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推崇蒙氏教育,但蒙氏教育的真正意義你知多少?

2020-12-15 空空媽叨育兒

歡迎朋友們來看空空媽叨育兒,我們一起分享交流,做個「會養」的媽媽。

一說起育兒就不免提到幼兒園,一提幼兒園呢,不免提到現在幼兒教育最推行的就是蒙氏教育,身邊很多媽媽在給寶寶選幼兒園的時候都會提到哪個幼兒園是施行蒙氏教育的,去那裡如何如何好。

我自己甚至也被朋友教育過好多次,說她女兒上的那個幼兒園也就是蒙氏教育,然後跟我說那裡的蒙氏教育如何如何好,那裡老師如何專業精攻蒙氏教育,給她女兒及其他小朋友安排的課程如何地有科學性,比如,中班已經開始學拼音,認字,甚至還有唐詩……完全不像其他幼兒園,只會帶小孩子玩,說是幼兒園其實就是高級點的保姆所。

這裡,我並不想說這個幼兒園的教學有問題,我想有可能是我這位朋友因為不了解而對蒙氏教育有誤讀。可能也有很多家長對蒙氏教育也是一點也不了解。

其實蒙氏教育全稱是蒙臺梭利(Montessori)教學法,是由義大利教育家瑪莉亞·蒙特梭利博士傾其畢生經歷所創造的。其教學法的精髓在於培養幼兒自覺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精神。

在蒙氏教室裡,有豐富多彩的教具,它們都是根據兒童成長發展敏感期所創立的適宜兒童成長的「玩具」。可以說蒙氏教育的主要特點就是通過老師們營造出來的「玩具」,讓孩子們在玩的時候,學會生活常識,數學知識,科學知識,並且讓他們的手腳,感官,以及語言能力都得到全方位的鍛鍊和發展!用我們的中國老話說就是寓教於玩。

蒙氏教育的真正意義是引導孩子們自己去學習,並且掌握如何自己去學習的辦法。而不是說老師讓他們學會了多少拼音,多少漢字,多少唐詩。還是用我們的老話說,就是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

也就是說它可能不會讓你的孩子在短時間內學會媽媽們期望的多高深的知識,因為蒙氏教育的真正核心不是把知識這一條條小魚直接塞給他們,而是把如何找到小魚,並且抓住小魚的辦法教給孩子們。

舉個最通俗的例子,就像我們教寶寶自己吃飯。放在蒙氏教學裡,它可能就會通過各種可愛的碗筷等等先吸引寶寶對飯碗的探知欲,加上大人吃飯本身就會引起寶寶的模仿欲望。這之後呢,可能還會讓寶寶先把玩碗具以及觀察大人的吃飯行為來讓寶寶自己摸索如何拿好碗具。再然後才是寶寶自己慢慢學會吃飯的過程。

當然,我們都知道,實際生活中,我們恨不得自己的娃三秒鐘就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並且還能不搞得滿地滿衣服都是飯粒菜肉。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直接把碗筷塞給娃,然後直接告訴他要怎麼拿,怎麼吃。甚至,為了避免漫長又繁瑣的收拾過程,很多家長都是寧願自己直接餵飯。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孩子,五六歲還不能自己好好吃飯。

所以,媽媽爸爸們看懂了蒙氏教育的真正內涵了嗎,它並不是我們想像中如何讓你我的娃比別人的娃如何更快更早的學會更多的東西。它的主旨是讓孩子們通過自身的探索掌握學習這個能力,孩子們在掌握這個能力後,再不斷地去學習更多的新事物。

其實說得再通俗一點,就是蒙氏教育倡導的是孩子主動求知的過程,而不是被動被老師灌輸知識的過程,一個是主動要,一個是等著被「餵」。

但是,也不能直接就把蒙氏教育等同於讓孩子亂玩,不是。蒙氏教育是有章法地引導孩子們玩。所以,不要看到一個幼兒園給孩子們提供了各種玩樂設施它就是蒙氏教育了,不是。也不要看到一個幼兒園天天給孩子們超前教什麼唐詩宋詞就是蒙氏教育了,更不是!

