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這個冬天,暖暖的。
活動時間:
最美建築之旅 新加坡站
2016年元旦小長假 (2015年12月30日—2016年1月4日)
最美建築之旅 臺灣站
2016年寒假春節期間 (2016年01月30日—2016年2月4日)
行程特色:
帶團建築師介紹:
吳洪亮
新加坡國立大學講師,客座教授,B+D Studio 創始人。無限空間實踐創始人,畢業於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建築系。倡導「身體力行建築苦旅」的主動學習方式,於行走中感悟建築,感悟文化,從歷史和人文的角度積極探索現代城市和鄉村的建築實踐方法。
★ 本次新加坡最美建築之旅行程由吳老師親自起筆策劃、全程悉心陪伴,帶領大家玩轉最美獅城新加坡。
林芳怡
臺灣成功大學建築學士,淡江建築碩士。現任欣傳媒社群發展部資 深總監、築生文化協會執行長。參與創刊時期的《雅砌月刊》而踏入建築專業編輯出版的領域,曾任《室內》雜誌企劃主任、《建築師》雜誌執行編輯與主編。2009~2011任教於東海大學建築系,開設建築展覽與策展等課程。
戚徵東
清華大學建築學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碩士,曾就職於上海現代設計集團、OPEN建築事務所、天華建筑北京公司任主創建築師,獨立建築設計師
郭文君
環球觀築創始人,帶團全程聯絡人
新加坡 最美建築遊學介紹
開篇課程 《新加坡城市發展與建築文化》(吳洪亮老師)
參訪建築一覽:
【Sky habita】(晴宇)
Sky Habitat(晴宇)位於新加坡最好的居住區之一—碧山15街,是由凱德新加坡和三菱地產(亞洲)、清水建設(Shimizu Corporation)聯合開發的一個項目。項目由知名建築師薩夫迪(MosheSafdie)設計,改變了傳統的設計風格,創造了三維立體外形,兩棟公寓大樓由三架「空中花園」橋梁連接起來,而不是單獨的住宅樓,為住戶提供了共享的花園和休閒空間,提供了開放式與可滲透的全局空間,非傳統連接創造了更加通風與自然採光的居住環境。高層住戶還可以享受到美麗的碧山公園綠化景觀。地面上,寬闊的空間用來建造綠化公園、室外活動室、遊泳池、小徑,讓住戶充分享受他們的休閒時光。
最美酒店【PARKROYAL on Pickering】
皮克林賓樂雅酒店由國際頂尖建築公司WOHA 操刀設計,獲得了新加坡建設局(BCA)「鉑金級綠色標誌」獎。採用花園式酒店理念,融合了環保原則與元素。坐落於中央商務區和萊佛士金融中心的核心門戶,酒店坐擁15,000平米的蔥鬱空中花園,水池、瀑布、植物露臺與青翠圍牆點綴其間。
【Marina Bay Sands Hotel】金沙酒店
金沙酒店是由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所開發的,它也被譽為是世界上最貴的獨立賭場建築物,包括土地成本在內價值約80億新加坡元。金沙佔地約20公頃,包括賭場、歌劇院、藝術、科學博物館、大飯店、會展中心及宴會大廳,共6大建築系列。在高達55層樓的酒店內,擁有2,561個房間。為酒店冠上榮譽之光的,是位於第57樓的金沙空中花園,這座佔地一公頃的空中綠洲將匯集蔥蘢的綠蔭、雅致的花園、美妙的餐廳。獨特的外觀設計將會成為新加坡的又一地標。記得一定要前往活動廣場,您可看到令人驚嘆的城市天際景觀,美不勝收。最大的賣點就是三棟五十五層的高樓組成的複合式渡假酒店,擁有號稱全球最高的空中花園跟戶外遊泳池。
【Gardens by the Bay】
