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比以前窮,將來會更窮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臺灣人比以前窮了,這是不爭的事實。自前年起,韓國的國民所得就超越了臺灣,現在臺灣是穩居四小龍之末,甘之若飴沒人大驚小怪。「行政院」主計處公布了去年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臺灣平均每戶可支配的所得較前年增加了0.4%,但是去年消費者物價上漲了2.3%,兩下折算臺灣每戶的實質所得減少了1.9%。今年的情況肯定更糟,油電大幅度調漲,帶動其它物價上漲,大家會更窮。主計處也指出,臺灣的貧富差距愈拉愈大,最高收入群與20%最低收入戶相比,差距已經上升為7.45倍。

 

前景更不看好,主計處把今年的民間消費成長率下修到1.7%,下修今年的民間投資成長率為0.45%,比年初公布的3.6%相去甚多。老百姓沒錢了,吝於消費,企業界因為環境不好,今年的投資計劃個個卻步,臺灣的經濟面臨著由「停滯膨脹」走向「慢性蕭條」的危機。整體經濟只靠外貿盈餘苦撐。

 

現在一般的臺灣家庭,幾乎家家都處在入不敷出的窘境。四口之家父母都工作,除了日常生活的開銷,再加上房貸,子女的補習費用等等,每月十萬元完全不夠用。情況緊逼就盲目的刷信用卡救急,以為頭過了身子就能過,最後的結局是卡債纍纍,一百萬元的債務拖久了要背上數百萬連本加利的欠款,走投無路,全家燒炭自殺的事件幾乎每天見報。最近花蓮發生滅門慘案,劉志勤一家五名子女在自己家中遭到捆綁殺害,劉氏夫婦下落不明,迄今找不到破案的線索,警方調查只發現劉志勤欠債一千多萬元,殺子然後自殺的可能很大。六年來臺灣自殺的人數猛增,成為嚴重社會問題,多數尋短見的原因是債務纏身,一時看不到希望,走上絕路。

 

不久前臺灣舉辦了「世界防止自殺日」會議,各宗教界領袖都與會發言,呼籲自殺事件在臺灣的嚴重性、迫切性已不容忽視。「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出席了這場會議,在席上被某宗教領袖當場搶白,指當局對自殺現象過於忽視,責無旁貸又不勇於負責,蘇面色鐵青悻然離去。

 

現在的臺灣當局,絕對不承認臺灣民眾負債自殺的現象應由當局負責。自新政權上臺之後,新貴們發家致富的如過江之鯽,又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他們過得很好哪有什麼負債尋短見的憂慮?媒體不斷爆料,揭發珠光寶氣的吳淑珍拿了價值幾百萬的SOGO禮券,又努力搜集別人的發票領「國務機要費」,駙馬爺內線交易玩股票賺錢、關說官位拿酬金等等,「第一家庭」領著頭幹,撈的不亦樂乎。最近又有「立法委員」指出,連德高望重的「司法院長」、大法官翁嶽生,也涉嫌鑽法律空子,辦理退休時每月多領十二萬元的退養金。翁嶽生曾緊急向馬英九救援,希望那兩位國民黨籍「立委」不要召開記者會揭發此事,一切好商量。結果慢了一步,消息已經為各媒體所披露。

 

這些現象都讓老百姓看在眼裡,他們心中所產生的怨氣與日俱增,如同以慢火燒著一鍋熱湯,隨時會噴出來。

 

倒扁運動中的群眾與以往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婦女所佔的比例異乎尋常的高,近六成五,婦女群中多是家庭主婦和職業女性。合理的解釋是臺灣的婦女們深受這「愈來愈窮」的切膚之痛,她們每天要面對捉襟見肘的窘境,再目睹這批新貴的飛揚跋扈,實在忍受不下去了,大家走上街頭抗爭。「臺灣媽媽」對上了「臺灣之子」,她們的韌性最強,兒子忤逆媽媽,勢無天理!

 

追本溯源一切又回到老問題,是誰使臺灣變窮了?經濟學者、國際投資評機構、美國、歐洲在臺商會一致認為臺灣企業的競爭力依然很強,臺灣人民的素質非常優秀,但是外商及臺商對投資臺灣一律缺乏信心,關鍵因素就是現在的臺灣當局貪瀆無能,政策反覆,朝令夕改,有哪家企業敢冒這個風險?扁當局閉塞傲慢,處處以政治掛帥,不懂經濟又鄙視專業人員的意見,臺灣人為貪瀆腐敗的當局付出昂貴的代價,大家一天比一天窮是必然的結果。而情況還在惡化。(馬淑靜 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經理)

 

