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號房事件: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你的孩子太小

2020-12-22 騰訊網

近日,韓國爆發了大規模的N號房事件,之前N號房的趙博士身份曝光,瞬間衝上熱搜第一名。

令人吃驚的是,主犯趙博士是高校大學生,並且學習成績優異,還曾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無論是外表還是舉止都很平凡,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是這場26萬人圍觀的性侵的始作俑者。

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N號房是什麼?

簡單概述就是:威脅未成年少女拍攝淫穢色情的視頻,並在網絡聊天室中公然販賣。並且會員人數達到26萬人次。官方數據的韓國人口是5164萬人,除去老人、女性、孩子,26萬人約等於韓國總男性人口的2%,也就是說大約一百個韓國男人裡,就有二個付費觀看了視頻。

來自:知乎

博士脅迫受害女孩們錄下在身上用刀刻「博士」和「我是奴隸」等字樣的過程,供他在「付費奴隸房」炫耀。不僅如此,博士很會利用人性來達成自己的目的。他利用女兒要挾母親拍視頻。還有中學生的姐姐,因為想要救淪陷的妹妹,還被拍了某些視頻。

在韓國N號房曝光後,「國內版N號房」事件也被曝光。短短幾天,某苗論壇、蘿某網、某某樂園……很多非法網站一一被網友扒出來。其中有些涉及性侵兒童的網站,註冊會員竟然高達800萬。

我國著名犯罪心理學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曾經表示,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針對中小學生的性侵害,其隱案比例是1比7。也就是說,一起性侵兒童新聞的曝光,或許意味著7起案件已然發生。近幾年的兒童性侵案件數據也是觸目驚心。

雖然看近幾年的數據,遭遇性侵的大部分是女童,但是男童同樣值得重視,因為大部分男童的性侵更具有隱蔽性,更不容易被發現。

同時,根據調查顯示,針對孩子的性侵,熟人作案比例一直非常高。在近幾年的逐年統計中,最高的一年熟人作案的比例竟然達到87.87%。

這些真實的數據和案件,看著令人無比心痛:

「拿什麼來保護你,我的孩子?」

未成年人性侵案件頻發,不得不讓我們回到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未成年人的性教育

去年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之中,爸爸媽媽因為想和孩子聊聊與性相關的話題而互相推脫、吞吞吐吐,不好意思。

點擊播放 GIF 2.2M

倒是孩子答得落落大方,有板有眼:

點擊播放 GIF 1.8M

這從側面反映了當下我國性教育的現狀:爸媽羞於啟齒,孩子「自學成才」。

對我們的孩子進行性教育,首先家長的態度就要擺正:不要扭扭捏捏、閃爍其詞。對孩子進行恰當的性教育,是一生的功課,也是保護孩子刻不容緩的舉動。畢竟,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你的孩子太小。

1

性教育做好了,它會成為保護孩子的鎧甲

兒童的心理如同一塊白板,成長就是父母教育在白板上建立聯結的過程。可是就目前的大環境看,中國兒童性教育的「白板」,還很空。

據統計,中國青少年的性知識大多來源於書,影視劇,父母教育的概率加起來只有4%,遇到性問題時,不到10%的孩子會去問父母,剩餘的孩子會選擇「悶在心裡」。其實,孩子在3歲之後就已經形成了自我意識,這時候需要對兩性產生認知,對性侵產生自保行為。

電影《熔爐》劇照

可是許多父母對孩子(尤其男孩)的性教育十分疏忽,電視上播放類似的畫面時,爸媽下意識就去換臺。孩子其實能感受到父母對此的排斥,如果父母沒有及時進行解釋,孩子會自動把這件事歸類為「父母嫌棄的事」,長此以往,便成為「羞恥的事」。

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其實是給孩子加一層防護鎧甲,這是對兒童性侵最好的預防。父母可以藉助兒童性教育普及的畫冊對寶寶進行性概念的講解,用最專業的名詞進行性器官的介紹,溝通時要像介紹胳膊,手指一樣自然。還要告訴孩子,如果別人的觸摸讓他不舒服,就一定要反抗,勇於說不。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確,這不是他的錯,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

