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煙雲下:「將帥無能,累死三軍」,將帥懦弱,害死三軍

2020-12-14 歷史的藍天blue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軍隨即主動進攻上海,發其淞滬會戰。經過三個月的拉鋸,日軍於至11月12日佔領上海,並直撲南京。

南京是當時的首都,守住南京對民國政府意義重大。但從戰術上說,當時的李宗仁、白崇禧等人認為南京無險可守,難以守住。但不管能不能守住,拱手把南京讓給日本人,蔣介石還幹不出來。

戰前會議上,蔣介石問眾將意見。李宗仁、白崇禧主張放棄。軍事委員會警衛執行部主任唐生智拍案而起,大聲疾呼:「現在敵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國父陵寢所在地,值此大敵當前,南京如不犧牲一、二員大將,我們不僅對不起總理在天之靈,更對不起我們的最高統帥。本人主張死守南京,和敵人拼到底!」

唐生智

唐生智的豪言壯語使蔣介石大喜過望,他當即任唐生智為南京城防司令,全權負責南京防務,然後自己撤到了後方。

唐生智慨然接受任命,唐生智向蔣介石保證:「沒有統帥命令決不撤退,誓與南京共存亡」。在此之前,唐生智還有個頭銜,就是「佛教將軍」。因為1926年1月時,唐生智曾命令所部全體官兵四萬餘人,集體摩頂受戒,成為佛教徒,部隊佩戴「大慈大悲救人救世」胸章,此事古今罕見,轟動一時。

唐生智接手南京防務後,所轄部隊十一個師加教導總隊共十一萬人。為了向全體守衛南京的官兵表決心,唐生智下令收繳並毀了所有船隻,當然他和軍官們偷偷給自己留了渡江逃命的快艇。

1937年11月25日,日軍分三路向南京進逼,12月5日雙方接陣,至9日戰況愈發激烈,日軍大將松井石根勸唐生智勸告交出南京,唐生智堅決拒絕。10日,日軍開始對南京發動總攻。

唐生智拒絕投降說明他尚有民族氣節,在日軍攻城初期,唐生智也很英勇,他冒敵機轟炸來到前線,指揮守軍戰鬥,堅持不進地下室。11日中日雙方全線展開激戰,中方軍隊死傷慘重。到11日晚上,蔣介石擔心全軍覆沒,便命令唐生智乘機撤退。

蔣介石的本意是南京無險可守,抵抗一下給國民有個交代即可,不宜與優勢日軍消耗,應保留實力。但唐生智早將渡江船隻銷毀,成建制大規模撤軍已經不可能。

更關鍵的一點是,唐生智貪生怕死,不願與將士們共存亡,所以發生了後來令人氣憤的一幕。唐生智明明接到撤退命令,卻不下達。城外部隊不知撤退的事,一直苦戰。當時李彌率部死守雨花臺、中華門,失守後退,碰到宋希濂。宋希濂卻說唐生智有死命令,後退者殺無赦。李彌無奈,又率部殺回去。

李彌

12日晚唐生智開完撤退會議,不少軍官直接就帶著金銀細軟渡江逃走了,根本不通知自己所屬的部隊。唐生智自然不用說,也乘上早準備好的快艇渡江北逃。

至於那些在城外和日本侵略者苦戰的部隊,一直到13日中午也沒有接到撤退的命令,後來有人發現城牆沒有人防守了,他們才知道頭頭們早跑了。

國民黨王敬久、宋希濂等高級軍官逃跑時,不但不通知城外部隊,甚至下令關閉城門,逃過江後,他們由於害怕日軍追擊,還下令燒毀船隻,根本不管所部將士死活。正是由於這些國民黨軍官的不負責任,導致了十幾萬守軍將士士氣瞬間土崩瓦解,紛紛逃亡。

