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共話資本市場:提高資本配置效率和促進創新能力

2020-12-23 中證網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年會20日在深圳召開。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王建軍等參加會議並發表演講。尚福林表示,資本市場要進一步發揮好將儲蓄轉化為資本的能力、提高資本配置效率和促進創新能力、更好發揮市場價值發現功能。

  加強基礎制度建設

  尚福林認為,三十年間,資本市場沿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發展道路,取得顯著成就。首先,資本市場市場化改革成效顯著。具體來看,一是支持市場經濟建設。從促進國有企業改革到鼓勵民營企業發展,積極發揮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用。二是讓優質企業實現了價格發現和價值評估,並通過資本市場達成資金募集、併購重組等目的。三是加快企業改革與經營機制轉換步伐。推動各類企業按照公眾公司標準,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明晰產權關係,完善治理結構,形成了良好的示範效應。

  其次,法治化建設紮實推進。「我國資本市場開創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建設資本市場的先河。30年來,始終把法制建設擺在突出位置,逐步搭建了與國際通行規則基本一致、兼顧我國國情的資本市場制度框架。」尚福林說。

  另外,國際化建設吸引力持續加大。在尚福林看來,資本市場隨著我國金融對外開放步伐同步提速。一方面,市場互聯互通機制不斷優化。另一方面,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基本清零。

  對於如何推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尚福林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要按照更高要求、更嚴標準,推進資本市場信用體系建設,補齊信用體系制度短板。嚴厲打擊失信行為。二是規範發展債券市場。統一債券市場規則,推動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債券發行效率,降低管理和運行成本。豐富債券市場品種。三是加強資本市場科技建設。通過科技賦能,提高金融服務整體水平,拓展科技在普惠金融領域應用。提高信息系統、技術可靠性。四是不斷提高監管水平。強化市場監測分析與預期管理,健全市場風險的預防、預警和防範處置機制,運用科技手段強化監管效能,抑制市場過分投機炒作。嚴厲打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等違法犯罪活動。

  硬業績與軟貢獻並進

  「回顧資本市場三十年曆程發展,我們既要看到市場規模體量硬性業績,也要看到資本市場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軟性貢獻,特別是理念、觀念上和制度上的貢獻。」王建軍說。

  王建軍表示,資本市場的發展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探索並推動確立產權制度、有限責任制度、現代會計制度、市場信息披露制度等市場經濟的基礎性制度,改變了傳統的投融資體制,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強有力支持。同時,資本市場的發展推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一大批企業參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公司治理規範不斷提升,發展成為各行各業的主力。此外,資本市場的發展促進建立完善的現代金融體系、有力支持了創新驅動和經濟結構調整、推廣普及了現代市場經濟知識和理念。