2

不要粗暴對待孩子的求助

要給孩子無條件的信任與愛

曾有這樣一個新聞:5歲的小女孩被同學的爸爸猥褻性侵,但她並沒有告訴父母。直到父母看到了傷痕,才明白孩子受到了侵害。父母很生氣地逼問她為什麼不說,小女孩坦白回答:「我怕你們打我。」果然,話還未說完,父親就真的打了她一巴掌。

鮑爾貝的依戀理論提出,「兒童的依戀有著深刻的生物根源,他們渴望待在父母身邊,降低風險指數。」可是一些家長奉行的教育心經,阻斷了孩子的依戀,而是讓孩子學會怕。要知道,嚴厲生畏,粗暴生恨,這種粗暴型的教育方法,不是徵服,而是降服。

孩子雖然小,但是心底裡藏著一套權衡標準,如果平時在家中被打怕了,那麼「向父母求救」這個選項就會被他放棄。

他們秉承的原則便是,既然在外面也挨打(性虐待),在家中也挨打,那麼權衡下來,還是保持沉默不再聲張,只選擇一邊挨打就好。

點擊播放 GIF 4.6M

電視劇:《不完美的她》

從現在起,做好預防措施,防止自己變成孩子恐懼的人。戒掉粗暴型教育,不要再用打來控制寶寶,平時多調整自己說話的語氣,對孩子採取平等式的溝通。如果孩子已經對你有恐懼,那麼你就要多一些包容與耐心,擁抱並親吻他們,這些親暱的身體接觸是創後良藥。這樣他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就敢於並且樂於告訴你。

3

不要過度反應,也不要忽視

讓孩子知道:你是他的港灣

一位媽媽曾講述過自己的困惑,她說自己的孩子萌萌和幼兒園的小朋友鬧了點不愉快,萌萌告訴了媽媽,媽媽十分生氣,直接找到幼兒園去大鬧,狠狠批評了對方。之後對方的父母也趕到幼兒園,雙方由劍拔弩張的對峙變成爭吵、推搡。這件事之後,萌萌被班裡的小朋友孤立了,好像大家都怕萌萌的媽媽,誰都不願意和她玩。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本來遇到事情是會求助的,但是父母的過度反應,有時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加難以控制。除了萌萌媽媽這種過度反應,有些媽媽則表現得沒什麼反應。回想一下,這些場景發生在你和孩子之間嗎:

「媽媽,今天老師罰我進辦公室了。」

「說明你做錯了,老師是為你好。」

「媽媽,我不想和姑父一起去遊樂園了。」

「姑父這麼疼你,你這孩子怎麼不知道好歹呢?」

「媽媽,你能給我換個家教老師嗎?」

「你又想偷懶對不對,告訴你,沒商量。」

很多時候,性侵很多都是熟人性侵,孩子的試探性求救,但都被家長忽略和反駁。

美國行為心理學家華生認為,「兒童具有刺激-反應的學習過程,長時間的失望刺激會讓其擁有放棄的反應模式。」而孩子心中有一個計分器,如果他曾經向父母求助過,但是發現根本沒什麼用或者會變得更糟時,那麼以後遇到任何事都不會求助,因為他不相信父母都夠處理好。

電影:《素媛》

想獲取孩子的信任,就要學會重視他說的每一句話,當孩子向你傾訴時,你要耐心地注視著他的雙眼,讓他知道你是在意並且相信他的意見的。平時幫助孩子處理事情的時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防止事情變更糟透支孩子的信任。比如幫助孩子處理人際糾紛時,要辯證地分析問題,冷靜地找到對方的家長,商量出解決方法,達成共識後引導孩子自己進行協商與和好。

在平時的積累中,讓孩子明白你是一個能夠幫助他解決煩惱的好媽媽/爸爸,當他真的遇到性侵威脅需要幫助時,一定會向你求救。

如果孩子經歷了創傷,那麼媽媽也要耐心地與孩子進行溝通,傳達「我依然很愛你」的信息,讓孩子相信你對他的愛足夠多。

4

不同年齡性教育的重心

0-2歲:

