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站罰跑不算體罰!懲戒權能讓老師腰杆子硬起來嗎?

2020-12-11 人民日報

課堂上,學生調皮搗蛋,老師該怎麼管?

在「70後」「80後」的記憶裡,老師還是會嚴肅對待,扔粉筆頭、罰站、辦公室談話……總有一招兒能治得了皮學生。但對於今天的老師來說,管起來就有些束手束腳了——批評不敢說太重,罰站不敢罰太久,畢竟如今的孩子臉皮太薄、心裡脆弱,倘若引來家長不滿,學校多半會選擇處理老師來息事寧人。

但這樣「不敢管教」真的好麼?近些年,這個問題引發了不少人思考。今年7月,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的相關意見,明確教師的教育懲戒權。日前,廣東在全國率先嘗試用立法賦予並細化老師的教育懲戒權。比如,規定學生違紀,可由家長陪寫檢討書;針對一些違規行為,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

儘管這一條例才剛剛提交初審,但引發了輿論的普遍關注,教育懲戒正面臨著因噎廢食的尷尬是公認的事實。「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僅從這些古語就能看出,「嚴」是中國人對老師的基本「人設」。這不是說,當老師的人天生脾氣不好,而是因為嚴格嚴厲乃教學的必須。

求學路上,雖不乏喜悅,但更多是艱辛,而人都有惰性,能否學有所成的一大關鍵就在於學生對抗惰性的能力。這個意義上,嚴師無異於一股外力,幫助學生約束自我,進而在學業上努力。出於年齡和閱歷的限制,許多道理學生本人想不通,導致了師生矛盾的誕生:一邊是「老師管你是為了你好」,一邊是「我不聽,我不用你管」。

雙方發生衝突時,何謂合理的管教,何謂不當的傷害?長期以來,這一界限模糊不清。作為未成年人的學生,不論是在法律上,還是在道德上,都佔據天然的制高點,常常導致老師進退兩難,在自保心理下,不管成了最「討巧」的方式。

學生盡情放飛自我,老師甘當好好先生,這看似「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最後呢?就像網友們常說的:你捨不得教育孩子,社會會狠狠地替你教育他!如今,從教育部門到法律法規,都已經關注到懲戒權缺失的隱患,著手亡羊補牢,這當然是好事一樁。但必須看到,僅有法律的撐腰恐怕還不夠,起碼還需要學校硬氣起來,不能在「校鬧」面前喪失原則,更需要家長們理解老師、信任老師、配合老師,最終形成合力。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教育不能「一味發糖」,也不能僅是「辭嚴色厲」,鬆弛有度、有獎有罰才是科學的設置。把「合理懲戒權」還給老師,保證老師「戒尺拿得穩,腰杆挺得直」,這是對教育工作者的支持,更是對孩子的愛護、對社會的負責。

(來源:長安觀察微信公號)

