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樂「罰站」,網絡圖片
近日,一組4歲小女孩在教室門口「罰站」的照片引發網友關注。照片中,一個穿棉衣的小女孩兒正站在一個教室門口,這個孩子為什麼站在門口?是罰站還是其它原因?這背後的故事令人十分心疼。
河南鄭州市高新區鄭州中學附屬小學吳慧敏老師上課時,其生病的女兒「小可樂」在教室門口「罰站」的照片之所以引發關注,主要是因為照片的背後是無數教師家庭、事業無法兼顧的心酸和無奈。
從道理上說,教師上班不可以將孩子帶到辦公室來,一來影響自己工作,二來也會打擾其他老師辦公。可是吳慧敏老師帶4歲的小女兒「小可樂」到學校來,也是實出無奈,因為「小可樂」生病了,家裡又沒人照看,吳老師也不忍心將生病的孩子送到幼兒園去,她破例將「小可樂」帶到學校來,並囑咐「小可樂」在辦公室等媽媽,等媽媽上完課就請假帶「小可樂」去醫院,可是「生了病的小孩子會特別黏媽媽」,「小可樂」還是循聲找到媽媽上課的地方了,她站在教室外面等媽媽下課的樣子,可不像個被「罰站」的小學生嗎?
「小可樂」在教室門口「罰站」的畫面之所以讓人淚奔,是因為在學生面前,吳慧敏是老師,在「小可樂」面前,吳慧敏是媽媽。「門外是自己家的孩子,門裡是別人家的孩子……」吳老師沒有分身之術,顧得了別人家的孩子,就顧不了自己家的孩子,套用網上流行的一句話說,吳老師真的「太南了」!
其實,教師家庭、事業無法兼顧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教師也是人,他們也要談戀愛,也要結婚成家,他們在學校為人師,在家為人子為人女、為人夫為人妻、為人父為人母,也要像平常人一樣過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如何減少教師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將更多的精力花在教育教學上,考驗的是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管理智慧。
在這方面國內不少地方的學校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今年1月,杭州市丁蘭實驗中學不僅會給老師放「戀愛假」,還將學校原有的「獨子假」升級為了「親子假」,並增加了「幸福假」。在不影響課務的前提下,該校教師每月可以享受兩次的假期,每次不超過半天;今年10月,瀋陽市第一六五中學開始實施教師調休方案,在不影響教育教學的前提下,該校教師每月請假不超過2次,每次半天,不扣績效工資,包括未婚教師的「戀愛假」,已婚教師參加孩子家長會的「親子假」,教師照顧父母的「孝親假」等等,這些人性化的制度安排極大地提升了教師的幸福感和歸宿感。
如果吳慧敏老師所在的學校也有類似的暖心做法,「小可樂」也許就不會在媽媽上課的教室外「罰站」了。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