通過一些簡單的繪本、圖片等方式, 告訴孩子男生、女生的不同。

2-3歲:

孩子會逐漸建立性別意識,還會出現看父母洗澡、上洗手間、看同伴的身體等行為,這其實是標誌著,孩子的心理發展進入了自我認知的重要階段,可以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身體的器官部位。

4歲以上:

開始接納社會規則並學習融入群體,所以這個階段也是讓孩子學習尊重他人身體、保護自己隱私、通過性的科普知識去幫助孩子建立身體界限。

請告訴我們的孩子——

1. 不管是陌生人或熟悉的人,被小背心和小短褲遮擋的地方,只有爸爸媽媽和醫生可以看,且是在特定的情況下才可以看:

★ 爸爸媽媽幫你洗澡、上廁所幫你擦屁屁、衣服髒了溼了要替換時才可以;

★ 醫生只有在你生病去醫院了檢查身體時才可以。

2. 幫助孩子認識身體。這沒有什麼好迴避和害羞的,因為當你和孩子一起解讀「乳房的故事」、「小雞雞的故事」的時候,才是讓他從正面認識和學習性知識,讓他們的好奇心得以真正的滿足。

要知道,這些事對於孩子來說,一點色彩都沒有。但如果我們刻意閃躲,卻有可能直接影響到他的想法:「是不是這些問題,我問錯了?」

3. 如果你不同意,沒有人可以親你,抱你,摸你......

