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數據顯示,中國目前住房擁有率已經達到了90.8%,按照統計局最新公布中國總人口14億人來計算,那就是說中國現在12.6億人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要知道自從中國實施商品房制度以來市場上的房價就一直處於一個居高不下的狀態,買房這件事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甚至於很多人為了買房不得不背上長達二三十年的貸款。購房者為了買房付出巨大代價,自然會希望房子屬於自己的時間越長越好,但問題是中國商品房的產權年限最長只有70年,這讓大家缺少安全感。那麼在房子產權到期之後,房子到底是屬於誰的?
首先要弄明白所謂的房子產權年限,其實是指房子的國有土地使用時間只有70年,而不是房子。實際上一旦購房者在購買房產之後,房子就屬於購房者的私有物品,就算是70年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了,但房子的所有權依舊屬於購房者本人,因此房子產權年限到期之後並不影響業主對房子的使用。其次就算房子土地使用權到期了,但購房者只要繳納一筆費用那麼房子的土地使用權依舊還是屬於購房者,所以購房者根本不用擔心房子產權到期之後會變得無家可歸。最後按照最新出臺的《物權法》規定,在土地使用產權到期之後會自動為購房者續期,只需要繳納一筆最高不高於1萬元的「物業費」就行了。簡單來說就是在房產到期之後只要繼續交錢,房子和土地還是你的,如果不交錢房子還會是你的,還是能享受房子帶來的收益。
但問題是,在大多數時候中國的住房都不可能撐到70年的產權年限結束,因為按照現在中國的建築標準來看,理論上來看房子的設計和使用年限能到達70年時間甚至更長時間,但實際上中國大部分房子只有30年到40年的使用年限。這種情況在大城市表現得更加明顯,例如有數據就顯示北京的房子平均使用年限就只有30年,雖然說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城市拆遷導致的,但也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房子根本等不到產權年限到期。從這二十多年的樓市發展經驗來看,一般來說在房子產權年限到期之前購房者就會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房子面臨拆遷,另一個是房子已經成為危房。但不管是面臨哪一個選擇,購房者都不需要擔心房子產權問題,前一個拆遷有補償,後一個反正不能住人房子屬不屬於自己都沒意義了。
既然房子的產權問題不需要購房者過多擔心,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在當前樓市行情下還有必要買房嗎?所有人都知道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也就是說只要有居住需求那麼就能買房子,當然因為現在市場上的房價依舊居高不下所以在買房的時候還需要衡量自己的經濟實力。如果在沒有足夠經濟實力的背景下,最好還是不要對買房太過執著,因為租房也能滿足自己的居住需求,而且就居住方面來說租房跟買房也沒多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