濱海灣花園位於濱海灣親水黃金位置,由濱海南華園、濱海東花園和濱海中花園三個風格各異的水岸花園組成。該花園佔地101公頃,是整個濱海灣項目的組成部分之一。建築師Wilkinson Eyre負責新加坡「濱海灣花園」的總體規劃設計,項目設計獲得過國際比賽大獎。花園內設兩個植物溫室,一個名為「花之穹頂」。一個名為「雲之森林」。這兩個溫室臨海而建,以鋼鐵和玻璃為主要結構,最大程度上優化了觀景視野,並加強了陸地和海洋之間的聯繫。
【漫步新加坡河】
飯後步行約20分鐘前往【魚尾獅公園】。獅頭魚身坐立在水波上的魚尾獅,其設計概念是將現實和傳說合二為一:獅頭代表傳說中的「獅城」,至於塑像的魚尾造型,傳說代表新加坡從漁港變成商港的特性,公園旁是浮爾頓酒店(The Fullerton Hotel Singapore),曾多次入選《CondeNast》雜誌評選的「全世界最好的100大飯店」。其此前稱為浮爾頓大廈、郵政總局,也是新加坡的一處文化和建築遺產。該建築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立柱和高天花板陽臺得到保留。水刷石嵌板也得已恢復。在浮爾頓大道下,原用於傳輸信件的隧道也得以保留。
【ILUMA】
ILUMA大廈是一座集娛樂零售為一體的商業綜合體,位於新加坡著名的Bugis街區,現在是一個指定的藝術,教育和娛樂區。設計師將線性結構與曲線形的結構搭配一起形成鮮明對比。直線元素的部分體現在停車場,零售區和電影院,以及表演空間,同時曲線形的結構包括小型的零售空間及娛樂活動空間,以及蜿蜒的小道。乍看商場的外形已令人嘆為觀止,它採用了具藝術感的水晶網媒體牆,從外形看,它好像被許多寶石包圍,白天閃閃發光,到了晚上則發出絢麗炫目的光芒。商場主要可劃分為三個空間,最下層主要是零售商店,上層是各種娛樂活動場所,如酒吧、卡拉 OK 、電影院和餐廳;最頂層是蒼翠植包圍的屋頂平臺和咖啡廳,除了可以遠眺優美的風景外,還下以透過屋頂中央的玻璃天窗看到商場中庭;商場還劃了一部分空間作藝術和音樂表演用途。
【雙螺旋橋】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新加坡國立大學始創於1905年。是歷史悠久的世界級名牌大學在2006年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評出的世界大學排行中,新加坡國立大學榮列世界前20名,亞洲前3名。新加坡國立大學是新加坡唯一開設建築專業的高等院校(在地鐵站可詢問免費校車)。
【怡豐城】VivoCity是新加坡最大的濱海娛樂購物城,巨大的白色海浪造型牆來自日本建築師ToyoIto的絕妙靈感,規劃有購物、露天遊戲庭園、屋頂公園及美食廣場等區,利用水的魔力,緩和忙碌的心。其設計師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充分利用了寬闊的空間,使之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怡豐城擁有一系列的藝術品,還有一個供兒童遊玩的開放式操場以及一個屋頂圓形劇場。
隨後前往【聖淘沙】。聖淘沙佔地500公頃,是新加坡第四大島,各項人工娛樂設施創下眾多先進科技記錄,整座小島被稱為東南亞美麗的後花園,島上還有名設計師操刀的頂級花園Villa 【The Sentosa Resort&Spa】,熱帶花園的英式古屋【Amara Sanctuary Resort Sentosa】。
相關參團信息請諮詢
安吉 13716818898
可添加諮詢微信號: angie_aj (工作微信不聊天)
