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家長都該學習的一種教育理念:蒙氏教育

2020-09-22 天涯學姐

這幾天在為孩子找幼兒園,考察了好幾間。

其中有一些是「蒙氏幼兒園」。

「蒙氏教育」是以義大利女教育家瑪麗亞·蒙臺梭利命名的一種教育方法和體系。

採用這種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幼兒園一般會在門口掛著「蒙氏幼兒園」的牌子。

我之前在「蒙氏幼兒園」工作過,那裡使用一些特製的教具和特定的教材來開展幼兒活動。

在那間幼兒園工作給我最大的啟迪就是:

蒙氏教育不僅僅可以用在幼兒園上,更應該用在家庭教育方面!

每個家長都應該學習關於蒙氏教育的一些方法心得,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蒙氏教育呢?

在蒙臺梭利本人寫的《童年的秘密》這一本書裡,系統地闡述了蒙氏教育的一些觀點。

我就在這篇文章裡選幾個重要的觀點來說一說。

1.建立自尊體系

從孩子出生到學齡前,有一件事家長們必須做到——幫助孩子建立起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

我每次都提醒自己,即使孩子很小,她也有自尊心,她每一次發出信號,我都要尊重她的感受。

例如,我女兒一歲半左右的時候,有一次給她洗澡,她很開心地一邊洗澡一邊玩小鴨玩具。

洗完之後我把她抱起來,突然玩具掉了,她嗯嗯啊啊地示意我要撿起玩具。

當時擺在我面前有兩個選擇,一是馬上抱出去為她穿好衣服再撿玩具,二是先撿起玩具再給她穿衣服。

我想了一下,還是選擇先撿起玩具。

看到孩子開心的笑臉,我覺得這樣做是正確的。

我從她的笑容上深切感受到孩子因為我對她情感和要求上的及時回應而滿足。

孩子就是從這些小事上知道媽媽是愛自己的,媽媽是尊重自己的。

這樣的事多了,她就慢慢地建立完好的自尊體系了。

2.重複練習

對於小孩子而言,重複練習是很重要的。

你會發現他玩一個玩具可以玩很多次,動畫片看幾十次也不會厭。

這是因為孩子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與我們不一樣,所有的一切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新的,是新奇的。

孩子一遍又一邊地把玩玩具,一遍又一遍地做某件事情,是在一次次的重複練習中掌握自己,取得心理上的成就感。

每當孩子掌握了眼前事物的一些技巧,他會很興奮。

這種興奮會刺激他們對下一階段的探索更有信心!

所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孩子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吧。

給孩子更多的空間,讓他自由自在,最好的成長就是孩子自己去探索成長。

3.敏感期探究

0到6歲,兒童成長一般會經歷幾段敏感期。

認識到這些關乎孩子生長發育的特殊階段,我們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為,從而陪伴他順利地從一個敏感期過渡到另一個敏感期。

孩子出生後,不久你就會看到她在吃手,因為她通過吃手取得巨大的心理安慰和對安全感的滿足,一般孩子的吃手行為在一歲之後會慢慢消失。

懂得這一點,我從來都不會阻止孩子吃手。

但我發現不是每一個家長都是這樣對待孩子的吃手問題的,我有好幾次被來探望孩子的親戚責備:「孩子一直在吃手呢,你怎麼不阻止」?

悄悄告訴你,我還有很多都不阻止呢!

孩子幾個月的時候喜歡咬東西,我除了確保她接觸到的東西是乾淨的,從不阻止。

因為孩子通過咬不同的東西去了解不同物體的質感,這會讓她有發現新大陸般的驚喜。

一歲左右孩子開始喜歡扔東西,任何在桌子上、沙發上、電腦桌上放好的東西,她都去扔。

我很少因為這些事去責罵孩子,因為孩子此時正處於空間的敏感期,通過扔東西,她知道了物體的重量和掉落的聲音,她為自己能推翻媽媽疊好的一大堆東西而高興,這就是孩子的內心,而不是家長通常以為的那樣——她在調皮搗蛋。

《中國經濟新方位》一書,提到嬰幼兒時期大腦的一些特徵:

大腦在發育過程中,除了大腦細胞和神經元的發展,很重要的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就是所謂的「瘋長」的過程。這些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可以使兒童實現視覺、觸覺和其他各方面的各種能力。

