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理念偏了,再好的教育方法只會暫時有效

2020-08-26 寶媽育兒超越自我

家長的教育理念偏了,再好方法只會暫時有效,過後孩子不吃那一套!!

圖文:寶媽育兒超越自我

縱觀中國家庭教育的誤區,其共同特點,就是太側重方法與技術。方法與技術是基於解決問題的,而家庭教育的任務首先是基於防患於未然,等孩子出現了問題,再多的方法也難逃急功近利的心態,這無異於棄本逐末,甚至弄巧成拙。很多家長在和我交流中,那種急切,那種無奈,那種迷茫,字裡行間始終貫穿了不自信,即便知道一些很理性的方法,也是有太多「如果」了怎麼辦?如此心境,再好的教育方法也就暫時有效,過後孩子依然不吃那一套!!

其實,家庭教育的核心不是方法與技術,甚至有些方法與技術都泛濫都成災了。家庭教育真正的核心是理念(家庭教育文化),沒有理念指導下的任何方法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無意義的,甚至是有害的!比如孩子起床問題,你不厭其煩天天去喊,去提醒,又嫌孩子不自主,嘮嘮叨叨的,既想培養孩子的獨立,又怕孩子承擔遲到的後果,有些家長害怕孩子不吃早飯去上學,理念上知道自己培養了孩子的懶散,依賴家長的提醒,方法上又奢望十全十美一些,現實中,這種完美的方法是不存在的。


孩子一旦出現了問題,家長認識並領悟了教育理念,又有了知識與技能,就能解決孩子的問題嗎?答案是已經有點遲了!此時的家長不管你用何種方法,孩子早已摸透了家長的脾氣性格。解決孩子的問題家長是不願意等的,一實施就想立馬見效果,最終,多數又重新輪迴自己的苦口婆心或暴躁無奈!其根源就是中國的家庭教育缺少可行性條件,這個條件就是親子關係的社會化。

親子關係還要社會化?家長們能做到嗎?我曾經調整過一名初一的中學生,那年春節半個月假期過後,家長無奈的說:「你再教育教育我孩子的花錢問題吧,過了一個年,零花錢就花掉了兩千多,他老毛病又犯了,不給他吧,我又怕他不高興,還給我使性子!!!」我聽後無語了好一陣子,我真的為孩子感到無辜,家長太容易滿足孩子的要求,只能讓孩子的心靈變得更加貪婪。這種親子關係是血緣的,而教育的本質屬性是一種社會化的活動,家長對孩子的遷就、溺愛,真真切切剝奪了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孩子懶散的習性就很難承擔學習中的壓力、社會中的挫折、滿嘴都是他自己的理由,這樣的孩子,年齡越大,調整過來的機會越少!為此,家庭之親子關係的社會化正是家庭教育的盲區。


我們當老師的都有體會:就是不願意把自己的孩子放在自己班上,更不願意在家中親自教他,甚至我寫過一篇文章,站在一線的老師很難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好。這些老師往往都是學校的骨幹,培養出來的學生都非常優秀,恰恰自己的孩子讓自己絞盡腦汁,無可奈何!為此,家庭教育中的親子雙方都有一種心理上的排斥感和教育過程的不暢感。為什麼能教好別人的孩子,就教不了自己的孩子呢?孟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告訴了我們其中的秘密。「易子而教」!典出孟子《離婁》:公孫丑問孟子「為什麼君子不肯親自教導自己的孩子呢?「孟子回答:這是因為實際情況不允許啊。大凡一個執教的人,必是以正道教導受教的人。如果做父親的如此教導孩子,孩子卻不能接受,父親必然會很生氣。一生氣,就可能傷害到孩子的感情。另外,如果孩子反詰問父親的言行並不都是依循正道,這豈不又傷害了父親?如此一來,父子間就等於相互傷害彼此的感情了。所以,古時的人都把自己的孩子送給別人來教導,這就是所謂的「易子而教」的道理啊。

因為,孩子的成長心態和學習習慣一旦出現問題,家長的十句話,孩子可能連一句都聽不進去,甚至嫌你嘮叨,不夠理解他,甚至針鋒相對,用逆反的情緒來對抗;而優秀的老師,可能用幾句話就能點燃孩子的學習激情,心智上很快就能領悟:成長,是需要肩負責任的!!!

