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小時候,都問過父母這個問題吧——
我是從哪來的?
但我們得到的無非是:河裡撈的、垃圾桶撿的、別人送的……等應付的回答。
而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我終於在這部電影裡找到了——
《父與子的性教尬聊》
7歲小男孩帕普的媽媽要生二胎了。
醫院外,他向爸爸拋出了那個經典問題。
爸爸阿南德一聽就懵了……
面前浮現出老爹的教誨:
等他長大了就明白了,你現在就告訴他說孩子是神賜予的。
但作為受過現代教育的家長,阿南德不願用那老一套說辭糊弄兒子。
這時他看到牆上掛的海報,靈機一動:
類似小鳥從蛋裡出生,寶寶是從媽媽肚子裡生出來的。
帕普似乎對這個回答很滿意。
可沒過一會兒,又追問道:
但孩子那麼大,是怎麼鑽進去的?
這個問題的難度係數,可比剛才的高多了。
但也沒難住爸爸,旁邊的幾株盆栽給了他靈感——
他用種子類比精子,用植物的萌生來解釋胚胎的發育過程。
完美解釋。
但馬上,兒子又拋出了一個更可怕的追問:
那麼精子是怎麼進入女人身體的?
雖然這個問題有點棘手,但爸爸鐵了心要把性教育進行到底——
他拿出筆記本電腦、數據線、手機,巧妙地用文檔傳輸解釋了這個過程。
到這兒還沒完。
這堂課的最後一步,是要大方承認:
每個孩子出生前,他們的父母都要經歷這一過程。
這部性教育劇每集時長在10分鐘左右,總共5集,除了上面講的,其他幾集的內容還包括——
什麼是安全套?
什麼是月經?
什麼是同性戀?
所有的解釋都十分貼切,而且通俗易懂。
更可貴的是,這部劇輸出了一種極其現代、文明的性教育觀念——
性教育沒什麼可羞恥的,當孩子問起時,沒必要顧左右而言他。
為了對抗遮遮掩掩的傳統觀念,短片中設置了一個「反派角色」:爺爺。
每當爸爸給兒子做性教育時,他面前就會浮現出爺爺(幻象)的勸阻:
別說這些了!你不害臊嗎?!
爺爺的幻象之所以會出現,說明此時爸爸內心對此還是搖擺不定的。
但到了最後兩集,爸爸在給兒子做性教育時,那個阻撓他繼續說下去的幻象再也沒出現過。
因為在經過前幾次成功的嘗試後,爸爸已經確認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是科學有效的。
看得出來,不僅僅是孩子,家長更是性教育的對象。
尤其是最後一集,在爸爸對同性戀的科普中,一向頑固守舊的爺爺也「開悟」了。
後來當爺爺在醫院遇到了一對男同戀人時(其中一位因為出櫃被父親打斷腿),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因為用左手寫字而遭父親暴打的經歷,明白了他們的勇敢、艱難,為他們送上了祝福。
但最後,帕普一句天真的問話揭開了現實的殘酷:
叔叔們什麼時候結婚?
看到這裡,你一定驚訝於印度居然會有如此優秀的性教育題材電視劇。
而我們在這方面卻一片空白。
甚至就連《想見你》中關於月經的臺詞都要刪掉,
就連《護墊俠》都要改名《印度合伙人》,並且還把海報上的衛生巾P成文件紙。
不過,影視作品只是性教育的途徑之一。
我們還有書籍。
但由於觀念的原因,國內優秀的性教育書籍少之又少。
前兩年還有這樣一個新聞——
杭州一位小學家長在網上發帖,稱學校發的性教育課本尺度太大:
「現在小學二年級就開始學習了嗎?這書這樣編輯真的好嗎?確定這學校發的不是一本假書?」
事件引發爭議後,這本教材不得不被校方收回。
像這樣觀念落後的家長並不少見,對他們來說——
性教育是難以啟齒而且沒必要的,孩子還小,教這個幹嘛?
但近些年隨著針對未成年人的性侵事件的屢次發生,性教育也成為家長和孩子們必須面對的重要一課,越來越多的人逐漸形成一種共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然國內缺少優秀的性教育類書籍,我們可以把目光轉向國外。
比如來自韓國的這套書,就是非常好的性教育指南。
這套書的作者是韓國性教育專家孫京伊,她擁有近20年的性教育經驗,現任韓國關係教育研究院院長、韓國兩性平等教育振興院綜合暴力預防講師等職。
和歐美的性教育相比,同屬於東亞文化圈的孫京伊老師在無數次性教育演講和性心理諮詢中積累下來的經驗和研究,更能讓中國家長感同身受。
這套書適用於0-18歲全年齡段男孩/女孩,從生理知識和到心理解惑,從親子溝通到社會交往,幫助父母輕鬆應對各種孩子成長過程中各種和性相關的問題。
以《不畏不縮直面女兒的性教育》為例,該書分為5個章節80個專題,分別是:
女兒性教育的12項核心原則。
青春期之前的15種性教育。
青春期的13種性教育。
青春期女孩子的21種提問。
女兒父母需要知道的19件有關性暴力的事項。
可以看出,這本書涉及的內容非常全面,舉例足夠詳實,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在噹噹上這本書有幾千條的家長評價,好評率達到了100%!
這套書分為男孩女孩兩本,
性教育的最好時機,不是「如果當時……」的過去時,不是「也許以後……」的未來時,而是直面問題、馬上行動的現在時!
如果覺得小編寫的不錯的就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