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含之與喬冠華的刻骨銘心之戀(圖)

2020-12-17 中國網

中年時期的章含之

2008年1月26日,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釗的養女、毛澤東主席的英文教師、著名外交家喬冠華的夫人章含之,因呼吸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3歲——章含之傳奇人生

去年「三八」婦女節前夕,本報曾對章含之進行採訪,聽她回憶與父親、毛澤東主席及丈夫喬冠華之間發生的故事,當1月26日聞聽章含之去世的消息後,記者馬上趕到史家胡同進行弔唁,女兒洪晃及工作人員講述了這位傳奇女性的生平……

1935年生於上海,1960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研究生班,1971年調入外交部。章含之與丈夫喬冠華(前外交部長)一起,曾參與中美建交會談、尼克森訪華、上海公報談判等一系列重大活動。

女兒洪晃、女婿楊小平陪著這位一代名媛走完了最後的人生之路。章含之女士走得很突然。換過兩次腎的她,去年入冬後免疫力飛速下降,幾天前肺部感染……病重時依然堅強樂觀。「她走時神情安詳,沒有留下遺言和表示任何遺憾,她是一個非常非常堅強的女人……」

章含之之女洪晃透露,從27日開始接受親友、公眾的弔唁,2月1日將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追悼會與遺體告別儀式。

青瓦灰牆,朱漆大門。北京燈市口史家胡同51號那座寬大深邃的四合院,再也等不回1960年始便棲居於此的主人——這個擁有過「美麗」、「優雅」、「傳奇」、「刻骨的愛情」等等所有名詞於一身的傳奇女性章含之,就這樣從喧囂的塵世中歸於平靜。

章士釗收養的女孩

章含之從不諱言自己的身世。「我實際上是個私生子,我的生父要這個孩子,我的生母就不給。她沒有辦法對付這個權勢大的家庭,就要把孩子送給黃包車夫。這可能是一個弱女子在當時惟一的反抗辦法。律師出來調停,最後這個律師也蠻有意思,沒法調停,說乾脆給我得了。就這麼簡單,他就把我要過去了。」

這個律師就是章士釗。這個小女孩成為他的養女,改變了一生的命運。

章含之的生母是上海永安公司一名普通的女售貨員。上世紀30年代中期,售價不菲的美國金筆康克令,專賣點設在上海永安公司的一樓鋪面。這一專賣點上有一任女營業員,她明眸皓齒,態度嫻雅,有著極好的導購形象和素質,康克令金筆經她之手變得非常熱銷,人稱「康克令小姐」,當時上海的一些報紙專門報導了她。

在眾多慕名而來的人群中,有一位叫小開的顧客每天必到。他是一個出手闊綽的顧客,每天衣履瀟灑的他,走到櫃檯前,掏出幾元錢,從康克令小姐手中買一支康克令金筆,然後回去。天天如此,從不缺席。

在這樣的求愛攻勢下,康克令小姐終於辭職,結束了職業女性的生涯,同傾心她的小開築起愛巢。然而好景不長。小開其實早有婚配,而他身為巨賈的父親,並不認可兒子的婚外情,決計不惜一切代價扼殺這一段事實婚姻。

既然情緣已逝,不如清醒務實。康克令小姐為自己聘請了上海最響亮的律師章士釗。章士釗在20年代曾出任北洋政府段祺瑞內閣的司法總長和教育總長。隨後,回上海掛牌受理律師事務。章士釗一生交遊廣闊,樂於助人。1927年,曾在北京鼎力營救李大釗,1933年又為被國民黨捕獲的陳獨秀出庭辯護。同時他也是上海流氓大亨杜月笙的高級顧問。

有章士釗這樣的律師代為出面,還有什麼事情擺不平?康克令小姐的這段戀情,最終以五萬元的代價一拍兩散。帶著襁褓中的女兒,獨自生活的康克令小姐,並沒有從此一蹶不振。一段時間以後,度過困難期的康克令小姐,燃起了新的愛情,有了第二次婚姻。而她的女兒,被好心的章士釗夫婦收養,成了日後的章含之。

在上海生活的日子裡,章含之和父親章士釗很少有交流。章含之那個時候就覺得只能對父親敬而遠之,父親也從來沒有更多的話跟她說。

1949年,章含之的父親、民主人士章士釗,被毛澤東從香港請到了開國大典的城樓上。他們的家也搬到了象徵著地位和榮耀的北京史家胡同51號。

遷居北京後,章含之進北京貝滿中學讀書。1953年高考前夕,章含之想報考水利專業,將來投入到經濟建設第一線。臨近高考時,學校黨組織找她談話,希望她報考外語專業。她服從組織的意見。儘管她的考分很高,足以考入清華,卻因第一志願而「優先」被北京外國語學院錄取。1960年留北京外國語學院任教。