相關焦點

  • 從周某人偷電瓶車看教育,家長怕孩子教育走偏,重視三觀教育理念
    ,很多孩子變壞也是受網絡影響,將網絡上的做事方法引用到現實生活中來,導致三觀扭曲,對孩子長大後人格的形成會產生不利影響,容易誤導孩子走歪路。一個孩子在家庭中成長,如果犯小錯不進行教育,日後長大才會犯大錯,作為家長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不要因為孩子從小犯錯是不懂事造成的,很多大錯都是父母覺得沒事,任由孩子去犯,意識不到危害性僅此而已,但是父母的引導仍然不可少。
  • 家長之間教育方式不一致,先改善的是婚姻關係,而不是教育方法
    一面是鼓勵教育,一面是挫折教育,父母教育理念不同該如何解決?父母雙方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有不一致的態度是很常見的,畢竟男性和女性的思維方式不同,家長的側重點也會不一樣,但是在教育的時候要儘可能地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矛盾。教育最常見的就是母親過度表揚,甚至會依賴孩子,但是父親就覺得孩子應該嚴加管教,不能經常表揚,怕驕傲產生不謙虛的心態。
  • 清北教育:家長教育理念決定孩子未來發展
    說起家庭教育,從古到今,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式,歸根到底,其目的是藉助教育方法為媒介將子女培養成才。孩子就好比小樹苗一般,受外界的因素很多,如果從小就給他更多的照料和關注,那麼長大後絕對是根正挺拔,所謂教育理念支配教育方法,家長的教育理念是決定孩子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整體。國也需要無數個家來進行組建。
  • 家長教育理念決定孩子未來發展
    說起家庭教育,從古到今,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式,歸根到底,其目的是藉助教育方法為媒介將子女培養成才。孩子就好比小樹苗一般,受外界的因素很多,如果從小就給他更多的照料和關注,那麼長大後絕對是根正挺拔,所謂教育理念支配教育方法,家長的教育理念是決定孩子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整體。
  • 教育理念 | 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他批評了學生一頓,罰站20分鐘,沒想到該學生掏出了書包裡的手機,一個電話叫來了家長。家長不但不教育孩子,反而跟他理論,說他這樣做不對,傷害了孩子,如果堅持讓孩子罰站,就要投訴到校長那裡去。之後,他就對該學生睜隻眼閉隻眼,該學生成績也一落千丈。
  • 日本教育核心理念:獨立自主,面對兒童教育,這6點方法值得借鑑
    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對孩子的早期教育。談到幼兒教育,日本的教育理念可謂是全球聞名,因為日本的幼兒園的教育模式有著獨特的核心理念,讓很多國家都想借鑑學習一二。日本的幼兒教育核心理念,值得家長們參考1、孩子換衣服,媽媽只看不幫忙日本的小朋友從小就會在媽媽的要求下自己換衣服。這是為了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避免孩子從小對父母產生依賴,以此幫助孩子養成獨立意識。
  • 致家長們:錯誤的教育理念與方式,會嚴重傷害兒童的身體和心理
    無論任何時代,孩子的教育問題都備受關注;無論任何時候,教育問題都不容忽視。我想問所有的寶爸寶媽們:你們有沒有以下這些疑問呢?1.只滿足孩子的物質欲望可以嗎?2.只讓孩子學習行嗎?3.放養孩子可以嗎?尤其是書中獨到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方法,會讓家長們受益匪淺。我希望這本教育經典著作,能夠幫助家長朋友們解決孩子的教育難題。如果您能借鑑其中的道理或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並有所成效,那就非常好了。
  • 孩子突然易怒、暴躁,家長「語言教育」比「棍棒教育」更有效
    這個時期的孩子情緒會比較激動,也就是平時所說的「一點就著」,這種「易燃易爆炸」的體質只要家長稍有不慎,便即刻爆發。如果父母不能用合理科學的方法來進行解決,很可能會導致「兩敗俱傷」。有的家長也會用過激的語言來責罵孩子,可能傷了孩子的心,他會真的消沉一段時間,但這都不是最有效的方式,換來的平靜也只是暫時的,而且這種平靜很可能預示著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 家長教育理念決定孩子人生命運!教育好孩子關鍵在「學習力」!
    第二、家長教育理念決定孩子人生命運!我們要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自己就不能落後。聽到這樣一句話:「不輸在起跑線上」,如果有起跑線的話,家長就是「起跑線」。想來還真是!孩子的命運在誰?其實就在家長手中,所以家長需要了解這個時代和社會的一些大趨勢和大方向,家長的教育理念就不能落後。
  • 開展正向教養培訓,更新家長教育理念
