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東北的電視劇和春晚東北的小品怎麼看?

2020-12-13 第1娛記

第一娛記出品必屬精品!

作為南方人,我對東北電視劇和小品這樣看。

東北電視劇:沒感覺,沒看完過一集

東北電視劇說白了也就是趙本山的電視劇,他的《鄉村愛情》系列、《劉老根》系列《馬大帥》系列,雖然媒體報導挺多,但是我一集沒看。提不起興趣,也就沒有想看的欲望。特別是看到裡面的服化道,人物造型,我就不想再看了。

雖然我也是農村長大,但是對農村電視劇都沒什麼興趣。但是如果是農村紀錄片,或者三農vlog,我又非常喜歡看。不知道有沒有同好?

東北小品:賊稀罕,覺得東北人都挺有意思

和電視劇不一樣,我非常喜歡看東北人演的小品。從早期的趙本山,到後面的小瀋陽、宋小寶、丫蛋等人,甚至包括一些不知名的東北喜劇演員,他們的節目都能夠讓我覺得開心。

我記得以前坐大巴車,車上的錄像都是播放的東北歌舞團的節目,有二人轉,有小品,覺得特別有意思,可以一路笑到尾。可能也因為東北小品,我對東北人也很有好感,爽快,直接,非常適合交朋友!「你在幹哈啊?」「哥,咱倆還處不?」這是我記得深刻的兩句東北話,都挺有意思的!