當我們去擁抱孩子的時候,他們如果在掙扎,想要擺脫,請立刻停下。藉此機會進行性教育,告訴他:「如果你不喜歡我碰你,好的,我不碰你!」讓他們學會拒絕。

父母尊重孩子的身體,孩子也會尊重自己的身體,建立孩子的身體界限意識,是從父母開始的。

其實風箏也有恐高症,但是它相信牽著它的人。

這個世界有傷害和黑暗

小人國的孩子也會恐懼

還好,他們還有你

希望這世界所有的小孩都被溫柔以待

來源:現代教育報

相關焦點

  • 你嫌性教育太早,但壞人不會嫌你的孩子太小
    面對這個樸素而深刻的哲學問題,我們小時候聽到最多的答案是這樣的——你是從垃圾桶裡撿來的。你是石頭裡蹦出來的!你是充話費送的…… 關於性教育的話題,大部分中國父母的第一反應是尷尬,往往選擇避而不談或者轉移話題。但這種敷衍和逃避,不僅會讓孩子誤解,更不利於親子關係的發展。
  • 「我女兒還小,」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卻覺得年幼的孩子剛剛好!近日,一位老師分享的自己與學生家長的一段聊天記錄引發熱議。「老師,我女兒還小,希望您做老師的不要教給她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新聞來源:湖北經視)儘管性侵事件頻發,「性」這個話題,仍有很多家長避之不及。2017年,一本小學生性教育書成了微博熱點,一名二年級孩子的媽媽在微博上吐槽學校發放的《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稱教材尺度太大,並曬出介紹生殖器的圖片。
  • 蛋媽: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你的孩子太小!
    我們不能保證壞人會不會起壞念頭,但是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儘量保護小天使們的安全。  童話大王鄭淵潔就曾經說過:「對孩子應儘早地進行性教育,不能超過3歲。」  中國父母總是談「性」色變,今天我就分享給大家幾個通俗易懂的小遊戲,如果你羞於啟齒,不妨通過遊戲來開口吧。
  • 你嫌棄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你孩子太小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然而有天使就有惡魔,我們不能阻止惡魔的存在,只有教孩子遠離惡魔,性教育刻不容緩。性教育一直是傳統思想下避而不談的事,但是身為教育孩子的監護人,比起孩子受到傷害,羞於啟齒的事又算得了什麼?為了保護孩子,作為一個媽媽,我會從小就開始給孩子一些性教育方面的教育。
  • 別嫌孩子太小,壞人可不會嫌太早
    但是同時,又看到這樣一條新聞:老師教懷孕知識被家長吐槽,這位學生的家長認為孩子太小不應該知道懷孕和性別方面的知識性教育什麼時候為早,什麼時候為晚有明確的答案嗎?而教育孩子永遠不能有「過早」的想法。因為你嫌孩子太小,壞人可不會嫌你的孩子太早,給他普及性知識永遠不嫌太早。因為孩子在2歲左右就已經有了性別意識,他開始好奇自己的身體以及自己與異性身體的不同之處 ,6歲前也會形成基本的性觀念。
  • 「你嫌性教育太早,惡魔不會嫌你孩子太小」
    同理,家長們也不會對自己的嘴巴、耳朵、鼻子感到羞恥。貳「你嫌性教育太早,惡魔不會嫌你孩子太小」在中國,2018年曝光的被性侵兒童逾750人,年齡最小的僅3歲,其中66.25%是熟人作案,甚至部分案例發生在受害人家中
  • 性侵事件背後:你認為性教育太早,壞人卻不嫌孩子太小
    今年,某上市公司總裁性侵養女的事件,令人駭然,「鮑某明」三個字也一度上了微博熱搜。防性侵教育又一次提上重要日程。內容來自公眾號:宜同玩 很多人覺得性教育太早,而現實卻是壞人卻不嫌孩子太小, 性教育、防性侵教育不可恥,更不可怕,相反,家長朦朧兩可、輕描淡寫的態度,對性教育、 安全教育的輕視,才是最可怕的。
  • 羞答答的性教育:在你嫌性教育早的時候,壞人可不會嫌你孩子小
    每次出現類似案件,社會總會有無盡的呼聲讓人對歹徒嚴懲,卻很少人會對「性教育」關注一二,與其讓孩子受到傷害後再高呼懲治壞人,為什麼不在孩子受到侵害以前讓孩子學會自保呢?這絕對是值得家長深思的一個問題。我曾經在產檢的時候聽過一個護士說,在醫院住院部收了一個14歲的孕婦,才14歲啊,什麼都不知道,就懷孕了,這個時候你們真的還覺得孩子小,不需要性教育嗎?說到這裡,我想到了2017年的一個熱搜,一本小學生性教育讀本被家長的吐槽尺度太大,被一眾網友聲討,當然最後校方只能收回這批教材。
  • 鮑某某涉嫌性侵案調查結果: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媽媽詭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思琪一瞬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裡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還沒有開學。結果就在這本書出版之後不久,林奕含在家中臥室裡自縊而死。原來書中房思琪遭遇的性侵事件,就真實地發生在林奕含身上。
  • 3-15歲兒童性教育時間表: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你的孩子小!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電視劇《小歡喜》是裡程碑。因為,這是第一次直白談性教育的高分作品。方一凡和喬英子因為一個擁抱,被雙方家長誤認為「早戀」。近年來發生的多起令人髮指的兒童甚至成年女性遭受的性侵事件再次給整個社會敲響警鐘,科學的兒童性教育已經刻不容緩!媽,我是哪來的?爸說是垃圾堆撿的你是我充話費送的孩子問,你要怎麼說?
