,再學會坐。

老人們通常會說「三翻六坐九爬爬」,很多爸爸媽媽會在孩子六個月左右就讓孩子嘗試靠坐,但那時其實寶寶還沒有做好準備。向我諮詢的那位粉絲媽媽也是一樣,大約在孩子七個月左右,他們就讓寶寶嘗試著獨坐。

我們知道,如果你想做一個動作,需要運用那部分的肌肉群就會得到鍛鍊。在大運動發展的歷程中,孩子先學會的是翻身,接著是爬,再後來是坐,然後才是站。

但坐和爬帶來的視覺感受完全不同,提前學會坐的孩子發展了背部及臀大肌的肌肉群,並且獲得視野,如果手邊有東西,是很願意也有能力通過拉的動作站起來的。有了站做基礎,就會慢慢的移動學走路,從而「跳」過爬的過程。

寶寶學爬的好處

《兒童心理學》指出:嬰兒爬行時能夠感知地板的溫度、硬度、顏色等,這些信息會傳人大腦並刺激相應區域大腦皮層的發育與成熟。

然而孩子跳過「爬」直接到站和走,並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因為"爬行期"對於寶寶的發展非常重要。

一方面,充足的爬行有助於寶寶日後形成健康的體態。在爬行時嬰兒要動用頸部肌肉看向前方,同時用腰背部肌肉作為支撐。這樣孩子日後在應對繁重的學習中,就不那麼容易含胸駝背。

另一方面,所有的發展都是孩子的內在需求,如果不能滿足這個發展,寶寶很容易出現感統失調的情況。小嬰兒在0-2個月會出現一種叫做"非對稱性頸部張力反射"就是孩子的頭轉向哪邊,手就會伸向哪邊。這是幫助孩子抓到看見的東西。而在4-6個月,寶寶則會出現"對稱性頸部張力反射"就是當他是跪姿時,頭會抬起,手臂會伸直,雙腿彎曲。這個反射是為了孩子爬行做準備。

當孩子學習爬行的時候,這兩種反射就會被反覆用到。如果直接跳過爬行階段。孩子的反射沒有被充分利用,寶寶就會出現「反射殘存」的情況。寶寶就會躁動不安,這種情況長久下去,很容易造成注意力缺失,對他日後的學習和認知產生影響。

三個遊戲讓寶寶快樂爬行

雖說爬行是孩子自然而然習得的"技能",只要不人為逼迫孩子早早學坐,寶寶們大部分都會自己開始爬。但是有的孩子好動,爬的就多一點。有的孩子懶一點,就不愛爬。而將爬行當做一種親子遊戲,能讓寶寶在輕鬆的氛圍下,愛上爬行。

遊戲一:抓住小球

訓練目的:定向爬

在寶寶吃完奶半個小時以後,讓他趴在柔軟乾淨的毯子上,可以來點音樂。在寶寶前方,用小軟球或其他寶寶喜歡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鼓勵寶寶伸手去夠那個玩具。如果寶寶一開始不知道該怎麼爬,我們可以利用他的「對成性頸部張力反射」,用雙手抵住寶寶腳掌,幫他往前爬。夠到玩具的嬰兒就會受到鼓勵獲得成就感。在腦中形成獎賞迴路,更加喜歡爬行。

遊戲二:尋寶遊戲

訓練目的:自由爬

當寶寶已經能夠自如爬行,如何鼓勵他爬的更多一點呢?大寶比較懶,學會爬之後也很少到處爬,而是喜歡呆在一個地方,為了鼓勵他,我們就想了一個遊戲。清空一塊區域,把他平時喜歡的玩具藏在各種地方,讓他爬著去翻找。每找到一個,就給他大聲地鼓勵。大寶直到已經會走了,還是經常會玩這種尋寶遊戲。

遊戲三:什麼在響?

