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自己接送孩子上下課的家長們,一定一直被一件事深深的苦惱著:中小學孩子的上下課時間對於廣大家長來說實在太麻煩!
bobo老師所在小區的小學,每天8點上學,中午11:25放學;下午14:40上學,下午16點15放學;這個時間段對於一些家長來說可謂十分苦惱。
大部分家長上班時間在8-9點,有些家長可以送完孩子再去上班,有些卻在送完孩子之後根本來不及上班,有多少父母上班的地方離家只有十幾分鐘?
而對於放學來說,就更加麻煩了,4點這個時間點,很多家長都是在上班,根本沒有時間來接孩子,只能讓家裡老人來接;而對於家裡老人不在的家庭來說,接孩子,成為了家庭最頭痛的問題。
怎麼辦?要麼父母其中一個回歸家庭帶孩子,要麼把孩子交給託管機構!
為什麼安排中小學校的作息時間的時候,根本就不考慮上班族家長的難處呢?
兩會時就有委員代表提出:應該把學校放學時間延後,和父母上下班的時間進行同步,以方便家長接送孩子。
那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制定相對應的政策呢?bobo老師也是帶著這股子氣去了解了一下,原來,是因為以下這些原因:
政策的制定者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問題,所以政策在制定和修改上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和迅速。
學校到底該3點放學還是6點放學?這其實涉及到很多複雜的問題。
第一是交通問題。5-6點是城市下班的高峰期,交通壓力極大,道路上也是車滿為患,如果小學放學時間定在這個時間段,接送孩子的車輛、下班的車輛等勢必湊在一起,造成大面積長時間的擁堵,對於道路的交通壓力來說,確實也是一大難題,而且孩子在下班高峰期放學,交通安全隱患也是大大提高。
第二個問題是管理問題。我們國家實行9年義務教育制,義務教育免費,小學教育基本都是公辦的,政府管理規範。而中小學的課時規定是3點鐘完成教學,那麼3點鐘之後的時間,對於學校或者老師來說,都是管理成本。從小孩3點放學到家長接到孩子這個時間段,到底該讓學生自習呢,還是在校園裡活動?如果自習,該學什麼?誰來教?如果在校園裡自由活動,那麼頑皮淘氣的小孩子安全性怎麼保證?
第三個是費用問題。孩子放學之後留在學校這個時間段,孩子由誰看管?孩子這些時間該幹什麼?看管的人擔負著安全管理的責任,是不是應該支付勞動報酬?
勞動報酬是由財政部門承擔還是家長們承擔?
對於財政部門來說,教育支出一直都是一筆大的費用。
假如一個老師一年增加1萬的額外費用,對於一個縣級區域來說,一年就是上千萬乃至上億的費用,對於市級財政來說可能就是幾十億的費用;那麼經濟差的區域怎麼辦?這筆費用該如何承擔?
如果由省市統一承擔,省市部門的財政是否能夠支撐這樣一筆固定的持續性的剛性支出資金?這些都是需要財政部門去平衡和考慮的。
而如果這部分錢由家長出,那麼如何收費毫無疑問又是個問題。
按照目前的託兒所行情,一個小時15元看管費,假如按照兩個小時算,便是30元,一個月需要額外支付600元左右。
對於有能力照顧孩子的家庭來說,他不願意出這筆錢,因為他不要把孩子留在學校;對於需要把孩子留在學校託管的家庭來說,又是否願意出這筆錢,並且這筆錢讓家長出是否合理,又成為一個問題。
家長沒空接孩子確實是一個問題,目前僅有部分區域實現課後延時政策,在下午放學後,由學校提供託管服務,學校安排孩子在課堂自主學習在線課程,由家長選好的在線課程老師教導孩子,直到家長來接孩子。
而這些在線課程通常由教師或者家長選擇相應的課程老師,孩子自主學習感興趣的方面。充分利用學校的時間、管理、場地等資源做好中小學生課外的在線教育工作,解決家長的部分難題。
不過,bobo老師認為,教育的成敗關係到每個孩子的命運,每個孩子的命運就是每個家庭的命運。從教育政策上,應該多傾聽家長們的心聲,尊重家長們的意見,把孩子教育放在第一位,解決各方面問題,這樣才能做好學校與家庭教育的銜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