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擬立法賦予老師懲戒權:罰站罰跑不屬於體罰

2020-12-11 中國經濟周刊

■編者按

9月24日,提交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初審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擬允許老師實行「罰站罰跑」,並明確與體罰或變相體罰作出區分。

罰站罰跑到底算不算體罰?屬不屬於教育懲戒權?

目前教育界與法學界對此行為的定性比較模糊,社會上既有支持聲音也有反對聲音。我們從中擇取了三種代表性觀點,一併呈現,也希望引起更多討論,達成廣泛共識。

給教師罰站罰跑的權力

青的蜂

罰站罰跑,是對教育懲戒權的具體細化。如果這都被認為是「體罰」,那到底什麼是教育懲戒權?難道只是個中聽不中用的詞彙?

現在教師「不敢管、不能管」的現象突出,就是因為有許多人不懂教育實際,卻隨意批評甚至懲戒教師。學生遲到被罰站了幾分鐘,老師就被家長告了;學生因個人原因被調座位,老師被家長要挾道歉……搞得人心惶惶,老師們還怎麼敢管?

還有一種就是「紙上談兵」的意見。扯一大堆專業詞彙,言必稱不要批評孩子,好像一罰站就傷害心靈健康,一罰跑就造成童年陰影。不容否認,一些老師把握不好懲戒的「度」,出現了一些簡單粗暴的現象,但完全放棄懲戒,不也是一種矯枉過正嗎?

在這樣的輿論環境下,給教師罰站罰跑的權力,恰是有見地、有勇氣的表現。就現實生活來看,它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老師們有法可依,就不會「不敢管」;家長們有章可循,懲戒權就不會越界。等孩子們長大了,也會明白這才是對自己負責。

其實,教育懲戒權的最高作用,在於「無用之用」。譬如,新加坡至今保留校長對於犯錯學生的鞭刑,美國對學生有關禁閉的權力,老師們不必然採用它,但其擺在那裡,就會對學生們形成約束作用。相比人家,罰站罰跑算是哪門子「體罰」?

罰站罰跑還是不要為好

篤鮮

何為體罰?對身體實施懲罰,足以造成身心的痛苦。筆者認為,罰站罰跑無論是從字面意思理解,還是從日常經驗來看,都無疑是針對學生的身體作出的懲罰。如果罰站罰跑還不屬於體罰,那什麼才是體罰?體罰就是體罰,沒必要「標新立異」。

立法擬允許老師實行罰站罰跑,並與體罰或變相體罰作出區分,初衷可以理解,既不違背法律法規對體罰、變相體罰的禁止性規定,又落實了中央在《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對於各地制定教育懲戒權實施細則的要求。然而,罰站罰跑尚未擺脫「教育懲戒權=體罰」的窠臼,並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其實,教育懲戒權除了國家禁止的體罰、變相體罰,還包括更廣泛的內容。老師完全可以通過口頭批評、讓學生寫檢查、做額外布置的作業、打掃班級衛生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懲罰,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積極改正錯誤。

像罰站罰跑這種沒有實質教育意義的體罰,還是不要為好。

須兼顧懲戒目的和學生權益

丁戈隆東

對於罰站罰跑,支持者和反對者主要是關注角度不一樣,前者更突出維護教師懲戒權,後者更強調維護學生權益,但兩者並非不可調和,可以做到相互兼顧。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教育既要維護教師懲戒權,讓老師敢管能管;又要維護學生權益,讓學生不受傷害。兩者在目的上沒有衝突,都是為了更好教書育人,促進教學相長。但不管是哪一個方面,一旦越了界、過了頭,就會對另一方面造成掣肘。

這一點在罰站罰跑問題上表現得就比較明顯。適度的罰站罰跑,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敬畏之心,但倘若不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和接受度,濫施罰站罰跑就可能傷害到學生。幾年前,媒體曾報導過因為罰跑罰站,有女生精神出現問題,還有女生意外死亡的。反過來,一味強調學生權益,有可能讓老師更加不敢管,也讓難管的學生更加有恃無恐,甚至連基本教學秩序都無法保證。

說到底,還是一個「度」的把握問題,罰跑罰站必須兼顧懲戒目的和學生權益。在什麼情況下、針對哪一類學生可以罰站罰跑,又該罰站多久、罰跑幾圈,還需要有更加明晰的規定。總之,既要考慮學生性別、年齡和違規行為發生的背景、時間、頻次和造成的影響,又要明確懲戒流程、監督教師懲戒的具體程序、監護人就教師懲戒行為的上訴渠道等。(來源:南方網)