訓練目的:轉向爬

在爬行的過程中學會轉向,也是寶寶爬行訓練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是該怎麼設計遊戲才能讓孩子轉向呢?我的做法是找一些聲音玩具,比如小沙錘或者橡皮鴨子之類(注意要避免聲音過大的電子產品對孩子造成驚嚇和聽力損傷)。把他們藏在孩子身後唧唧叫兩聲,然後媽媽問寶寶:「是什麼在響啊?」引導孩子轉彎爬,去尋找身後的玩具。

枕邊育兒寄語:

養育孩子的過程,就像是牽著蝸牛去散步,孩子自有其內在節奏。學坐也好、學爬也好,不管我們多麼著急,也要尊重孩子的生長規律和個體差異。其實,給予寶寶一個充分安全和自由的環境,再加上一定的引導,就能讓寶寶在每個階段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嬰幼兒思維和判斷力和爬行有關?七大遊戲方式,讓寶寶愛上爬行

「硬地爬行」的寶寶,最怕父母的「關心」!多數父母犯了這樣的錯

嬰兒期如何平復寶寶情緒,孩子會爬之前就該懂

相關焦點

  • 爬行的好處這麼多,如何幫寶寶學會爬?
    二、寶寶學爬的好處有哪些?所以學爬可以對大腦進行強化訓練,促進大腦的發育。5、增進親子關係,有助於寶寶健康成長家長陪伴寶寶學爬,運用一些有趣的小玩具和小遊戲,引導寶寶逐漸學會爬行,在這樣充滿歡聲笑語的氛圍和互動中,不僅增強了寶寶與家長之間親密的感情聯繫,而且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更有助於寶寶心理和性格的健康成長。
  • 訓練寶寶爬行能力,這3點準備要做齊,娃學爬會更順利
    接下來這3個方面對訓練寶寶爬行非常重要,媽媽一定不要錯過。多鼓勵引導寶寶爬行寶寶學爬行的過程,媽媽要做好鼓勵,多引導寶寶爬行,以免他爬行積極性不高。媽媽可以準備寶寶喜歡的玩具、感興趣的繪本,在寶寶前面引導他爬過來拿,當寶寶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後,別忘了給寶寶一個擁抱和誇獎哦,這會讓寶寶對爬行這件事更感興趣。
  • 孩子不會爬,可能錯失這3點好處。家長該怎樣引導孩子學爬?
    寶寶9個月了,還不會爬,不會是發育遲緩吧?孩子還沒爬就開始走路了,是不是順序不對,有什麼壞處嗎?今天,兜媽就來說一說寶寶學爬這件事,看起來小,卻很重要呢!讓寶寶的身體更強壯寶寶在爬的時候,手腳及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在運動,這能鍛鍊他全身的肌肉,以及四肢的協調性和靈活性。爬行對寶寶來說也是個「體力活」,比他坐著的時候要額外消耗1倍以上的能量,所以爬得多的寶寶,也吃得更多,身體發育會更好。
  • 你知道怎樣讓寶寶學爬嗎?訓練寶寶學爬應分三步走!
    每個寶寶在學會走路之前,都會要先學會爬行!爬行不僅能幫助寶寶鍛鍊四肢靈活性、協調性、平衡性和靈敏度,還可以增強寶寶的肌肉力量,並促進大腦發育,可謂好處多多。那麼作為新手父母的你知道怎樣讓寶寶學爬行嗎?那麼今天就和櫻桃君一起去看看訓練寶寶學爬行的方法!
  • 寶寶不會爬行怎麼辦?如何訓練?幾個小妙招,讓寶寶爬起來
    「鄰居家寶寶8個月就會爬了,我家寶寶10個月了還不會爬,孩子的智商發育會不會落後於會爬行的寶寶呀?聽說寶寶多爬會更聰明,但我家寶寶就是不爬,親們,怎麼辦?」昨晚在我們的媽媽群裡一位新媽媽顯得很焦慮。關於寶寶爬行這事,媽媽們不要和別人家的寶寶作比較。一比較,內心就很容易生焦慮。
  • 孩子越「爬」越聰明!這些引導寶寶學爬的方式,寶媽必須掌握
    文丨福林媽咪寶寶的成長是有階段性的,三個月左右學會抬頭,六個月左右睡覺就能翻身,八個月左右就能亂爬,然後在十一二個月的時候蹣跚學步。當然,每個寶寶生長發育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即便是同月齡的寶寶,也會出現有的寶寶已經能邁出步子,而有的寶寶卻還只會爬。如果家裡的寶寶還只是處於會爬的月齡,寶媽們也不用太羨慕或是著急讓寶寶學走路,因為「爬」對寶寶來說可是很重要的一項技能。寶寶爬行為什麼重要?