    ……」這是仁壽縣龍正鎮龍駒社區舉行的家長正向教養培訓會上以小遊戲方式向參會家長提出的幾個十分常見的問題,各自理解作答,綜合大家以九宮格的形式寫在紙片上答案來看,家長最怕的是把孩子教育不好,沒能達到自己希望的那樣優秀,耽誤了孩子的前程。年輕家長大多喜歡看抖音、打牌打麻將、愛吃愛玩等;存在的壓力是工作或家務任務太重,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既要幹好工作、做好家務還要教育好孩子自己倍感壓力。
  • 家長教育理念不同怎麼辦?
    人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有所成就,家庭教育理念不同有衝突,總會和家人爭吵,有的時候甚至為了孩子會鬧到吵著要離婚。那怎麼辦呀?是不是家家都有類似相識的場面。在飯桌上,媽媽把勺子給了孩子讓他自己吃,但是小孩子總是弄得到處都是,一邊吃一邊玩邊看電視。
  • 當下教育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教育雙軌制,而是理念和方法
    所以,我是不大認同公立優質教育資源退出/浪費這樣的說法。 可是,如果只學課內,不在外面學,孩子在小升初或中考時確實不大容易名列前茅。 特別是小升初的焦慮,讓家長們對機構又愛又恨——如果沒有機構,孩子就不用那麼辛苦;而有了機構,孩子也有了更多資源以成為優等生,從而被名校點招。 問題出在哪裡呢?
  • 開展正向教養培訓 更新家長教育理念
    ……」近日,四川眉山仁壽縣龍正鎮龍駒社區舉行的家長正向教養培訓會上以小遊戲方式向參會家長提出的幾個十分常見的問題,各自理解作答,綜合大家以九宮格的形式寫在紙片上答案來看,家長最怕的是把孩子教育不好,沒能達到自己希望的那樣優秀,耽誤了孩子的前程。年輕家長大多喜歡看抖音、打牌打麻將、愛吃愛玩等;存在的壓力是工作或家務任務太重,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既要幹好工作、做好家務還要教育好孩子自己倍感壓力。
  • 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的理念與方法
    對兒童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媒介素養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兒童利用媒介為個人生活和學習所用的能力,以及對媒介信息進行理性、批判解讀的能力。本文主要闡述了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一、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的理念 (一)超越保護主義,讓兒童學會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媒。
  • 大師級的教育理念,歷數世界教育流派和代表作
    接下來為家長們介紹幾個重要的教育流派特點以及一些代表作,通過對這些教育流派的學習和了解,相信可以為家長們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帶來一些啟示。1、夏洛特·梅森的家庭教育法夏洛特·梅森是英國著名的教育家,她的主要成就是創辦了「教育之家」,創立了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
  • 每一個家長都該學習的一種教育理念:蒙氏教育
    「蒙氏教育」是以義大利女教育家瑪麗亞·蒙臺梭利命名的一種教育方法和體系。採用這種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幼兒園一般會在門口掛著「蒙氏幼兒園」的牌子。我之前在「蒙氏幼兒園」工作過,那裡使用一些特製的教具和特定的教材來開展幼兒活動。
  • 各國兒童教育理念的特點
    教育大綱規定幼兒園要完成七項教育內容:社會教育、感覺訓、智力教育、遊戲和算術、技練習、音樂教自和體育。在瑞士的幼兒園裡,孩子們吃飯時,老師只把飯盤放在寶寶面前。大點的孩子用勺子就餐,小點的則用手抓著吃。吃飯時間結束,如果沒有吃完,飯菜也會被工作人員收走。他們認為孩子若是餓了,他自己就會吃的。
  • 少兒英語教育理念及學習啟蒙
    目前,中國的少兒教育理念多種多樣,在眾多的教育理念中,有一種實用教育理念越來越受到中國家長認可,一些教育機構在少兒英語提出的有意義的日常生活語境和活動、遊戲、任務的完成過程中使用英語,而非將英語當作一門學科來學習,而是將英語當作一種溝通的工具,使用英語來完成一些真正意義上的溝通。
  • 教育孩子謹記十大法則 讓教育更有效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家長課堂>正文教育孩子謹記十大法則 讓教育更有效 2012-12-07 11:14 來源:新浪教育
  • 「興趣班鄙視鏈」源自教育理念匱乏
    中國有4億中產,中產家庭一個是「優先安排子女教育支出」,一個則是「擔心所謂的因教育導致子女階層下沉」。在具體教育行為上,則表現為「有強烈擇校意願」,還有就是「在課外教育上也不能吃虧」。當然了,部分中產中的偏上層級,以及富豪群體,則在「用錢讓孩子在教育上的所謂優越感上」發揮到淋漓盡致。擇校意願,是擔心「輸在起跑線上」,報以錢人為設置門檻的興趣班則是「要體現高人一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