1973年,章士釗先生已是92歲高齡的老人,他向黨中央提出再度前往香港探訪親友,尋找和平統一臺灣的途徑。他的想法得到毛澤東和周恩來的支持。為此,周恩來總理還為章士釗此行安排了專機,並且特別為章士釗老人配備了醫生、護士、秘書及警衛。章士釗先生此次前往香港,名為探親,實則是身負恢復與臺灣聯繫的重任。章士釗先生到香港剛好一個月,因年齡太大,加之氣候不適,便病倒了,於同年7月1日在香港與世長辭。

章士釗逝世多年後,章含之整理其父的遺著,深感自己對中國文化了解不夠。她說:「父親的作品有深刻的歷史、哲學、文化背景。面對父親近500萬字的文字,許多我讀不懂。」

當上毛主席的英語老師

1963年對於章含之來說,是值得永遠紀念的一年。這一年她成了毛澤東的英文老師。章含之獲得如此幸運的機遇,完全根源於她父親和毛澤東的關係。誠如章士釗所說,他和毛澤東是幾十年的朋友了。

章士釗與毛澤東有著良好的私人關係,早年就曾與共產黨保持密切的交往。在1920年的赴法勤工儉學運動中,毛澤東、蔡和森手持楊昌濟(楊為毛澤東夫人楊開慧之父)先生的手書求見當時在上海的章士釗先生,希望他在資金上予以資助。章士釗先生當即在上海積極募捐,將募集的2萬銀元巨款贈與毛澤東,毛澤東將其中的1萬元資助湖南的赴法勤工儉學的學生,另外1萬元用於湖南的革命活動。1961年,即在國民經濟極為困難的時期,毛澤東每年從自己的稿費中以「還錢」的名義解決章士釗先生生活上的困難,每年支付2000元給章士釗先生,連續支付了10年。1945年,抗戰勝利後,毛澤東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章士釗先生非常擔心毛澤東等中共一行人的安全,兩人相見時,毛澤東諮詢章士釗先生對形勢的看法,章士釗先生認為蔣介石無和談誠意,重慶之地不可久留。在眾人面前章士釗又不好對毛澤東直言,於是章士釗在手心上寫了一「走」字,示意毛澤東,然後湊到毛澤東耳邊小聲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196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七十壽辰。除了親屬,毛澤東又請了程潛、葉恭綽、王季範和章士釗四位湖南老鄉去赴家宴。邀請時特意說明,不帶夫人但可帶一名子女。章士釗便帶了章含之去。

當時,章含之已是年近30的英文教師,毛澤東問了她的工作情況後說:「章老師,你願不願當我的老師啊?我跟你學英語。」章含之以為毛澤東是在說玩笑話,忙說:「主席,我哪敢當您的老師,您是我們大家的老師。」毛澤東卻很認真:「教英語我就當不了老師了,還要拜你為師啊?」章含之真不知如何回答,章士釗打圓場說:「主席什麼時候要含之來,告訴她就是了。」

一周後,毛澤東的外事秘書林克打來電話要章含之定個開始教英語的日期。於是,從1964年元旦後的那個星期日開始,章含之到毛澤東那裡教英語,每次一個多小時,持續了半年。每次讀完英語,毛澤東要和章含之談論一會別的事情。

有一次,章含之和毛澤東發生了爭論。毛澤東主張英語教材應以政治題材為主。章含之則堅持認為以文學題材為主,還舉例說明其觀點。毛澤東說:「七分政治三分文學,可不可以?」章含之則堅持七分文學三分政治。毛澤東說:「你這個章老師很厲害,不讓步,還蠻講策略。我們可以休戰,實踐一段時間再看。你可以告訴學校領導,再增加點政治題材,對學生將來工作有好處。」

1971年3月末,章含之走進了外交部,在各種外事場合擔任英文翻譯,在中美建交、尼克森訪華等一系列重大活動中,身為翻譯的她展現了非凡的才華:章含之先是陪尼克森夫人,後來的紀錄片中,故宮、養豬場、小學、北京飯店廚房等等,到處都有她的鏡頭。後來章含之又成了尼克森的翻譯,七天行程下來,尼克森對章含之的工作十分滿意。