  • 寶寶多爬竟然有這麼多好處,後悔科普晚了
    所以不要動不動就懷疑寶寶是不是哪有什麼問題,正確的引導才是寶爸寶媽該做的!寶寶爬的好處多多首先,爬行時嬰兒必須頭頸抬起,胸腹離地,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如何幫助寶寶學爬1、在學爬之前,要多趴其實從寶寶三四個月大時,就應該讓寶寶(清醒狀態下)多趴。幫助他/她鍛鍊頭部、頸部、肩部的肌肉,為爬行做好準備。
  • 爬行究竟有什麼好處?讓寶寶爬夠500個小時,讓寶寶一生受益
    不僅要讓寶寶多爬,還要讓寶寶爬夠500個小時,如果能爬夠800小時就更好了!一般來說6個月左右的寶寶開始匍匐爬行,然後會進入手膝爬行階段,直到學會走路,爬行將持續7-8個月左右的時間。感覺統合失調是近年來常常被兒童保健專家提及的名詞,由於環境汙染、剖腹產率居高不下等因素,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越來越多,正日益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有關專家對感覺統合失調兒童調查發現,其中90%以上的孩子在嬰兒期不會爬行或爬行時間很短,而爬行是目前國際公認的預防感覺統合失調的最佳手段,嬰兒越爬越聰明。
  • 為站立、學步打基礎的爬行訓練,寶寶不願爬怎麼辦?
    寶寶學走路前,喜歡在地上爬呀爬,加上夏天快來了天氣炎熱,不少家長都會給寶寶買個爬行墊,讓寶寶在上面自由爬滾。但是有媽媽惆悵了,為什麼別人家的寶寶爬得好歡快的,我家寶寶怎麼就「死活」不願爬?問題來了,不願鍛鍊爬行的寶寶該怎麼引導?今天咱們來說說。
  • 寶寶學不會「爬行」,說明智力低下?美國兒科學會:能「動」就行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囡囡是個很可愛的小傢伙,活潑好動的她總是會被大人們誇讚聰明。小傢伙三個月的時候會翻身,6個月的時候會獨坐,7個月的時候便能夠靈活地翻滾了,看起來小傢伙每個階段的大動作發育都很不錯。可是令囡囡媽沒有想到的是,到了寶寶該會爬行的時候,小傢伙卻「消極怠工」了。
  • 娃9個月還不會爬?3個原因很關鍵,用對方法助寶寶爬行一臂之力
    眼看著孫女已經快9個月了,周阿姨卻發現一個問題,別的孩子現在早就學會爬了,但是自己的孫女卻還是遲遲學不會爬,周阿姨生怕孩子的身體出問題。每次親戚來家裡都會提這件事,周阿姨和家人也都特別心急,想著是不是孩子身體有什麼毛病,就趕緊抽時間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去了醫院醫生檢查後,告訴周阿姨他們說孩子沒問題,多幫助孩子練習爬行就好了。
  • 會爬的寶寶到底有多聰明?這樣做就能解鎖爬行小技能……
    太懶,累爬行是一個程序化的過程,從3—6個月大時學習翻身是爬行的準備階段;5-6個月大時學會獨坐加強寶寶的肌肉力量;7-8個月大時開始練習俯臥手膝爬行;9-10個月時寶寶就自由自在的手腳爬行了。有些寶寶從小趴的少,抱得多,沒機會鍛鍊,沒空間發展,坐都坐不穩,想讓孩子學會爬,那可不簡單。爬行是需要上下肢共同協作,頸部、背部、腹部、腰部肌肉力量和雙側協調,重心轉移能力都成熟時才能完成的一個複雜動作。
  • 嫌寶寶在地上爬太髒?爬行的「四個」好處,家長可能還不了解
    那麼,讓寶寶聯繫爬行都有什麼好處呢?寶寶爬行的好處?不僅如此,爬行還能促進寶寶內耳前庭的發育,讓寶寶能夠更好的控制平衡,而寶寶這種手和眼睛互相配合,也能幫助左右腦同時發育,讓寶寶更加的聰明。等到可以爬的時候,他就可以主動出擊,去他想去的地方,摸他想摸的東西,這是一種自我意識的覺醒,每天一遍遍的,從陌生到熟悉,這種快樂是任何人都不能剝奪。