臺灣 最美建築遊學介紹
【淡水雲門劇場】
淡水雲門劇場,為臺灣第一個以表演藝術為核心的文化園區,共有四個表演場所。在不拆除、不改建中央廣播電臺的前提下,最後決定將新的劇場建築群落在央廣舊建築後方的山坳,透過設計,結合了新舊建築群,並保留既有廣場,讓民眾有駐足停留、觀賞戶外演出的空間。選用銅綠屋頂與墨綠色鋼材主結構是為了呼應周遭自然林景;為了減低建築量體感,屋頂採碎化設計,以能更謙卑、友善地與環境共存,更在基地周圍新植兩百多棵終年常綠、四季開花的喬木。
【水月道場】
水月道場 - 《入慈悲門》農禪水月‧即景觀心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與建築師姚仁喜談及農禪寺 的改建時,曾表示:希望農禪寺可以做一個臺灣真 正唯一的景觀道場,讓大家到這裡來感受到特別的空間氛圍,而能啟發正念,親近佛法,讓寺院呈現一種殊勝的宗教質量。 當姚仁喜建築師向聖嚴法師請教想將農禪寺建成什 麼樣子?法師只給了六個字「空中花,水中月」, 並將之取名為「水月道場」。在建築設計上,農禪寺新建物採用聖嚴法師向來注重的環保理念,從建築物本身的設計和座向來減少 耗能,整個建築物沒有多餘的裝飾,呈現出「本來 面目」。秉持著這樣的建築概念,新建物以清水模混凝土為主,採用古拙的石頭、柚木等建材,以簡潔流暢的線條設計,使新建物如聖嚴法師所說的 「建材雖是時新的,卻能表現一種歲月的古感,使 得建築物落成之初,就像是已經有人住過的老房子一般,而且過了數十年之後,依然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即使經過歲月更迭,亦能維持其優雅樸實的 外觀。此外,在地面上鋪設粗糙的挪威頁巖,雖經 歷時間的洗滌,亦將歷久彌新。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是臺灣首座綠建築圖書館,座落於生態環境豐富綠意盎然的北投公園內。乍看之下它就像是泰山住的超大型樹上小屋;地下一層、地上二層,龐大的木式建築以生態保育及維持做指標。綠化屋頂及斜坡草坡設計可涵養水分自然排水至雨水回收槽,再利用回收水澆灌植栽及衝水馬桶,達到綠化與減少水資源浪費。屋頂為輕質生態屋頂可降低熱輻射進入室內,降低耗能達到節能效果。
由於整棟建築物使用木材及鋼材,從牆面、階梯到桌椅都採用木製建材,皆可回收再利用,所以直接的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破壞。館內四處都設有大片法式玻璃窗所以室內的自然採光相當好,空氣流通順暢,除了減少電力使用外,還讓整個圖書館的空間看來更加寬敞。
【臺北101大樓】
【誠品書店】
1989年由臺北仁愛路圓環創辦第一家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創始之初,誠品以書店為品牌核心,營運範疇已逐步擴展至畫廊、出版、展演活動、藝文空間和課程、文創商品,以及捷運站、醫院、學校等各類型特殊通路之經營,並延伸至商場開發經營和專業物流中心建置等專業。誠品是「城市人的集體創作」,連鎖而不複製的經營模式,尊重各地文化特質,透過「人、空間、活動」的互動積累,發展出不同的場所精神和經營內容,塑造了城市中不同角落、不同內涵的文化氛圍。
【松山文創園區】
位於臺北市信義區,佔地6.6公頃,建於1937年, 這裡之前是松山菸草工場,後續因為需求量下 降等因素於1998年停止生產,2001年由臺北市 政府指定為第99處市定古蹟,園區規劃為:市 定古蹟(辦公廳舍、1-5號倉庫、制煙工廠、鍋 爐房)、歷史建物(檢查室、機械修理廠、育嬰 房)、特色建築(巴洛克花園、生態景觀池、澡堂、 多功能展演廳)。
