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微博上一個話題,實在令人觸目驚心「三年超4萬人涉嫌性侵」
但是同時,又看到這樣一條新聞:
老師教懷孕知識被家長吐槽,這位學生的家長認為孩子太小不應該知道懷孕和性別方面的知識…
這兩個熱搜放到一起看是在有點矛盾有點諷刺的意味。
2020年還是有家長談性色變,認為性是骯髒、不純潔的,單純的孩子不應該接受這方面的知識。
每當有孩子受傷的事情出來後大家一致認為應當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可同時又有一部分人阻撓,而阻止孩子不受到傷害的又是他們的家長。
性教育什麼時候為早,什麼時候為晚有明確的答案嗎?而教育孩子永遠不能有「過早」的想法。
因為你嫌孩子太小,壞人可不會嫌你的孩子太早,給他普及性知識永遠不嫌太早。
因為孩子在2歲左右就已經有了性別意識,他開始好奇自己的身體以及自己與異性身體的不同之處 ,6歲前也會形成基本的性觀念。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太早了解性方面的知識,反而會讓孩子過早去嘗試,所以對孩子諱莫如深。
但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正確的性教育會對孩子的性觀念產生積極正確的影響,如果你家長可以去迴避,反而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去嘗試。
而且孩子在網上也無可避免接觸到這類信息,因此更需要家長放開心態加強對孩子的引導,掖著藏著問題並不會消失。
家長平時應該注意這幾方面:
1.男孩子也會是受害者
男孩是很容易被忽視的受害者人群。
人們也往往認為女孩子是最容易被侵犯的群體,大多數有女孩的家庭也更加感到擔憂。
現實是,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受害者是男孩,但卻被人們忽略了。
所以,女孩的家長要教會孩子保護自己,有男孩的家庭同樣也是。
2.提高安全意識
告訴孩子,他的身體哪些部位是不能碰的,即使是自己的家人。
讓孩子認識到哪些是自己身體的隱私部位,以及如果孩子對某些行為感到不舒服,應當教會孩子學會拒絕,遇到危險,學會呼救。
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
3.給孩子安全感
大多數孩子被二次傷害傷害的更深。
很多孩子受到傷害或闖禍卻不敢告訴家長進而造成更大的後果。那是因為在平時家長給孩子的安全感不夠。
比起受到的傷害或闖下的禍,孩子更難以承受家長的不理解與責罵帶來的內心痛楚。
因此,要告訴孩子,你是他最信任的人,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會選擇相信他,永遠是站在他一邊的。
這樣,給予了足夠的安全感,才能保證孩子不會被最親近的人再傷害一次。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夠不受傷害、健康的長大。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