相關焦點

  • 廣東擬立法賦予老師懲戒權:罰站罰跑不屬於體罰
    ■編者按9月24日,提交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初審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擬允許老師實行「罰站罰跑」,並明確與體罰或變相體罰作出區分。罰站罰跑到底算不算體罰?給教師罰站罰跑的權力青的蜂罰站罰跑,是對教育懲戒權的具體細化。如果這都被認為是「體罰」,那到底什麼是教育懲戒權?難道只是個中聽不中用的詞彙?
  • 「罰站罰跑」不屬於體罰,教師懲戒權就該具體
    據廣東媒體報導,在9月24日提交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初審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中,擬允許老師實行「罰站罰跑」,並明確與體罰或變相體罰作出區分。這也意味著,廣東擬在全國率先嘗試用立法賦予老師教育懲戒權。
  • 對學生罰站罰跑算不算體罰
    2019-09-27 08:49圖文來源:北京青年報 教師如何管教學生,罰站罰跑到底算不算體罰?9月24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明確,對學生一些違規行為,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雖然草案剛剛提交初審,但備受關注的教師懲戒權問題在網上引發熱議。放在以前,罰站、罰跑是很容易被質疑是體罰或者變相體罰的,有的教師就因此被追究違反師德規範的責任。那麼,現在立法允許教師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那怎麼界定其與體罰和變相體罰的界限呢?
  • 罰站罰跑 到底算不算體罰?
    《草案》明確表示,中、小學校學生在上課時有用硬物投擲他人、推搡、爭搶、喧鬧、強迫傳抄作業等違反學校安全管理規定行為,尚未達到紀律處分情節的,任課教師應當給予批評,並可以採取責令站立、慢跑等與其年齡和身心健康相適應的教育措施。但《草案》也強調,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思考:罰站罰跑到底算不算體罰?以往,由於缺乏政策根據,罰站罰跑常常被認為是一種體罰。
  • 北青報:對學生罰站罰跑算不算體罰
    教師如何管教學生,罰站罰跑到底算不算體罰?9月24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明確,對學生一些違規行為,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雖然草案剛剛提交初審,但備受關注的教師懲戒權問題在網上引發熱議。
  • 明文規定:罰站、罰跑不屬於體罰
    面對犯錯的孩子,教育必須有懲戒。那麼罰跑、罰站屬於體罰嗎?目前的現狀是家長不捨得懲戒,或者不懂得如何懲戒,老師不敢懲戒。如果經常犯錯的孩子得不到及時的懲戒,將來走上社會,只有麻煩公安、法院和監獄這些國家機器,代價太大了。
  • 廣州擬規定罰站罰跑不屬於體罰,熊孩子末日到了?老師:不敢管!
    罰站罰跑到底算不算體罰?這點可能幾乎所有的家長對於體罰的概念都是模糊的,估計有9成的家長會認為對孩子適當的體罰是可以接受的,前提是不要影響孩子的健康。如果沒有懲戒措施熊孩子反了天教師也沒法管,近日廣東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初審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擬允許老師實行「罰站罰跑」,並明確與體罰或變相體罰作出區分。這對所有廣東的老師而言無疑有了強心劑,再也不怕熊孩子搗亂了,再也不怕家長惡意舉報了。
  • 廣東擬立法賦予老師懲戒權:罰站罰跑不屬於體罰,你怎麼看?
    廣東地區近期擬定的一項新法律就回應了這個問題,跟著卓小越一起看看吧~9月24日,提交初審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擬賦予老師教育懲戒權,可以對學生採取"責令站立"、"慢跑"等與其年齡和身心健康相適應的教育措施。但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 授權教師罰站罰跑,會有什麼風險
    《草案》明確:中小學校學生在上課時有用硬物投擲他人、推搡、爭搶、喧鬧、強迫傳抄作業等違反學校安全管理規定行為,尚未達到給予紀律處分情節的,任課教師應當給予批評,並可以採取責令站立、慢跑等與其年齡和身心健康相適應的教育措施。(9月25日《廣州日報》)教師對學生罰站罰跑到底算不算體罰?過去,輿論對這個問題有過激烈爭論。
  • 罰跑學生致吐血為家長謊言:罰站、罰跑步,算體罰嗎?家長要知道
    2019年12月10日,涉事教師因為部分學生違反紀律,以班規為由讓該名家長的女兒,等5名違紀學生罰跑10圈。而早在去年12月,該校校方也因此事,暫停了涉事老師的班主任職務,並對其進行全校通報批評、免去其品德學科科組長職務。可以看到,此事事件似乎為某家長「不依不饒」的結果。
  • 懲戒權已經明確了,那罰站罰抄是懲戒還是體罰?答案其實不唯一!
    那麼,在現實教育中,懲戒的尺度如何把握?比如罰站罰抄算懲戒還算體罰?這些要等到教育部,對於教師實施懲戒權的方案擬定印發以後,才能有準確的定性。小編判斷,在這個暑假結束前,新學期沒開學前,教育部的實施方案就下來了,到時候學校和老師對照著執行就可以了。
  • 學生被罰站、罰跑不再違法。老師勇敢給使用懲戒權,你支持嗎?