  • 如何訓練寶寶爬?這些爬行小方法助力寶寶爬行
    」有啥好處爬對於寶寶的好處很多!每天2~3小時的爬行,能夠讓脊椎、背部肌肉得到這一輩子幾乎90%的鍛鍊量。所以說充分爬行有助於鍛鍊寶寶頸部、背部和軀幹的肌肉。寶寶俯下身爬過來時,家長向後退,等寶寶爬了三四下後,讓寶寶抓到物品,並誇獎寶寶做得好,親一親寶寶。追聽遊戲聲音也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譁啷棒、帶電子音樂的小玩具,都是吸引寶寶的對象。
  • 8個月的寶寶喜歡站著走卻不會爬行,該怎麼引導?
    如果錯過爬而直接走,寶寶有可能今後走路協調性會相對較差一點,走路易摔跤。爬行有什麼好處?其實爬行就是嬰兒發展的必經階段,所以要說它的好處,提高體質、提高活動能力、增進親子交流、促進神經系統發育、有助骨骼、大腦發育這些都是看不見的益處,並且爬行的過程再普通不過,把它說得有多好也確實沒有很大必要。但我要說的是,爬行對嬰兒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自己想去哪裡就可以自己去哪,不再需要依靠別人!
  • 寶寶5個月時,多讓他做這個動作,能鍛鍊他的小腦,讓他更聰明
    小陳的寶寶如今都7個月大了,卻還沒不會爬。即使小陳拿寶寶最愛的玩具引導他向前進,他也無動於衷,讓小陳很頭疼。如今,每當閨蜜帶著她家寶寶來玩的時候,都讓小陳很羨慕,畢竟她家寶寶才六個月,就已經爬得很利索了。
  • 爬夠500小時了嗎?別急著讓寶寶學走路,爬行的好處你想像不到
    「寶寶壓根不想爬,我們該怎麼引導?」下面就和大家仔細說說孩子「爬行這件事兒」。從學爬到會走,中間大概有6~8個月的時間。沒錯,這6~8個月時間就是寶寶寶貴的爬行期。● 促進大腦發育寶寶爬行過程需要大、小腦之間的密切配合,多爬能夠豐富大、小腦之間的神經聯繫,促進腦的發育和生長。其次爬行的雙側肢體刺激還能促進大腦皮層中心溝的形成,從而促進大腦雙側功能區的分化完成。
  • 闢謠,10個月寶寶不會爬,是因為智力偏低嗎?訓練爬行分三步走
    很多寶媽都讚嘆:寶寶真厲害,10個月就要走了。這位寶媽也自豪地說:「說來奇怪,我家寶寶不愛爬,直接就要走路了。」我建議她:「別太著急讓孩子走,多爬爬對孩子有好處。」一部分家長會像群裡的媽媽一樣覺得驚喜,而另一部分寶媽卻意識到這是個問題,擔心孩子不會爬是智力原因。那麼,孩子不會爬行就能走路,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和智力有關嗎?下面我就來聊聊寶寶學爬那些事。
  • 寶寶會爬和不會爬,差別不是一星半點,重視三點讓娃越爬越快
    文|全文共2033字,閱讀時間4.0分鐘最近帶娃去朋友家玩,朋友家10個月的寶寶在爬行墊上玩,不一會兒就扶著電視櫃站了起來。奶奶自豪地說:「你看我家寶寶多有本事,連爬都省了直接要走了。」可以從下面介紹的三個方面多下功夫,來幫助孩子充分的爬行。首先:提供適合爬行的環境。在之前的私信中,有位粉絲詢問,為啥自己家寶寶不愛爬,跟她詳細詢問了情況後,我初步判斷:「可能是環境出了問題」。但這位媽媽說,為了讓寶寶爬行更方便,她幾乎清空了整個客廳,還給我看了當時拍的照片。
  • 寶寶爬行好處多!這份乾貨滿滿的爬行遊戲攻略可以一直用到6歲
    我們經常會聽老人說「三翻六坐七滾八爬」,當有些寶寶到了8個月還不會爬時,很多家長就會陷入焦慮。而有些家長也會產生疑惑,我家寶寶沒經過爬直接就會走了,這樣到底好不好呢?爬行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對寶寶的身心成長和智力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這個環節是不可或缺的。爬行究竟有什麼好處呢?寶寶不會爬,我們要怎麼引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