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相信大家的朋友圈被一篇文章給刷屏了。文章裡的核心信息就是要告訴大家未來中考身體素質項佔 20 分,而這 20 分的評價指標則是裸眼視力和體重。
很多人相信,然後直接轉發了。我收到很多朋友私信,有家長問我是真的嗎,以後要考視力了?孩子已經近視了怎麼辦?也有同行在討論這件事情的影響。
剛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也是有些震驚,但稍加思索,這篇文章火爆的方式和時間,讓我聞到了濃鬱的資本的味道,我仿佛已經看到周一愛爾和歐普的大陽線。
先表達我的觀點:視力佔分不可能大範圍推廣。
雖然,我從個人角度講,是很希望國家出臺這樣的政策的,平時我對女兒的教育也是這個原則,我經常對女兒講,我寧可你少看幾本書,也不想你近視。但希望歸希望,但這種政策卻是很難落地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01、可能引起很大的爭議
中國是個近視大國,很多孩子有家族遺傳性的近視,比例還不小,家長和孩子努力防控的結果,是儘可能控制住度數的發展,保持孩子相對低度的近視,而不是完全不近視。
對於崇尚人人平等的社會,因為遺傳性的因素給孩子扣分恐怕是會引起非常大的爭議的。
02、政策執行的可行性差
視力檢查存在難以發現的作弊手段,政策執行的可行性差。
我們經常遇到有人戴隱形眼鏡參加體檢,如果體檢時沒有眼科醫生在場,或者檢查不細緻,就很可能矇混過關。
如果提前幾星期戴上角膜塑形鏡,也可以明顯的提高裸眼視力,這樣即使有眼科醫生在場也檢查不出來了。所以,視力考試恐怕會面臨大量的角塑作弊而徹底失去意義。
現在是暑假,是兒童視光和成人近視手術的尖峰時段,這個時間爆發這樣的文章,是一種巧合嗎?
通篇讀完,再做了一些功課,查了一些資料之後,我果然發現了一些問題。
熱文中提到的政策信息,並不是近期剛剛發布的,而是去年就有了,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11-5的一個會議資料。熱文還特意隱去了地域和範圍,誤導大家往全國範圍聯想。
看到這裡,我知道,這篇文章此時的火爆,肯定不是偶然的了。
繼續研究,熱文中提到的相關會議,只是山西長治市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十大行動」成效新聞發布會,並不是教育部門發布希麼政令,只是一個新聞發布採訪活動。
而有關「裸眼視力佔 20 分」的相關話題內容,就是出自於長治市領導介紹該市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十大行動」中的第七部分。換句話說,這只是一個地區領導的會議發言。
總結一下,熱文的驚爆內容,不是國家政令,而是個別省市的相關政策引導。除了這種引導方式之外,各地還有其他的引導政策,比如:甘肅、福建等地將維護視力健康作為教師職責,納入學校、班主任考核;上海、湖北等地將近視防控、總體近視率等納入政府績效考核……
說到這裡,筆者堅定的認為中考不會有所謂的視力考試,很多家長們緊張的神經可以稍微放鬆一下了。
近視防控,將近視率等指標納入教育機構考核更加可行,而非針對個人。
儘管視力不會佔分,但我們保護孩子的眼睛絕對不僅僅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相信即使中考不考視力,家長們也會努力幫助孩子保護好雙眼,即使不考視力,家長們也應該為孩子建立屈光檔案,定期檢查。
說到屈光檔案,很多家長都很想給孩子建一下,但裡面很多數據不明其意,也不知道怎樣才算是正規的屈光檔案。
屈光檔案,簡單的說有兩個作用。
一是明確孩子當前的狀態,預期未來。
二是通過孩子具體的屈光指標,找到個體的近視原因和危險因素。
以前人們總說近視是遺傳,近十幾年的研究發現,遺傳只是近視發展的小部分因素,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各自不同的近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