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是一種常見的症狀,是指人體內的器官離開了自己本來的位置,並且通過人體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疝氣會嚴重影響到大家的身體,那麼請問什麼是疝氣?疝氣手術後注意事項是什麼?兒童疝氣手術後吃什麼好?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什麼是疝氣
疝氣,即人體組織或器官一部分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通過人體間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
疝氣的症狀
疝氣出現的最頻繁的地方是在腹股溝區,在這裡能夠看到或摸到腫塊。而許多嬰兒的症狀大都是母親在換尿布時發現,較大的小兒則多於入浴時或健康門診時發現的。
1、小兒疝氣有可能會在出生後數天、數月或數年後發生。
2、通常在小孩哭鬧、劇烈運動、大便乾結時,在腹股溝處會有一突起塊狀腫物,有時會延伸至陰囊或陰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壓時會自行消失。在白天,小孩跑跳時腫物會由小變大,但是無明顯痛感。晚上時會腫物縮小或者回納人腹腔,並伴有腸鳴音。腫物縮小或還納後,局部留有鬆弛皮膚皺摺。但在哭鬧、運動、咳嗽、解便後等情況,腫物變的特別大,摸上去較堅實,腹痛加劇並出現嘔吐、腹脹、排便停止等情況。在嬰兒啼哭時腹壓增高,該變化更為明顯,皮膚也變得較薄。
3、一旦疝塊發生嵌頓(疝氣包塊無法回納)則會出現腹痛、噁心、嘔吐、發燒,厭食或哭鬧、煩躁不安。
4、小孩得了疝氣的初期,平臥安靜的時候腫物就會消失,而隨著腹內壓力增高,腫物會降到陰囊裡。這時如果能解除腹內壓增高的因素,並讓患兒平臥,或輕輕地將腫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腫物則可通過睪丸下降時的那條通道返回到腹腔,腫物消失,這種情況稱為可復性疝氣。
5、要是腫物無法返納腹腔的話,就會腹痛加劇,發生嘔吐、腹脹、排便不暢等症狀,在腹股溝或陰囊內可見橢圓形腫物,質地硬,觸痛明顯;嵌頓時間久者皮膚可見紅腫,若長時間腸管不能回納則有可能出現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併發症。
疝氣手術後注意事項
1歲以上的患兒要及早去進行手術治療,修補和加強腹壁上的薄弱點,阻止腹腔內的臟器向外突出。
1歲以下的患兒,暫不用手術,可用棉紗束帶壓迫,並在「疝氣」經常「進出」的腹壁薄弱處襯墊熱水瓶塞大小的圓形木塊(圓木塊外要用紗布包裹)。用此法護理可防止「疝氣」再度脫出,並注意儘量避免孩子哭鬧、便秘等,使疝孔逐漸縮小。有的孩子隨著生長發育,腹壁的薄弱點也有可能會逐步消失。
術後注意事項
飲食方面
1、手術後四小時內需禁食包括開水。
2、四小時後,若腸胃蠕動正常,可先喝開水,若無嘔吐或其它不適,則可進食軟質及易消化食物。
3、為預防便秘及預防手術後可能的輕微發燒情況,請多喝開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
活動方面
1、原則上可以正常的活動,但要避免腹部過度用力之動作,如厲害的咳嗽、哭鬧、蹲姿、用力解便、劇烈之運動等。
2、為避免膀胱脹尿,切記請勿憋尿,但是若有小便解不出來或超過六至八小時未能解小便時,要適時向醫護人員反映進而處理。
傷口方面
1、術後傷口絕對不可以沾水,所以暫勿洗澡,可用擦澡方式清潔身體,大約五、六天後視傷口癒合情形,再恢復正常洗澡。
2、請隨時保持傷口清潔、乾燥,並遵醫囑按時換藥。
3、如果傷口出現出血、紅、腫、熱、痛、有滲出液、發高燒等情形時,請立即回醫院診治。
疝氣手術後注意事項
小兒疝氣手術後,多半的護理工作都是落在家長身上的。而小兒疝氣術後護理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1、手術後,避免患兒進行劇烈運動,營養搭配均勻,防止孩子便秘。
2、不需要完全平躺,可以豎著抱或者坐著。
3、給孩子洗澡的時候,要保持傷口的乾燥,以防病毒的感染。
4、經常更換尿布,保持清潔、乾淨。
5、若是出現發燒、寒顫、傷口有血液滲出、亦或者發紅和傷口裂開,就要立即去醫院複診。
6、按照醫生指示定期複診以及按時服藥。
疝氣手術後不能吃什麼
疝氣手術後的飲食一般都要選擇一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以及脂肪等食物,這些食物都有利於患者傷口的癒合。那疝氣手術後不能吃什麼呢?疝氣手術後不應該選擇的食物:
1、腐乳、蔥、辣椒以及韭菜。這些食物都不利於傷口的癒合,而且還可能會導致傷口發炎。
2、切記辛辣食品,辛辣食品不利於傷口的癒合,還有可能讓傷口受到感染。
3、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和喝那些碳酸性的飲料,也不要做劇烈運動。吃些清淡的食物。
兒童疝氣手術後吃什麼好
1、補充維生素C:獼猴桃、橙子、西紅柿、蘆筍。
2、潤肺滋補:蟲草(燉甲魚、肉或鴨)、花生湯、銀耳。
3、增加蛋白質:雞蛋、鰻魚、黑魚、甲魚、酸奶、牛奶。
4、如果可以的話,打打白蛋白,對長傷口很有效果的。
結語:疝氣有許多人都會得,而疝氣的症狀也很嚴重,會傷害到大家的身體,並且會嚴重影響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上文詳細的講訴了什麼是疝氣,疝氣手術後注意事項以及兒童疝氣手術後吃什麼好,希望大家能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