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廁有了殘疾人專用間

2020-12-12 搜狐網

  昨日,一座外形美觀、內部設施彰顯人性化的公廁正式在省城投入使用。記者從合肥市容部門獲悉,考慮到殘疾人的特殊需要,該公廁設置無障礙設施,配備了殘疾人專用坐便器。

  這座新投入使用的新安江路公廁位於省城新修建的新安江路與當塗路交口附近。

公廁分上下兩層,使用面積達160平方米,為省城現有公廁中最大的。與眾不同的是,一層公廁設有殘疾人專用間,由無障礙通道可直接進入,專用間有殘疾人專用坐便器,坐便器兩邊安裝了金屬扶杆,方便殘疾人。(李曉姝、胡少殊、陳哲)

相關焦點

  • 外出「方便」無門 昆明大多公廁無殘疾人專用設施
    公廁有樓梯  3日是第25個世界殘疾人日,日常生活中他們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後來又找到了一個公廁,但同樣的尷尬依然存在。因為脊椎上的鋼板還未取出,小李目前還不能彎腰。要上廁所就必須要使用殘疾人專用便器。幾次嘗試未果,他不得不狼狽地回了醫院。  相比於小李的遭遇,小李的病友老楊更加尷尬。雖然也在康復,但老楊每次出行不得不藉助輪椅。外出想方便時,因為缺乏無障礙通道,老楊連廁所都沒法進,就連街邊的公共廁所,大多數也缺乏無障礙通道。
  • 殘疾人專用廁所,門為啥不開?
    殘疾人專用廁所,門為啥不開?、南門橋中心公廁總是關著門,想方便的殘疾人朋友只能「望廁興嘆」。因為,這個殘疾人專用廁所總關著門,老人只能「望廁興嘆」。那麼,城區的殘疾人專用廁所的使用情況到底如何?城區兩個殘疾人專用公廁都上了鎖據悉,近年來,我區專門為殘疾朋友新建或配備了多個無障礙衛生間,在設計上,有的無障礙衛生間的座便器旁建有扶手,可以方便殘疾朋友起身。有的裝有黃色按鈕,方便殘疾人朋友在需要幫助時提供服務。
  • 殘疾人上公廁有障礙
    7月28日,記者走訪了城區的部分公共廁所,發現大部分衛生整潔,但仍有少數公共廁所存在異味、無障礙設施不完善或指示不明確等情況。◎時間:7月28日上午10:48◎地點:民族東市場對面的民族東公廁、中山公園正門公廁問題:無障礙設施不完善、指示不清晰走訪中,記者發現大部分公共廁所設有輪椅通道、扶手或緣石坡道等無障礙設施
  • 殘疾人衛生間變成雜物間
    南京路一公廁的殘疾人專用衛生間一直緊鎖著門。1日,記者調查發現,島城殘疾人無障礙設施設置較為完善,但利用率不高,盲道上停著車、無障礙衛生間堆滿了雜物,普遍被佔用。業內人士稱,《條例》出臺有利於提高對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的重視。衛生間?雜物間!青島的無障礙設施環境建設得如何?設施利用得怎麼樣?1日,記者對市區部分主幹道、火車站、廣場、大型商場等公共場所進行了調查。
  • 設殘疾人專用位配專門保潔員 「廁所革命」提升美麗鄉村顏值
    改造後的公廁煥然一新,保潔人員每天清掃、消毒。提起公共廁所,您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什麼樣的畫面呢?是斑駁、脫落的牆壁?是生鏽的水龍頭?還是清理不及時的紙簍?在「廁所革命」不斷推進的過程中,西集鎮許多公廁已經有了另外一副「面孔」。
  • 馬鞍山首批改造公廁交付使用 12座公廁用上除臭機
    皖江在線消息 6月20日下午,74歲的潘水生大爺出門遛彎時,在湖東路一公廁方便了下,「以前沒感覺多好,現在又亮堂,又乾淨,廁所裡沒往常那股味兒。」他笑呵呵地評價說。前兩天剛交付使用的湖東路一公廁看起來煥然一新,面積大了,外觀美了,還新設了殘疾人專用通道、無障礙間等,設計風格與周圍環境渾然一體,掩映在綠樹中似一道風景。
  • 無障礙公廁多處大門緊鎖 環衛部門稱是防止被亂用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文/圖何炳進)「廈門很多地方都為殘疾人設置了無障礙公共衛生間,但一些卻被鎖起來,沒辦法正常使用。」近日,市民李女士致電本報熱線968820反映,她是一名腿腳不便的殘疾人,最近出門屢遭尷尬。
  • 為特殊人群打通綠色通道 廬陽區22處公廁設無障礙坡道
    合肥在線訊(文克 陶清陽  戴小花  文/圖) 6月18日,本網記者從合肥市廬陽區城管局了解到,為了方便老人家、殘疾人士等特殊群體的如廁要求,該單位進一步完善公廁無障礙設施,在22處公廁新增設殘疾人通道、殘疾人便池、無障礙扶手等,為特殊群體充分提供便利。
  • 合肥火車站殘疾人專用廁所被鎖 殘疾人「方便」很不方便