相關焦點

  • 廣東擬立法賦予老師懲戒權:罰站罰跑不屬於體罰,你怎麼看?
    廣東地區近期擬定的一項新法律就回應了這個問題,跟著卓小越一起看看吧~9月24日,提交初審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擬賦予老師教育懲戒權,可以對學生採取"責令站立"、"慢跑"等與其年齡和身心健康相適應的教育措施。但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 「罰站罰跑」不屬於體罰,教師懲戒權就該具體
    據廣東媒體報導,在9月24日提交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初審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中,擬允許老師實行「罰站罰跑」,並明確與體罰或變相體罰作出區分。這也意味著,廣東擬在全國率先嘗試用立法賦予老師教育懲戒權。
  • 廣州擬規定罰站罰跑不屬於體罰,熊孩子末日到了?老師:不敢管!
    如果沒有懲戒措施熊孩子反了天教師也沒法管,近日廣東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初審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擬允許老師實行「罰站罰跑」,並明確與體罰或變相體罰作出區分。這對所有廣東的老師而言無疑有了強心劑,再也不怕熊孩子搗亂了,再也不怕家長惡意舉報了。
  • 明文規定:罰站、罰跑不屬於體罰
    面對犯錯的孩子,教育必須有懲戒。那麼罰跑、罰站屬於體罰嗎?目前的現狀是家長不捨得懲戒,或者不懂得如何懲戒,老師不敢懲戒。如果經常犯錯的孩子得不到及時的懲戒,將來走上社會,只有麻煩公安、法院和監獄這些國家機器,代價太大了。
  • 廣東擬率先用立法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 如何解讀?
    日前,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在官網發布《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修改稿徵求意見稿)》,將此前審議稿引發爭議的老師可對學生「罰站罰跑」的條款刪除,並將具體的懲戒規定下放給學校主管部門,在全國率先用立法賦予老師教育懲戒權。有專家建議,給予教師自主裁量權,讓學生參與規則制定。今年以來,教師懲戒權被廣泛討論。
  • 教育部擬為教師懲戒權劃線,老師如何懲戒,擊打和罰抄合理嗎?
    關於老師教育學生,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對於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老師可以體罰,畢竟有些學生很能惹麻煩,不打不長記性,而有人則認為老師不應該體罰學生,學生犯了錯老師應該細心教導,讓他們自己認識到錯誤,體罰不僅不利於學生成長,還有可能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
  • 對學生罰站罰跑算不算體罰
    9月24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明確,對學生一些違規行為,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雖然草案剛剛提交初審,但備受關注的教師懲戒權問題在網上引發熱議。放在以前,罰站、罰跑是很容易被質疑是體罰或者變相體罰的,有的教師就因此被追究違反師德規範的責任。那麼,現在立法允許教師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那怎麼界定其與體罰和變相體罰的界限呢?
  • 北青報:對學生罰站罰跑算不算體罰
    教師如何管教學生,罰站罰跑到底算不算體罰?9月24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明確,對學生一些違規行為,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雖然草案剛剛提交初審,但備受關注的教師懲戒權問題在網上引發熱議。
  • 授權教師罰站罰跑,會有什麼風險
    (9月25日《廣州日報》)教師對學生罰站罰跑到底算不算體罰?過去,輿論對這個問題有過激烈爭論。一旦上述《草案》正式通過,意味著法規授權教師對學生罰站罰跑,是依法懲戒,而不是體罰。這樣的懲戒方式,既有利於教育頑皮學生,也有利於教師履行職責,還能改善中小學校校園秩序,相信絕大部分人是支持的。期待「罰站罰跑」出現在正式的法規條文中。其他地方不妨借鑑這種做法。
  • 罰站罰跑不算體罰!懲戒權能讓老師腰杆子硬起來嗎?
    課堂上,學生調皮搗蛋,老師該怎麼管?在「70後」「80後」的記憶裡,老師還是會嚴肅對待,扔粉筆頭、罰站、辦公室談話……總有一招兒能治得了皮學生。但對於今天的老師來說,管起來就有些束手束腳了——批評不敢說太重,罰站不敢罰太久,畢竟如今的孩子臉皮太薄、心裡脆弱,倘若引來家長不滿,學校多半會選擇處理老師來息事寧人。但這樣「不敢管教」真的好麼?近些年,這個問題引發了不少人思考。今年7月,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的相關意見,明確教師的教育懲戒權。
  • 老師能不能對學生「罰站罰跑」?這個省的規定引發熱議,你怎麼看……