其實,說到底,蒙氏教學也好,其他教學也好,我想爸爸媽媽們多數是希望自己的娃不落後於別人就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自古就是我們很多人的夙願,我只是希望家長們不要盲目地聽到蒙氏教育就往上湊,至少我們自己也先了解清楚一些,對自己如何更好教好自己的娃也是有好處的。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蒙氏教育的一些淺見之言,如果有誤,大家多多指正。

相關焦點

  • 蒙氏教育的三大誤讀_機構點評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從嚴格意義上說,我國現有的蒙氏幼兒園、蒙氏幼兒班中,能夠達到上述標準的幾乎是鳳毛麟角。我們對蒙氏教育存在著大量的誤讀。  誤讀之一:蒙氏教育就是應用「蒙氏教具」的教育  我國開展蒙氏教育的幼兒教育機構中,大部分管理者、教師和父母似乎都以是否使用蒙臺梭利「教具」為標準。那麼蒙臺梭利本人對此是怎麼看的呢?
  • 真正的蒙氏教育什麼樣?上海赫德幼兒園為你揭秘
    Coco老師表示,當孩子們處於蒙氏數學區之時,始終是在用一種生動而具體的方式構建數學概念,這不是死記硬背,也不是埋頭做題,而是在具象的感知中,真正理解數學,愛上數學。,蒙氏教室的各大區域教具如此豐富,孩子們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專注的工作中與教具「對話」,完成相應的學習。
  • 家庭中的蒙氏教育與DIY蒙氏活動
    再後來我就更多的去了解蒙氏教育,被「跟隨孩子」的這種教育理念深深地吸引,同時也急切地想深入了解。所以我辭去了工作,專門去上海學習蒙特梭利教育。然而,讓我真正領會蒙氏教育精神的是今年六月在美國的旅行。強調的都是要讓孩子獨立地自己動手操作他們才會真正的學會,並且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蒙氏的環境裡面是沒有物質獎勵和懲罰的,當孩子完成一個工作感受到的快樂才是最大的獎勵。我在Kate Zeng的公眾號上看到她分享的一個泰國的公益廣告非常好,講的是女兒和菠蘿的故事。這位媽媽就是蒙特梭利媽媽最好的典範。女兒在切菠蘿的時候,媽媽觀察到孩子的興趣點,只是在一旁安靜地示範起來。
  • 擊碎蒙氏教育面前的「哈哈鏡」,還原一個最真實的蒙氏
    為了孩子的成長,很多青島家長紛紛選擇讓孩子接受蒙氏教育,但也有很多人認為蒙氏教育就是打著國外教育的旗號高收費。   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蒙氏教育的優點你了解嗎?   當然,凡事都具有兩面性,蒙氏教育也存在一些問題:   -蒙氏教育是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如果孩子只是在幼兒園上課期間採取蒙氏教育手段,無法將此教育理念延續到家庭教育中,那麼對孩子的影響微乎其微;   -國內打著蒙氏教育旗號的機構數不勝數,必然存在教育資質良莠不齊
  • 你也可以培養「蒙氏兒童」
    並不是說「蒙氏教育」一定能夠培養出成功者,但這種教育法的確培養出了各行各業的很多領軍人物。由於「蒙氏教育」能夠幫助孩子創造性地面向未來世界,「蒙氏兒童」也就容易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儘管這並不是「蒙氏教育」的初衷。我們中國的蒙氏學校雖然起步晚,卻發展迅猛。
  • 蒙氏教育=優質教育?可別再被忽悠了
    蒙特梭利認為,作為家長我們要善於觀察,只在孩子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才插手;如果觀察到孩子是可以通過努力自己完成的話,就千萬不要幫忙,不然,你就成了孩子成長的「障礙物」。幫孩子做其實是在剝奪他學習的機會,剝奪他建立自信的可能。
  • 「蒙氏教育」=優質教育?!5分鐘了解蒙氏教育特性,別再被忽悠
    當今很多的培訓機構和幼兒園都會打著"蒙氏班"或者"蒙氏園"的概念,甚至,很多家長都認為"高端必蒙氏"。這類幼兒園或者特色班級,究竟和普通的幼兒園教學有何區別,這種"高端"的教育方式,真的適合我們的孩子嗎?不如先系統地了解一下關於"蒙氏"教育的前世今生。
  • 蒙氏教育亂象多 被金錢異化亟待加強監管
    記者和通訊員通過一個多月的深入採訪調查發現,蒙臺梭利教育在中國遍地開花,但是真正意義上的「蒙氏」幼兒教育很少,大部分蒙臺梭利班屬於「掛羊頭賣狗肉」,各種打著蒙氏教育旗號的教具廠、培訓機構和教材編寫機構,更是形成了一條產業鏈……    ■特約通訊員 盧偉  記者 張興華   瑪利亞·蒙臺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傑出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義大利歷史上第一位女醫學博士。
  • 蒙氏家長工作坊 | 揭秘上海赫德雙語幼兒園蒙氏教育的「奧秘」