當時,多數潰退士兵都往下關跑,因為他們聽說下關有軍官們偷偷保留的船隻!可是下關的36師卻不放軍隊通過,甚至發生了內部槍戰。還有很多撤退的國軍士兵無船渡江,只得冬泳渡江,溺死者不計其數。那些不會遊泳的只好脫掉軍裝混入百姓隊伍,後來多也不免遭到日軍屠戮。

南京淪陷

而唐生智呢,他渡江逃跑後,舒舒服服乘車抵達滁州,後轉到漢口見了蔣介石,僅僅引咎辭職,卻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相關焦點

  •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談學習中謀劃的重要性
    腦子裡出現了「將帥無能累死三軍」這句軍事術語。   之所以這樣去想,實在是因為太多的學生傾訴自己努力之後成績不見長進,或者不進反退的苦惱。我也在與學生一起苦惱,一起在想辦法。我意識到,如果把每個學生都比作一個將軍或者統帥,把自己的時間當作士兵,那麼,該如何調兵遣將?如果這個將帥腦子裡一團漿糊、胸無韜略、肆意指揮,怎麼讓這些士兵攻城略地、贏得勝利啊?
  • 大將無能,累死三軍……
    (1)你是一名合格的將帥?(原創)自古以來,將帥是軍隊中的高級指揮官,決定一場戰爭能否取勝的關鍵人物,所以才會有「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用人名言。由此可見,領導者、將帥之類的高級組織管理者在組織中有多麼重要的地位!
  • 大將無能,累死三軍!
    【大將無能,累死三軍】領導決定團隊,有怎麼樣的領導
  • 管理者必讀一一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員工績效差,領導不要抱怨員工的無能,而要檢討自己,通常錯在於:一、錯在選錯人;二、錯在如何帶人;三、錯在有沒有建立規範的制度和流程、標準;四、錯在不善於培養員工,沒給員工授權鍛鍊其能力;五、錯在沒有建立競爭機制不敢於PK淘汰人。
  • 「從古至今,中層無能,累死三軍」
    從古至今,中層無能,累死三軍,如果想要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必須確保中層領導力的轉型成功。領導力轉型這個問題,在VUCA的年代尤為重要。做好領導力轉型工作,要確保兩方面的轉型成功:一是勝任力的轉型,二是心智模式轉型。2、職場人做職業規劃,要基於自己的天賦與潛質,而不是盲目跟風。
  • 大將無能,累死三軍,員工無能,錯在領導!謹記帶領團隊的六大錯誤!
    請你記住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大將無能就會累死三軍,而員工無能,錯在領導。如果說一個領導個人能力不行,領導不能夠帶好員工,你的員工最後的績效是由你自己的能力水平所決定的。 如果說一個員工在適用期之前無能,那麼那是他自己的問題,如果一個員工試用期之後還無能,那麼就是領導無能,因為試用期之前員工的能力不是由領導決定的,而是由他自己過去職場生涯中所積累的,而過了試用期之後,你把他轉為正式員工之後,他還是無能,這說明這是你領導自己眼光和培養能力不足。
  • 中國有1614名開國將帥,時至2020年還剩多少人?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懷仁堂,拉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首次大授銜的序幕,上到元帥下至士兵,均授予軍銜,佩戴勳章。我國的軍銜制共分為六等一共19級,1955年執行軍銜制,1965年取消,軍銜制在1988年後再次恢復,故此我國的軍銜制目前經歷了兩個歷史時期,1955年到1965年這一歷史時期,授銜的將帥都稱之為開國將帥。1955年,新中國首次授銜時,共定下了10大元帥、10位大將,55位上將,175位中將,798位少將。
  • 開國將帥的詩劍情懷:書寫對周恩來的敬仰之情