不過現在趙本山基本上隱退了,年紀也大了,他估計也不會再拍電視劇了,農村題材電視劇以後估計更少了。

相關焦點

  • 農村劇為何大多以東北為背景?
    從趙本山的《劉老根》系列、《馬大帥》系列再到《鄉村愛情》系列,加上韓氏兄弟曾經紅火的「農村三部曲」 《籬笆·女人和狗》(1989)、《 轆轤·女人和井 》(1991)、《 古船·女人和網 》(1993),再到2005年的《 聖水湖畔 》、2009年潘長江的《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在中國農村電視劇格局中位置顯赫。
  • 承認吧,東北文化真的上頭!
    #這位導演是瀋陽人#這樣的堅持下,節目大獲好評,但這類節目甚至還沒有一個正規的名字,這樣的情況下,陳佩斯和朱時茂給這種表演形式起了名,「春晚小品」這一表演形式誕生。吉林出生的陳佩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輸出讓人完全聽不出東北口音。那時,全國電視機前的觀眾還沒意識到來自東三省的的幽默勢力已經開始悄悄入侵人民文化生活。
  • [大腕聊春晚10]潘長江:近年春晚小品不敢諷刺
    網易娛樂:在1996年的時候,你表演了一個《過河》那個節目加入了很多歌舞和戲曲的元素,當時是怎麼考慮把歌舞和吸取加入小品的? 潘長江:因為小品都是說說說,你上來演一個小品也是說說說,他上來演個小品也是說說說,就覺得小品本身這個東西,一年、兩年、三年、四年可以,如果時間長了(觀眾)可能會有一種「視覺疲勞」,尤其我以前是搞戲曲出身的演員,可能從舞蹈和唱腔方面,比其他的小品演員可能要好一些,尤其我長得再「小巧玲瓏」一點,因此就搞了這麼一個小品,可以說是「音樂小品」,也可以說是「歌舞小品」,也可以說是
  • 東北文藝是如何又「支稜」起來的?
    在聚集著大量90後、00後的B站,馬大帥和範德彪這兩個戲劇人物,以及電視劇《馬大帥》中的經典場景、臺詞,被UP主們翻來覆去地進行二度創作。在「剪刀手」的作品中,馬大帥可以是用「話療」成功治癒好小丑的心理醫生,範德彪可以是霸氣外露的東北「教父」。
  • 農村劇大多以東北為背景,鮮少看到「南方農村劇」,這是為什麼?
    春晚小品的助推央視春晚自從趙本山上了春晚之後,連續多年他的小品給無數觀眾帶來歡樂。從1991年到1993年的四年春晚上,或許是因為趙本山初登這個舞臺,作品的影響力有限,僅僅是在「局部」地區被喜歡,就是東北三省。
  • 東北文化的繁榮與危機
    這些綜藝節目包括小品、流行歌曲、雜技、武術、硬氣功、雜耍等各式各樣的吸引眼球的節目,就是一個微縮的春晚。本地人想看傳統二人轉已經很難,外地人看到的二人轉其實不是二人轉。二人轉的最大特點就是它可以接納任何一種文藝形式,這種二人表演方式最符合戲劇的最基本表演規則,如果用現代戲劇理論來解釋,二人轉很符合布萊希特體系那一套理論。
  • 趙本山的這部電視劇扭曲了東北人的形象?事實上東北人是這樣的嗎
    劇中飾演刮大白和一個攤煎餅的他們與農村人的特質格格不入,帶給觀眾的感受與《鄉村愛情11》的三大定律更是相背離,這種脫離主題的人設固然新鮮但是也會使主線崩潰。有人就要問小編了,《鄉村愛情11》三大定律會是什麼高大尚的東西呢?其實如果你是一個資深觀眾,你會從劇中人物的性格和農村瑣事中體會出來——善良、狡黠、愚鈍。
  • 東北F4成員都有什麼人是誰?東北f4現在誰最火誰人氣最高
    東北f4都有誰 東北f4現在誰最火誰人氣最高  東北F4是誰?東北4朵金花是哪4朵?東北F4是指在電影《煎餅俠》中脫穎而出的東北F4小瀋陽、宋小寶、王小利、劉小光四人組合。自電影上映後,東北F4稱號由此產生,東北F4喜劇概念也深入人心,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喜劇形象,尤其是其帶來的喜劇效應成為喜劇效果的保證。東北F4中的這4人,都是名氣十足的喜劇演員,近幾年來都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成為東北喜劇的代表。
  • 為什麼東北話那麼容易傳染?
    每年春晚幾億人看,30年下來,就幾十上百億人次,如果把奧運會看作世界最大運動類公開課,那麼央視春晚小品堪稱世界最大規模語言類公開課,關鍵還在於,這個公開課是成系列的,每年來一次!其次是課時長。簡單算筆帳,每年春晚用東北話表演的語言類節目照兩個算,總共大概半個小時,20年下來就是10小時,一億人看,最保守地算下來就是10億個小時。
  • 他是潘長江的恩師,是東北喜劇小品創始人,去世都鮮為人知
    他是潘長江的恩師,是東北喜劇小品創始人,去世都鮮為人知大家應該對喜劇演員潘長江非常熟悉了,他的表演每每讓人捧腹大笑。本身就出生在梨園世家的他,非常擅長流行民歌,甚至現在很多的歌手也是延續了他的一部分風格。更是現在喜劇界的半壁江山的存在。
  • 於莉紅以東北農村電視劇出名,火遍東北錯過本山合作,丈夫竟是他
    於莉紅以東北農村電視劇出名,火遍東北三省錯過趙本山合作,丈夫竟是他 說到於莉紅,很多人只知道那個人,不知道那個名字。 在多部農村題材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她一直擅長演繹她性格潑辣、工作好的農村女性形象。
  • 「春晚小品女王」金玉婷,患抑鬱症淡出,如今做主播沒人看
    賈玲、金靖等小品演員在今年春晚深受觀眾好評。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位小品演員,她的名字是金玉婷。1973年,金玉婷出生在黑龍江,標準的東北女孩兒。從這之後,她先後5次登上春晚的舞臺。2003年,金玉婷搭檔郭冬臨,表演了小品《我和爸爸換角色》,金玉婷憑藉著出色的演技獲得了觀眾的喜愛,因此她一夜爆紅,獲得了很多粉絲。
  • 除了薛之謙說東北話之外,遼寧衛視制霸衛視春晚的秘訣是?
    在《2018遼視春晚》舞臺上,跨界的可不止郎朗一個人,叱吒音樂圈多年的蔡國慶雖然唱著《三百六十五個祝福》開場,但演的卻是個小品。蔡國慶搭檔王寧,上演了一場笑點十足的「處女秀」。在節目中,敢於大膽嘗試與創新的蔡國慶,還自嘲「總是吉祥的光永遠環繞著你,30多年這光不停多費電呀……」。這首歌也成為了整個小品的「神曲」。
  • 在寢室放一個東北人,全宿舍都被傳染了東北話
    不管你是哪嘎達的人,只要遇到了東北人,就會被帶成東北腔。東北話已經成了中國最具有識別度和傳染力的語言了,為什麼人們都會不由自主地學起東北話,它的神奇功效到底是怎麼練成的?
  • 東北話容易被聽懂,東北人容易被接受,與趙本山的魅力密不可分
    趙本山,這個曾經的春晚小品王,在央視春晚連續出現20多年,奉獻出一段又一段小品,其間推出的本山劇也收視率很高,二人轉劇場也辦得紅紅火火,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國人對東北及東北人的印象。 除了趙本山,很少有哪位文化名人能夠對他所在的地方文化,形成如此廣泛而深入的影響。
  • 田坤道|論人們對東北話的喜愛程度
    我想很多人第一次接觸東北話,最早應該會是從東北喜劇上面吧,那年春晚,趙本山用著一口極為標準的東北話,開啟了東北小品的新時代,想必那也是眾多人第一次聽見東北話吧。其實對於東北話,發展到如今也經歷了很多磕磕碰碰。
  • 東北有名的幾個二人轉演員,你們知道幾個?
    2006年拜趙本山門下;2007年參演首部電視劇《沒完沒了的愛》,開始嶄露頭角,正式進入影視圈。2009年在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中與趙本山、畢福劍、毛毛,搭檔演出小品《不差錢》;同年主演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三槍拍案驚奇》,2010年主演動作喜劇電影《大笑江湖》,2010年在央視春晚參演小品《捐助》;2011年主演電視劇《怪俠歐陽德》,2012年其主演電視劇《後廚》,2014年在北京衛視春晚表演小品《真的想回家》。
  • 從紅遍東北到無人問津,東北三寶孫小寶,到底得罪了誰?
    如果熟悉東北的網友都知道,在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和烏拉草。而今天我們要聊的主人公,也是東北三寶,只不過是其二人轉裡的三寶:魏三,孫小寶和郭旺。之所以稱他們為三寶,其原因有三:一是因為3人皆為草根出身,二是3人天賦很高,三是都敢拒絕東北喜劇王趙本山的邀請。
  • 潘長江和趙本山視頻,兩人一來一回仿佛春晚現場,網友直呼在線看完...
    趙本山和潘長江之前都是春晚的常客,兩人在春晚上也留下了很多經典的小品,現在看小品裡的梗也完全不過時,只能說兩人都是專業的小品演員,在大年三十給觀眾帶來了很多的歡樂。
  • 趙本山永久封存的小品《星球會議》,為什麼春晚前夕被迫撤下
    2011年春晚,趙本山和三位徒弟王小利、小瀋陽、李琳一起上演了他的春晚封山之作《同桌的你》,該小品口碑和評價都比較一般,在趙本山歷年的春晚小品中似乎屬於中下之作。殊不知,《同桌的你》原本只是替補,趙本山在該次春晚上真正的公認首發主力小品是《星球會議》,只不過該小品卻在一片看好聲中於臘月二十五也就是春晚直播前幾天被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