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以我校和我校原校長、知名環境工程專家高廷耀教授名字命名,旨在推動環保教育事業發展的滬上首家非營利性民間環保基金會——上海同濟高廷耀環保科技發展基金會 「2018年青年博士生傑出人才獎學金」頒獎儀式在浙江省麗水市舉行。來自我校、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等全國1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名在讀全日制環保及相關領域的優秀博士生獲獎,每人獲3萬元獎學金。
校黨委書記方守恩,原校黨委書記、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周家倫,浙江省教育廳廳長郭華巍,麗水市市長吳曉東、浙江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盧春中,原校長高廷耀,副校長雷星暉,原校黨委副書記、基金會理事長姜富明,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丁紹雄,上海市科委原副主任、市政府參事徐祖信,上海市政設計研究總院總工、設計大師張辰和學校有關部門負責人,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部分教師,麗水校友會校友代表,環保領域的企業家、專家學者近200人參加頒獎儀式。頒獎儀式由原副校長、基金會副理事長金正基主持。
方守恩在致辭中代表同濟大學對獲獎的各位優秀青年博士生表示祝賀,對給予此次活動大力支持的浙江省麗水市人民政府、浙江三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長期支持基金會不斷發展的江蘇維爾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基於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在高廷耀老校長的倡議下,於2003年正式成立了上海同濟高廷耀環保科技發展基金會。十五年來,基金會始終不忘初心,積極致力於「培養新一代環保專業新型人才;促進中國環保高新技術(產品)的研製和科技交流與發展」,通過設立每年評選一次的全國高校「青年博士生傑出人才獎學金」、資助「全國研究生環境論壇」、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我國高級環保青年人才培養和環保產業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的推動和引導作用。基金會的宗旨既是同濟大學第十一次黨代會確立的發展願景的深入和細化,更與同濟大學的專業特色高度契合;基金會在環保科技領域的不懈探索、長期實踐,也正是對同濟大學人才培養工作的豐富和拓展。希望獲獎的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環保學科的青年才俊,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持續不懈努力,勇於創新,不斷實踐,為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吳曉東表示,多年來,麗水始終遵循總書記「尤為如此」重要囑託,深入踐行「八八戰略」,堅定不移走綠色生態發展道路,較好地實現了生態保護、生態發展、生態惠民的多贏。麗水市委四屆四次全會明確提出要以「麗水之幹」擔綱「麗水之贊」,推動「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高質量譜寫「八八戰略」麗水新篇章,其核心要義就是綠色生態發展。同濟大學是歷史悠久、享有盛譽的著名高等學府,在環境科學等方面具備國內領先和國際知名的學科地位。高廷耀基金會多年來也通過利用社會資金,有力推動了我國環保事業的快速發展及新一代高級環保人才的培養。麗水在生態環保方面求賢若渴,期待各位青年博士能為麗水開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境界添磚加瓦,也歡迎各類環保領域優秀企業落戶麗水、紮根麗水。
郭華巍在致辭時表示,基金會在環保科技教育領域的不懈探索、長期實踐,正是對人才培養工作內涵的豐富和拓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青年一代切實承擔起應有的歷史責任,希望大家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堅持不懈,勇於創新,不斷實踐,為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高廷耀先生也在頒獎儀式上致辭,對青年學子為人為學提出了諄諄教導和殷切希望。
頒獎儀式後,舉行了「有機廢物幹化焚燒技術論壇」。
上海同濟高廷耀環保科技發展基金會創立於2003年9月,為資助與培養新一代高層次環保人才,加快中國環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基金會創辦伊始便設立了「青年博士生傑出人才獎學金」。獎學金每年評選一次,在新學年開學之際頒獎。這項獎學金創設至今15年來,累計已有227位優秀的全日制在讀博士生獲得資助,獲獎者中已有超過六成者赴海外進一步深造,還有部分榮獲教育部「百篇優秀論文」、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學術新人」等獎勵。他們有的在企業做技術研發,有的已經成長為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