    教育界的代表普遍為「罰站罰跑」寫進法規「點讚」,認為這將向社會傳遞鮮明信號,有利於消除老師擔憂,破解學校懾於家長壓力而「不敢管」的困境。但有代表認為,「罰站罰跑」本質上仍是體罰,會對被罰學生心理、名譽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不宜通過法律明確予以懲處的依據。
  • 懲戒權已經明確了,那罰站罰抄是懲戒還是體罰?答案其實不唯一!
    那麼,在現實教育中,懲戒的尺度如何把握?比如罰站罰抄算懲戒還算體罰?這些要等到教育部,對於教師實施懲戒權的方案擬定印發以後,才能有準確的定性。小編判斷,在這個暑假結束前,新學期沒開學前,教育部的實施方案就下來了,到時候學校和老師對照著執行就可以了。
  • TOP 10 | 廣東將率先賦予老師「罰站和罰跑學生」權利;韓國小學招收老奶奶充人數;日本人英語指標連續四年落後……
    精讀:廣東省將嘗試立法賦予老師一定的教育懲戒權;新疆阿勒泰中小學開設滑雪課;為解決生源不足的困境,韓國學校邀請未受過教育的老奶奶進課堂。近日,廣東省首次審議了《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擬允許老師實行「罰站罰跑」,並明確與體罰或變相體罰作出區分。
  • 學生被罰站、罰跑不再違法。老師勇敢給使用懲戒權,你支持嗎?
    老師可以體罰學生嗎?……教育部明確規定——老師擁有懲戒權。儘管這樣,很多老師都不敢使用「懲戒權」,只怕給自己「惹麻煩」。師生關係如果發展成醫患關係,那真的是中國教育的悲哀。我一直堅信,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離不開教育。同時,我也堅信教育興國絕對不是一個幌子。
  • 修改教師法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
    周洪宇指出,在傳統觀念中,教師懲戒學生天經地義,比如罰站、面壁等等。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權利意識越來越強,家長對教師懲戒學生的容忍度越來越低,因此出現了一些教師只教授知識而不敢管不願管學生的現象。如今,廣東擬通過立法的方式,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來解決教師不敢管不願管的困境。
  • 廣東立法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 不得變相體罰辱罵
    廣東出臺學校安全條例探索校園欺凌防治機制率先立法明確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近年來,如何加強學校安全教育和管理、維護校園秩序,是否應該賦予學校和老師教育懲戒權,校園欺凌該如何防治等問題,成為社會各界持續討論的熱點話題,也在業界引發了不少爭議
  • 專家:規範和明確教育懲戒權有利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該草案擬在全國率先以立法形式賦予老師教育懲戒權,允許教師在特定條件下對學生採取責令站立、慢跑等教育措施。這條規定出臺是否有必要?罰站、罰跑與體罰、變相體罰是一回事嗎?對此規定,老師、家長、教育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各有什麼看法?近日,記者進行了多方採訪。
  • 早安柳州| 允許教師讓學生「罰站罰跑」 ?網友:罰多罰少如何界定是...
    | 頭條熱點 | 廣東擬立法賦予老師罰站罰跑權利,你贊成嗎? 今年4月,廣東省公布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提出,學校和教師可依法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並可採取一定的教育懲罰措施。但教師具體該如何行使懲戒權並沒有作出具體規定。
  • 罰跑學生致吐血為家長謊言:罰站、罰跑步,算體罰嗎?家長要知道
    03 用罰跑的方式懲戒學生,老師有錯嗎除了該名家長所作所為的惡劣性,已經該受到的懲罰;這件事更引發許多網友,尤其是一些老師們深思的,是究竟像「罰跑」、「罰站」這樣的懲戒學生的方式,到底能不能用呢?眾所周知,在去年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已經提出——要「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將戒尺還給老師,是目前教育改革下當下要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既要反對「體罰」,但老師不能拿學生沒轍。
  • 戒尺該不該還給老師?「懲戒」和「變相體罰」界限在哪?
    今年4月,廣東省司法廳公布《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送審稿)》,在「學校教育懲戒與違紀處理」部分規定,「學校和教師依法可以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中小學教師對學生上課期間不專心聽課、不能完成作業或者作業不符合要求、不遵守上課紀律等行為,可以採取一定的教育懲罰措施」。  有評論認為廣東此做法是立法賦予教師管教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