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天寫了《戰術的勤奮可能掩蓋你戰略的懶惰》一文,似有言猶未盡之感。今天早晨跑步的時候,突然再次想起這個話題。腦子裡出現了「將帥無能累死三軍」這句軍事術語。
之所以這樣去想,實在是因為太多的學生傾訴自己努力之後成績不見長進,或者不進反退的苦惱。我也在與學生一起苦惱,一起在想辦法。我意識到,如果把每個學生都比作一個將軍或者統帥,把自己的時間當作士兵,那麼,該如何調兵遣將?如果這個將帥腦子裡一團漿糊、胸無韜略、肆意指揮,怎麼讓這些士兵攻城略地、贏得勝利啊?
二
為了表述方便有趣,我來打幾個比方。
剛才說了,時間可比喻為士兵,我們先談自由支配的時間。如果自由支配的是假期幾十天,那就是一個軍團,幾萬人的隊伍,就需要有複雜的戰略戰術,我的意思是說,必須認真謀劃這段時間如何安排利用,發揮最大效益。如果是在學校的零碎時間,那可以假設一個小時屬於一個連隊,二十分鐘就是一個排,幾分鐘的課間空閒時間就是單兵作戰的問題了。
再打個比方:課堂授課時間就是打陣地戰,那課餘時間就是遊擊戰了。陣地戰如何作戰前準備(預習),如何調兵遣將(記筆記、抓重點、做練習等),遊擊戰堅持什麼方針(見縫插針、趁熱打鐵、敵退我追、乘勝追擊等),如何打贏,都必須有自己明確的作戰思路。
三
這幾個比喻明確了,我們再來分析,每個同學作為統帥,其實,還兼著士兵的角色,因為每一份時間,也就是你的士兵,都需要你的參與才能發揮作用。
既然你是統帥與士兵集於一身,你就不能只把自己當做一個士兵只知道衝鋒陷陣。你首先要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統帥。那麼,每天早晨起來,你就要對你的士兵進行精心部署規,哪個連隊攻克哪個高地,哪個排消滅哪股敵人,哪個士兵去執行爆破任務等等,都要事先進行謀劃安排。否則,你的士兵會白白送死(指的是你浪費了時間),損兵折將你還不自知。
當然,你也不能只當統帥,我指的是那些空有一堆學習計劃而不執行的同學。
四
對了,你的敵人在哪呢?就是一個個的學習任務啊,各種各樣的敵人:單詞、公式、定理、方程式、原理、數學題,課文背誦、測試等等。胸中有全局,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不要被一下子湧上來的敵人弄得不知所措,要記住兵來將擋的道理,各式各樣的敵人就需要各式各樣的隊伍來消滅。
難啃的硬骨頭就要多派兵,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比如數學大題的解決;小股敵人就不要浪費兵力,可以各個擊破,我指的是有些記憶性的知識,可以利用你的零碎時間來完成。諸如此類的戰略戰術,你必須胸中有丘壑,而不是在敵人面前手忙腳亂、亂了陣腳。
你作為士兵和統帥的角色也可以經常變換,比如在一天的學習安排中,你可以做一個團長,因為你的兵力(時間)就那麼多;在一周的學習安排中,你就是一個師長,因為你的兵力(時間)成倍增加了;在一個月的學習安排中,你就是軍長了,以此類推。我的意思是,你的統領能力,你的視野和境界,考慮問題的遠見,都必須隨著你的軍銜大小而調整。而不是團長的水平去指揮一個集團軍,那樣的話,勢必會造成顧此失彼,因小失大等錯誤決策。
五
作為一個統帥,我們還要善於發現潛在的敵人,那些潛伏的間諜,平時不像表面的敵人那樣令我們警覺,但是,潛伏的敵人並不因我們沒發現而不存在。如果不注意把這些暗處的敵人消滅掉,那麼,在進行決戰的時候(考試的時候),這些暗藏的敵人就會出來搗亂(知識缺陷會讓你在難題面前一籌莫展)。
其實,潛伏的敵人,指的是那些雖然重要但因為不緊急而被你遺忘的學習任務,比如,對錯題的定時重做;雖然記住了又悄悄遺忘的知識的及時回顧;平時忽略的加強閱讀訓練等等,這些學習任務因為沒人檢查提醒我們,所以,就成為了潛藏的敵人被我們忘記,最終成為我們學習中的障礙。
統帥的作用就是放眼全局,又明察秋毫,既大氣磅礴,又細緻入微。
六
再強大的統帥,也有軟肋。所以,一個統帥也不是萬能的,雖然貴為統帥,也並非全知全能、無所不能、戰無不勝。所以,我們還需要多向友軍學習,必要的時候,要請求增援。我指的是,要尋求老師和同學的幫助。
一支軍隊,不能沒有偵察兵,要安排隊伍進行偵察,及時發現敵情,反映到總司令部(大腦),再去研究對策。這支偵察兵,就是我們安排的反思反省時間,在反思中發現問題,在反省中找到根源。敵情偵察清楚了,我們才能做出正確的戰略部署,同時,我們也能避免被敵人偷襲(知識缺漏導致的困難)。
七
總之,我們要牢記「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的道理,做自己學習的英明統帥,統領全局,率領我們的時間這支大軍,以勇往直前的姿態,以謀劃全局的策略,以腳踏實地的作風,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去披荊斬棘,去攻堅克難。
最終,先打贏高考這場戰役,進而,在人生的道路上繼續向縱深推進,完成我們解放自我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