與喬冠華的銘心之戀

在章含之的評語裡,喬冠華始終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一個捍衛自己尊嚴而又高傲的人。其實這個印象,在章含之第一次遇見喬冠華的時候,便深深地烙在腦海裡,再也抹不掉了。

那時,是「文化大革命」處於高潮的時候,1967年的4月或5月,連章含之自己都記得不是很清楚了,地點就在章含之家胡同斜對面的一家小文具店。那天早上,章含之正在店內挑選著那少得可憐的文具,外面進來了一個消瘦修長的身影,他戴著眼鏡,神色嚴峻。她莫名其妙地留意起來,禁不住多看了他幾眼。只見那個人目不斜視地買了寫大字報的紙,掉頭走了。從售貨員的交頭接耳中,她才知道這個男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喬冠華。

等章含之第二次見到喬冠華的時候,已經是1971年的暮春了。那時,章含之剛被調入外交部。有一天上午,章含之正要趕回在四樓的辦公室,發現電梯壞了,只好匆匆地跑向前廳的大樓梯。她剛邁出沒幾步,抬頭就看到一個瘦長而蒼老的背影在前面扶著樓梯的把手步履維艱地往上爬著,每一步仿佛都帶著鉛,十分費力;在老者的背後,還跟著三四個中年幹部,章含之認出他們是部裡頭的幹部。

章含之猜測那老者應該是個什麼領導吧,可她沒顧得上那麼多,為了趕時間,她拔起腿就跑,想從旁邊超越前面的老者。沒等章含之跑上來,手就被別人一把抓住了,「別跑!前面是喬部長!」那人小聲地警告她。「哪個喬部長?」她有些糊塗。「外交部還有幾個喬部長?喬老爺,喬冠華你知不知道?」章含之驚訝了。她根本沒辦法將眼前這個佝僂的背影和四年前那個高傲的身影聯繫起來。她並不知道,那時,喬冠華的夫人剛去世,他受到了很大的打擊,而且他的身體不好,還大病一場,這都讓不到六十歲的他看起來如此蒼老。章含之不禁心疼起來,內心充滿了同情。

雖然在同一個部工作,此後章含之卻一直沒有機會再碰到喬冠華,直到父親的《柳文指要》出版。那時,父親要章含之親自把書送給喬冠華,表示對他的感謝。可作為小職員的她卻怕別人誤以為她「走上層路線」,就把書放在了自己的柜子裡。後來,父親在醫院碰到了喬冠華,問起書的事情,喬冠華愕然,回到外交部之後馬上叫秘書查清楚這件事情。直到這時,喬冠華才知道章含之的存在,但他沒有見到章含之,他派秘書親自把書給取了回來。

這件事情到此還沒完。到了當年的11月,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席位,第一個代表團即將出使。喬冠華是團長,章含之是翻譯之一。在代表團成立大會上,喬冠華在上頭點名,讓大家互相認識。這時,點到了章含之。當時她還在門外,人太多擠不進去,她就在外面站起來,探了下頭。正打算坐下,喬冠華突然說:「你就是章含之?你就是章老的女兒?」

章含之當下大窘,只好又站起來,輕聲說:「是的。」喬冠華並沒有放過她,又問:「就是你扣了我的《柳文指要》?」章含之更不知所措了,最後,才聽見喬冠華說:「好吧!今天算是認識你了。」也許章含之一直對這件事情耿耿於懷,事實上,正是從這個特別的見面式開始,喬冠華認識了這個美麗的姑娘。

喬冠華比章含之大足足22歲,而且是外交部長,這段懸殊的愛情讓章含之走得分外艱難。

章含之說,在幻想之中她曾為自己安排過一千種結局,獨獨沒有想過她會進入外交部工作,會嫁給外交部長喬冠華。章含之說過,她所有的幻想都是那麼美好,從來沒有想過她那惟一的刻骨銘心的愛最終變成生離死別,天各一方,她覺得她的愛情太短了……

