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管什麼都放兜裡,家長可別嫌髒阻止,這關係到空間感形成

2020-11-09 豬鼻子寶寶育兒日記

都說三歲看到老,這個年齡段可是關乎於孩子未來成長地一個關鍵時期。這時候的孩子已經學會了表達,而且還可以站起來走路,所以他們對這個世界也是充滿好奇心的,不管是看到什麼都要一探究竟。

除了動手以外,這時候的孩子另一屬性就是「話癆」,他們的嘴總是不停的在說些什麼,而且不管看到什麼也都是不停的問父母。因為家長也都知道這就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所以大多時候也都是很耐心的講解,並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為什麼孩子總喜歡將樹葉放到衣服兜裡

不知道大家平時有沒有注意到過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每當秋季樹葉落下的時候,好多孩子都會不停的翻弄著樹葉玩,而且還總是習慣把樹葉撿起來往口袋裡面放。

至於孩子為何要把樹葉放在兜裡呢,這裡並沒有什麼實際原因,因為這在孩子眼中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他們只是單純的想要玩玩這麼簡單。面對孩子的回答,父母也只能是十分無奈地笑笑,畢竟探索的過程,也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衣服兜和孩子的空間概念

一般來說,習慣性做如此動作的孩子基本都是兩歲以上孩子的行為,因為這時候的寶寶已經開始形成自我意識。不過還有不太好的一點是,這時候的孩子會過於以自我為中心,他們不願意分享,不管是什麼東西都覺得就是自己的。

等孩子到了三歲以後,慢慢地也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不只是自己一個人,而隨著一些心理想法的形成,也會發現原來別人和自己是有區別的。與此同時的是,孩子們自己也會形成一種自我保護意識,以此來保護自己的專有空間不被威脅,並獲得安全感。

這就好比是前面提到的小孩喜歡把樹葉放進兜裡面,衣服兜雖小,不過這在孩子眼中也是一個專屬空間,然後再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放進這個專屬空間內。還有一點表現是,當家長給孩子洗衣服時,孩子會特別抗拒家長翻兜,因為這在他們眼中就是空間被侵犯的行為。

所以,培養孩子的這個專屬空間,也等同於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對日後的成長也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這四件事,幫助你保護孩子的專屬空間

1、滿足孩子對兜或者包等類似的空間欲望

孩子長到一定年齡後,就會慢慢產生對於包和兜的渴望,這可不是說明孩子愛美,而是對於空間感的渴求。孩子要包,只是為了藏住自己的東西,因為這是安全的。

2、孩子自己的百寶箱

孩子小時候玩過玩具後,並不會收拾,只是任由這些玩具散落一地,不過等孩子再大些,就會自發地學會收拾,所以家長也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他們的百寶箱。

3、孩子的專屬空間

孩子雖小,不過也要有自己的空間,比如說帶孩子出去玩,或者給孩子買零食和玩具的時候,就可以給孩子一個小盒子,專門用作孩子的儲存空間。

4、釋放天性

空間雖然要有,不過這也要以孩子的天性得到釋放作為基礎,比如孩子在外面瘋跑著玩的時候,家長也不要過多制止,因為這就是孩子的天性啊,而且玩也都是孩子天性得到釋放和成長的過程。

結語

有個成語叫做「童言無忌」,意思就是孩子缺乏判斷性和理性思維,所以總會說些讓家長匪夷所思的話出來。同樣在孩子喜歡把東西佔為己有這件事上,他們認為這就是屬於自己的,這才不願意分享。

