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的種植這幾年隨著我們這裡大蔥收購市場的逐漸形成,規模也是一年比一年擴大。所以對於大蔥的種植我這幾年也是一直在和大蒜的種植通過合理的安排,使這兩種經濟農作物成為了提高經濟效益的主要來源點。對於大蔥的定植一般要最好這幾點才能有效的提高大蔥的品質和產量。
種植大蔥的地塊一定要注意輪作。
大蔥是一種忌連作的農作物,但是這個期限是2年內連續種植是沒有問題的。連作種植大蔥主要考慮的是防止地下害蟲的危害,以及大蔥對於一些中微量元素肥的缺乏。輪作可以有效避免這些問題。
種植大蔥地塊的整地施肥以及定植時間點的選擇。
大蔥田的整地施肥
在收穫小麥以後要及時的把麥秸麥茬全部清理出地塊,這樣的話就能夠有效的保證病蟲害的遺留問題。在基肥的選擇上可以使用充分發酵腐熟好的農家肥每畝地3500斤左右,150斤硫酸鉀複合肥,100斤過磷酸鈣。犁地的時候最好選擇深耕一遍。開蔥溝的方向最好選擇南北向,南北向能夠使大蔥受光均勻,並且可以減少秋冬季節的北風把大蔥颳倒伏的情況發生。在開好的蔥溝裡最好能夠在撒施一些有機肥每畝地150斤左右。追肥能有效讓大蔥長得粗壯,陽光均勻能讓蔥快速生長,加快上市時間。
我們這裡主要種植的是秋播大蔥即秋季育苗在收穫小麥以後定植,時間點在陽曆的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定植大蔥的要求:蔥苗的植株的高度在35-40釐米,蔥葉6-7片,假莖粗1-1.5釐米,沒有分櫱和病蟲害。定植不宜過早也不宜過晚,時間一定要把控好。這是因為,定植過早的話,大蔥的幼苗小,根系吸收營養能力差,生長緩慢;定植過晚,秧苗出現旺長,移栽比較困難還特別容易折斷,損傷幼苗,容易倒伏,而且緩苗期正好出現高溫多雨的季節,特別容易感染病害,容易導致漚根腐爛。所以應該選擇適期內早整地,多僱人栽苗,在雨季和高溫來臨前蔥苗要達到已經緩苗返青,在立秋轉涼前大蔥的植株已經形成強大的根系,這樣的話就會進入蔥白生長盛期,使大蔥積累較多的養分,從而為大蔥的高產優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大蔥定植的方法和技術要求
大蔥定植栽秧時不宜過深,以栽深7-8釐米達到蔥心為止,栽種的過深會導致生長不旺。
大蔥的選苗和起苗
在大蔥起苗2-3天對育苗的地塊進行一次澆水,起苗的時候能夠抖淨泥土,同時也要剔除病,弱,傷,殘苗以及雜草和有苔苗。大蔥的幼苗可以分為大中小3級,分別栽植。
可以根據大蔥幼苗的級別採取不同的密植方式,小苗略密,大苗略稀,起苗的時候同時也選苗,一般都是隨時起苗隨時蘸根處理以後再移栽,可以選擇辛硫磷乳油或者吡蟲啉懸浮劑再添加殺菌劑配合一定濃度的溶液,碰上當天沒有移栽完得蔥苗可以選擇埋在土壤中。
定植大蔥的方法:
大蔥的定植現在主要是排蔥法,插蔥法,主要是根據自己種植的大蔥的品種進行選擇的。
排蔥法適合種植短蔥白的大蔥。可以先按株距在蔥溝的一側一次擺好蔥苗,將根部按入溝底鬆土內3-4釐米即可,用小鋤或者鐵鍬取土埋至蔥苗外葉分叉出,用腳踩實就可以了,然後再澆定植水,然後再封土就可以了。
插蔥法適合種植長蔥白類型的大蔥。插蔥法一般栽植深度5-7釐米,達到外葉分叉處不埋心最適宜,株距2~3釐米為標準。具體操作的方法,一手拿蔥,一手拿蔥叉或者說光滑的木棍,要用蔥叉下段壓住蔥根基部,將蔥秧垂直插入溝底鬆土內,深達外葉分叉處即可。然後兩邊壓實,先插蔥後灌水為「幹插法「,如果說蔥溝內先灌水再插蔥稱為「水插法「。
總的來說現在對於我們大蔥種植戶來說,現在由於人工費的成本增加比較大,所以大都選擇排蔥法種植大蔥。這樣是比較經濟的種植方法。
以上就是我們種植大蔥的方法,希望能對廣大農民朋友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