相關焦點

  • 悼念章含之 毛澤東之師 喬冠華夫人
    東城區史家胡同的那個四合院,再也等不回1960年始便棲居於此的主人———1月26日上午,中國著名女外交家章含之,因呼吸衰竭在北京朝陽醫院逝世,享年72歲。章含之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釗的養女。曾做過毛澤東的英文教師,是我國著名外交家喬冠華的夫人。在她的一生中,父親章士釗、領袖毛澤東、丈夫喬冠華三位人物都對她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名門之後章含之去世 為前外長喬冠華夫人(圖)
    章含之、洪晃母女在售書現場。圖/蘇友   章含之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釗的養女。曾做過毛澤東的英文教師,是我國著名外交家喬冠華的夫人。1960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研究生部。  歷任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師,外交部亞洲司處長、副司長,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常務理事,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國際部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合作部主任、譯審。
  • 章含之提到喬冠華仍會落淚 稱不再做名流附屬品
    現在她說,我不想再做他們的附屬了  文/羅雪揮  章含之,熟悉她的人,大都有了一定的歲數。如果說起她,他們無一例外地會在這個名字前加上一長串的定語:段祺瑞政府的司法總長兼教育總長的中國著名人士章士釗的養女、毛澤東的英文翻譯、前外交官喬冠華的妻子以及洪晃的母親等等。  而對歷史不了解的年輕人可能會問,「章含之是誰?」
  • 章含之為喬冠華守寡25年,寫了4本書懷念他,為何不願與他合葬?
    因為有著出色的外貌所以追求者也層出不窮,當時的談雪卿看上了一位叫陳度的闊少,但陳度家中早已有正門太太,陳家人也看不上談雪卿的身份,所以談雪卿在生下章含之之後並未把孩子留給陳家,也沒有自己帶在身邊,而是交給了當時替她打官司的律師章士釗,就這樣章含之成了章士釗的養女。
  • 為娶小22歲的妻子章含之,過二人世界,喬冠華不惜與子女斷絕來往
    章含之的履歷比之喬冠華也不遑多讓,其養父章士釗是共產黨的核心人士,在北京念中學的她成績優異,高考時本想報考水利專業,為國效力,但在學校黨組織與父親的勸說下,章含之最終以足以進入清華的成績報考了北京外國語學院。從學校畢業後,章含之留任本校,而帶給她人生又一個不可思議的轉折的「貴人」正是主席。
  • 燕趙都市報:一代名媛章含之的傳奇人生
    章士釗便帶了章含之去。  當時,章含之已是年近30的英文教師,毛澤東問了她的工作情況後說:「章老師,你願不願當我的老師啊?我跟你學英語。」章含之以為毛澤東是在說玩笑話,忙說:「主席,我哪敢當您的老師,您是我們大家的老師。」毛澤東卻很認真:「教英語我就當不了老師了,還要拜你為師啊?」章含之真不知如何回答,章士釗打圓場說:「主席什麼時候要含之來,告訴她就是了。」
  • 「末代名媛」章含之執意離婚,嫁給60歲喬冠華,相愛相伴度過10年
    我們自然能猜到,這位顧客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奔著談雪卿來的。土豪顧客不是別人,正是中華民國陸軍上將陳調元的長子陳度。在陳度的一番熱烈追求之後,談雪卿成了陳度金屋藏嬌的美人,兩人同居後不久,談雪卿就懷孕了。可是,陳度有原配夫人。
  • 章含之親歷中美破冰之旅 被尼克森贊為最好翻譯
    章含之與丈夫喬冠華綜合《京華時報》、《國際先驅導報》報導1月26日上午8時25分,著名學者章士釗之女章含之因肺部併發症於北京朝陽醫院搶救無效去世,享年73歲。章含之1960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研究生部,曾做過毛澤東的英文教師,是我國著名外交家喬冠華的夫人。1984年章含之開始發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譯著有長篇小說《尋歡作樂》(英國作家毛姆著),散文集《我與喬冠華》《風雨情》《我與父親章士釗》《那隨風飄去的歲月》《故鄉行》《誰說草木不通情》《十年風雨情》等。
  • 喬冠華章含之一「吵」鍾情:用英文向她求婚(圖)