相關焦點

  • 第四節 資本市場與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
    一、資本市場對中國經濟和企業發展的影響     在計劃經濟時期,資源主要通過行政手段配置,經濟整體運行效率低下。隨著中國經濟逐步走向市場化,資本市場逐漸成為中國經濟資源市場化配置的重要平臺。
  • 河南資本市場如何「乘風破浪」?聽聽專家大咖們怎麼說
    11月19日,「變革·提升」助推企業上市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鄭州拉開帷幕,來自省內外的知名經濟學家、法學家、企業家以及資本大咖齊聚一堂,解析最新政策走向,把脈市場發展趨勢,並就資本市場改革浪潮之下上市公司如何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 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十大新聞
    特別就存量企業而言,市場化的上市制度必然加速優勝劣汰,只有不斷完善經營,提高自身質量,才能在市場上繼續立足,由此激勵上市企業關注自身經營,培養企業風險管理意識,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資本市場健康持續發展。再次,在借鑑上交所科創板經驗的基礎上,展開深交所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讓不同交易所之間形成「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的適度競爭格局」,使交易所能夠吸引最優質的上市公司,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 尚福林:穩預期培養市場生態,發揮好資本市場樞紐作用
    資本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20年10月末,滬深上市公司4082家、總市值約73萬億元,已成為我國經濟體系的重要力量。就我國現有的融資格局而言,大力發展資本市場仍具有廣闊空間,有利於改善當前我國融資結構中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比例。二是有助於促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增強企業競爭力。
  • 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今日舉行 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資本市場必將...
    在進一步發揮資源配置、資產定價、風險緩釋等功能,以更大力度助力新發展格局上,資本市場也將大有可為、大有作為。這也是我們將本次論壇的主題定為「雙循環下的資本市場創新與發展」的初衷。陳劍夫表示,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既是服務實體經濟的需要,也是新時代資本市場發展的內在要求。
  •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資本市場憑什麼「請儲蓄大搬家」
    不過,從理想到現實,資本市場至少也需要主動作為三步。首先,資本市場應該對儲蓄資金「曉之以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內在邏輯在於產業升級和購買力升級的協同,而資本市場無疑是協同的最佳「觸發點」。但是,資本市場只是「一個好漢」,還需要「幫手」,這個「幫手」正是儲蓄資金!
  • 今日視點:資本市場憑什麼「請儲蓄大搬家」
    不過,從理想到現實,資本市場至少也需要主動作為三步。  首先,資本市場應該對儲蓄資金「曉之以理」。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內在邏輯在於產業升級和購買力升級的協同,而資本市場無疑是協同的最佳「觸發點」。但是,資本市場只是「一個好漢」,還需要「幫手」,這個「幫手」正是儲蓄資金!
  • 中國資本市場30年 市值位居全球第二
    我國資本市場是在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制度下探索起步,在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始終堅持市場化原則,按照市場規律辦事,注重培育和發揮市場機制。另一方面,法治化建設紮實推進。我國資本市場開創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建設資本市場的先河。30年來,始終把法治建設擺在突出位置,逐步搭建了與國際通行規則基本一致、兼顧我國國情的資本市場制度框架。此外,國際化建設吸引力持續加大。
  • 強化國有金融資本管理 市場化參與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十七載砥礪前行,中央匯金公司目前持有17家控參股機構權益合計約5.3萬億元,其中10家為上市公司,市值共約4萬億元;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期間亦發揮著維護證券市場穩定的中堅力量作用,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行穩致遠。我國目前確立了以管資本為主的金融資本管理改革方向,中央匯金公司如何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匯金模式」?複雜形勢下如何更好地發揮自身金融風險處置和市場穩定的平臺作用?
  • 中國資本市場的「三十而立」
    同時,與期貨市場發展幾乎同步的期權市場開始運行。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為風險管理和價值發現提供了新的金融工具,豐富了中國資本市場作為價值發現功能平臺的內涵。中國資本市場已經成為全社會金融風險意識的培養和管理平臺。1997年,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建立,為債券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成為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轉折。債券市場的大發展提高了債券市場紀律的約束作用。
  • 三角形支撐框架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資本市場將積極發揮樞紐功能
    三角形框架助力穩增長  會議提出,在實施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和發揮好資本市場功能三者之間,形成三角形支撐框架,促進國民經濟整體良性循環。穩健中性政策效率的發揮需其他兩角的有力支持才能實現。通過微觀機制的「搞活」和資本市場功能的充分發揮,將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打通,讓比較充裕的貨幣市場環境能夠對實體經濟產生真正有效的支持,進而對穩增長產生作用。  另外,會議表示,處理好穩增長與去槓桿、強監管的關係。
  • 大咖論道:註冊制來襲,如何影響資本市場?
    隨著科創板的成功,註冊制在中國資本市場循序漸進不斷擴圍。中共中央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為此,企業提供服務的理念和方式是不是會發生變化?個人投資者如何轉變投資思路?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未來又面臨什麼障礙或者挑戰?
  • 民創研究院:創業板註冊制來了,對我國資本市場影響幾何?
    過去A股發行實行核准制下的保薦制,遵循實質管理的原則,證監會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投資價值進行評判,對公司能否上市融資具有最終核准權,相當於幫助投資者對企業質量進行嚴格把關。在這樣的制度背景下,IPO審核效率較低(從預披露到審核通過平均超過500天),上市排隊時間過長,直接導致了IPO堰塞湖現象。
  • 2020年廣東金融高新區資本市場發展大會成功舉辦 共論變革契機下...
    11月19日,2020年廣東金融高新區資本市場發展大會正式舉行,來自證監局、滬深港交易所、新三板等領域的監管服務部門,以及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佛山市政府的政府機構人士共聚廣東金融高新區千燈湖創投小鎮,以「新機遇新起點新發展——把握資本市場改革機遇激發服務實體經濟動能」為主題,共商資本市場變革契機下如何激發服務實體經濟動能。
  • 央行主管刊物:資本市場需要四種類型的「獨角獸」
    融資需求契合A股市場規模的技術創新類獨角獸企業儘管IPO發行常態化後發行審核效率大大提高,解決了排隊堰塞湖問題,但一方面市場資金有限,單筆融資規模有限,且長期受制於二級市場IPO融資抽血的輿論壓力,另一方面獨角獸企業前期投入大,因此需要處理好獨角獸企業融資需求和現有市場規模的平衡。
  • 宏觀| 註冊制開啟中國資本市場新時代
    當前為什麼要特別強調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一方面,資本市場是促進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實現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國「三新」經濟佔GDP的比重已經達到16%以上。2019年我國的獨角獸企業數量達到206 家,居於全球前列。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靠商業銀行來配置金融資源是有明顯的優勢的。
  • 肖鋼最新演講實錄:新形勢下資本市場需要進行五大變革
    所以靠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體系,在工業化的中後期是有利於促進資本要素向創新的經濟集聚,有利於促進我們國家的經濟轉型,實現高質量的發展。我們國家要實現從要素驅動、債務驅動向新創新驅動、效率驅動發展經濟,就必須加快資本市場的發展。
  • 公募基金乘風破浪 引領資本市場價值發現
    博時基金相關投資人士表示,公募基金持股比例不斷提高,可以引導市場更加關註上市公司的質地,長錢長投和深入研究的價值觀正引導市場逐漸走向成熟和健康發展模式。機構投資者佔比提升也給資本市場帶來深刻變化:一是成交集中於龍頭股。
  • 華夏基金朱熠:堅持市場化、法制化是資本市場的生命線
    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 實習記者 葛瑤)華夏基金研究總監朱熠在12月21日在參與中國證券業協會2020年第四季度證券基金行業首席經濟學家例會時表示,金融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是共通、共生、共贏的關係,在相互促進的過程中,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都將得到共同進步。
  •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劉新華表示營造穩定和諧資本市場發展環境
    劉新華指出,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將緊緊圍繞中央「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的主線,積極穩妥推進改革創新,堅持不懈地抓好市場監管,不斷提高市場整體運行效率,穩步拓展資本市場集聚各類要素的功能,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一要著力強化基礎制度建設,積極培育市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