華夏經緯網專稿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以前的窮和現在的窮有什麼不同?
    當時,覺得生活已經很苦了,可老人們說:這算什麼,以前真的窮得沒飯吃。老奶奶說,在解放前,鬧饑荒的時候,一天能夠喝碗稀粥都是天大的福氣了。那時候窮,可人們又喜歡多生孩子。比如我的太奶奶,就生有七個孩子,四個男的,三個女的。為什麼這麼窮,還要生那麼多?因為在傳統觀念看,子孫滿堂就是一個家族興旺的標誌。
  • 臺灣諷刺漫畫家「老培」:以前中國窮還被教育是中國人,現在為什麼...
    近年來,本名謝元培的臺灣漫畫家「老培」一直用犀利的筆法勾勒臺灣政黨的短視與荒謬,他的兩岸時事主題諷刺漫畫在網際網路上擁有一批粉絲。老培近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現實中的他雖然不善言辭,但談到國家認同時,他的話語像其作品一樣簡潔有力:「過去中國又窮又弱,我們還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如今中國越來越強,為何反而要否認呢?」
  • 黨朝勝:臺灣深陷窮與亂的惡性循環
    針對島內媒體近日的消息,深圳財政收入早在2015年即已超過臺灣。華廣網19日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黨朝勝的評論文章指出,往日號稱「錢淹腳目」的臺灣,為何在20多年裡輸得這麼慘?深究其因,都是「臺獨」惹禍,讓臺灣陷入亂與窮的死循環。
  • 扎心了 | 臺灣新的流行語「又老又窮」
    導讀:最近臺灣出現了一個新的流行語叫:又老又窮。用它來形容我們的寶島,聽起來真的是讓人又心酸又無奈。
  • 為什麼越窮的人越生孩子?答案太現實
    @紫薇:窮人家多生孩子才能多勞動力,保證最基本溫飽,而且以前的條件,夭折率很高,出於基本的繁衍需求,也是要多生。只有條件好得人家才回去考慮培養這種問題,以前養孩子像養豬一樣,長大了可以吃肉,長不大可以訛人。
  • 人窮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應該堅持這幾條,會讓你少窮幾十年
    其實也不是這些人不夠聰明,也不是不夠努力,而是可能這些人賺錢的方向選擇錯了,希望大家如果沒有錢,一定要先改一改脾氣,越沒錢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讓自己沉穩一些,今天要跟大家講一下。如果窮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才會讓自己改變自己的生活,如果改變不了生活的話,還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
  • 為什麼好多人說以前很窮,但是很快樂,你也是這麼感覺的嗎?
    為什麼好多人都說以前很窮,但是很快樂呢?沒錢的時候,只要一點點小事或者小東西就能讓自己快樂,有錢以後想要更多、更好,到一定的時候總決地滿足不了自己,所以不再快樂,因為以前大家都窮,在一個層次裡面,貧富差距不大,沒有所謂的攀比之風,而且人的欲望也比較低。
  • 不管家裡有錢沒錢,男孩這三個地方別「窮養」,將來兒子會感激你
    「窮養兒,富養女」這個育兒觀已經成為很多家長的育兒真理,你若是說兒子別窮養,他可能會拿出李嘉誠兒子來反駁你。但世事無絕對,尤其是教育孩子可沒有什麼「鐵律」。很多男人成年以後,表現得斤斤計較、過分節儉、缺乏自信、經不起誘惑等等問題,可能就是因為被窮養了。
  • 清華生真實感受:小時候不讀書,將來窮三代
    清華生真實感受:小時候不讀書,將來窮三代學習到底有沒有用,學習是不是就是一個沒有回報的投資,學習真的不可以改變自己、家庭、以及自己孩子的命運嗎?早早進入社會,結婚生子是不是就是很好的人生軌道呢?我們村有一個學校,學生加起來都不到50人,有兩個老師,也是我們村的「文化人」,他們是所有課程的老師,包括數學、語文、英語、體育等等。我們那個時候的課本都是買來的舊書,有的家長覺得孩子上這學也沒啥用,早早的就讓孩子輟學了,連小學都沒有讀完。
  • 被臺灣某綜藝號稱「大陸人窮買不起的車」就這質量
    以前偶然間看過一個臺灣的綜藝節目,一臺灣女的大言不慚的說「裕隆車輛在大陸銷量不好是因為大陸人窮,買不起。」對於她們的無知和自大實在無語。如果說東風和雪鐵龍標誌法系車合資是為了學習法系車的底盤技術,和尼桑本田等日系車合資是為了學習他們的發動機技術,那麼和臺灣裕隆合資極有可能是當時腦子被門擠了一下!本身在我們這邊市場上東風裕隆的市場保有量就很少,可是質量實在不敢讓人恭維。不要說與合資車比較,單是和比亞迪、長城、吉利就沒法比。