    1929年2月,他賦詩一首《紅四軍軍次葛坳突圍赴東固》;同年6月,他寫下《反攻下汀州龍巖》;僅1936年,陳毅就寫下好幾首膾炙人口的名詩,如我們熟知的《梅嶺三章》《野營》。在著名的《贛南遊擊詞》中,陳毅把遊擊戰的艱苦和不屈寫得生動感人,令人動容。「天將曉,隊員醒來早。露侵衣被夏猶寒,樹間唧唧鳴知了,滿身沾野草。天將午,飢腸響如鼓,糧食封鎖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數,野菜和水煮。日落西,集合議兵機。
  • 大將無能,累死三軍
    徐嬌嬌慌忙否認,這下終於明白不是王秘書找自己,也不是因為張小馬這層關係自己有可能攀上官員,而是因為將她拋棄在國內,帶著新情人遠走高飛的上一任男朋友。   像是早就知道徐嬌嬌會否認,李棠這時伸出手來。   站在門口的王秘書這時候拿了一個檔案袋過來,交給李棠的同時站在李棠的身後。   「不知道的話,就看看這些調查結果吧。」李棠將檔案袋放在桌子上。
  • 高層不狠,中層不壞,累死三軍
    中層不壞,累死三軍中層幹部承上啟下,如果他們不願做壞人會產生很大的弊病,甚至會滋生成為企業管理中的「毒瘤」,其造成的危害是很難消除的。有這樣一個企業,每次檢查都會有一大堆的問題,而且存在問題的類型大多相似,諸如記錄、勞保穿戴、現場監護等方面的問題,什麼時候查什麼時候有。
  • 南京大屠殺前夕:蔣介石趁夜逃離,南京衛戍司令唐生智破釜沉舟
    時至今日,回首這段歷史,為著國民黨部分高級將領的無能所痛心,為著死於這場大屠殺的30餘萬無辜軍民所悲痛,為著日寇的殘忍手段所震驚,為著浴血奮戰的中國軍人所充滿敬意!而此時的中國軍隊卻在唐生智的必死的決心帶動下,戰意高昂!在南京保衛戰中激烈抵抗,英勇就義。在光華門、楊坊山、紫金山、中華門、賽公橋、雨花臺等地中國軍隊與日軍發生過激烈交戰。中國軍隊實施人彈戰術和手榴彈戰術,雙方都寸步不讓。城上城下敵我雙方都能聽見對方的喘息聲和說話聲,戰鬥一直呈膠著狀態。
  • 「高層不狠,中層不壞,累死三軍」,作為領導要懂慈不掌兵的道理
    一次和廠領導在餐廳吃飯,廠長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 高層不狠,中層不壞,累壞三軍」,當時覺得廠長是有感而發,後來在工作中,慢慢的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為什麼這麼說呢?所指的高層不狠,中層不壞,累死三軍中層管理人員他們是在高層指導下工作
  • 將帥子女周秉鈞、賀曉明、陳知建、周堅做客強壇
    將帥子女周秉鈞、賀曉明、陳知建、周堅做客強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2日 00:13 來源:人民網 將帥子女周秉鈞、賀曉明、陳知建、周堅做客強壇2007年07月30日09:50 來源:人民網
  • 歷史小說《古代將帥演義》亮相文博會 動漫開發有戲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10月17日訊(記者 楊曉燕)10月17日上午,受杭州動漫遊戲協會之邀,長篇歷史小說《古代將帥演義》研討發布會登陸杭州文博會。包括中國視協副主席、浙江省視協主席、著名作家編劇程蔚東等在內的多位國內重量級專家,為該書的產業化開發之路出謀獻策。當天下午,《古代將帥演義》主題下的動漫電影《項羽》籌備組就舉行首次會議。
  • 中方援建尚比亞三軍總醫院水井舉行交接儀式
    14日上午,中國大使館為贊三軍總醫院(Maina Soko Military Hospital,又稱麥納索科軍隊醫院)援建水井交接儀式在尚比亞首都盧薩卡舉行。中國駐尚比亞大使楊優明致辭。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贊兩國和兩軍傳統友好關係一定能再創新高。約翰·皮瑞對中方的無私援助深表感謝,稱中方想贊方所想、急贊方所急。中贊兩軍在人才交流、技術合作、後勤保障等方面長久保持密切合作,期待繼續鞏固擴大雙邊友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