  • 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威脅:你嫌性教育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小
    現如今,儘管許多家長的思想觀念已經變得開明了許多,但在性教育這一方面,卻仍舊是缺位的。很多家長因為在學生時代並沒有受過性教育,所以在結婚生子之後,根本不知如何與孩子談論性,同時也覺得有些羞於啟齒。因此,給孩子普及性教育的這個角色,往往都是由學校來承擔的。前段時間,有位老師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組她和某位家長的聊天截圖。
  • 老師科普性教育被罵上熱搜: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嫌孩子太小
    這位媽媽聽完大驚失色,立刻質問老師:我女兒年紀還小,哪裡能聽這些!何況,男女都不避嫌,虧你還是個班主任。作為父母,永遠不要嫌性教育太早,因為壞人不會嫌你的孩子太小。孩子的懵懂無知,恰恰是罪惡的最好掩蓋。
  • 韓國N號房事件駭人聽聞,青春期家長,對孩子的性教育要做到十點
    最近韓國N號房事件上了熱搜,因為幾十億網友的熱議,這樣慘不忍睹的事情就這樣發生在我們身邊,未成年少女慘遭性侵性虐待竟然不懂求救反而默默接受,N號房事件凸顯一個現實:你覺得自己的孩子還小,但罪犯永遠不嫌孩子小。可能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跟孩子談論性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我們缺少這樣的「傳統。」
  • 我女兒還小,別教她這些: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你是怎麼當班主任的!」家長怒氣衝衝,老師無可奈何。父母總覺得性教育太早,不該讓孩子接觸到這些東西,但惡魔們卻不會因為孩子小​就放過他們。據最高人民法院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中國檢方起訴強姦、強制猥褻、猥褻兒童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數字分別為10603人、13445人、19338人。
  • 14歲少女被養父性侵長達3年: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在中國,絕大多數家長都會採取迴避的態度,用「說謊」的方式敷衍回答:面對孩子,但凡牽扯到關於「性」方面的問題,家長總喜歡遮遮掩掩,轉移話題,極力迴避。在他們眼裡,「性」是骯髒、邪惡的,不應該拿到檯面上和孩子說。2017年,杭州一所小學為加強兒童性教育,給學生發放《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因家長的質疑而收回了讀本。他們說:孩子現在還小,教這些不合適,等長大了自然就懂了。
  • 9歲對孩子進行性教育被嫌太早,其實大部分中國孩子都太晚了
    作為家長,你認為對孩子的性教育是否充分?你認為應該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合適年齡是幾歲?9歲算不算太早?每次兒童受侵害事件一出來,評論留言都是類似這樣的金句: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你的孩子太小。這就令人產生一種錯覺:中國的性教育已經做得很好了,大部分小孩從幼兒園起父母就已經開始教了。真的嗎?
  • 教師推性教育被家長懟「女兒還小」,可壞人不會嫌你女兒小
    「我女兒還小,希望您做老師的不要教給她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這裡家長口中「亂七八糟的東西」,其實是懷孕和性方面的知識。一部分人和這位吐槽的家長一樣,認為孩子還小,本該是天真無邪的年紀,不應該學習這樣太成人化的知識。還有一部分人覺得不好意思,難以啟齒,不知道怎麼讓孩子理解。因此,他們忽略乃至排斥這一項本該早就對孩子進行的教育。然而,對兒童性教育的忽視,很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近年來發生的許多兒童遭遇性侵案件,不斷給社會敲響警鐘。
  • 總裁性侵養女4年:別嫌性教育太早,因為戀童癖不會嫌孩子小
    之前的韓國n號房事件,23萬人圍觀未成年性剝削影片。除了這些被曝出的事情,還有很多農村的未成年性侵,由於信息滯後,父母文化程度不高,農村法治薄弱等原因,根本無法得到解決。 我小時候回鄉下,偶爾會碰到村口一個著名的「瘋婆子」。蓬頭垢面,衣衫襤褸,在村子裡神出鬼沒,偶爾到人家裡討吃的。
  • 別嫌性教育太早,因為壞人不會嫌你的孩子太小!值得入手的文章
    面前浮現出老爹的教誨:等他長大了就明白了,你現在就告訴他說孩子是神賜予的。每當爸爸給兒子做性教育時,他面前就會浮現出爺爺(幻象)的勸阻:別說這些了!你不害臊嗎?!前兩年還有這樣一個新聞——杭州一位小學家長在網上發帖,稱學校發的性教育課本尺度太大:「現在小學二年級就開始學習了嗎?這書這樣編輯真的好嗎?確定這學校發的不是一本假書?」
  • 韓國「N號房」警示:別給壞人傷害孩子的機會!
    V媽說:我們的孩子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遠?又該如何保護孩子?這是我這幾天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這次的韓國「N號房」犯罪事件,讓我們看到了藏在普通人心底的惡,這讓人特別揪心。因為這意味著,若沒有給孩子必要的性教育,將如入無保護之境,防不勝防……有數據顯示,性侵的主要年齡層就在6到10歲。所以,保護孩子,性教育,必須走在前面!正因為孩子小,我們才要更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