所以,還是給孩子一個空間吧,這就是孩子的成長。

相關焦點

  • 別嫌孩子太小,壞人可不會嫌太早
    2020年還是有家長談性色變,認為性是骯髒、不純潔的,單純的孩子不應該接受這方面的知識。每當有孩子受傷的事情出來後大家一致認為應當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可同時又有一部分人阻撓,而阻止孩子不受到傷害的又是他們的家長。
  • 阻止孩子「髒」,其實是阻止他的智力發育,太乾淨的娃缺乏體驗
    文|奶寶育兒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過去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放養的狀態,玩泥巴、爬山、抓泥鰍,和大自然的一切友好相處,長大後提起那段時光還是神採飛揚。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父母養孩子就怕碰到髒東西,什麼都不讓孩子幹。
  • 做一個「不怕髒」的家長吧,孩子髒玩好處太多了
    就是因為這些誤解和阻止孩子髒玩的舉動,讓孩子們不能自由、快樂地成長。而這一切都是由於家長們對髒玩沒有一定的了解,當你知道了髒玩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就能夠更從容地看待孩子喜歡到大自然玩,總是玩得全身髒兮兮的這些情況了。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髒玩是如何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的?
  • 孩子喜歡到處塗鴉,家長別阻止,這是孩子與世界的對話
    在孩子眼中,鉛筆、眉筆、口紅……都能成為他們的「作案」工具;白紙、牆壁、沙發、地板……都是他們塗鴉的畫布。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畫不出的。很多家長對此頭疼不已,畢竟要想消滅門、牆、家具,甚至是被單上的寶寶「大作」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但是,家長們需要明白,喜歡塗鴉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須經歷的一段時期,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繪畫敏感期」。
  • 寶寶學會走路了經常有這幾種行為,家長不要輕易阻止
    這個時期的寶寶簡直就是家裡的破壞大王,不管是什麼東西,放在哪裡,統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給你搬出來搗騰,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這真的是太頭疼了,但是不管家長有多麼的頭疼,孩子在做以下事情的時候家長最好還是少打擾為好。
  • 兒不嫌母醜?「你太髒了,別碰我。」教育孩子實際上是一種傳承
    俗話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很多時候,在大多數人的思維模式裡,都有一種固定的認識,那就是一個人無論以後有多大能耐、多大本事,都不能嫌棄自己的父母…否則就是無情無義,不孝順,那是要遭天打雷劈的。引起我注意的是,他在一路發脾氣,控訴媽媽:「你太髒了,你別碰我…」因為閨女正是喜歡小朋友一起玩的年紀,所以想一起玩,小男孩發脾氣不理,男孩媽媽尷尬地笑笑說:自己和孩子爸爸是做早餐的,家中雖有老人看孩子卻腿腳不便,到了送孩子的時間她就趕回家接送孩子,因為趕時間來不及換衣服
  • 數學啟蒙關鍵在「數感」,別總逼孩子背口訣
    從小學到大學,孩子都要學習的一門學科就是數學。而且數學作為考試中的主課,作為家長,當然是想為孩子儘早打下堅持的基礎,在之後的學習生涯中,能學習的更遊刃有餘一些。所以對給孩子數學啟蒙這件事情,家長向來是放在重中之重的。但是!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做數學啟蒙的時候其實都容易陷入一個誤區中。
  • 孩子早期有這些"討厭"行為,這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別埋沒
    前幾天去小姨家,小姨女兒丫丫已經8個月大了,還是喜歡摳手指,小姨說有的時候甚至會&34;腳指頭,總之就是到處&34;&34;,而且給丫丫什麼玩具之類的,她不管髒不髒,直接就往嘴裡塞,小姨看到這些氣不打一處來,就趕緊把丫丫手裡的東西搶過來,但孩子每天還是這樣,小姨也沒辦法。
  • 孩子抓到什麼就放嘴巴啃,家長別急著阻止,這樣的寶寶很聰明
    不少媽媽發現,孩子在幾個月的時候,就會開始伸出手放進嘴巴裡,啃一啃自己的手指頭,或者啃一啃自己的小拳頭。等寶寶再大一點,多數寶寶除了吃手外,開始把手上能抓到的碰到的各種東西,比如玩具、紙巾、家裡隨處可見的各種小物品都往嘴巴裡塞,讓不少媽媽頭疼不已。畢竟,除了考慮到安全之外,還有衛生的問題。
  • 孩子小小年齡就愛「講條件」,這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阻止