    兩次婚姻,以及她與丈夫、前外交部長喬冠華一起在「文革」裡或出於欲望,或出於自保的迷失,成為世人對她一生的爭議。而她和喬冠華的真摯愛情卻讓人為之動容。本書是章含之的傳記,記敘了她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  原來他就是喬冠華!
  • 喬冠華章含之一「吵」鍾情:用英文向她求婚
    兩次婚姻,以及她與丈夫、前外交部長喬冠華一起在「文革」裡或出於欲望,或出於自保的迷失,成為世人對她一生的爭議。而她和喬冠華的真摯愛情卻讓人為之動容。本書是章含之的傳記,記敘了她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  原來他就是喬冠華!
  • 喬冠華:娶22歲的年輕妻子後,堅持過二人世界,把孩子趕出家門
    因此,當這樣一朵外交金花與當時的著名學者喬冠華相愛時,受到了很多人的祝福。就連毛澤東本人也為他們的結合題詞:"一雙美麗的燕子,千裡姻緣革命牽。"。兩人婚後致力於中國的外交事業,為中國在建國之初複雜的國際形勢中樹立良好形象作出了突出貢獻。
  • 喬冠華去世後,妻子為他獨居25年,還寫書懷念他,但始終不願合葬
    最終,章含之報考了外語專業,沒想到卻在外語專業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隨後,章含之開始為期十四年的教書生涯,一次偶然的機會,章含之的才華被主席發掘。並指出了章含之身上的特別之處。 果不其然,章含之在外交部充分發揮出了她的才能,成為中國發展史上為數不多的女外交官。
  • 毛澤東英語老師章含之將與其父章士釗同葬(圖)
    黃丹彤 攝年輕時候的章含之  昨天凌晨3時,章含之唯一的女兒洪晃,在北京家中接受本報記者獨家電話訪問,仍沉浸在喪母之痛的她追憶起母親生前點滴。媽媽讓我把她和我外公埋在一起,當時聽了我就特別奇怪,因為媽媽生前寫的所有書,都是紀念喬冠華的。楊護士長最後告訴我:你母親說了,「我到另外一個世界就不想再要有這個世界的是是非非了。」  記者:您媽媽出演了電影《無窮動》裡面的一個戲份不多的阿姨,是否你的主意?  洪晃:這件事情我十分對不起媽媽,如果不是為了我,她是不會同意做這件事情的。
  • 喬冠華去世後,妻子為他守寡25年,還寫書懷念他,卻始終不願合葬
    那是愛與生俱來的酸甜苦辣,也是愛的神奇之處,世界上既有愛,又有苦,苦中作樂。從古代開始,就有許多令人讚嘆的愛情故事,古代的梁山伯和祝英臺,近代的章含之和喬冠華,他們都是愛情的楷模,但是在他們的愛情故事裡,卻有許多遺憾存在。比如章含之與喬冠華的愛情,章含之不顧一切地為喬冠華守寡了25年,又出了4本喬冠華想念的書。但是很奇怪,章含之死後,並沒有與喬冠華合葬。
  • 洪君彥:初婚章含之,二婚「五朵金花」之一,三婚無名氣卻最幸福
    可惜,腥風血雨很快襲來,而且一刮,就是十年之久。 在這段時間裡,不過一介大學教員的洪君彥,遭受了巨大的衝擊。面對這場暴風雨他毫無招架能力,只能忍受四面八方的打擊,身心俱疲。 而相對於這些刀光劍影,來自妻子章含之的種種行舉,才最為致命。
  • 外交家喬冠華「墓葬風波」:離世後被迫四次遷墳,其中有何深意?
    而事實上,喬冠華的四處墓穴選址,卻是各有故事,令人唏噓不已。011983年,這位傳奇外交官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後一程,於北京去世,享年70歲。遺體告別儀式後,喬冠華的夫人章含之第一時間取回丈夫骨灰,將之安置於臥室日夜相伴。一年後,懷著讓丈夫入土為安的想法。
  • 揭秘:洪君彥與章含之戀愛史及離婚真相(圖)
    第1頁:披露了一直秘而不宣的離婚真相 第2頁:《明報》停稿洪晃的請求是唯一原因 第3頁:章含之第8頁:章、喬結合遭非議 第9頁:章士釗突然辭世,「奉旨離婚」終成疑   洪君彥與章含之  章含之年輕照  洪君彥並不願意回憶那段歷史。
  • 洪晃:希望後入住之人善待史家胡同51號院(圖)
    史家胡同51號院資料圖  中廣網北京7月25日消息(記者馮會玲)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幾天前,洪晃在微博上留下一句話:「終於把史家胡同51號還給外交部了,徹底退出中國的特權階層。值得慶祝一下。」
  • 喬冠華二婚,娶年輕22歲妻子,與兒女斷絕關係,把兒女趕出家門
    裡面那些一腔赤誠,懷有拳拳愛國之心,學富五車的外交官也是歷史上真正的英雄。在那段艱難的外交史上,曾有一位著名的才子,他叫喬冠華。學過歷史的我們一定有一張圖片記憶猶新,那就是中國在聯合國恢復合法席位後,一位老人揚眉吐氣大笑的照片,而照片的上的人正是喬冠華。
  • 章含之再次進入中南海,一切都己改變
    《大紅門》之二章含之在聯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