【蘭陽博物館】
初見蘭陽博物館, 有兩種美.遠看與水面倒影相互呼應之美;近看斜坡直上雲霄之美. 姚 仁喜建築師團隊的作品,一向以結合當地文化為靈感,並著重人文與空間的感受. 說它是藝 術品一點兒也不為過要在沼澤處建這麼大一座建築實為不易,整體以二十度角傾斜, 順著 烏石礁的地形,配合大量的三角形元素(山峰之意)不論是日出或是日落,影子的變化也為整 個建築加分
【宜蘭縣社會福利館】
走在宜蘭的鄉村小路之上,遠遠就能看到一棟紅綠相間的建築,質樸的外表使其融入到周邊的建築中。但正是這棟低調的建築,正是黃聲遠的名作——宜蘭縣社會福利館。設計師將現代主義的菁英個性,帶入居民的經驗美學中,社會福利館位於宜蘭市舊城區西陲地緣上,臨近環河西路及同慶街的宜蘭縣立大樓,右側圍空地,另一側為舊有傳統住宅。建築是ㄇ字型的平面,有三棟由廊道連接的量體,臨同慶街近宜蘭河的一棟有高架人行道橋橫跨於河堤上,在河堤上以一個可上下自行車的人行緩坡聯結,與另一側的弧型車道形成有趣的對話,這是黃聲遠第一個具有都市議題的建築作品,也間接說明了與舊都市紋理可能的溝通性格。
【西堤屋橋】就位於宜蘭社福館二樓廊道的外面,他橫越了車流量超大的堤防道路,連接了社福館和宜蘭河堤,將在地居民的生活再一次的與宜蘭河連結在一起,居民很 容易就透過屋橋的連結在河堤邊活動,充分展現了蘭陽 人的親水性格。
【津梅棧道】:望梅而生津,我是這樣記住這個特別的名稱,後來知道附近有條津梅路,還有個列為縣級古蹟的津梅磚窯。棧道南邊以社福館屋橋為起點,屬於縣府宜蘭河濱整體再造計劃的一部份。黃聲遠建築師事務所一群童心未泯的年輕人,用棧道圓了一個留住童年的夢。
【宜蘭福泰冬山厝】
座落宜蘭縣五結鄉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園區,依傍冬山河畔,與這片自然的土地,開始交錯,開始並存。福泰冬山厝自然樸實,在保留原建築風貌外,並將內部改裝為舒適之住宿環境。木製拉門、隔窗、抬高的房舍、層層交錯的階梯,讓我們回憶起臺灣早期建築的特色。周圍環境有清水模,石子磨地,紅磚牆瓦,灰石的屋簷壁。光、水和時間潺潺流過厝內的每一處,舉目望去皆是自在快意的美。座落宜蘭縣五結鄉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園區,依傍冬山河畔,與這片自然的土地,開始交錯,開始並存。福泰冬山厝自然樸實,在保留原建築風貌外,並將內部改裝為舒適之住宿環境。木製拉門、隔窗、抬高的房舍、層層交錯的階…
【毓秀美術館美術館】
美術館建築硬體委託臺灣中生代重要建築師廖偉立設計,包括美術館主館、餐廳、禮品商店、VIP住宿等不同功能的空間。園區三棟建築,隨機錯落有致進行配置,呼應村落簇群的涵構關係,並企圖讓建築空間、材料、結構、構造融合在一起。設計概念依循館方提出的低調、精緻和利落開展,建築體以清水混凝土、木構和玻璃帷幕為材料,力求體現以退的策略,低調的回應大自然;以藏的道理,琢磨出精緻的質量,以簡的方法,展現了優雅的利落。
【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發生在臺灣中 部的大地震,因車籠埔斷層的錯動,在地表上造成長 約85公裡的破裂帶,造成全臺災情慘重,堪稱是臺灣有史以來傷亡及損失最慘重的一次天災。如今在光復國中舊址,建築師及結構技師,把前衛的建築概念鋪陳在已成歷史的地震遺蹟上,這是臺灣第一座斷層保存館的大膽嘗試,當時來臺灣的日籍結構工程師富田匡俊說︰這樣的結構很困難,在日本也沒有這樣困難的建築物這樣的結構設計水平是世界級的。借著用許多的結構技法,在意象上的呈現,這些傷口像是被縫合的鋼索及薄膜、斷層館的預鑄預力混凝土及結構玻璃、在二期的壓克力,都在結構上更是一項不得了的挑戰。