    當一起起師生矛盾被人們所了解到的時候,很多人在質疑「不打不成器」的教育理念過時了嗎?老師可以體罰學生嗎?……教育部明確規定——老師擁有懲戒權。儘管這樣,很多老師都不敢使用「懲戒權」,只怕給自己「惹麻煩」。師生關係如果發展成醫患關係,那真的是中國教育的悲哀。我一直堅信,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離不開教育。
  • 老師能不能對學生「罰站罰跑」?這個省的規定引發熱議,你怎麼看……
    中教君發現:此前一審提交條例草案中允許老師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的條款被刪去,取而代之的是將具體的教育懲戒規定下放給學校主管部門。教育界的代表普遍為「罰站罰跑」寫進法規「點讚」,認為這將向社會傳遞鮮明信號,有利於消除老師擔憂,破解學校懾於家長壓力而「不敢管」的困境。但有代表認為,「罰站罰跑」本質上仍是體罰,會對被罰學生心理、名譽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不宜通過法律明確予以懲處的依據。
  • 罰站學生算不算體罰學生?這樣的問題需要一個明確的答案
    9月23日,中國教育服務網發布《老師讓學生罰站到底算不算體罰體罰學生?》。看到題目,有點疑惑。到底是「老師讓學生罰站」還是「學生被老師罰站」?原來,該文說的是「老師在教育過程中罰站學生」的現象。有網友認為,如果老師需要體罰才能教育學生,那那他們最好辭職。也有網友說,罰站是可以的,但是打學生的事情就不應該有。還有網友認為,體罰本身不是問題,沒有人會反對適度的體罰。關鍵問題是,老師對學生的處罰權不明確,為什麼處罰,怎麼處罰,都是難題。有的網友覺得,現在的教育環境中,還會有老師敢體罰學生嗎?老師惹不起,總還是可以躲得起吧?
  • 教師可以懲戒學生嗎?如何懲戒學生最有效?可以讓學生罰站嗎?
    教師可以懲戒學生嗎?如何懲戒學生最有效?可以讓學生罰站嗎?教師讓學生罰站,是大部分教師懲罰學生的常態。但是這一種懲罰方法其實是錯誤的,如果嚴格起來說,罰站是一種違法的行為。從這一條法律條款我們不難看出,教師對學生有一定的懲戒權。那麼,教師應該怎樣懲戒學生,才能起到作用?可以對學生進行罰站嗎?說到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再翻開義務教育法的第29條的內容: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能看不起學生,不能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者變相體罰,要保護學生的人格尊嚴。同時,在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第21條也對此做了意思差不多的規定。
  • 「罰跑罰站」在意見稿中被刪除,合法懲戒怎麼就這麼難?
    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經過半年的徵集意見、討論修改,《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修改稿徵求意見稿)》於11月15日公布,其中第五十六條【教育懲戒】表述為:中小學校學生在校園內有用硬物投擲他人、推搡、爭搶、強迫傳抄作業等違反學校安全管理規定行為的,教師應當予以制止和批評,並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與其年齡和身心健康相適應的教育懲戒措施。
  • 早安柳州| 允許教師讓學生「罰站罰跑」 ?網友:罰多罰少如何界定是...
    | 頭條熱點 | 廣東擬立法賦予老師罰站罰跑權利,你贊成嗎? 今年4月,廣東省公布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提出,學校和教師可依法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並可採取一定的教育懲罰措施。但教師具體該如何行使懲戒權並沒有作出具體規定。
  • 今日話題 | 允許教師「罰站罰跑」,細節決定成敗
    9月24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明確,針對學生的一些違規行為,教師可以進行「罰站罰跑」。雖然尚是草案,但又激起對教師懲戒權的熱議。 對此,廣東省教育廳政策法規處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草案》還在審議階段,將來還要進行二審和三審,在此過程中可能還將有修改和討論,讓其更加合理並被社會大眾接受。
  • 教育部擬為教師懲戒權劃線,老師如何懲戒,擊打和罰抄合理嗎?
    關於老師教育學生,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對於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老師可以體罰,畢竟有些學生很能惹麻煩,不打不長記性,而有人則認為老師不應該體罰學生,學生犯了錯老師應該細心教導,讓他們自己認識到錯誤,體罰不僅不利於學生成長,還有可能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
  • 罰站10分鐘算體罰嗎?踢了男生屁股兩腳是體罰嗎?家長如何對待?
    這裡主要應該牽扯到對體罰的理解,比如學生多次遲到,批評教育後罰站15分鐘,這算不算體罰。上體育課不遵守紀律,罰做一定數量的伏地挺身或者是圍都會操場跑圈,這算不算體罰。實際上這不應該自算是體罰,因為這樣的行為並不會給學生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