其實我們還沒有足夠的了解我們的孩子。

如果了解,你就會知道她的很多行為都是她成長所必須有的行為,而不是簡單籠統地把孩子歸結為調皮搗蛋、亂發脾氣的人。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蒙氏教育在幼兒園如此流行?其核心理念是什麼?
    對於家長來說選擇正確的蒙氏教育,收穫真正科學教育理念、育兒技巧,這對家長在孩子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初中以後,仍然會繼續幫助。那麼,蒙氏教育為何有如此魅力,其理念有何過人之處?文章目錄1.蒙氏教育理念2.蒙氏教育的五大課程體系3.蒙氏教育理念的十大原則4.蒙氏教育的六大理論依據5.蒙臺梭利教育名言
  • 蒙氏家長工作坊 | 揭秘上海赫德雙語幼兒園蒙氏教育的「奧秘」
    蛋糕、糖果、餅乾……豐盛而精緻的茶歇吸引眾多家長駐足停留。原來,一年一度的蒙氏新生家長工作坊就在今天舉辦,家長們在享用美味可口點心的同時,更加期待的是這一場心靈上的「盛宴」——他們將走進蒙氏班級,親身聆聽並體驗蒙氏教育的日常,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更加了解上海赫德雙語學校幼兒園。最重要的是,向著下一代教育深度參與者的角色,不斷前進。
  • 蒙氏教育,讓每個孩子都精彩
    在色彩繽紛的六月,在激情火熱的盛夏,一場關於教育的發布會,一場關於愛的專題盛宴,在美麗的軒轅故裡—遷安隆重開幕。6月29日上午八點整,弘毅二幼蒙氏教育發布會暨《讓每個孩子都精彩》大型公益講座在錦江飯店大會廳準時召開。
  • 擊碎蒙氏教育面前的「哈哈鏡」,還原一個最真實的蒙氏
    當然,凡事都具有兩面性,蒙氏教育也存在一些問題:   -蒙氏教育是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如果孩子只是在幼兒園上課期間採取蒙氏教育手段,無法將此教育理念延續到家庭教育中,那麼對孩子的影響微乎其微;   -國內打著蒙氏教育旗號的機構數不勝數,必然存在教育資質良莠不齊
  • 蒙氏教育為什麼成為眾多學齡前兒童教育首選,家長說出了實話
    文|穎媽談育兒孩子成長到了兩三歲,家長免不了會開始操心教育問題。現在的家長比較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像我的一位朋友最近就在向我諮詢該給孩子如何選擇託班早教。因為穎寶之前已經上過一年多的託班,對於給她選擇的一米兒童之家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所以在朋友們面前,我也不吝嗇於對蒙氏教育的讚美之詞。
  • 家長感言:我為什麼選擇蒙臺梭利教育?| 蒙氏漫談
    我的聽眾們執意認為蒙氏教育太過嚴厲,並且毫無章法。對於蒙氏教育有以下兩種反對聲音。一種認為蒙氏環境是混亂的。一連幾個小時讓孩子選擇自己的工作,太過繁重的任務會讓孩子不堪重負甚至會迷失方向。蒙氏的老師在課堂上甚至都不會坐下來,或者寫課堂計劃。孩子沒有任何規定需要遵守,也不知道怎麼去學習。
  • 家長視角|尊重的教育——一位研究型媽媽的蒙氏教育觀察與思考
    被和和媽研究者的理性與縝密邏輯的表述感動到,每一個用心的細節都能被看見是作為教育者的幸福!特地在和和新曆生日這一天完成這篇約稿,我想把這篇文章作為送給和和的一份生日禮物,也許他現在還不懂,但是相信若干年後讀到這篇文章,再回想起成長過程中母子相處的點點滴滴就會理解媽媽的用心。
  • 都在推崇蒙氏教育,但蒙氏教育的真正意義你知多少?
    這裡,我並不想說這個幼兒園的教學有問題,我想有可能是我這位朋友因為不了解而對蒙氏教育有誤讀。可能也有很多家長對蒙氏教育也是一點也不了解。其實蒙氏教育全稱是蒙臺梭利(Montessori)教學法,是由義大利教育家瑪莉亞·蒙特梭利博士傾其畢生經歷所創造的。
  • 在家裡,如何進行蒙氏教育
    家庭中如何進行蒙氏教育  近幾年,蒙臺梭利教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幼兒園教師和家長的興趣。期望能把孩子培養成為獨立自主、有一定的秩序感、有所作為的人。但老師及家長都遇到了同樣的困惑:為什麼孩子在園裡表現得獨立、有秩序感,在家裡表現卻不一樣呢?家庭中如何進行蒙氏教育呢?
  • 蒙氏?華德福教育?——剖析育兒教育模式
  • 淺談蒙氏教育之「混齡教育」,提供真實情景,培養多方面能力!
