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走進舟曲縣坪定鎮各農家,房前屋後、農家院裡,處處是一派「又到玉米豐收時,滿村盡帶『黃金甲』」的迷人景象,一串串金黃色的玉米棒子成為鄉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近年來,坪定鎮聚焦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把推廣種植全膜玉米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關鍵性措施來抓,多措並舉,科學規劃布局,多方籌措資金,擴大種植面積,確保全膜玉米豐收,讓全鎮農民滿了糧櫃,鼓了錢袋。今年全鎮完成種植的全膜玉米3290畝,平均畝產704公斤,總產量2326.16噸,預測產值達到463.23萬元。
廣泛宣傳,早播早管。今春以來,坪定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積極組織鎮村兩級幹部深入田間地頭,規劃面積,預留地塊,逐村逐組逐戶進行任務落實,並籤訂種植協議。同時,針對今年春季氣候異常,玉米播種期推遲的實際,在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播種前20天,通過科技入戶、手機簡訊、廣播、微信、發放技術明白紙等多種形式,加強技術宣傳和培訓。農技人員從覆膜、播種、田間管理等環節,全程跟蹤服務,從而確保了全膜玉米生產工作順利推進。
示範帶動,均衡增產。全力推進全膜雙壟溝播玉米高產創建示範項目,在靖邊、坪定、奐坪、武灘山等4個村建成4個百畝高產示範點,開展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新技術展示、品種試驗、高密度種植、配方施肥、降解地膜等示範試驗6項,合理密植覆蓋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病蟲害綜合防治覆蓋率等達100%,農家肥施用覆蓋率和玉米全膜覆蓋栽培技術推廣覆蓋率均達90%以上,高產示範片以點帶面,有力地帶動了全鎮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大面積均衡增產。經實地測產,高產創建示範點平均畝產達746.3公斤,高產創建成效明顯。
保障供應,助力春耕。為不誤農時、保障春耕,坪定鎮主動順應群眾需要,積極與縣農業農村局、縣供銷社等單位對接協調化肥、地膜、種子、農藥等農資調運事宜,從今年2月16日開始,2輛配送卡車連續8天全天配送、直接到村平價供應。同時,各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為農資運輸配送車輛及農業生產機械開通綠色通道,農資點對點配送到村、農業機械直接進田作業,使全鎮各類農資供貨充足,質量可靠,價格穩定,春播工作進展順利。在春耕生產中,全鎮共投放地膜23噸,化肥130.8噸,農藥0.8噸,玉米種子4.5噸,農機具980臺(套),施用農家肥17.5萬背鬥,基本滿足了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生產的需要,為喜獲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科學管理,確保豐收。在全面進入春耕生產、搶墒播種的時候,坪定鎮組織40多名駐村幹部和農業技術員,成立旱作農業技術服務隊,深入到各村和農戶,保證了每個村至少有5至8名農民技術員,每個種植戶至少有1個技術「明白人」。通過結對幫扶等措施,幫助勞力短缺的種植大戶按期完成播種。同時,還實行技術包抓責任制,全程對施肥、覆膜、種植、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進行技術指導,確保全膜玉米健壯生長,為全膜雙壟溝播玉米豐收打下豐產的基礎。據統計,全鎮累計召開培訓會20餘場次,現場技術指導80餘場次,培訓農民920人次,印發技術資料720份。
近幾年,舟曲縣坪定鎮通過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的推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成效明顯,該技術已成為全鎮廣大農民群眾抵禦乾旱、脫貧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正在田間收穫的奐坪村黨支部書記王軍昌說:「種植地膜玉米,一畝地可收玉米680公斤以上,按1公斤2元賣,收入1360元以上,刨除300元(地膜75元、化肥150元、種子75元)的本錢,每畝純收入1060元以上。全膜玉米連年豐收,讓咱農民嘗到甜頭,積極擴大種植面積,小玉米做成了大產業,小小玉米粒已經成為坪定鎮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金豆豆』。」
(記者 閔貴平)
甘南日報官微聲明
甘南日報原創微信,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及著作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將按規定予以一定報酬。
編輯:鄧永強
審核:後晶晶
關注最走心的微信公眾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