【亞洲現代美術館】
建築主體由清水混凝土與帷幕牆構成,室內面積1,244坪,戶外場域6,000坪依建築師安藤忠雄的設計,以正三角形為設計基本元素將正三角形的平面分割成3個樓層,錯落堆疊成不規則無數個三角形。藉由錯落平移而產生的天井空間和戶外平臺變身為雕刻臺、露天咖啡座等不同機能的區域。2007年5月4日,蔡長海創辦人正式致函請託安藤先生為亞洲大學設計藝術館,並提交需求規劃書。蔡創辦人認為臺灣校園的資源很少,學生接觸藝術品機會也不多,希望以環境來影響學生,讓他們有美的感受,達到陶冶人生的目的。因此邀安藤忠雄設計藝術館,最大用意就是要教育學生,提供一個可接觸國際級大師藝術創作的機會。2008年初,安藤先生在臺北參加記者會,發表三角形藝術館的設計理念:環境、建築、人三者平衡,並至亞洲大學校園舉行師生座談,帶領師生巡視基地。2008年12月22日,藝術館入選2008臺灣十大視覺藝術新聞。2011年1月24日正式開工興築。2013年10月24日正式開館,由亞洲大學副校長劉育東奉派為館長,積極籌辦推動各項展務。2013年9月正式定名為亞洲大學.亞洲現代美術館。
【東海大學】
首任校長曾約農先生在創校典禮中說:「開創將是我們的格言」(Pioneering will beour watchword)。憑藉這種開創精神,東海已在臺灣的高等教育史上建立了獨特而卓越的地位。原來的荒涼山坡地,現在是最美麗的校園,東海是臺灣第一所具有完整規劃的校園。東海是臺灣最早實行通才教育的大學,而勞作教育從創校開始,歷經四十七年仍持續進行,備受各方讚譽。東海是全國圖書館中最早採取開架式的大學。東海更能掌握臺灣經濟發展趨勢,率先成立工業工程學系,訓練工業發展所需人才。生物學系也開啟了臺灣的鳥類研究。外文系的獨特英語教學方法與小班制也是全國僅有。東海仍將秉持開創精神,不斷革新,不斷進步,為臺灣的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勞作教育」是本校創校以來的獨特教育方式之一,更是國內各大學中率先倡導,最具開創性的教育制度,其最主要目的在使學生於課業之外,同時獲得品德之薰陶,逐漸培養其負責、合作、忠誠、勤勞諸美德,並轉變一般知識分子不事勞動的觀念。
【路思義教堂】
是一座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屯區東海大學的基督教禮拜堂,始建於1962年9月,並於1963年11月2日落 成,為著名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與臺灣建築師陳其寬之作。 路思義教堂是一個發明。西方的教堂到現代主義時代,逐漸被簡化為三角形,作為信仰建築的象徵。 其始作俑者也許是萊特在威斯康辛的小教堂,他用 東方的雙手合十,掌部略張開所形成的三角形來說明形式的意義;可是建在東方國度上的基督教堂,就必須融合東方的精神。1956年,貝聿銘提出磚砌 的圓拱造型構想之後,陳其寬考慮臺灣多地震,多方參考最後決定採用雙曲面的薄殼建築。教堂結構為了採光及明確表現結構起見,四片曲面完全分離, 類似倒置船底,其上小下大的形狀給人一種穩定的 感覺,在對抗風力與地震力時甚為有力。由於屋脊部份分開,便有天窗出現,具有「一線天」的意涵。
相關參團信息請諮詢
安吉 13716818898
可添加諮詢微信號: angie_aj (工作微信不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