    原來,一年一度的蒙氏新生家長工作坊就在今天舉辦,家長們在享用美味可口點心的同時,更加期待的是這一場心靈上的「盛宴」——他們將走進蒙氏班級,親身聆聽並體驗蒙氏教育的日常,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更加了解上海赫德雙語學校幼兒園。最重要的是,向著下一代教育深度參與者的角色,不斷前進。
  • 蒙氏教育,讓每個孩子都精彩
    在色彩繽紛的六月,在激情火熱的盛夏,一場關於教育的發布會,一場關於愛的專題盛宴,在美麗的軒轅故裡—遷安隆重開幕。6月29日上午八點整,弘毅二幼蒙氏教育發布會暨《讓每個孩子都精彩》大型公益講座在錦江飯店大會廳準時召開。
  • 聊聊0-3歲的蒙氏教育-想把蒙氏教育搬回家,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本書的作者是獲得AMI(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業內普遍公認含金量最高的證書)蒙氏全齡教育認證的Paula Lillard Preschlack以及獲得AMI嬰兒階段和基礎階段認證的Lynn Lillard Jessen。這本書注重引導家庭實踐蒙氏教育,原理和方法都闡述得非常清楚,可以說是目前有關0-3歲嬰幼兒蒙氏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最好的著作。
  • 與普通教育方式相比蒙氏教育的特點有哪些?
    A:蒙氏教育(Montessori Education)由義大利兒童教育學家瑪利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博士創立。蒙氏教育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先進國家的教育水平和社會發展。Q:瑪利亞·蒙特梭利是誰?
  • 為什麼蒙氏教育在幼兒園如此流行?其核心理念是什麼?
    蒙氏教育,全名蒙臺梭利教育法,於1907年由義大利幼兒教育學家瑪利亞·蒙臺梭利所獨創。作為西方最推崇的教育理念,蒙氏教育距今已有迂百年的歷史,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教學方法的精髓不斷地被提煉和升華,並深受來自世界各地人群的追捧。
  • 蒙氏數學領域基礎理論及教育目的
    蒙氏數學博大精深又淺顯易懂,是蒙氏教育的精華,毫不誇張地說,蒙氏數學是幼兒數學教育一顆璀璨的明珠,是蒙特梭利博士對人類教育事業的偉大貢獻,而她本身就是一名傑出的數學家
  • 蒙氏?華德福教育?——剖析育兒教育模式
  • 蒙氏教育究竟能夠帶給孩子什麼?
    對早教有所了解的人,想必對於「蒙特梭利」這個詞彙都是不陌生的。隨著近些年蒙氏教育的火熱,相信不少人也疑惑蒙氏教育與傳統教育有什麼不同,孩子接受蒙氏教育除了英語能夠比其他人更優秀一些,還能夠獲得什麼?蒙氏教具不論感官教具還是數學教具,都需要孩子動手去反覆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事物的一般規律,蒙氏教具不用色彩和聲音吸引孩子同時它的設計考慮了各種關聯性,例如很多感官教具的設計無論從數量還是序列排列上都考慮了數字的因素。同時蒙氏教育需要一個良好安全的玩耍空間,因為蒙氏倡導尊重兒童,孩子要有一個獨立的自我空間。
  • 蒙氏教育的影響及其社會地位
    ▲蒙氏教育創始人 蒙臺梭利 蒙氏教育思想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各國同行對蒙氏教育法及創始人蒙臺梭利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英國教育家讚譽蒙氏教育創始人蒙臺梭利
  • 【與你分享】· 蒙氏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所在
    區別一:教育觀念蒙氏教育:以自我人性化為動機的自由學習原理(注重個性化發展區別二:教育核心蒙氏教育:以兒童工作為核心的教育體系。3.蒙氏教育的孩子不但能力發展均衡,同時還具有優秀的品格。傳統教育:無法預知教育效果。
  • 聊聊0-3歲的蒙氏教育
    本書的作者是獲得AMI(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業內普遍公認含金量最高的證書)蒙氏全齡教育認證的Paula Lillard Preschlack以及獲得AMI嬰兒階段和基礎階段認證的Lynn Lillard Jessen。這本書注重引導家庭實踐蒙氏教育,原理和方法都闡述的非常清楚,可以說是目前有關0-3歲嬰幼兒蒙氏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最好的著作。
  • 幼兒園選擇蒙氏教育,您真的懂嗎?
    當在國內傳統幼兒的教育觀念不能滿足大眾的需求的時候。那些,舶來品的意義就超乎了人們的想像。以洪水猛獸般的速度迅速佔領原本擁擠不堪的幼兒教育資源。 首先,最出名的莫過於蒙氏教育。即蒙臺梭利教育的簡稱。創始人是瑪利亞•蒙臺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