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王女士和李先生由於家庭矛盾無法解決,已經在上午前往民政局準備離婚了,但是因為離婚的條件沒談妥,所以改道來了調解現場。王女士說丈夫到了民政局以後,突然就不同意離婚了,婚沒離成她不死心,現在來調解的目的也沒有改變,就是離婚。在她看來,這段婚姻早就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因為作為一個女人,她卻需要努力打拼掙錢養家,而回到家裡丈夫也沒有做好內勤的角色。
經濟上得不到支持,感情上得不到撫慰,王女士認為這婚離定了。可是另一邊的李先生卻顯得很委屈,在他看來並非自己不能掙錢養家,而是妻子太強勢了,在工作上她完全就是副女強人的架勢,一工作起來就是沒完沒了的。
女強男弱,似乎這個家庭的矛盾都是從這種不平衡中產生的。可有意思的是十年前兩人剛認識之初,情況好像是完全相反。當時王女士在外出差,偶然的一次問路就讓李先生對她一見鍾情。可是對於李先生的追求,王女士是很猶豫的,因為從世俗的角度來看,兩人的條件相差懸殊。
當時李先生剛大學畢業老實有文化,而王女士只有小學學歷還是離異帶著一個兒子。一個大學畢業的男孩找了失婚的單親媽媽,從學識、經歷來講,李先生不會比妻子王女士差,為何在結婚之後他開始退居後方,讓妻子挑起了掙錢養家的大梁。
李先生說結婚後為了兩個人能在一起,因為自己工資比較低,就主動辭掉了工作來到了妻子身邊,在妻子的廠裡上班,而妻子卻因為自己工資低一直嫌棄自己。後來因為妻子工作愈發繁忙,家中的孩子也需要自己去照顧,自己的重心也就慢慢地移到了家中。
李先生談及自己主內的過程是頗有些無奈的,他認為這不完全是因為妻子的工作能力很突出,也體現出了他對家庭的犧牲和奉獻。那麼如今夫妻雙方都對這種狀態很不滿,走到了要離婚的地步,是否可以考慮讓兩人的工作狀態互換呢。
在王女士看來這根本不可能,因為丈夫李先生壓根兒就不是個能主外的人,兩人的消費觀差異極大。丈夫認為生活開銷能省就省,不需要努力奮鬥賺那麼多錢。李女士說有一次家中有三個小孩,可丈夫只燒了一道炒土豆,就著辣椒醬就讓孩子們吃,看的李女士很是心疼。
王女士認為丈夫李先生是個對金錢物質欲望非常小的人,相對於開源,他更愛節流。並且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也是個很封閉的人,他就是不喜歡別人打擾他,那如果是一些必要的他也不會配合。所以讓丈夫這樣的人主外出去做生意,幹出一番大事業,在王女士看來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主外的事情還得自己來。
李先生雖然不是有野心有鬥志的人,但是做一份普通的工作,養家餬口應該還是不成問題的。為何王女士不願意配合丈夫,放慢一點工作的腳步,讓夫妻雙方看上去平衡一些?這個問題勾起了王女士痛苦的回憶,她說前一段婚姻讓她過得很苦,想回娘家十幾塊的車費都沒有,丈夫喜歡喝酒打牌,家中沒有錢,吃的糧食都是臭的,所以離婚之後才會如此努力奮鬥賺錢養家。
因為過往傷痛的記憶逼著王女士強大,逼著她奮進,可丈夫李先生顯然是無法理解和接受的。對此觀察員認為李先生不能感同身受也屬正常,王女士其實不需要要求生活經歷相對簡單的丈夫和自己的步調完全一致,但李先生要注意曾經的傷痛對妻子的影響,要在感情上給予妻子撫慰。
調解結束了,李先生用溫柔的話語一表態,王女士就忍不住淚如雨下,這讓人不禁感嘆,看起來再厲害的女強人也有軟肋,而這一面她只願意將自己最親密的愛人展現。所以李先生不要被妻子女強人的外表矇騙,而忽略了她也有顆柔軟的需要呵護的心。
對於王女士來說,曾經的創傷和苦難,讓她像個戰士一樣面對生活,認為這樣才能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可是她忽略了真正的安全感,不僅是物質上的富足,有時候穩定的感情,幸福的家庭才會給她帶來長久的溫暖,所以未來的日子相信她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