    喜歡「講條件」的孩子,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應該高興才好。小丁總是嫌棄孩子太調皮,太難管教。最讓小丁生氣的就是孩子年齡不大,還很愛「講條件」,這讓小丁很是無法容忍。,這正是孩子智商比較高的一種表現,父母可別盲目的制止孩子愛講條件的行為。
  • 幼師發現孩子兜裡鼓鼓的,掏出的東西讓她心慌,園長:已勸退
    為了避免老師虐待或者是區別對待自己家孩子,很多家長在挑選幼兒園的時候非常謹慎,不管是飲食安全,還是師資力量都是父母考量的重點。雖說現在大多數幼兒園裡都有監控視頻,但有些家長還是會不放心,採取一些特殊的方式去監視老師,以此來保證自家孩子的安全。
  • 空間感強的孩子未來職業發展更順利!10個小遊戲提升孩子空間感
    「我家孩子都來這裡上課半年了,每次都找不到教室在哪裡」。「小貝在這種半封閉的設備裡探索,老是會撞腦袋,是空間感有問題嗎?」「妞妞一到降落傘房子環節就會哭,是膽小還是什麼原因呢?」在早教中心工作的時候,經常聽到粑粑麻麻有這樣的疑問。其實啊,這是寶寶的空間感沒有發展太好,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什麼是空間感?
  • 「這個髒,不許玩」,其實有遠見的父母,懂得把孩子「髒」著養
    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愛玩的東西經常讓家長感覺到匪夷所思,總是什麼髒玩什麼。所以家長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的就是「別亂動」、「別拿,放著我來」……總是要擔心孩子會不會把剛換好的衣服又重新弄髒了。家長看到的結果是孩子把自己弄的髒兮兮的,但是卻忽視了孩子為什麼要把自己弄的這麼髒。其實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讓敢把孩子髒著養。
  • 孩子亂塗畫並非沒有原因,「視覺空間智能」的探索,家長別阻止
    寶媽小敏為此非常心煩,因為這段時間學校沒有開學,作為幼兒園的老師,只能在家長群裡給家長們一些學習建議,不適合開展網上學習。於是,帶娃成為了小敏的主要生活內容。可是這一天天的,孩子不是拿著蠟筆在牆上作畫,便是捧著水彩筆在地上寫字,偌大的房間都被孩子塗了個遍,沒有一塊兒完整的地方。
  • 「媽媽,你別煩我了」父母一說話孩子就嫌煩?背後的原因讓人心疼
    敏敏媽媽無奈:「孩子才讀幼兒園,我一說話她就嫌我煩了,以後可怎麼辦啊?為什麼孩子越長大卻和父母越無法愉快地溝通呢?所謂「行為挑戰」,最基本的意義就是孩子故意違逆成人的意願——爸爸媽媽說這個事,我就偏不聽。除了獲得的特殊的愉悅感,這也是孩子在對父母進行行為試探,他們由此能夠知道要是不聽爸爸媽媽的話,他們會有什麼用的態度和反應。
  • baby被檢查行李箱,看清她是咋放運動鞋的,真不嫌髒啊?
    Angelababy作為娛樂圈如今人氣很高的一位流量女明星,顏值和外表形象一直都是圈內數一數二的類型,不管是任何的造型或者是裝扮baby都能輕鬆駕馭。不過對於她人氣不斷保持的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和她參加《奔跑吧》有很大的關係,而當初她的人氣也是因為這檔真人秀才逐漸慢慢提升起來的。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有些寶媽就氣不打一處來,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止孩子玩泥巴。殊不知,經常玩泥巴的孩子想像力、動手能力都比同齡人強,而且這類孩子往往能吃苦,連泥巴都不嫌髒,還有什麼能阻撓孩子的步伐?所以家長不要阻止孩子玩泥巴,曾有專家指出:「與其阻撓孩子玩泥巴,不如創造條件一起玩。」這是鍛鍊孩子創造力想像力的大好機會。
  • 孩子身上這幾個「怪癖」,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盲目阻止
    1、經常盯著一個東西發呆很多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會突然的發呆,眼睛呆呆的瞅著一個方向,也不知道在想著什麼,很多父母在發現孩子發呆的時候,都會去阻止,覺得孩子這是在浪費時間,其實孩子在發呆的時候,大腦也處於運動狀態中,尤其是孩子長時間盯著一樣物品發呆,有可能孩子是在思考
  • 大白髒了別著急,不管是腳印、筆跡、長黴等,都有辦法幫你解決!
    說句實話,大白可以說是一種「萬金油式」的裝修風格了,因為它根任何一種裝飾風格都很搭!雖然我們在很多情況下都可以給家裡用大白,但它也是有一個不小的缺點的,那就是很容易變髒!大白髒了之後,我們怎麼去處理呢?往下看你就知道了!新房在裝修完畢後,環顧四周看著著這雪白的牆壁,那種感覺是讓人非常開心的!
  • 這麼髒不要玩了!怕髒的家長,很難養出聰明的孩子
    在我們心裏面,可愛的孩子總是精緻像一個洋娃娃,特別是小女孩兒,乾淨整潔,文靜漂亮和髒是不沾邊的。同樣在家裡,父母也總是教育孩子,不要在外面亂碰髒東西,別像個假小子一樣,在外面亂瘋。而家長也可以趁機培養孩子注意衛生的好習慣,比如說什麼時候能碰髒東西,碰完髒東西了之後應該洗手,在玩的時候不能把手放進嘴裡。這些習慣都是要在孩子小的時候慢慢養成,家長可以以允許孩子玩的髒兮兮為條件,讓孩子遵守這些愛乾淨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