  • 農村俗語:「人窮莫上親戚門,人窮莫忘娘家門」說的對嗎?
    農村俗語:「人窮莫上親戚門,人窮莫忘娘家門」說的對嗎?農村的老人文化不高,但懂的道理卻很多,這些得益於在鄉村流傳的俗語也稱鄉下俚語。這些俗語話糙理不糙,簡單直接不拐彎抹角。俗語是總結的生活道理,恰當運用俗語的談話會讓人印象深刻,容易拉近人與人的距離。
  • 「壞孩子」謝霆鋒對窮孩子說:你會比我更棒
    昨天,離他前晚在重慶市中心的演出還不到12小時,他又出現在這窮山溝,給最困難的四個家庭的孩子,帶來了一年的學費和漂亮的小書包。  一路山路崎嶇,一面是崖,一面是江,氣候就象小孩臉,一會兒大雨瓢潑,一會兒豔陽高照,但他還是笑笑說:比起拍《無極》時到內蒙的14小時顛簸,這不算辛苦。
  • 北歐人為什麼都是「窮富窮富」的?
    不可否認,北歐人是世界上能把日子過得最有腔調又鬆散快活的一群人,他們給我的感覺都是「窮富窮富」的。2018全球幸福指數排名「窮富窮富」北歐人的生活態度北歐「窮富窮富」的腔調和面子無關,沒有浮誇攀比,沒有紙醉金迷。
  • 人千萬不要喊窮,越喊越窮!
    貧賤之人,必有貧賤之心和貧賤之嘴。生活中,我們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老喊窮。殊不知,喊窮是很損福報的一種行為。如果養成了喊窮的習慣,必然是後患無窮的。一個人,越喊窮,越窮;心越窮,越不得翻身。嘴邊念叨「窮」;眼裡嫉妒別人的「富」,然後看到自己的「窮」;心裡都是牢騷。喊窮,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上天就給了他貧窮的磁場,結果會越來越窮。有這樣一個故事。
  • 臺灣哪座城市正宗「又老又窮」?網友回應超心酸
    中國臺灣網10月3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日前批評,民進黨執政20年讓高雄變的「又老又窮」,引爆藍、綠不同意見的辯論。韓國瑜粉絲團小編王律涵上政論節目,狂嗆「敵方陣營的心跟高雄一樣又老又窮」「長大之後才知道你們這些大人有多噁心」,更掀起一波高潮,「又老又窮」已經變成2018流行語。
  • 大陸人認為臺灣窮?臺灣歌手「炫富」抗議,怒毀美日產品
    還記得這位臺灣歌手謝和弦嗎? 他曾於5月發微博稱「不會到大陸撈錢」,且聲稱「每個人都有資格喜歡自己生長的『國家』」。 視頻中可以看到,謝和弦稱近年來「很多大陸人認為臺灣人很窮」。 於是他先後拿出各種潮牌的帽子、外套與褲子,且強調這些衣物都是正版的,「made in USA」、「made in Japan」…… 隨後,他用剪刀將它們一一剪爛,再將手上一臺單眼相機摔壞,以對大陸人「
  • 臺灣貧富差距不斷擴大 13個縣市家庭越來越窮
    13縣市家庭收入下降  臺灣「行政院主計處」每年都要公布家庭收支調查,近幾年來的調查結果越來越令民眾觸目驚心。據其今年公布的最新家庭收支調查,過去5年,臺灣區域差距擴大,23縣市中,有13縣市家庭可支配所得(即可支配收入)下滑。  越來越窮的縣市恰恰本來就窮。
  • 人可以窮,但不能窮的沒有骨氣和志氣
    人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志窮。有句話就叫做:人窮志不窮。不要羨慕別人的富貴,也不要哀嘆自己的窮,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志窮。他們從來不會去想一想自己的問題,看到比自己過得好的親戚,也會買一些貴重的禮物送人家,對自己最親的人都沒有這樣過,他覺得人家過得比他們有錢。人窮志不窮,老祖宗留下來的。人可以窮,但志氣不能窮。
  •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從小立下這6條「家規」,子女將來更出色
    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各種信息、文化的大融合,更是讓不少家長迷失了教育的方向,像比較火的教育觀念有「窮養兒、富養女」,這直接就誤導了很多家長,導致很多男孩被家長窮養的,特別在乎錢;而女孩則是既嬌慣、花錢又大手大腳的,這樣會導致孩子出現很多問題,其實孩子窮養富養,都不如有教養,有教養的孩子將來才會更加出色。
  • 臺灣作家感嘆:臺灣窮的只剩小吃業
    【觀察者網綜合】據臺媒2月6日報導,全球景氣不好,臺灣受創特別嚴重,經濟增長主要只靠內需撐場,不少人紛紛轉戰這塊市場。對此,臺灣財經作家狄驤感嘆,他近來聽到見到太多朋友,包括工程師、醫生等轉戰餐飲小吃業,「難道臺灣真窮到只剩下小吃業?其他行業都要滅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