    俗話說:「天大地大,大不過人有三急!」遇到「特殊情況」,正常人尚好解決,可殘疾人就沒那麼方便了。最近,荀小姐就遭遇到了這樣的囧事,不過,她表示自己受點累無所謂,但就是母親太「遭罪」!荀小姐長期在南京工作,春節時,她準備把住在合肥的父母帶到南京住兩天。
  • 石家莊高標準生態公廁開放 兩座投資80餘萬元(圖)
    廁所中設置有專用的殘疾人和婦幼間,牆上有扶手,遇到了情況還能按鈴求助……  近日,石家莊市裕華區環衛大隊投入80餘萬元,建設了兩座高標準生態公廁。公廁增設了婦幼間、殘疾人無障礙間及坐便器,可以滿足特殊人群的如廁需求。昨日,其中的一座已經在合歡園正式啟用,記者也前去進行了探訪。  公廁建於人流密集區  據省會裕華區環衛大隊負責人介紹,這兩座公廁,一座位於省會石欒路和建設大街交口的合歡園,一座位於金馬小區附近。而之所以選擇這兩個地方修建新式公廁,是和周圍的地理位置以及人流量有關係。
  • 坡道無障礙,小改造大關懷——合肥廬陽區公廁為特殊人群暢通綠色通道
    6月18日,記者在合肥市廬陽區城管局了解到,為了方便老人家、殘疾人士等特殊群體的如廁要求,該單位進一步完善公廁無障礙設施,在22處公廁新增設殘疾人通道、殘疾人便池、無障礙扶手等,為特殊群體充分提供便利。
  • 甘肅新生男嬰被遺棄在公廁垃圾桶 已被120帶走
    (原標題:甘肅新生男嬰被遺棄在公廁垃圾桶 已被120帶走)
  • 江岸區建「景觀公廁」形似小木屋還可移動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崔晶晶 通訊員 顧丹)近日,在江岸區北京路中山大道小遊園轉乘公汽的王先生發現,長江二橋沿江下轉匝道小遊園內有一座外型古樸典雅的「小木屋」,原來該建築是一座新型景觀移動公廁。記者昨日現場看到,這個新型公廁有3個普通廁位和一個殘疾人專用間。
  • 蘭州一剛出生男嬰被遺棄在公廁垃圾桶
    蘭州一剛出生男嬰被遺棄在公廁垃圾桶
  • 蘇州豪華公廁似別墅 配置五星級有電梯(圖)
    這座公廁佔地200多平方米,下面是公共衛生間,上面一層則是供幹將路沿線的環衛工人休息之用。公廁不僅設施一流,還在蘇州姑蘇區首次為殘疾人設置了專用的升降梯。豪華公廁看著像別墅粉牆黛瓦,四周樹木環繞,門口是個小遊園,遊園邊上就是護城河。
  • 上海首座水循環公廁昨啟用 1噸水用一輩子(圖)
    圖為環保公廁外觀 楊建正攝   本報訊 (記者倪珺)裝進1噸水,放入一些生物菌種,整個公廁的管道系統就再也不需要進水、出糞,所有衝廁用水全部循環利用,產生的糞便汙水也全部自我「消化」——上海市首座環保型水循環固定公廁昨天在盧灣區打浦路316弄正式啟用。
  • 杭州人行道盲道、公廁無障礙設施,停車場殘疾人泊位將全面升級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通訊員 項劍飛人行道上的盲道、公廁無障礙設施、停車場殘疾人泊位……杭州的這些無障礙設施即將升級成2.0版。在杭州,政府投資的公共停車場(庫)會留有殘疾人泊位。杭州主城區共有此類公共停車場(庫)97個,停車泊位20750個,其中殘疾人泊位325個。杭州還對市區殘疾人駕駛的機動車停放實施收費減免優惠。「目前看,各停車場的殘疾人停車泊位沒有被侵佔的情況,情況比較好。」
  • 城市溫暖:讓「方便」更方便 文山城區106塊公廁指示牌給你指路
    新安裝的公廁指示牌長約100釐米、寬50釐米,白底黑色,標識文字採用中英文對照,標有明確導向、男女圖像、殘疾間,指示牌採用鍍鋅管焊接做漆、反光膜材料製成,既清晰、又美觀。市民:「有了這個指示牌,我們找廁所方便多了,而且外形比較美觀。」
  • 評公廁的「英文譯法」,公廁 英文 標識牌 - 滾動新聞 - 溫州網
    我們認為,北京市"英文譯法"的規定,有據有理,是正確可行的。因為,一個有單複數兩種用法的英文名詞,在詞書裡立詞條或編列項目表時,總是用其單數形式;使用這個名詞時,則必須視實際情況用其單數形式或複數形式。"廁所Toilet"這一規定,正如北京市規範標識辦和專家顧問團團長陳琳教授再三說明的:"Toilet的單複數視實際情況而定","內設男女兩間的公廁標識要用複數"。
  • 36處公廁新增無障礙設施
    ,為了方便老人、殘疾人士等特殊群體的如廁需求,近幾年,該局進一步完善公廁無障礙設施,在36處公廁新增設殘疾人通道、殘疾人便池、無障礙扶手等,為特殊群體充分提供便利。在位於市人民醫院旁的公廁可以看到,該處公廁有殘疾人通道,「抹平」了公廁和地面間的高度差。走進公廁內,就聞到一股淡淡的檀香味,市民朋友進門就可以在顯著的位置上看到張貼著「無障礙洗手間」的提示標語。「這裡男廁和女廁內都設有無障礙坑位,配備了馬桶和扶手等設備。同時還根據不同需求配備了不同高度的洗手臺,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