    所以就這幾天網友,對一些教育方面和蒙氏教學方法方面的的反饋進行了梳理,這片文章,主要以蒙氏教育為主線,跟大家聊一聊,被「吹爆」的蒙氏教育理念和方法,有哪些在家裡也是可以運用的。瑪利亞·蒙特梭利蒙氏教育目前來說在咱們國家,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純正的蒙氏教育學校(多以幼兒園為主),大多數還是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並且一所純正的蒙氏學校學費不菲,動戈每月幾千過萬,一般這樣的學習硬體和軟體都是非常不錯的
  • 家庭中的蒙氏教育與DIY蒙氏活動
    下面整理了分享的文字內容和在家裡就能進行的蒙氏活動的ideas。感興趣的爸爸媽媽和孩子們一起試試吧。各位家長朋友大家好,我是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我叫朱麗雅。今天很高興來到這裡跟大家分享家庭中的蒙氏教育與活動。首先我想說說我是如何成為一位蒙特梭利媽媽的。在我的孩子慢慢兩歲以前我是一個工作狂。
  • 蒙氏教育=優質教育?可別再被忽悠了
    但遺憾的是,在我們目前的教育中,很多時候家長和老師充當著「障礙物」的角色,他們認為孩子的一切都是我們教會的,但其實不然。之前我也錯誤地以為,孩子的一切都是父母教出來,但慢慢地我發現,哥哥在小的時候總是能說出或做出一些,我們從來沒有教過他的東西。可見,孩子的很多能力是可以自然習得的。
  • 父母在家如何給孩子進行蒙氏教育?建議從這3個方面下手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僅僅是引導的角色。比如孩子遇到了問題、困難,你幫他解決並不是蒙氏教育理念,而是讓孩子自己去尋找方法。只有了解以後,家長才能更好地抓住孩子的每一個敏感期。如果你平時很忙,我認為只要讀一本《蒙臺梭利的教育全書》就能了解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和精髓。
  • 四大主流兒童教育理念pk:蒙氏、瑞吉歐、華德福、高瞻深度解讀
    四種教育理念的共同點1、它們的教育願景都是幫助和激發兒童實現自己在智力、創造力和社會中人的所有潛力。2、在教育過程中,兒童都被視為自身發展的創作者,他們的發展過程是自然的、充滿活力的,自我導向的。>「蒙特梭利」可能算是最為大家熟知的一種教育理念了,它起源於義大利,以創始人瑪利亞·蒙特梭利命名。
  • 教學內容五花八門 蒙氏教育亂象怎麼破?
    這些機構雖都穿著「蒙氏」外衣,內容卻不盡相同。  記者走訪了吳中區和園區的幾家蒙氏教育機構,發現課程價格都不低,蒙氏幾乎成了高檔幼兒園的代名詞。吳中區一家蒙氏幼兒園僅每月學費就高達4000多元,該園採取小班教學模式,每班學員不超過20人,中教和外教共同授課。一位姓解的家長表示,未來想送孩子出國念書,所以來這家幼兒園儘早學習外語。
  • 幼兒園選擇蒙氏教育,您真的懂嗎?
    蒙臺梭利教育理念與其他很多教育理念都不相同,它不僅僅是一種教育哲學。蒙氏教育的幾大核心理念已經得到了最新神經生物學和發展心理學的科學驗證,是真正的科學教育法之一。在很多家長的觀念中,蒙氏教育實際上只參與兒童的早期教育,意味著蒙氏教育是安慰的工具,甚至是退出貴族教育的代名詞 ,但實際上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
  • 家長經常在家陪娃,就玩這6款遊戲,蒙氏教育理念暗藏其中
    文|全文共1410字,閱讀時間約2.5分鐘說起來蒙特梭利,很多家長都不陌生。我家孩子上幼兒園很普通,因為蒙氏教學的幼兒園太貴了,動不動幾萬、大十幾萬,一般家庭消費不起。蒙氏教育顯得可望不可及,普通家庭就沒辦法接觸到了嗎?
  • 蒙氏教育的影響及其社會地位
    ▲蒙氏教育創始人 蒙臺梭利 蒙氏教育思想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各國同行對蒙氏教育法及創始人蒙臺梭利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英國教育家讚譽蒙氏教育創始人蒙臺梭利
  • 蒙氏教育亂象多 被金錢異化亟待加強監管
    當記者問起有關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有沒有「蒙氏」老師這些問題時,這位園長回答說:「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我們不採用,我們有自己的辦園理念」。   掛著「蒙氏」牌的幼兒園,對「蒙氏」教育卻一竅不通,像這樣的幼兒園長不在少數。記者曾以家長身份暗訪過多家掛牌「蒙氏」的幼兒園,這些幼兒園在當地都是高端園所,「蒙氏」在當地已經成為高檔園所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