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貧困群眾當親人,用我們的真誠和努力把扶貧工作做好做實。我相信我們的滿腔熱情一定可以換來真心相待。
我叫李勤霞,現任興仁市園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2019年9月,我有幸與興仁市的9000餘名幫扶幹部一道參與全市脫貧攻堅全員包保工作。從那時起,魯礎營鄉孔白村便成了我心中放不下的牽掛,那裡有我的親人——我包保的3戶貧困戶。
熊志品戶是我幫扶的三戶貧困戶之一,我至今還清晰記得初到他家時的情景。走到熊志品家門口,抬眼便是一塊遍布坑窪的泥院壩和一間低矮簡陋的小房子。走進屋內,昏暗的光線下是一片雜亂無章的景象,屋內歪歪倒倒的陳設與凹凸不平的地面讓我吃了一驚。
多年來,熊志品一家都是靠發展傳統種植維持一家人的生計。2019年下旬,熊志品愛人羅朝芬因意外導致右腿骨折,此後身體便落下了後遺症,幹不了重體力勞動。這樣下去他們一家人可怎麼辦?我思來想去,決定動員羅朝芬去興仁園區企業務工。
再一次到他家走訪時,我說出了這一想法。哪知我剛說出口,夫妻倆便連聲拒絕。不知是什麼原因,無論我怎麼說,他們都不同意外出務工。但我不想放棄,後來,我每次到他家走訪時都會和他們算收入帳。
「種植是靠天吃飯,何況即便豐收也不一定增收,還得看市場。如果家裡能有一個人務工,就能有一份穩定收入。到時候荷包鼓了,生活就會越來越好。」儘管這樣的話我跟他們說了很多次,他們也只是對我笑笑,不說話。
但我是個執著的人,我的勸說還會繼續。
與此同時,我也在不斷為他家爭取政府的相關幫扶政策。我為他們家爭取了「溫心願」資金和園區愛心企業資助金,幫助他們把房屋內牆粉刷白亮,將院壩和屋內地面全部硬化。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不斷引導,2019年10月,羅朝芬終於答應到園區企業務工。現在,她每月可以拿到2700元左右的工資。熊志品在家種植辣椒、薏仁米,農閒時打點臨工,收入也還不錯。
現在,熊志品一家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了,夫妻倆臉上的笑容也多起來了。每當我到熊志品家走訪而他不在家時,他都會笑呵呵的在電話裡對我說:「李局長,鑰匙放在老地方,你自己進屋去,我馬上回來。」每次聽到這話,我心裡總是暖暖的。我想我滿腔的熱情終於換來了他們一家的真心相待。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你腳下沾滿多少泥土,你就收穫多少真情」。此刻,我想說,這份真情,我收到了。
【人物小傳】
李勤霞,女,現任興仁市園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2019年9月,受組織安排到魯礎營鄉孔白村從事貧困戶幫扶工作。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方林 整理
編輯 彭芝莉 劉義
編審 陳俎宇